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在2005年开始炒得比较热,到了8ms以下的时代,有一段时间没多少用户关心响应时间这个问题。最近,广角显示器风波再次刮起,低价广角显示器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广角的结构原理问题,所以响应速度在参数上一直没法超越TN屏。于是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
最近诞生的广角显示器分别是AOC iF23、三星 F2370H、戴尔 U2311H以及玛雅T230等。他们的响应速度分别是6ms、8ms、8ms以及6ms。到底他们的响应速度和TN屏的主流2ms、5ms比如何?高速场景中实际拖影如何?相信不少用户茫然,所以笔者这次推出关于响应速度实测的文章,解答大家的疑难问题。
网友的疑问:
点击图片放大
快问的疑问
上面两张图分别是截取文章《千元级谁最强?5款低价广角显示器终极横评》的评论以及来自快问的问题。网友的疑虑一直存在,特别是玩游戏和看高清电影的玩家,他们对拖影比较敏感,到底这些差别是怎样?我们这次更多的是从实际效果对比测试,毕竟这不是科研中心,实际效果才是消费者心中的王道。
响应时间基础概念回顾: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通常是以毫秒ms为单位,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即液晶颗粒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时间,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两部份,而通常谈到的响应时间是指两者之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LCD响应时间都已经达到8ms 以下,某些高端产品响应时间甚至为5ms,4ms,2ms等等,数字越小代表速度越快。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只要购买8ms的产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应用的要求,对于游戏玩家而言,5ms或更快的产品为较佳的选择。
灰阶响应时间: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以8 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液晶分子的转动,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所以用灰阶响应来表示。当然,这个也是一个理论比较平均的一个值。
响应速度也并非越短越好,因为较短的响应速度需要通过降低液晶粘稠度或增大驱动电压两种方法来实现,但是降低液晶粘稠度会导致显示的色彩变淡、不够鲜艳,而增大驱动电压则会降低真实色彩的还原能力。
参测显示器:
参数对比
显示器型号 HKC S2413L 明基 V2410T AOC iF23 戴尔 U2311H
响应速度 2ms 5ms 6ms 8ms
看完基础理论后,我们进入真正用户能体验到的对比测试。(此测试片源是蓝光原盘,包括高速下车辆和火车的抓怕,对比2ms、5ms、6ms以及8ms四款显示器,分别采用两两双屏输出对比,以达更公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