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因为有一台服务器用于数据的raid损坏了,由于服务器不能停机,所以需要使用命令方式来重建raid,为稳妥起见,先在一台相同的备机上验证了一下,记录方法如下,在博客上排版还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太佩服那些排版漂亮的博主。
一、RAID主要属性如下:
——RAID Level: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可选的RAID级别。如RAID0,RAID5等。
——Strip Size:条带化大小定义了RAID配置中每个硬盘的数据块的大小。建议选择默认大小。
——Access Policy:选择数据访问的类型,主要包含:
1) RW, 允许读写操作。这是默认值。
2) Read Only(只读), 允许只读操作。
3) Blocked(禁止):不允许访问。
——Read Policy:指定虚拟驱动器的读取机制,主要包含:
1) Normal: 此选项禁用预读机制。这是默认值。
2) Ahead: 此选项启动预读机制。允许控制器提前顺序读取所需数据并且和其他数据一起存储在缓存中。这将提高顺序数据的读取速度,但是对读取随即数据的性能没有明显提升。
3) Adaptive:此选项启动可选预读机制。当两个或以上硬盘数据读取操作发生在顺序扇区中时,就启动预读机制(Ahead)。如果读取操作是随机的,控制器就会进入(Normal)默认模式。
——write Policy:指定虚拟驱动器的写操作机制,主要包含:
1) WBack: 即Write Back(回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