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就给它加适合大的基极电流Ib,以至于0<Ib<Ic/β,并且计算出来的Vce>1v,以保证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
要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就给它加足够大的基极电流Ib,以至于Ib>Ic/β。
要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则使Ib=0,甚至让BE结反偏。
所以要看它是做开关用的,还是做放大用的,一般从基极的驱动电路就可以看出来了。
可以用以下的类比方法来理解
1、B是水坝的闸门,IC是水流。放大区:闸门开得越大,水流越大;饱和区:当闸门开到与水面相同时,继续开大闸门,水流不变。
2、be结相当于二极管,电压算法可参考二极管,至于Vce,当三极管用于“放大”时,我们希望它工作在线性放大区,所以有Vce>1v,以保证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Vce<1v三极管仍能放大但是非线性的,是我们不希望的。当三极管用于“开关”时,我们希望他完全饱和导通,希望它Vce尽可能的小,避免压降Vce对电路的影响,所以此时希望Vce为最小的0.3V,所以,我们通常不会让三极管Vce工作在0.3V到1V
3、开关状态:小功率管ce压降<0.1V,大功率管ce压降<1V,有些情况小功率管会大于0.1V,大功率管大于1V,这种情况一般是管子的性能不好,或工作点不合适。
一般放大状态时,管子的ce压降一般要大于1V(视工作电压有关)
1、测量ce电压,如果电压很低于1V以下就是饱和。
2、测量Ib*β是否大于Ic。大于就饱和了。
甲类:无论在任何状态下,晶体管中都有电流通过。
乙类:某些时候某个担当功率输出任务的晶体管截止,基本没有电流通过。
甲乙类:小信号时是甲类,大信号时是乙类。
丙类、丁类、H类等等都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自己判断下(放大、截止、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