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背景
- 过程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产权保护
- 结构化开发方法
- 总结
背景
2023年软考讲解
软考(软件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是中国的一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针对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软考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考生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06856/article/details/130905467?spm=1001.2014.3001.5501
过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
解析
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通信架构,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的各个组件和外部设备,以实现数据传输和协调各个组件之间的工作。它扮演着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的重要角色。
系统总线可以看作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高速公路,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共享的数据传输通道,使得不同组件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通过系统总线,CPU、内存、外部设备(如硬盘、显示器、键盘等)、扩展卡(如显卡、网卡等)等可以相互连接和交流。
系统总线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传输:系统总线负责在各个组件之间传输数据和命令。例如,CPU可以通过总线向内存发起读取或写入数据的请求,外部设备可以通过总线将数据发送给CPU或内存。
控制信号传递:系统总线传递各种控制信号,用于同步和协调各个组件的操作。例如,总线可以传递时钟信号,确保各个组件按照相同的时钟节奏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协同运行。
地址传输:总线通过地址线传递地址信息,用于标识内存或外部设备的具体位置。CPU可以通过总线发送特定的地址来请求读取或写入相应的数据。
中断和DMA:系统总线还支持中断和直接内存访问(DMA)功能。中断允许外部设备向CPU发出请求,以便处理特定事件或请求服务。DMA允许外部设备直接访问内存,而不需要通过CPU的干预,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总之,系统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架构,它负责连接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组件和外部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从而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直接和cpu打交道的是主存
2的n次方-1>=n+k
海明码(Hamming code)是一种纠错编码技术,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海明码通过在数据中插入冗余位(校验位)来检测和纠正单一位错误。
下面是使用海明码进行纠错的一般步骤:
确定编码位数:根据需要纠错的错误数量,确定所需的编码位数。编码位数决定了海明码可以纠正的错误数目。
确定校验位的位置:校验位的位置在编码中是固定的,并且通常以2的幂次方的位置存放。例如,对于一个7位数据位的海明码,校验位的位置将是1、2、4。
插入校验位:根据校验位的位置,将校验位插入到数据位中,形成完整的海明码。
错误检测:接收端收到海明码后,使用同样的海明码校验位的位置和规则,计算出接收到的数据的校验位,并与接收到的校验位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匹配,说明存在错误。
错误定位:如果错误检测中发现校验位不匹配,说明存在错误。根据校验位的位置,可以确定发生错误的位数,但无法确定是哪一位出错。
错误纠正:使用校验位的位置,可以确定发生错误的位数,并对相应的位进行翻转,从而纠正单一位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海明码只能纠正单一位错误,并且无法纠正多位错误。如果存在多位错误或无法纠正的错误,通常需要采用其他更强大的纠错编码技术。
中断向量提供的是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或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当发生中断时,计算机硬件会通过中断向量找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并开始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过程。
中断向量是一个预定义的地址表,其中每个中断都有一个唯一的向量值。每个向量值与特定的中断类型相关联,例如,硬件中断、软件中断、定时器中断等。
当中断发生时,计算机硬件会根据中断类型和中断向量,通过中断向量表查找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向量表通常存储在内存的固定位置,例如,处理器的中断向量表存储在特定的内存地址范围内。
一旦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处理器会跳转到该地址开始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相应的中断处理操作。中断服务程序可以包括保存现场、处理中断请求、更新相关状态等。
通过中断向量,计算机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和调用适当的中断服务程序,以响应各种类型的中断事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响应能力。
补码是一种表示有符号整数的编码方式,在计算机中广泛使用。补码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唯一性:补码表示的整数在表示范围内是唯一的,每个整数对应一个唯一的补码表示
- 符号位表示符号:补码的最高位(最左边的位)被称为符号位。当符号位为0时,表示整数;当符号位为1时,表示负数。
负数表示:补码使用了负数的二进制表示,通过取反(按位取反)并加1的方式得到负数的补码表示。例如,对于一个8位的补码,如果最高位是1,其余位取反,再加1,即可得到对应的负数的补码表示。
加法运算简化:补码使得计算机中的加法运算可以统一处理正数和负数,无需额外的处理。在进行加法时,只需将两个补码相加,并忽略最高位的进位。
反码与补码的关系:反码是补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将正数的补码按位取反得到的。反码的最高位也是符号位,与补码的符号位相同。
补码运算的封闭性:补码运算在整数加法、减法、乘法等基本运算中都是封闭的,即两个补码相加(或相减、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补码。
这些特性使得补码在计算机中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表示有符号整数,并进行简化的算术运算。同时,补码还具有较好的存储和计算性能,是计算机中处理有符号整数的标准方式之一。
2+2+1+2*(1000-1)=2003
解析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它定义了传输介质、电压水平、传输速率等物理参数,并规定了传输介质的连接方式和信号传输的基本规范。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在相邻节点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它提供了错误检测和纠正、帧同步、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通过网络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它定义了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选择机制,并提供了网络互连的功能。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提供了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它处理数据分段、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等任务。常见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Session)连接,以便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和维护通信会话。它提供了会话的控制和同步功能,支持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处理数据的表示和格式转换,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正确解释和理解。它负责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数据描述等功能,以便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交互。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它包括了各种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应用层协议定义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交换格式。
能检测,但是不能阻断
流氓软件是外部的
尽管Web防火墙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它可能无法有效防御以下类型的攻击:
零日漏洞攻击(Zero-day Attacks):零日漏洞是指安全漏洞被公开之前,攻击者利用该漏洞进行攻击。由于Web防火墙的规则是基于已知的攻击模式和签名进行匹配,因此无法防御尚未被发现或未知的漏洞攻击。
高级持久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s,APT):APT是一种长期存在且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攻击,通常针对特定目标。APT攻击通常使用高级技术和定制的恶意软件,以规避常规的防护措施,包括Web防火墙。
社会工程攻击(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s):社会工程攻击利用人的心理和社交工具来欺骗用户,例如钓鱼攻击、欺诈电话等。这些攻击通常不涉及直接的网络层面,而是利用人们的行为和信任,因此Web防火墙无法完全阻止这类攻击。
应用层漏洞:Web防火墙主要关注网络层和应用层协议的安全,但如果Web应用程序本身存在漏洞,例如跨站脚本攻击(XSS)或SQL注入攻击,防火墙可能无法有效阻止这些攻击。应用层漏洞需要通过正确的编码实践和应用程序安全测试来解决。
内部威胁:Web防火墙主要用于保护外部攻击,而对于内部威胁,如恶意内部员工或受感染的终端设备,防火墙的效果有限。内部威胁需要通过其他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权限管理和内部监控来进行管理和防御。
产权保护
结构化开发方法
排除法
(1+7)*7/2 = 28
值传递(Pass by Value):
在值传递中,函数或操作符的参数传递的是实际值的副本。这意味着在函数内部或操作中对参数进行修改不会影响到原始值。在值传递中,只有副本被传递,原始值保持不变。
示例:
def change_value(x):x = 2a = 1
change_value(a)
print(a) # 输出为 1,原始值没有改变
引用传递(Pass by Reference):
在引用传递中,函数或操作符的参数传递的是原始值的引用或地址。这意味着在函数内部或操作中对参数进行的修改会直接影响到原始值。在引用传递中,函数或操作符可以通过引用来访问和修改原始值。
示例:
def change_list(lst):lst.append(2)my_list = [1]
change_list(my_list)
print(my_list) # 输出为 [1, 2],原始值被修改
位示图(Bitmap)是一种用于表示图像、文件或数据结构的二维矩阵,其中每个元素代表一个位(0或1)。计算位示图涉及到计算位的数量和位置。
以下是计算位示图的一般步骤:
确定位示图的大小:确定位示图的宽度和高度,通常以像素为单位。
分配位示图内存:根据位示图的大小,分配足够的内存来存储位示图数据。
设置位值:根据需要,设置位示图中特定位的值。可以将某些位设置为1表示存在或有效,将其他位设置为0表示不存在或无效。
访问位值:通过指定位示图中的行和列索引来访问特定位的值。根据索引计算位在内存中的位置,并读取或修改对应位的值。
统计位数量:可以通过遍历位示图并计算设置为1的位的数量来统计位示图中特定值的位数。这可以用于计算某些特定特征的出现次数或判断位示图的稀疏度。
具体的位示图计算方法和操作会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和编程语言而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图像处理库中,提供了专门的函数和方法来处理位示图,包括读取、写入和修改位值,以及执行位运算和统计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位示图的计算可能涉及到位操作和位运算,因此熟悉位运算的概念和技巧可以帮助更高效地处理位示图数据。
移臂调度算法(Disk Scheduling Algorithm)是用于磁盘驱动器上的磁盘调度,以优化磁盘访问时间和效率的算法。移臂调度算法的目标是减少磁盘寻道时间,即磁头从一个磁道移动到另一个磁道的时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移臂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First-Come, First-Served,FCFS):按照请求的顺序进行处理,先到达的请求先被服务。这种算法没有考虑磁道之间的距离,可能导致较长的平均寻道时间。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hortest Seek Time First,SSTF):选择与当前磁头位置最接近的下一个请求进行服务。这种算法考虑了磁道之间的距离,能够减少平均寻道时间。
扫描算法(Scan,也称为电梯算法):磁头按照一个方向(例如从内向外)扫描磁道,直到到达边界,然后改变方向继续扫描。这种算法可以保证较好的响应时间,但可能导致某些请求等待时间较长。
循环扫描算法(Circular Scan,也称为C-Scan):类似于扫描算法,但磁头在到达边界后立即返回到起始位置,重新开始扫描。这种算法可以减少某些请求的等待时间,但也可能导致某些请求长时间等待。
最短时间优先(Shortest Time First,STF):根据每个请求的服务时间进行排序,优先处理服务时间最短的请求。这种算法能够最小化磁盘的总服务时间,但可能导致某些请求等待时间较长。
选择适合的移臂调度算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磁盘使用情况。不同的算法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不同的效果和优势。有时候,组合多个算法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平衡也是一种策略。
线程和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管理和执行任务的基本单位。它们使用和占用不同类型的资源。
进程资源:
内存: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虚拟内存空间,包括代码、数据和堆栈。操作系统分配给每个进程一定的内存空间用于执行。
文件和IO资源:进程可以打开、读取和写入文件,以及进行各种输入和输出操作。
CPU时间:进程需要使用CPU来执行其代码和处理任务。
设备和外部资源:进程可以使用系统的各种设备和外部资源,如打印机、网络接口等。
线程资源:
CPU时间:线程是进程内的执行单元,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个进程的上下文中并发执行,共享进程的CPU时间。
栈空间: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栈空间,用于存储本地变量、函数调用和返回地址等。
寄存器和上下文:线程切换时,寄存器和上下文信息被保存和恢复,以便从上一个线程切换到下一个线程。
共享内存: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进程的内存空间,因此可以直接访问进程内的全局变量和共享数据结构。
线程特定数据:每个线程可以拥有自己的线程特定数据,这些数据在线程内部是唯一的。
排除法
课本上有
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协作和自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快速交付高质量的软件,并与客户紧密合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敏捷开发方法:
Scrum(斯克拉姆):Scrum 是一种常用的敏捷框架,强调团队合作、自组织和迭代开发。开发周期被划分为短期的迭代称为 “Sprint”,通常为2至4周。Scrum 团队通过 Daily Stand-up(每日站会)来分享进展、Sprint Review(迭代回顾)来评审成果,并通过 Sprint Planning(迭代规划)来确定下一个 Sprint 的目标。
XP(极限编程):XP 是一种注重代码质量和团队协作的敏捷方法。它强调持续集成、测试驱动开发、简单设计、小步快速迭代和紧密的用户参与。XP 还提倡使用用户故事(User Stories)来描述需求,以及团队编程和持续反馈来提高开发效率。
Kanban(看板):Kanban 是一种可视化的敏捷方法,通过看板(Board)来跟踪任务的状态和进度。开发团队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列,如 “待办”、“进行中” 和 “已完成”,并使用可移动的卡片来表示任务。这种方法强调限制工作在进行中的任务数量,以便更好地控制工作流程和交付速度。
Lean(精益开发):Lean 是一种敏捷方法,借鉴了丰田生产系统的理念。它注重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和价值交付。Lean 强调通过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来可视化整个流程,并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步骤和活动。
这些敏捷开发方法都有共同的原则,如迭代开发、持续交付、紧密合作和自我组织团队。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团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个题我选的控制变量,不确定选啥
"MCCabe方法"其实指的是McCabe圈复杂度(McCabe Cyclomatic Complexity),它是一种用来衡量程序复杂度的度量指标。McCabe圈复杂度通过计算程序中的控制流图(Control Flow Graph)中的节点和边的数量来评估代码的复杂性。具体来说,McCabe圈复杂度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的:V(G) = E - N + 2P其中:V(G) 表示圈复杂度;
E 表示控制流图中的边数;
N 表示控制流图中的节点数;
P 表示程序的连通分量数(通常为1)。
圈复杂度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评估代码的可测试性和维护性。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圈复杂度意味着代码中存在许多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这可能增加了代码的理解和测试的难度。根据经验,以下是对于McCabe圈复杂度的一般评估:小于等于10:简单的代码;
10-20: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代码;
20以上:复杂的代码,可能需要进行重构以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请注意,McCabe圈复杂度是一种静态分析的方法,仅通过控制流图来评估代码的复杂性,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代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它应该与其他软件度量指标和代码审查相结合来全面评估代码的质量。
总结
软考是中国国家软件行业人才资格认证考试,旨在评估软件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下面是我对软考的一般感受:
1.挑战性:软考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软件工程、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考试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
2.
学习机会:准备软考的过程可以促使考生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填补自身的知识漏洞,并深入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行业标准。
3.提升职业认可度:通过软考认证,考生可以获得国家级的软件行业资格认证,这可以提高自身在软件行业中的职业认可度和竞争力。
4. 实践与理论结合:软考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除了理论知识,考试还包括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等实践性的内容,考生需要具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
5.职业发展:软考认证被许多企业作为招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软考认证可以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职业发展机会。
public class SendMessager {private void process(String[] classAndMethodName)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我是米老师,请给我开门");//首先获得类和方法的名称
// String[] classAndMethodName = this.getClassAndMethodName();//反射this.findClassAndMethod(classAndMethodName);}private void findClassAndMethod(String[]classAndMethod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Class classGetMessagerClass = Class.forName(classAndMethodName[0]);//找到类模板对象Object classGetMessagerObject = classGetMessagerClass.newInstance();//找到方法对象Method getMessagerOpenMethod = classGetMessagerClass.getMethod(classAndMethodName[1],String.class);getMessagerOpenMethod.invoke(classGetMessagerObject,classAndMethodName[2]);}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classAndMethodName)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this.process(classAndMethod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