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FMCW雷达基本原理
- 1.1 基本结构与原理
- 2. L波段FMCW雷达的基本介绍
- 2.1 参数配置
- 2.2 数据采集板
- 2.3 雷达测距实验
- 2.4 干扰机实验
本文介绍如何设计FMCW雷达测距实验。
1. FMCW雷达基本原理
1.1 基本结构与原理
雷达系统所用信号的频率随时间变化呈线性升高,这种类型的信号也称为线性调频信号,图1、图2分别展示了FMCW信号的幅度-时间图和频率-时间图。
图 3 所示为FMCW雷达射频组件的简化框图。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FMCW信号由信号合成器产生,分为两路,一路作为本振信号,另一路经TX(发射)天线发出,遇到障碍物后返回,由RX(接收)天线接收并与本振信号混频产生IF(中频)信号,距离信息就包含在IF信号中。
为单个目标的 TX 和 RX 信号,从图中可知,RX信号是TX的延时的结果。计算目标的距离的核心就是计算出延时τ,得到τ,用其乘以光速c就是目标距离d的2倍,即:
而延时𝜏可通过数学方法推导出, 延时𝜏、扫频周期Tc、中频fIF、BW在图4的三角形中成比例,故可得:
因此知道了公式右侧的三个变量,就可以计算出延时𝜏,就可以计算出目标距离d。扫频周期Tc和带宽BW由雷达本身决定,中频信号的频率可以从频谱仪中读出,从而完成计算。
2. L波段FMCW雷达的基本介绍
2.1 参数配置
在《AN015 L波段FMCW雷达数据手册》中有设备的详细介绍以及操作方法,本文只针对教学应用做简单介绍,更为详细的内容请查阅手册。本套雷达根据客户要求订制了下表的扫频周期Tc和带宽BW,通过串口助手发送不同指令即可配置相应的参数。
2.2 数据采集板
本设备采用redpitaya作为数据采集板,redpitaya提供了大量的API程序接口,可供教师、学生、工程师等开发者使用matlab、python等语言对其编程,比如目前其频谱仪功能显示的横轴坐标是频率,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实验项目或者小论文,由学生编写程序将其改为距离,甚至改成多目标探测的热点图、时频图等等。处理器是Zynq,功能强大,可以支持很多开发应用。Redpitaya的具体指标与介绍参见资料包中的数据手册、文档等资料。
2.3 雷达测距实验
本实验采用满洲里国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L波段FMCW雷达主机作为实验主题设备,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两个天线相距20cm摆放,被测目标为天线对面的墙体,距离天线1m,天线与主机使用2m同轴线连接,实际场景如下图所示:
以0x0C指令为例,按《AN015 L波段FMCW雷达数据手册》和教学视频中的讲解连接设备,启动雷达后,redpitaya数据采集板传递采样数据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见下图所示图样:
合理设置横轴最大频率数值,上图中为100kHz,点击屏幕上的cursor按键可以调出上图中虚线的光标,标记出频谱中两个最高的峰,左侧第一个峰为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耦合,第二个高峰即为墙体的反射,用虚线光标标出两个峰值的频率差,这个频率差就是公式𝜏=fIFTc/2BW中的fIF。很多客户使用第二个峰值的绝对频率即图中的33.71kHz带入公式计算,这样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得到的距离有和真实距离相差很大,其原因详见我们的博客文章:《FMCW雷达距离计算与测量不符的原因》。
以上图的1m距离为例,指令0x0C对应的扫频周期Tc/为2ms、带宽BW为2GHz,从频谱中测量得到的fIF为7kHz,带入公式计算可得1.05m,与实际距离1m相差仅0.05m(这其中有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和米尺测量等误差),符合前面介绍的理论测距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连接同轴线的线长不同、环境不同、非同一批次器件的不同等因素,会导致第一个峰和第二个峰的绝对横轴频率不同,但是只要是相同的指令,天线的摆放按照本文的介绍摆放,其两个峰之间的频率差是相同的,这也是为什么使用频率差的原因之一。
2.4 干扰机实验
干扰机实验相对简单,开启干扰机后可在频谱上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受到干扰的频谱:
受到干扰的中频频谱中出现多个峰值,出现许多伪目标,原有的目标不能从频谱中直接分辨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干扰天线位置实验,可以做如下操作,对比干扰效果:
(1) 将干扰天线对准发射天线
(2) 对准接收天线
(3) 远离主机vs靠近主机
(4) 利用天线极化特性,改变天线水平、垂直、多角度放置
(5) 在干扰机发射端加衰减器(额定功率5W的衰减器)
通过这些以及其他的扩展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功率、距离、极化等概念的认知。
引用:
[1]: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基础知识, Cesar Iovescu, Texes Instrument
作者:潇洒的电磁波(专业:射频芯片设计、雷达系统、嵌入式。欢迎大家项目合作交流。)
微信GuoFengDi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