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拷贝是如何实现的

news/2024/11/7 7:39:58/

零拷贝是如何实现的

零拷贝(Zero-copy)是一种优化技术,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减少数据的拷贝次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性能。传统的数据传输涉及多次内存拷贝操作,而零拷贝通过减少或避免这些拷贝操作来实现性能优化。

img

1. 零拷贝的步骤

在传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应用程序将数据从应用程序内存复制到内核缓冲区(系统调用)。
  2. 网络协议栈从内核缓冲区将数据复制到网络协议栈的内部缓冲区。
  3. 网络协议栈将数据从内部缓冲区复制到网卡的发送缓冲区。
  4. 网卡将数据从发送缓冲区复制到物理网络。

2. 零拷贝的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零拷贝的核心思想是尽量避免上述过程中的数据拷贝,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 直接内存访问: 零拷贝技术利用了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 DMA)的能力。是一种硬件技术。DMA允许外设(如网卡)直接访问内存,绕过CPU的参与,从而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DMA的实现原理如下:

    • 初始化DMA控制器: 首先,需要通过编程将DMA控制器初始化为所需的工作模式。这包括设置传输方向(读或写)、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参数。

    • 配置内存地址: 外设通过DMA控制器进行内存访问时,需要知道要读取或写入的内存地址。这些地址信息需要在DMA控制器中进行配置。

    • 请求DMA传输: 当外设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它会向DMA控制器发送一个DMA请求信号,请求将数据传输到内存中。

    • DMA传输操作: DMA控制器接收到DMA请求后,开始执行数据传输操作。它将数据直接从外设读取到内存,或者将数据从内存写入到外设中,绕过CPU的干预。

    • 中断通知: 当DMA传输完成或发生错误时,DMA控制器会发送一个中断信号给CPU,通知传输的结果或错误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DMA的实现方式可能会因硬件和系统平台而有所差异。不同的外设和系统架构可能有不同的DMA控制器和配置方式。在编程层面,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提供了相应的接口和API来配置和管理DMA传输。

    DMA技术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减少CPU的参与和数据拷贝操作,特别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大数据处理和实时系统等场景。

  2. 文件描述符传递: 零拷贝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描述符传递机制。在传递文件描述符时,只需要在内核空间进行一次数据结构的复制,而不需要进行实际数据的拷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文件描述符传递是一种在进程间传递文件描述符的机制,它可以在不共享实际文件内容的情况下传递文件的打开句柄。这种机制通常用于进程间通信(IPC)或进程创建过程中的父子进程间传递打开的文件。

    在Unix-like系统中,文件描述符传递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以下两个系统调用:fork()exec()

    • fork()系统调用: fork()系统调用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它会复制当前进程的所有资源,包括文件描述符。在子进程中,文件描述符的值和状态与父进程完全相同。

    • exec()系统调用: exec()系统调用用于在进程中执行一个新的可执行文件。在执行新的可执行文件之前,可以在exec()调用之前关闭或打开文件描述符。此时,可以选择传递已经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给新的进程。

    文件描述符传递的过程如下:

    • 创建一个套接字对: 在父进程中创建一个UNIX域套接字对(socketpair)。

    • 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 在父进程中调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

    • 发送文件描述符: 在父进程中,将要传递的文件描述符通过套接字发送给子进程。这里使用的是UNIX域套接字,可以通过sendmsg()系统调用发送带有文件描述符的消息。

    • 接收文件描述符: 在子进程中,通过套接字接收父进程发送的消息,其中包含要传递的文件描述符。使用recvmsg()系统调用接收消息,并从消息中提取文件描述符。

    • 使用传递的文件描述符: 在子进程中,可以直接使用接收到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文件操作或其他操作。

    文件描述符传递的关键是通过套接字和sendmsg()recvmsg()系统调用来传递文件描述符。这种机制使得进程间可以共享打开的文件,而不需要实际共享文件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文件描述符传递通常在父子进程间进行,也可以在不相关的进程间使用,但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和协议,如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协议和套接字的传递方式。

    • 套接字(Socket)是一种用于实现网络通信的编程接口,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使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套接字可以看作是网络通信的端点,它包含了通信所需的地址信息、协议信息和通信参数等。通过套接字接口,应用程序可以创建、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等操作,与其他应用程序或计算机进行通信。

    套接字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 协议族(Protocol Family): 定义了套接字所使用的网络协议族,如IPv4、IPv6等。

    • 类型(Type): 定义了套接字的类型,包括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等。

    • 协议(Protocol): 指定了套接字所使用的具体协议,如TCP、UDP等。

    套接字的使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创建套接字(Socket Creation): 应用程序通过调用套接字API(如socket()函数)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实例。

    • 绑定地址(Binding): 在套接字创建后,可以使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与特定的网络地址(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绑定。

    • 监听连接(Listening): 如果创建的套接字是用于服务端,可以使用listen()函数开始监听连接请求,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 接受连接(Accepting): 当有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时,服务端可以使用accept()函数接受连接,建立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 连接到远程主机(Connecting): 如果创建的套接字是用于客户端,可以使用connect()函数连接到远程主机的套接字。

    • 发送和接收数据(Sending and Receiving): 通过使用send()和recv()函数,应用程序可以在已建立的连接上发送和接收数据。

    套接字的实际使用可以基于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如C、Java、Python等。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提供了相应的套接字API和库,使开发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网络通信的编程。

    套接字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分布式计算和网络通信的基础。

  3. 内核缓冲区重映射: 零拷贝通过内核缓冲区重映射,将应用程序的内存直接映射到网络协议栈的内存中,避免了数据在内核缓冲区之间的拷贝。

    img

    内核缓冲区重映射(Kernel Buffer Remapping)是一种技术,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减少数据拷贝的次数。它通过将应用程序的内存直接映射到网络协议栈的内存中,避免了数据在内核缓冲区之间的拷贝操作,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性能。

    在传统的数据传输中,数据通常需要从应用程序的内存复制到内核缓冲区,然后再由网络协议栈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网络设备。这涉及了多次内存拷贝操作,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开销和延迟。

    内核缓冲区重映射的实现方式如下:

    • 应用程序内存分配: 应用程序通过标准的内存分配函数(如malloc())分配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待传输的数据。
    • 内存映射: 应用程序使用相关的系统调用(如mmap())将该内存区域映射到内核空间中的某个内核缓冲区。
    • 数据填充: 应用程序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填充到这个映射的内存区域中,数据被存储在应用程序的内存中。
    • 传输操作: 网络协议栈直接从映射的内核缓冲区读取数据,而不需要数据从用户空间复制到内核空间的操作。

    通过内核缓冲区重映射,应用程序可以绕过数据从应用程序到内核的拷贝过程,将数据直接填充到映射的内存区域中。这样,网络协议栈可以直接读取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从而避免了数据的额外拷贝操作。

    内核缓冲区重映射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数据拷贝的次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网络应用、数据存储系统和多媒体处理等领域,以实现更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4. Scatter/Gather I/O: 零拷贝利用Scatter/Gather I/O(散射/聚集I/O)来避免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拷贝。通过指定多个数据缓冲区的地址和长度,可以将散布在不同内存区域的数据一次性传递给操作系统进行读写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catter/Gather I/O(散射/聚集I/O)是一种I/O操作模式,允许应用程序通过指定多个散布(Scatter)的数据缓冲区和聚集(Gather)的数据缓冲区来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模式可以减少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不必要拷贝,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性能。

    Scatter/Gather I/O 的实现方式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 散布(Scatter)操作: 在数据的发送端,应用程序通过定义多个散布的数据缓冲区(通常是连续的内存区域)来存储要发送的数据。每个散布的数据缓冲区都有自己的长度。
    • 聚集(Gather)操作: 在数据的接收端,应用程序通过定义多个聚集的数据缓冲区来指定接收数据的位置和大小。每个聚集的数据缓冲区都有自己的长度。
    • 执行I/O操作: 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应用程序调用相关的系统调用(如readv()和writev())来执行散射/聚集I/O操作。这些系统调用将散布的数据缓冲区和聚集的数据缓冲区作为参数传递给内核,以指示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位置。
    • 数据传输: 内核根据应用程序指定的散布和聚集缓冲区信息,将数据直接传输到散布缓冲区或从聚集缓冲区读取数据。这样,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拷贝次数可以被最小化。

    Scatter/Gather I/O 的好处是能够减少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不必要拷贝,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开销和延迟。它特别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连续数据块的应用场景,如高性能网络传输、磁盘I/O和加密/解密操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可能提供了不同的API和库来实现散射/聚集I/O操作。例如,Unix-like系统提供了readv()和writev()系统调用,而在Java中,可以使用java.nio包下的Scatter/Gather API来执行散射/聚集I/O操作。

和编程语言可能提供了不同的API和库来实现散射/聚集I/O操作。例如,Unix-like系统提供了readv()和writev()系统调用,而在Java中,可以使用java.nio包下的Scatter/Gather API来执行散射/聚集I/O操作。

零拷贝技术通过直接内存访问、文件描述符传递、内核缓冲区重映射和Scatter/Gather I/O等技术手段,减少或避免了数据在内存之间的不必要拷贝,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性能。它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网络通信、大数据处理等场景。


http://www.ppmy.cn/news/882698.html

相关文章

如何防止服务器被入侵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被入侵和攻击,可谓是防不胜防,如入侵服务器窃取数据、勒索,这类事件屡见不鲜,让许多企业都很苦恼。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网络病毒、黑客无时无处不在,我们要…

Akka入门学习

akka基础学习 Akka是用Scala创建的,但由于Scala和Java一样,都是java虚拟机上的语言,本质上说,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我们也可以在Java中使用Akka。我们知道,写出一个正确的、高性能并且可扩展…

【OI】好用的网站

好用的网站 一些好用的网站。 图床 {\color{DarkBlue}\text{图床}} 图床 几何 {\color{DarkBlue}\text{几何}} 几何 图论 {\color{DarkBlue}\text{图论}} 图论 函数 {\color{DarkBlue}\text{函数}} 函数 找规律 {\color{DarkBlue}\text{找规律}} 找规律 矩阵运算 {\color{…

Orika 使用方法

加入依赖&#xff1a; <dependency><groupId>ma.glasnost.orika</groupId><artifactId>orika-core</artifactId><version>x.y.z</version> </dependency>/*** 测试属性复制功能&#xff1a;* - [x] 同名属性* - [x] 非同名属…

Kaldi入门:yesno项目

这个学期选了一门自然语言处理课&#xff0c;结果这门课主要的研究课题是自动语音识别&#xff08;ASR&#xff09;。既然入了这个坑。就先好好了解一下如何做ASR吧。 老师Tom Ko要求使用Kaldi这个工具来做ASR。课上到一半才知道Kaldi中有几千行的脚本代码是老师提交的。好吧&a…

okio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OKHttp来进行网络访问&#xff0c;我们有必要去深入研究OKHTTP的基石&#xff0c;一套更加轻巧方便高效的IO库okio. OKIO的优点 有同学或会问&#xff0c;目前Java的IO已经非常成熟了&#xff0c;为什么还要使用新的IO库呢&#xff1f;笔者认为&#xff…

Okio简介

一、简介 是由square公司开发的用于IO读取。补充了Java.io和java.nio的不足&#xff0c;以便能够更加方便&#xff0c;快速的访问、存储和处理数据。内部的读写操作是在内存中进行的。 二、使用 Okio的使用非常方便&#xff0c;相比java.io库它简化了很多繁杂的东西。这其中…

如何使用Erika OS配置工具 ----初见Erika

致自己&#xff1a;与其感慨路难行&#xff0c;不如马上出发&#xff01; 一、 什么是Erika OS Erika OS是一个基于OSEK标准的开源操作系统.采用Oil (OSEK Implementation Language)文件描述OS配置&#xff0c;具有基于Eclipse工具的可配置 &#xff0c;易裁剪的OS。 官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