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改字儿拼意境的,真的很费脑细胞啊!
据说——
古代的诗人,都费脑筋地改来改去,还起了个很难听的名字,叫:推敲。
《刘公嘉话》还为此编造出了唐代贾岛推敲的故事,但故事就是故事,一点也改变不了它难听的本质。
学究就是学究,腐儒就是腐儒,透过几千年都能闻到那股陈腐味道。
文学嘛,就是玩弄文字的学问,文学家嘛,就是靠玩弄文字为业的人嘛。
所以,你看看,现在没人称自己是文学家了吧,他们都把自己叫:作家。
这就对了,孔夫子说:述而不作。人家老夫子都这么谦虚,后来为啥有那么多脸皮厚厚的文字工作者,都没人喜欢叫自己文学家呢?是因为不谦虚?当然不是,大概是和文学家这个专有名词,一般都是安在曾经的作家身上这一原因有很大关系的吧。
古代文学家、近代文学家、现代文学家,有没有当代文学家呢?
扯来扯去的,和我工科狗的身份很不符,算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改一个字,那就简单了,就“朝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哈哈!容易被人唾。还是“夕阳无限好,只是太黄昏”,这个差不多,但是估计也得挨唾。还是“夕阳无限好,尤是近黄昏”吧,真正的改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