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随着人工智能、航空、生物和数字货币等成为时下讨论的热点话题,区块链技术作为社会关系变革的技术,在所有新技术中脱颖而出。那么区块链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将对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而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如今遇到的重大挑战又是什么?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吴建刚博士共同探讨,用战略的眼光解析区块链。
记者|预言君
受访者|吴建刚博士
编写|预言君
信息量大
观点新锐的优质访谈
吴建刚博士:2013年开始研究区块链,出版译著《加密货币-虚拟货币如何挑战全球金融秩序》。曾做专题研究“区块链与地方金融监管”,主讲过相关区块链课程,曾应邀出席预言者科技金融论坛讲座,目前在预言者科技官网上还能看到吴博士区块链技术课程讲座的视频。同时吴博士也担任多家机构投资顾问,是区块链社会形态的开拓者,拥有“吴聊区块链”公众号和讨论群,是区块链社会形态的布道者。吴博士目前也是FUSION公有链项目联合创始人以及China Daily专栏作者。
Q1
能不能向大家简要说明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和其革命性的地方?
吴博士:用很短时间讲清楚区块链技术也是我们很多业内人士的目标。我的理解是,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可以把大家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因为这个账本是数字化的,所以我们可以在上面运行分布式程序。程序就会记录账本的各种状态,并安全储存。这样的一个系统可以用来实现智能合约或者数字化签名。
区块链革命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人类社会信息交流机制的发展,也就是通信技术。从我们远古的跑马驿站烽火狼烟,到如今的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人类通信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今天的信息交流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网络和各种软件实现电子化,不管是文本、语音还是视频。所以说,今天我们人类的交流已经进入了很先进的比特时代(数字时代),而我们的互联网也是基于信息的互联网。
但是,我们如今的交易,也就是相互合作所带来的价值交互,还停留在纸器时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等等之间的合约(合同)大多是纸制的和手签的。
其实交易的数字化也在逐步的发展中,不过更多的是在企业内部,通过人事系统,财务系统,ERP等实现企业内部的交易以及数字化的签名。但是企业之间的价值交互目前是非常难以数字化的,因为不同的企业,或者说不同的主体之间很难达成共识,双方或者多方之间无法完全认同以及信赖对方。不同主体之间对交易的记录也许会存在冲突。
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特性能够使得不同主体之间达成共识,条款的执行也可以自动化。如此一来,当前的纸质合同就可以依赖于区块链技术而数字化,而交易也可以自动化。这样的结果就是,目前的中心化组织将会逐渐消解。在纸质合同时代,主体之间的交易要通过中心化组织,而中心化组织也会由此而变的越来越大,例如谷歌,亚马逊,BAT等。所以在目前的信息互联网时代,垄断是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增强的。而区块链技术将价值交互数字化之后,主体之间的交易对中心化组织的依赖程度将会大大减少。
另外,区块链技术也是全球化的。它不需要引入法定货币,也不需要外来干预。所以,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是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和组织关系的一种变革。今后有可能会出现基于区块链的全球化自动化地球村的这样一种社会形态。
最后,总结一下,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分布式账本,可以运行分布式程序,使得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交互(合约)能够数字化和自动化。它将带来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和组织关系的重组,并逐渐形成全球区块链地球村的这样一个社会形态。
Q2
当前的区块链项目总是和数字加密货币,或者说token一起出现。有人说,区块链跟token是密不可分的,区块链的价值需要通证来体现。请问您是如何理解这种说法的?
吴博士:通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叫做token(也译作通证或者代币),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区块链应该是跟通证密不可分的,不然就是被阉割的区块链。因为区块链里面需要一套激励机制,例如对记账人的激励机制,以防止DDoS攻击。同时需要通过发行通证获取一定的启动资金,并且激励社区所有持b人对社区做出贡献。通证内在是有一套自己的博弈机制,比如说通证的价值,通证获取方式和数量等等。如果使用法币,那么这套博弈机制就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无法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总结起来就是,区块链需要内在的通证,根据其内在的博弈规则,经过巧妙而严格的设计而形成一套自己的共识机制,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所以说,通证是区块链的核心。
Q3
很多文章里说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是非常安全的,能够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上最大程度的防止被篡改。请问这种安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吴博士:区块链技术由于其分布式账本以及共识机制的设计,例如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或权益证明机制PoS,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各类攻击和篡改的。不过这里其实存在一种误解:区块链的安全性并不是这个技术本身赋予它的,而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设计上。这种设计应当是完备的没有缺陷的,可以防止很多恶意攻击,例如DDoS攻击,女巫攻击,51%算力攻击等等。PoW和PoS就是其中的两种共识机制设计。
当然,对于目前存在的或是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攻击,并不能保证说完全能防止,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升攻击的难度或者提高攻击的成本,从而使得整套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各种攻击。
Q4
共识机制设计可以说是区块链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从区块链技术发展来看,工作量证明机制PoW和权益证明机制PoS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请问您对这两者的特点有什么看法?您带领的FUSION项目白皮书上指出,该项目将采用PoS以及PoW两者并存的机制,请问这种设计有怎样的优势呢?
吴博士:共识机制是一种区块链内部记账的一套设计。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其解决的问题来满足各种需求,并获得更多人的认同。目前共识机制最主要的就是选择谁来记账以及记账周期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问题:区块链技术的账本是分布式的,也就是说账本是保存在很多个节点上的。在需要同步的时候,目前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由其中一个记账人广播给大家。这样一来,选谁记账以及如何验证这笔记账,就成为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同时,记账周期(多长时间选一个记账人)以及记账人做的具体事情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区块链技术发展出了很多共识机制的解决方案,这里主要介绍两种,PoW和PoS。
PoW - proof of work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共识机制。PoW方法主要就是让记账人通过一些复杂的运算解决一个/一系列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消耗大量的算力资源。这种难题的设计应当是很难解决但是却很容易验证的(例如著名的数独游戏就满足这种特点)。其他人通过对记账人工作的结果进行认证来证明记账人完成了相应的工作。而记账人以此耗用的时间与算力资源做为担保成本,以此确保服务与资源是被真正的需求所使用。同时,PoW会使用一个叫做difficulty的因子来调节运算的难度,以此保证记账周期(也就是难题被解决的平均耗时)在统计上是趋于一个固定值的。
PoS - proof of stake 是指以手里持有币的数量以及持币天数等参数作为考量用以投票。投票人共同选举出一些节点来记账。如此一来就不会把算力大量消耗在解决难题做工作量证明上。这样的机制会在处理记账时比较迅速。但是PoS的问题是,持币数量越多的人越有可能获取记账权利,而记账又会带来收益。这样就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即持币越多的人手里的币会越来越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还有个问题是,如果一个记账人持币很多,每次都获取了记账权利,那么他自己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强大的单节点,即中心结构。
综上PoW和PoS的特点,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的共识机制都是多种简单机制的改造。比如说,先选出一批节点,我们称之为议员节点,再在这些议员节点当中进行选择产生记账人,这种称为DPoS。这种选择可能是随机选择,也可能是PoW或者其他方法。
FUSION项目所使用的是计算与记账分离,计算使用PoS,记账用PoW。即持币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门槛,才能获得计算权利,并参与签名并获取奖励。之后在这些节点当中通过PoW产生一个节点进行记账。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恶意攻击,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大。
Q5
当前市场上基于区块链的项目可以说如雨后春笋一般。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识别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好坏,如何去评估它的发展前途呢?
吴博士:简单的说,我们可以主要看三点。第一,它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看它的技术规划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第三,看它的团队实力。这个其实跟你决定是否投资一个普通项目很类似。
关于第一第二点,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该项目的经济白皮书和技术白皮书获取一些重要信息。关于第三点,就需要进行一些调查,看它的团队能力以及运营、财务、创始人理念等。即,在项目成功完成了它自己的PoC - 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之后,我们还需要考量该项目是否能够成功落地。
Q6
当前环境下,各大公司纷纷展出自己的区块链白皮书,意在进军区块链市场。这些大公司本身其实是相当中心化的组织,那么这些强力中心化组织的加入,会对区块链的发展以及其他区块链项目创业群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吴博士:首先,这些大公司的区块链白皮书大多是对区块链进行一些浅显的介绍。他们并没有完整的推出自己的一套区块链项目方案,而更多的是对区块链这项技术进行市场研究,并且得出自己的态度的一套表述。所以说,这些大公司他们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次是,这些极度中心化的组织在区块链大潮下会发现,区块链革命是别人在革他们的命,而他们自己不可能革自己的命。第三是,全世界对区块链都是相当支持的,因此这些大公司是很希望能在区块链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他们可能希望在当前自己企业的生态系统里面去找一个场景能够试验区块链应用。不过这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区块链主要是应用于企业之间价值交互和交易电子化的。对于企业内部来说,目前的电子化程度已经非常有效率了。但如果是要跨组织跨企业来做区块链项目,这对于这些大公司目前的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所以我认为,对于极度中心化的企业来说,虽然他们会成立很多部门来研究甚至实现一些区块链项目,但是其作为应当不会很大。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目前比较有用的战略就是去收购其他区块链项目。不过这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区块链项目一般是不出售股权的,而是出售通证,但参与通证的购买是不被鼓励的。因此,大公司在区块链浪潮中,目前的地位还是比较尴尬的。
Q7
依您的看法,区块链将来的蓬勃发展会主要在金融领域还是其他应用领域?
吴博士:首先,区块链是涉及到交易的。而交易又涉及到价值的流转。所以,金融方面的东西是一定会有的。对于未来的话,我觉得并不是说应用被金融吞噬,而是金融被分隔到各种应用里面。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专门的金融这门学科会不存在,有可能银行和券商等机构也不再存在。因为每一个币都是证券,每一个币都可以用来支付,而每个人每个区块链都可以发行自己的币。所以不管是央行这样专门发币的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这种资金蓄水池机构,以及券商交易所等等,这些机构都会被分散到各种区块链应用场景中去。今天我们看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等的蓬勃发展,这是因为我们还生活在交易的纸器时代,我们需要这些金融机构来作为中间商,起到中介,担保,风险评估等功能。而未来是交易的数字化时代,所有的交易将会代码化,自动化。现在大家看来,区块链可能在金融上会有很好的应用,但是我的想法是,未来金融将慢慢会变得不是一个专业的事情,而是内置在区块链当中的一个个分散而独立的体系。
再补充说明一点就是,区块链本是用于那些中心化系统无法解决或是解决成本非常高的应用场景。那么对于目前的中心化金融体系,虽说其交易频率和效率都是相当高的,但是其付出的信任成本也是很高的。比如说,数据是集中在金融机构内部的。数据的所有者并不是数据的产生者。这会带来很大的隐私安全问题以及单点风险问题。同时,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无法高效的处理跨组织的交易自动化。对于未来一个技术发展成熟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系统来说,其逐渐取代目前的中心化金融系统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基于区块链的以上特点,我认为未来以下四个应用场景将会是区块链发展前景很大的方向。其一是通信领域,比如聊天软件等。其二是数据交易,包括知识产权交易,媒体数据等等。其三就是制造业供应链,包括物联网等应用场景。
Q8
刚刚您也提到,区块链技术将会对人类生产关系和组织关系带来一场变革。既然是一种新技术,那它在发展过程当中就一定会遇到各种阻碍。在您看来,未来几年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是人们的认识问题,还是技术创新或是别的原因?
吴博士: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冲突。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组织关系的变革是具有一定刚性的,不太容易被改变的。人的观念的改变,组织架构的改变,都是缓慢而曲折的。随之而来的制度和法规的变化,就会更加的缓慢。所以,区块链所带来的变革,一定是渐进中有突变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突变可能会某天在一个点爆发,比如说,某一天微信可能很快被另一种区块链技术产品所代替。这就是区块链在通信领域的突变。但是,这种突变不大可能在各个领域同时产生。
另外,区块链本身也有一些技术瓶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跨链技术。每一个区块链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自组织经济体,但是几个区块链之间的交易就又存在着类似组织机构间数据共享壁垒的问题。例如,阿里巴巴和顺丰快递的数据就很难共享。不仅因为数据的私有性,还因为数据底层的不一致性。目前来看,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过,跨链技术的瓶颈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密码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二个重要的技术瓶颈就是可扩展性scalability。简单的说,目前的区块链项目当其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例如那个基于以太坊的以太猫游戏,就曾让以太坊本身出现了交易阻塞。以后要开发一个以太狗,以太猪,或者其他更多的应用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关于这个可扩展性,比如说扩展到一百万人,而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而快速的在链上做交易和智能合约,目前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虽然大家都在一个系统里面交互会很方便,但是目前的技术能力还无法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扩展。这样的一个扩展所产生的矿工费用目前是相当的高。
第三个技术瓶颈就是可使用性usability。在当前的信息互联网时代,要编程开发一个产品,一个网站等,是非常方便的。这种开发和使用的生态是很健全很高效的。但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开发环境以及终端的可用性都不是很方便。
所以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当是要完善这些瓶颈,并且在缓慢的变革过程中逐步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认同。
Q9
区块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所以区块链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景。那么,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两种结构,在未来是否可以达到某种共存呢?技术上是否可行呢?
吴博士:在我的理解里,去中心化这个词还不是特别准确。我更愿意用非中心化这个词。它意味着不要过于中心化,但是在很多时候,中心化并不可完全去掉。但是交易中介是会慢慢的被程序所替代的。也就是说,交易将会并不需要有中介参与撮合。但是信息中介,作为一种信息服务商,应该不会被完全替代。所以我觉得,去的是交易中介,但是还是会存在各种中心。不过将不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中心,将大家的数据存放于此。另外,区块链解决的主要是价值交互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的问题。但是线下大量的工作还是需要中心化的机构参与运作。因为人类个体之间相互的合作,团队的合作等,还是需要有类似于企业这样的中心化组织来维护和运营。经济学上有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有度量的问题,代理成本的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有人专门来做监督,而这些人就是企业家。这样的中心化组织体系未来也将会存在。而且,当人类的分工越细致越明确,就越需要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心化组织来进行协调。不过,这些组织间的交易将会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得以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交易上链、非中心化、电子化和自动化。而链下就主要做与链上交易的绑定服务,以及链下物理资产的管理经营等。这些链下的大量工作,是需要中心化机构来进行运营的。所以说,这样的中心化机构,也不会被区块链所代替。
Q10
在区块链越来越火热的今天,吴博士能不能为准备学习区块链以及准备投身于区块链相关行业就业的朋友们提出一些建议呢?
吴博士:区块链地球村自动社会需要大量人为之努力的,现在人才迁移到这个领域正在汹涌澎湃的发生。我认为就像编程,似乎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成为程序员,但懂点常识是必要的。对于想投身这一行业的朋友,要有心理准备,区块链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个跨多学科的领域,同时区块链的世界与传统世界很大不同,需要不断修正我们既有的观念。对于观念转变,读点凯文.凯利的科技三部曲和尤瓦尔·赫拉力的《人类简史》是有必要的。对于关注经济模型的朋友可能需要学习制度经济学、组织理论和博弈论,对于关注技术实现的朋友要学习密码学、对等网络和虚拟机。
采访结束,非常感谢吴博士的精彩解答!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能够再一次为人类带来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在立足自身业务,做好现有模式的同时了解区块链。让我们一同步入区块链时代!
趣味小知识
假如说,有一天你跟你女朋友承诺要给她买个包包,她立即把这个消息记录下来并且群发到你和她的亲朋好友手里。大家纷纷确认收到消息并且记录在案。这就是广播和非中心化。
又有一天你说要买个香水给她,她又广播给所有人并且跟前一次的包包一起生成一条新记录。大家纷纷确认并把这个记录放在上次买包包记录的后面。。。。以此类推。多少年以后你发现你要给你女朋友买好多东西,这些东西的记录生成了一串链条式的记录,分布在所有人手里。你无法赖掉其中任何一项,因为每一项承诺的购买记录都会被包含在该项承诺之后的所有承诺链式记录里面。赖掉其中一项就意味着要修改其之后的所有链式记录,并且还要说服大部分人要承认。这就是区块链。
由于亲朋好友会帮你女朋友记录每次的购买承诺,所以你女朋友要对他们表示感谢。因此发行了买买买(MMM,一种daibi)并奖励给每次对记录做出贡献的人。后来很多妹子都觉得这种方法好,纷纷找你女朋友学习这种方法。她们购买MMM并且使用其服务。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记录员大军,帮助妹子们记录男朋友的承诺。这些人天天记,天天算,然后获得奖励。这就是wa-kuang。来要求帮忙记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妹子发的奖励渐渐不够分了。这就是金融kuangnan。
学习这种方法的人越来越多,你女朋友把这种方法公开并且允许大家基于她的这种方法开发自己的改进方法。这样你女朋友就搭建了一个平台(公链),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各自发挥,并且共同使用这个平台搭建的信用体系。
有一天,有个妹子觉得自己开发的方法和代币更厉害,可以自主并不再依赖于你女朋友的平台,于是要求独立出去。这就是分叉。
再后来。。。我就编不下去了。可能妹子们玩的太大,男朋友们都扛不住了自己抱团出走。妹子们的平台渐渐衰落,daibi也没人来买了。这就是bi-zai。
转载自:
#关注我们#
北京预言者科技致力于为实现国家人才计划提供一个优质的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教育的O2O服务功能平台。已签约国内外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多名专家教授;并从事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机器人控制集成系统,机器人遥控操作等产品的研发工作。企业目标:本公司旨在培养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及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并为企业的人工智能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企业文化:【预见·有为】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服务为出发点,用心作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k2NjI0NA==&mid=2247483820&idx=1&sn=5bd349df53bace9e46e5233474dfd4cf&chksm=eab29ae7ddc513f1d9fbe000b6c021d8f1d0d1223af0ec2caec1582a993fa8967ab86fd7c0f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