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栈
1.1 栈的概念及结构
-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只允许在固定的一段进行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操作。进行数据插入和删除的一端成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栈结构中的数据遵循先进后出原则(LIFO:Last in First Out),即先存入栈的数据后出栈,后存入栈的数据先出栈。图1.1为栈结构中数据存取的抽象图。
- 压栈:在栈中插入数据的操作称为进栈/压栈/入栈
- 出栈:栈中数据删除的操作称为出栈
1.2 栈结构的实现
- 栈结构有两种实现方式:数组栈和链式栈(见图1.2)。
- 数组栈的结构类似于顺序表,其优点是可以随机访问栈中元素(通过下标访问),缺点是可能存在空间浪费和动态开辟内存存在消耗。
- 用链式结构实现栈一般用链表表头作为栈顶,如果要用链表尾做为栈顶,则应设计为双向链表,否则每次进行出栈和入栈操作都要通过循环找链表尾(找栈顶),效率低下。
数组栈和链式栈那种更优?
由于数组结构实现的栈相对于链式结构实现的栈操作简单便捷,进行入栈和出栈操作效率高且缓存利用率高,数组结构实现的栈相对于链式结构实现的栈唯一的缺点就是增容,但链式结构实现的栈每存储一个数据都要存储一个对应的指针,存储指针也存在空间消耗。因此,综合比较,数组结构实现的栈略优。
定义数组栈的代码:
typedef int STDataType; //数组栈中存储的数据类型
typedef struct stack
{
STDataType* a; //指向数组栈内存空间的指针
int top; //栈顶在数组中的下标
int capacity; //栈中最多可以容纳的数据个数
}ST; //将数组栈结构体类型重定义为ST
1.3 栈的接口函数
1.3.1 栈初始化接口函数StackInit
初始化栈结构,经初始化后的栈暂时不存储数据,因此栈顶下标top和栈容量capacity均初始化为0,指向栈中数据内存空间的指针a初始化为NULL。
StackInit函数代码:
void StackInit(ST* ps)
{ps->a = NULL;ps->top = 0; //top表示栈顶压栈元素位置ps->capacity = 0; //栈容量
}
1.3.2 销毁栈接口函数StackDestroy
先释放存储数据的栈空间,然后将栈顶下标top和栈容量capacity均置0。
StackDestroy函数代码:
void StackDestroy(ST* ps)
{assert(ps);free(ps->a); ps->a = NULL; //释放栈内存空间ps->top = 0;ps->capacity = 0;
}
1.3.3 压栈接口函数StackPush
- 函数先通过assert(ps)语句判断是否传入空指针,若传入的不是空指针,则通过判断ps->top==ps->capacity是否成立来判断栈中是否还存在剩余空间,若不存在剩余空间,则进行扩容操作。
- 向栈中压入数据x,将数组下标为top处的元素置为x,然后执行ps->top++操作来记录栈顶的变化。
StackPush函数代码:
void StackPush(ST* ps, STDataType x)
{assert(ps);//判断栈是否已满,满了就扩容if (ps->top == ps->capacity){int new_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2 * ps->capacity);STDataType* tmp = (STDataType*)realloc(ps->a, new_capacity * sizeof(STDataType));if (tmp == NULL){exit(-1);}ps->capacity = new_capacity;ps->a = tmp;}ps->a[ps->top] = x;ps->top++;
}
1.3.4 出栈接口函数StackPop
- 函数先通过两个assert确保传入的参数不是空指针以及栈中存在数据,再通过ps->top--语言改变栈顶下标,以此来达到出栈的目的。
- 除ps->top--语句以外,这里不需要另外的语句来删除数据。因为ps->top--改变栈顶下标,ps->top下标处后面的元素并不会被读取,再向栈中压入数据是压到改变后的下标ps->top处,再进行出栈操作是删除栈中ps->top-1下标处的元素。
StackPop函数代码:
void StackPop(ST* ps)
{assert(ps); //保证栈指针不为NULLassert(ps->top); //保证栈中有数据ps->top--;
}
1.3.5 栈顶元素获取接口函数StackTop
- 先通过assert(ps)确保函数接收的参数不是空指针,再通过assert(ps->top>0)来确保栈中存有数据。
- 栈顶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为ps->top-1,函数返回ps->a[ps->top-1]即可获取栈顶元素。
StackTop函数代码:
STDataType StackTop(ST* ps)
{assert(ps);assert(ps->top > 0);return ps->a[ps->top - 1];
}
1.3.6 获取栈中数据个数接口函数StackSize
ps->top的值等于栈中数据的个数。因此,在assert(ps)确保函数接收的参数不是空指针后,直接返回ps->top即可。
StackSize函数代码:
int StackSize(ST* ps)
{assert(ps);return ps->top;
}
1.3.6 判断栈是否为空接口函数StackEmpty
栈为空时top=0,因此函数判断ps->top==0是否成立即可。
StackEmpty函数代码:
bool StackEmpty(ST* ps)
{assert(ps);return ps->top == 0;
}
二. 队列
2.1 队列的概念及结构
- 队列是一种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数据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数据操作的特殊线性表。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点FIFO(First in First Out)。
- 入队列:进行插入数据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
- 出队列:进行删除数据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头
2.2 队列的实现
队列可以通过链表实现也可以通过数组(顺序表)实现,使用链表实现队列要优于使用数组实现,因为使用数组实现队列进行删除数据时移动链表中的每个数据,效率低下。
用代码定义队列:
typedef int QDataType; //将队列数据类型重定义为QDataType
//队列节点
typedef QueueNode
{
struct QueueNode* next; //指向下一个队列节点的指针
QDataType val; //队列中的数据
}QueueNode; //将队列节点结构体类型重定义为QueueNode
//包含指向队列队头和队尾的指针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Queue
{
QueueNode* head; //指向队头的指针
QueueNode* tail; //指向队尾的指针
}Queue;
2.3 队列的接口函数
2.3.1 队列初始化接口函数QueueInit
assert断言传入函数的不是空指针,然后将队头指针head和队尾指针tail均置为空指针即可。
QueueInit函数代码:
void QueueInit(Queue* pq)
{assert(pq); pq->head = NULL;pq->tail = NULL;
}
2.3.2 队列销毁接口函数QueueDestroy
- 首先断言传入函数的参数不是空指针,然后遍历队列(链表)的每一个节点,依次释放每个节点的内存空间。
- 将指向队头的指针和指向队尾的指针均置为空指针。
QueueDestroy函数代码:
void QueueDestroy(Queue* pq)
{assert(pq);QueueNode* cur = pq->head;//使用cur遍历队列的每一个节点,释放内存空间while (cur){QueueNode* next = cur->next;free(cur);cur = next;}//将队列头指针和尾指针均置为NULLpq->head = NULL;pq->tail = NULL;
}
2.3.3 向队列中插入数据接口函数QueuePush
- assert断言确定传入函数的不是空指针后,为存储插入数据x的新队列节点开辟内存空间,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NULL。
- 分类讨论,若队列中无数据(pq->tail == NULL成立),则队头和队尾均置为新创建的节点,若队列中有数据,原来的队尾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新节点,队尾改为新节点。
QueuePush函数代码:
void QueuePush(Queue* pq, QDataType x)
{assert(pq);//为新插入的数据创建节点QueueNode* newnode = (QueueNode*)malloc(sizeof(QueueNode));if (NULL == newnode){exit(-1);}newnode->val = x;newnode->next = NULL; //新节点向后指向NULL//分类讨论,若队列中原本无数据,则头结点为新创建的节点//若队列中有数据,则将链表原来的尾结点和新节点进行连接,更改尾结点为新节点if (pq->head == NULL){pq->head = newnode;pq->tail = newnode;}else{pq->tail->next = newnode;pq->tail = newnode;}
}
2.3.4 从队列中删除数据接口函数QueuePop
- 通过assert(pq)和assert(pq->tail)来确保传入函数的不是空指针以及队列中有数据。
- 释放队头结点的内存空间,将指向队头的指针改为第二个节点(pq->head->next)。
- 通过判断pq->head==NULL是否成立来判断删除数据后的队列是否还有数据,如果pq->head==NULL成立则表明队列中没有数据,应将指向队尾的指针pq->tail置为空指针。
QueuePop函数代码:
void QueuePop(Queue* pq)
{assert(pq);assert(pq->head); //断言队列中有数据//释放头结点,将队头改为原来的第二个节点//如果队列中所有数据均被删除,则将队尾指针改为NULL以防止野指针QueueNode* next = pq->head->next;free(pq->head);pq->head = next;if (pq->head == NULL){pq->tail = NULL;}
}
2.3.5 获取队尾数据接口函数QueueBack
在确保队列中有数据后,让函数返回pq->tail节点中存储的数据pq->tail->val即可。
QueueBack函数代码: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pq)
{assert(pq);assert(pq->head); //断言队列中含有数据return pq->tail->val;
}
2.3.6 获取队头数据接口函数QueueFront
在确保队列中有数据后,让函数返回pq->head节点中存储的数据pq->head->val即可。
QueueFront函数代码: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pq)
{assert(pq);assert(pq->head); //断言队列中含有数据return pq->head->val;
}
2.3.7 获取队列中数据个数接口函数QueueSize
在确保传入函数的不是空指针后,以pq->head为起点,pq->tail为终点,遍历队列的每一个节点,统计遍历到的节点的个数即可。
QueueSize函数代码:
int QueueSize(Queue* pq)
{assert(pq);int num = 0;QueueNode* cur = pq->head;//遍历队列中每个节点,直到遇到队尾空指针while (cur){++num;cur = cur->next;}return num;
}
2.3.8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接口函数QueueEmpty
若队列为空,则pq->head==NULL成立,函数返回pq->head==NULL的值即可。
QueueEmpty函数代码:
bool QueueEmpty(Queue* pq)
{assert(pq);return pq->head == N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