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镜头成像原理
- 二、技术指标介绍
- 1.焦点/焦距
- 2.光圈
- 3.工作距离
- 4.视场角/视野
- 5.放大倍率
- 6.分辨率
- 7.景深(景深小,清晰些)
- 8.畸变
- 9.TV畸变
- 10.后截距
- 三.镜头分类
- 四.镜头选型
- 1.选型思路
- 2.注意要点
- a.对焦环与光学接口
- b.最大兼容相机芯片尺寸
- 3.选型过程
前言
随着机器视觉的不断发展,镜头选型这门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面临镜头相机的选型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本文就介绍了镜头选型的基础内容。
一、镜头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原理为基础通过透镜组合,把物体发出反射的光线成像在平面上(与芯片面重合)。
二、技术指标介绍
1.焦点/焦距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1] 。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照相机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2.光圈
在镜头内部,有个多边形或者圆形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装置,这个装置叫光圈光圈控制镜头的通光量 光圈系数描述其大小。光圈系数是指镜头焦距f’与整个镜头入瞳直径D的比值,通常用f/#表示。公式f/#=f’/D。f/#越小,光圈越大。一般f/#的值以根号2递增,面积则为2倍。
3.工作距离
镜头聚焦清晰时,被测目标与镜头最前端的距离。
4.视场角/视野
WD=,f’<<,视场角>>,FOV>>; f’=,视场角==,WD>>,FOV>>;
(相同的工作距离下,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视野也就越大;相同焦距镜头,视场角一定,工作距离越远,视野越大)
5.放大倍率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比,计算公式β=传感器尺寸/视野尺寸。
确定了相机分辨率和像素大小,就可以计算出芯片尺寸(Sensor size);
芯片尺寸除以视野范围(FOV)就等于光学放大倍率。
β = CCD / FOV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比,计算公式β=传感器尺寸/视野尺寸。)
6.分辨率
分辨率是表示成像系统再现物体细节能力的关键指标。 单位 线对每毫米(lp/mm)。
镜头匹配的像元尺寸(um)= {(1000um/mm)} / { 2*镜头分辨率(lp/mm)}
选型时,建议镜头匹配的像元尺寸<=相机的像元尺寸
物方分辨率(um)(系统能分辨出的最小物体的特征尺寸)(分辨精度)=传感器像元尺寸(um)/放大倍率
7.景深(景深小,清晰些)
能在像平面上获得清晰像的物方空间的深度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1.镜头光圈 2.镜头焦距 3.拍摄距离)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亦然 ; (光圈(F)>>,景深<<;光圈(F)<<,景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亦然; ( f’>>,景深<<;f’<<,景深>>)
3.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WD>>,景深>>;WD<<,景深<<)
8.畸变
畸变:由于镜头在不同视场放大倍率不一样,使得像相对于物体失去相似性,这种像变形的像差称为畸变。
枕型畸变(凹),桶型畸变(凸)
9.TV畸变
图像的视觉畸变度量
10.后截距
后截距Fb一般是指的镜片组最后面的表面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由镜头或光学系统最后一面到像面的距离为光学后截距光学后截距(BFL).
法兰面:法兰面若是指法兰盘,它是金属管道的连接配件,垂直焊接在管道的端部,两个法兰面对齐后,用螺栓和螺母将他们连接在一起,管道就连在一起了。对应镜头就是机械,光学后截距上面一点大一号的圆面
法兰距:镜头法兰面到像面(芯片)距离
机械后截距:镜头最后的机械面到像面距离
光学后截距:镜头最后端镜面表面顶点到像面的距离
三.镜头分类
镜头分类
功能:定焦镜头(常),变焦镜头(常),定光圈镜头
用途:远心镜头 FA镜头 线扫镜头 微距镜头(显微镜头)
视角:普通镜头 广角镜头 远摄镜头
焦距:短焦距 ,中焦距 ,长焦距
工业常用镜头,定焦镜头,远心镜头。定焦镜头顾名思义,焦距固定;远心镜头(克服视差,一般精度高)
四.镜头选型
1.选型思路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件成像至相机芯片上,因此镜头选型将直接影响到机器视觉系统整体性能。一般可以按照一下思路选型。
2.注意要点
a.对焦环与光学接口
调节镜片组的相对位置或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使成像清晰的结构部件称为对焦环(调焦环)
光学接口是指镜头与相机连接的接口。行业内常使用的光学接口已形成通用规范,比如 c口,cs口,F 口,K口
b.最大兼容相机芯片尺寸
最大兼容相机芯片尺寸指镜头能支持的最大清晰成像的范围。在实际选择相机和镜头时,要注意所选镜头的最大兼容芯片尺寸要大于等于所选的相机芯片的尺寸。
3.选型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