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列表(list)和元组(tuple)

news/2025/2/12 23:49:51/

Python包含6种内建的序列:列表,元组,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xrange对象,本文讨论列表和元组。

1.列表可以修改,元组则不能修改。

2.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列表都可以替代元组。

一、【列表(list)】

#1.语法:列表的各个元素用","分割,写在方括号中。

#如:用列表表示数据库中一个人的信息:姓名,性别,年龄

zhangsan=['张三','男',30]

lisi=['李四','女',28]

print(zhangsan)

print(type(zhangsan))

#输出:['张三', '男', 30]

#输出:<class 'list'>

#2.列表可以包含其他列表,如:

zhangsan=['张三','男',30]

lisi=['李四','女',28]

users=[zhangsan,lisi]

print(users)

#输出:[['张三', '男', 30], ['李四', '女', 28]]

#3.所有序列类型都可以进行:索引,分片,加,乘等操作,以及包含检查元素是否存在,序列长度,最大元素,最小元素等内建函数。

#3.1 索引:索引从0开始递增;使用负数索引时,会从右边计数,右边最后一个元素位置编号是-1,不是0

hello="HelloWorld"

print(hello[0]+"-"+hello[-1])

#输出:H-d

#3.2 分片:通过分片来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通过冒号相隔的两个索引来实现。注意:第1个索引的元素包含在分片内,第2个索引的元素不包含在分片内

hello="SayHelloWorld"

print(hello[3:8])  

#输出:Hello

#分片步长:默认步长为1,分片按照这个步长遍历序列元素,然后返回开始和结束点之间的所有元素。

print(hello[3:8:2])  

#输出:Hlo

#3.2 序列相加:两种相同类型的序列才能进行连接操作

a=[1,2,3]

b=[4,5,6]

print(a+b)

#输出:[1, 2, 3, 4, 5, 6]

#3.3 乘法:用数字x乘以一个序列,会得到将原序列元素重复x次的新序列

a=[1,2,3]

print(a*3)

#输出:[1, 2, 3, 1, 2, 3, 1, 2, 3]

#3.4 检查元素是否存在:使用in运算符

print("H" in hello)

#输出:True

zhangsan=['张三','男',30]

lisi=['李四','女',28]

users=[zhangsan,lisi]

print(['张三','男',30] in users)

#输出:True

#3.5 len(),max(),min() 函数

num=[100,34,678]

print(str(len(num))+"-"+str(max(num))+"-"+str(min(num)))

#输出:3-678-34

#4.列表方法(函数)

#4.1 list()函数:因为字符串不能像列表一样被修改,可以将字符串转换为列表

hello="HelloWorld"

hellolist=list(hello)

print(hellolist)

#输出:['H', 'e', 'l', 'l', 'o', 'W', 'o', 'r', 'l', 'd']

#反之,将列表组装成字符串,需要用到join函数

hello2="".join(['H', 'e', 'l', 'l', 'o', 'W', 'o', 'r', 'l', 'd'])

print(hello2)

#输出:HelloWorld

#4.2 del 删除元素

names=["zhangsan","lisi","wangwu"]

del names[1]

print(names)

#输出:['zhangsan', 'wangwu']

#4.3 append()方法:在列表末尾追加新元素

num=[1,2,3]

num.append(4)

print(num)

#输出:[1, 2, 3, 4]

#4.3 count()方法: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chars=['A','B','A','C','A']

print(chars.count("A"))

#输出:3

#4.4 extend()方法:在列表的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

#注意:extend()方法修改了被扩展的序列,而a+b是两个序列的连接操作,它返回的是一个新的序列

a=[1,2,3]

b=[4,5,6]

c=a+b

a.extend(b)

print(a)

print(c)

#输出:[1, 2, 3, 4, 5, 6]

#输出:[1, 2, 3, 4, 5, 6]

#4.5 index()方法:用于在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的索引位置

chars=['A','B','A','C','A']

print(chars.index("C"))

#输出:3

#4.6 insert()方法:用于将对象插入到列表中

a=[1,2,3]

a.insert(1,"A")

print(a)

#输出:[1, 'A', 2, 3]

#4.7 pop()方法:会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是最后一个),并发返回该元素的值

#pop方法是唯一一个既能修改列表,又能返回元素值(除了None)的列表方法(类似栈,后进先出)

a=[1,2,3]

b=a.pop(1)

print(a)

print(b)

#输出:[1, 3]

#输出:2

#4.8 remove()方法:用于移除列表中某个位置的第一个匹配项

a=[1,2,3,'A','B','C']

a.remove('A')

print(a)

#输出:[1, 2, 3, 'B', 'C']

#4.9 reverse()方法:用于将列表中的元素反向存放

a=[1,2,3]

a.reverse()

print(a)

#输出:[3, 2, 1]

#4.9 sort()方法:用于在原位置对列表进行排序,改变原来的列表,而不是返回新的列表

a=[1,7,4,5,3,6,2,8]

b=['E','B','D','F','C','A']

a.sort()

b.sort()

print(a)

print(b)

#输出:[1, 2, 3, 4, 5, 6, 7, 8]

#输出:['A', 'B', 'C', 'D', 'E', 'F']

#如果只是想获取排序后的列表,而不是修改原列表,可以使用sorted()方法

a=[1,7,4,5,3,6,2,8]

b=['E','B','D','F','C','A']

print(sorted(a))

print(sorted(b))

#输出:[1, 2, 3, 4, 5, 6, 7, 8]

#输出:['A', 'B', 'C', 'D', 'E', 'F']

二、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修改

#1.语法:通过()扩起来,内部用","隔开。

t=(1,2,3)

print(type(t))

#输出:<class 'tuple'>

#2.tuple()函数:与list()函数基本上是一样的,以一个序列为参数,并把它转换为元组,如果参数是元组,则原样返回。

a=[1,2,3]

b=tuple(a)

print(b)

#输出:(1, 2, 3)

完整代码

#1.Python包含6种内建的序列:列表,元组,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xrange对象,本文讨论列表和元组。
#2.列表可以修改,元组则不能修改。
#3.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列表都可以替代元组。#【列表】
#1.语法:列表的各个元素用","分割,写在方括号中。,如:用列表表示数据库中一个人的信息:姓名,性别,年龄
zhangsan=['张三','男',30]
lisi=['李四','女',28]
print(zhangsan)
print(type(zhangsan))
#输出:['张三', '男', 30]
#输出:<class 'list'>#2.序列可以包含其他序列,如:
zhangsan=['张三','男',30]
lisi=['李四','女',28]
users=[zhangsan,lisi]
print(users)
#输出:[['张三', '男', 30], ['李四', '女', 28]]#3.所有序列类型都可以进行:索引,分片,加,乘等操作,以及包含检查元素是否存在,序列长度,最大元素,最小元素等内建函数。
#3.1 索引:索引从0开始递增,使用负数索引时,会从右边计数,右边最后一个元素位置编号是-1,不是0
hello="HelloWorld"
print(hello[0]+"-"+hello[-1]) 
#输出:H-o#3.2 分片:通过分片来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通过冒号相隔的两个索引来实现。注意:第1个索引的元素包含在分片内,第2个索引的元素不包含在分片内
hello="SayHelloWorld"
print(hello[3:8])  
#输出:Hello
#分片步长:默认步长为1,分片按照这个步长遍历序列元素,然后返回开始和结束点之间的所有元素。
hello="SayHelloWorld"
print(hello[3:8:2])  
#输出:Hlo#3.2 序列相加:两种相同类型的序列才能进行连接操作。
a=[1,2,3]
b=[4,5,6]
print(a+b)
#输出:[1, 2, 3, 4, 5, 6]#3.3 乘法:用数字x乘以一个序列,会得到将原序列元素重复x次的新序列
a=[1,2,3]
print(a*3)
#输出:[1, 2, 3, 1, 2, 3, 1, 2, 3]#3.4 检查元素是否存在:使用in运算符
print("H" in hello)
#输出:True
zhangsan=['张三','男',30]
lisi=['李四','女',28]
users=[zhangsan,lisi]
print(['张三','男',30] in users)
#输出:True#3.5 len,max,min 函数
num=[100,34,678]
print(str(len(num))+"-"+str(max(num))+"-"+str(min(num)))
#输出:3-678-34#4.列表方法(函数)
#4.1 list函数:因为字符串不能像列表一样被修改,可以将字符串转换为列表
hello="HelloWorld"
hellolist=list(hello)
print(hellolist)
#输出:['H', 'e', 'l', 'l', 'o', 'W', 'o', 'r', 'l', 'd']#反之,将列表组装成字符串,需要用到join函数
hello2="".join(['H', 'e', 'l', 'l', 'o', 'W', 'o', 'r', 'l', 'd'])
print(hello2)
#输出:HelloWorld#4.2 删除元素
names=["zhangsan","lisi","wangwu"]
del names[1]
print(names)
#输出:['zhangsan', 'wangwu']#4.3 append()方法:在列表末尾追加新元素
num=[1,2,3]
num.append(4)
print(num)
#输出:[1, 2, 3, 4]#4.3 count()方法: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chars=['A','B','A','C','A']
print(chars.count("A"))
#输出:3#4.4 extend()方法:在列表的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
#注意:extend()方法修改了被扩展的序列,而a+b是两个序列的连接操作,它返回的是一个新的序列
a=[1,2,3]
b=[4,5,6]
c=a+b
a.extend(b)
print(a)
print(c)
#输出:[1, 2, 3, 4, 5, 6]
#输出:[1, 2, 3, 4, 5, 6]#4.5 index()方法:用于在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的索引位置
chars=['A','B','A','C','A']
print(chars.index("C"))
#输出:3#4.6 insert()方法:用于将对象插入到列表中
a=[1,2,3]
a.insert(1,"A")
print(a)
#输出:[1, 'A', 2, 3]#4.7 pop()方法:会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是最后一个),并发返回该元素的值
#pop方法是唯一一个既能修改列表,又能返回元素值(除了None)的列表方法(类似栈,后进先出)
a=[1,2,3]
b=a.pop(1)
print(a)
print(b)
#输出:[1, 3]
#输出:2#4.8 remove()方法:用于移除列表中某个位置的第一个匹配项
a=[1,2,3,'A','B','C']
a.remove('A')
print(a)
#输出:[1, 2, 3, 'B', 'C']#4.9 reverse()方法:用于将列表中的元素反向存放
a=[1,2,3]
a.reverse()
print(a)
#输出:[3, 2, 1]#4.9 sort()方法:用于在原位置对列表进行排序,改变原来的列表,而不是返回新的列表
a=[1,7,4,5,3,6,2,8]
b=['E','B','D','F','C','A']
a.sort()
b.sort()
print(a)
print(b)
#输出:[1, 2, 3, 4, 5, 6, 7, 8]
#输出:['A', 'B', 'C', 'D', 'E', 'F']#如果只是想获取排序后的列表,而不是修改原列表,可以使用sorted()方法
a=[1,7,4,5,3,6,2,8]
b=['E','B','D','F','C','A']
print(sorted(a))
print(sorted(b)) 
#输出:[1, 2, 3, 4, 5, 6, 7, 8]
#输出:['A', 'B', 'C', 'D', 'E', 'F']#二、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修改。
#1.语法:通过()扩起来,内部用","隔开。
t=(1,2,3)
print(type(t))
#输出:<class 'tuple'>#2.tuple()函数:与list()函数基本上是一样的,以一个序列为参数,并把它转换为元组,如果参数是元组,则原样返回。
a=[1,2,3]
b=tuple(a)
print(b)
#输出:(1, 2, 3)






 


http://www.ppmy.cn/news/979781.html

相关文章

被泼冷水后,谁能超越微服务?

历史总会重演。一切刚过去的&#xff0c;又会被重新提起。开源项目Codename One的联合创始人Shai&#xff0c;曾是Sun Microsystems开源LWUIT项目的共同作者&#xff0c;参与了无数开源项目。作为最早一批Java开发者&#xff0c;最近感慨道&#xff1a;单体&#xff0c;又回来了…

Idea 开启 lombook 注解插件处理器

Idea 开启 lombook 注解插件处理器 方便编译器识别 勾选 En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java项目之人事管理系统(ssm+mysql+jsp)

风定落花生&#xff0c;歌声逐流水&#xff0c;大家好我是风歌&#xff0c;混迹在java圈的辛苦码农。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一款基于ssm的人事管理系统。技术交流和部署相关看文章末尾&#xff01; 开发环境&#xff1a; 后端&#xff1a; 开发语言&#xff1a;Java 框架&…

Android 任务调度 WorkManager 和 JobScheduler 的使用

在过去&#xff0c;常常使用后台Service来执行定时任务。虽然Service是执行后台任务的一种方式&#xff0c;但自Android 8.0&#xff08;API级别26&#xff09;以后&#xff0c;Google推荐使用更高效和系统友好的方式来执行定时任务&#xff0c;例如JobScheduler和WorkManager。…

Java中的LRU缓存算法

Java中的LRU缓存算法 LRU&#xff08;Least Recently Used&#xff09;缓存算法是一种常见的缓存淘汰算法&#xff0c;用于在缓存空间不足时决定哪些数据需要被淘汰&#xff0c;以便为新的数据腾出空间。LRU算法的基本思想是&#xff1a;当缓存满时&#xff0c;淘汰最近最少使…

web-xss

HTML的< >&amp;&quot;©分别是<&#xff0c;>&#xff0c;&&#xff0c;"&#xff0c;©;的转义字符 XML只有5个转义符: < >&amp; &quot; &apos; HTTP请求中&#xff0c;Referer是header的一部分&#xff0c;当浏览器…

ICASSP 2023说话人识别方向论文合集(一)

ICASS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即国际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会议&#xff0c;是IEEE主办的全世界最大、最全面的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方面的顶级会议&#xff0c;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今年入选 ICASSP 2023 …

SQL基础语法 | 增删改查、分组、排序、limit

Shell命令框和Navicat联合使用 一、数据库层面 创建数据库 postgres# CREATE DATABASE runoobdb;查看数据库 postgres# \l选择数据库 postgres# \c runoobdb删除数据库 postgres# DROP DATABASE runoobdb;二、表格层面 创建表格 CREATE TABLE table_name(字段名称 字段数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