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在cpu层面看来,计算机中所有的操作都是一个个指令的运行汇集而成的,java是高级语言,只有人类才能理解其逻辑,计算机是无法识别的,所以java代码必须要先编译成字节码文件,jvm才能正确识别代码转换后的指令(机器码)并将其运行。
- Java代码间接翻译成字节码,储存字节码的文件再交由运行于不同平台上的JVM虚拟机去读取执行,从而实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目的。
- JVM也不再只支持Java,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基于JVM的编程语言,如Groovy, Scala, Koltin等等。
Java字节码文件
class文件本质上是一个以8位字节为基础单位的二进制流,各个数据项目严格按照顺序紧凑的排列在class文件中。jvm根据其特定的规则解析该二进制数据,从而得到相关信息。Class文件采用一种伪结构来存储数据,它有两种类型:无符号数和表。
Class文件的结构属性
魔数与class文件版本
每个class文件的头4个字节称为魔数。作用是确定这个文件是一个class文件。其实是为了识别一个文件是否是特定的类型,很多类型都有自己对应的魔数,比如图片格式的jpg、jpeg。
cafe babe 0000 0034 0013 0a00 0400 0f09
0003 0010 0700 1107 0012 0100 016d 0100文件开头的4个字节("cafe babe")称之为 魔数,唯有以"cafe babe"开头的class文件方可被虚拟机所接受,这4个字节就是字节码文件的身份识别。0000是编译器jdk版本的次版本号0,0034转化为十进制是52,是主版本号,java的版本号从45开始,除1.0和1.1都是使用45.x外,以后每升一个大版本,版本号加一。也就是说,编译生成该class文件的jdk版本为1.8.0。
常量池
常量池可以理解为class文件的资源仓库,是class文件结构中关联最多的数据类型。常量池存储的资源有:变量的属性、类型、和名称等
访问标志
表示该class的属性和访问类型。说明这个class是类还是一个接口,是否为public,还是被标记为final。
类索引、父类索引、接口索引
类索引、父类索引、接口索引可以理解为一种描述的数据项目。class文件靠类索引、父类索引和接口索引这三项数据来确定这个类的继承关系。
字段表属性
用于描述接口、类中声明的变量。比如变量的作用域(public、private、protected),是否是静态变量、可变性(final)、数据类型(基本类型、对象、数组)等
方法表属性
与字段表类似,不过方法表属性描述的是方法的类型、作用域等
属性表属性
用于描述某些场景专有的信息,比如字段中特殊的属性、方法表中特殊的属性等等。
反编译文件
使用到java内置的一个反编译工具javap可以反编译字节码文件。查看字节码文件信息,开头的7行信息包括:Class文件当前所在位置,最后修改时间,文件大小,MD5值,编译自哪个文件,类的全限定名,jdk次版本号,主版本号。
然后紧接着的是该类的访问标志:ACC_PUBLIC, ACC_SUPER,访问标志的含义如下:
标志名称 | 标志值 | 含义 |
---|---|---|
ACC_PUBLIC | 0x0001 | 是否为Public类型 |
ACC_FINAL | 0x0010 | 是否被声明为final,只有类可以设置 |
ACC_SUPER | 0x0020 | 是否允许使用invokespecial字节码指令的新语义. |
ACC_INTERFACE | 0x0200 | 标志这是一个接口 |
ACC_ABSTRACT | 0x0400 | 是否为abstract类型,对于接口或者抽象类来说,次标志值为真,其他类型为假 |
ACC_SYNTHETIC | 0x1000 | 标志这个类并非由用户代码产生 |
ACC_ANNOTATION | 0x2000 | 标志这是一个注解 |
ACC_ENUM | 0x4000 | 标志这是一个枚举 |
常量池
常量池可以理解成Class文件中的资源仓库。主要存放的是两大类常量:字面量(Literal)和符号引用(Symbolic References)。字面量类似于java中的常量概念,如文本字符串,final常量等,而符号引用则属于编译原理方面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
- 类和接口的全限定名(Fully Qualified Name)
- 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号(Descriptor)
- 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JVM是在加载Class文件的时候才进行的动态链接,也就是说这些字段和方法符号引用只有在运行期转换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存入口地址。当虚拟机运行时,需要从常量池获得对应的符号引用,再在类创建或运行时解析并翻译到具体的内存地址中。
字节码增强技术
字节码增强技术就是一类对现有字节码进行修改或者动态生成全新字节码文件的技术.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p4X0hZYQ-1683621412354)(/Users/zhaoyanhong/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509150346048.png)]
ASM
对于需要手动操纵字节码的需求,可以使用ASM,它可以直接生产 .class字节码文件,也可以在类被加载入JVM之前动态修改类行为。ASM的应用场景有AOP(Cglib就是基于ASM)、热部署、修改其他jar包中的类等。当然,涉及到如此底层的步骤,实现起来也比较麻烦。
ASM API
核心API
ASM Core API可以类比解析XML文件中的SAX方式,不需要把这个类的整个结构读取进来,就可以用流式的方法来处理字节码文件。好处是非常节约内存,但是编程难度较大。然而出于性能考虑,一般情况下编程都使用Core API。在Core API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类:
- ClassReader:用于读取已经编译好的.class文件。
- ClassWriter:用于重新构建编译后的类,如修改类名、属性以及方法,也可以生成新的类的字节码文件。
- 各种Visitor类:如上所述,CoreAPI根据字节码从上到下依次处理,对于字节码文件中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Visitor,比如用于访问方法的MethodVisitor、用于访问类变量的FieldVisitor、用于访问注解的AnnotationVisitor等。为了实现AOP,重点要使用的是MethodVisitor。
树形API
ASM Tree API可以类比解析XML文件中的DOM方式,把整个类的结构读取到内存中,缺点是消耗内存多,但是编程比较简单。TreeApi不同于CoreAPI,TreeAPI通过各种Node类来映射字节码的各个区域,类比DOM节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种编程方式。
**利用ASM手写字节码时,需要利用一系列visitXXXXInsn()方法来写对应的助记符,所以需要先将每一行源代码转化为一个个的助记符,然后通过ASM的语法转换为visitXXXXInsn()这种写法。第一步将源码转化为助记符就已经够麻烦了,不熟悉字节码操作集合的话,需要我们将代码编译后再反编译,才能得到源代码对应的助记符。第二步利用ASM写字节码时,如何传参也很令人头疼。ASM社区也知道这两个问题,所以提供了工具ASM ByteCode Outline。例如:mv.visitFieldInsn(,“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Javassist
**利用Javassist实现字节码增强时,可以无须关注字节码刻板的结构,**其优点就在于编程简单。直接使用java编码的形式,而不需要了解虚拟机指令,就能动态改变类的结构或者动态生成类。其中最重要的是ClassPool、CtClass、CtMethod、CtField这四个类:
-
CtClass(compile-time class):编译时类信息,它是一个class文件在代码中的抽象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一个CtClass对象,用来表示这个类文件。
-
ClassPool:从开发视角来看,ClassPool是一张保存CtClass信息的HashTable,key为类名,value为类名对应的CtClass对象。当我们需要对某个类进行修改时,就是通过pool.getCtClass(“className”)方法从pool中获取到相应的CtClass。
-
CtMethod、CtField:这两个比较好理解,对应的是类中的方法和属性。
案例:
import com.meituan.mtrace.agent.javassist.*;public class Javassist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NotFoundException, CannotCompile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IOException {ClassPool cp = ClassPool.getDefault();CtClass cc = cp.get("meituan.bytecode.javassist.Base");CtMethod m = cc.getDeclaredMethod("process");m.insertBefore("{ System.out.println(\"start\"); }");m.insertAfter("{ System.out.println(\"end\"); }");Class c = cc.toClass();cc.writeFile("/Users/zen/projects");Base h = (Base)c.newInstance();h.process();}
}
总结
ASM实现AOP的过程分为了两个main方法:第一个是利用MyClassVisitor对已编译好的class文件进行修改,第二个是new对象并调用。这期间并不涉及到JVM运行时对类的重加载,而是在第一个main方法中,通过ASM对已编译类的字节码进行替换,在第二个main方法中,直接使用已替换好的新类信息。
另外在Javassist的实现中,我们也只加载了一次Base类,也不涉及到运行时重加载类。
运行时类的重载
JVM是不允许在运行时动态重载一个类的。在一个持续运行并已经加载了所有类的JVM中,还能利用字节码增强技术对其中的类行为做替换并重新加载,可以通过instrument类库进行实现。
instrument是JVM提供的一个可以修改已加载类的类库,专门为Java语言编写的插桩服务提供支持。它需要依赖JVMTI的Attach API机制实现。instrument只能在JVM刚启动开始加载类时生效,而在JDK 1.6之后,instrument支持了在运行时对类定义的修改。要使用instrument的类修改功能,我们需要实现它提供的ClassFileTransformer接口,定义一个类文件转换器。接口中的transform()方法会在类文件被加载时调用,而在transform方法里,我们可以利用上文中的ASM或Javassist对传入的字节码进行改写或替换,生成新的字节码数组后返回。
JVMTI & Agent & Attach API
如果JVM启动时开启了JPDA,那么类是允许被重新加载的。在这种情况下,已被加载的旧版本类信息可以被卸载,然后重新加载新版本的类。正如JDPA名称中的Debugger,JDPA其实是一套用于调试Java程序的标准,任何JDK都必须实现该标准。
JPDA定义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它将调试体系分为三部分,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通信接口。三部分由低到高分别是Java 虚拟机工具接口(JVMTI),Java 调试协议(JDWP)以及 Java 调试接口(JDI)。
JVM TI
JVM TI(JVM TOOL INTERFACE,JVM工具接口)是JVM提供的一套对JVM进行操作的工具接口,帮助动态重载类信息。通过JVMTI,可以实现对JVM的多种操作,它通过接口注册各种事件勾子,在JVM事件触发时,同时触发预定义的勾子,以实现对各个JVM事件的响应,事件包括类文件加载、异常产生与捕获、线程启动和结束、进入和退出临界区、成员变量修改、GC开始和结束、方法调用进入和退出、临界区竞争与等待、VM启动与退出等等。
Agent就是JVMTI的一种实现,Agent有两种启动方式,一是随Java进程启动而启动,经常见到的java -agentlib就是这种方式;二是运行时载入,通过attach API,将模块(jar包)动态地Attach到指定进程id的Java进程内。
Attach API 的作用是提供JVM进程间通信的能力,比如说我们为了让另外一个JVM进程把线上服务的线程Dump出来,会运行jstack或jmap的进程,并传递pid的参数,告诉它要对哪个进程进行线程Dump,这就是Attach API做的事情。在下面,我们将通过Attach API的loadAgent()方法,将打包好的Agent jar包动态Attach到目标JVM上。
具体实现起来的步骤如下:
- 定义Agent,并在其中实现AgentMain方法,如上一小节中定义的代码块7中的TestAgent类;
- 然后将TestAgent类打成一个包含MANIFEST.MF的jar包,其中MANIFEST.MF文件中将Agent-Class属性指定为TestAgent的全限定名。
- 最后利用Attach API,将我们打包好的jar包Attach到指定的JVM pid上
- 由于在MANIFEST.MF中指定了Agent-Class,所以在Attach后,目标JVM在运行时会走到TestAgent类中定义的agentmain()方法,而在这个方法中,我们利用Instrumentation,将指定类的字节码通过定义的类转化器TestTransformer做了Base类的字节码替换(通过javassist),并完成了类的重新加载。由此,我们达成了“在JVM运行时,改变类的字节码并重新载入类信息”的目的。
字节码增强使用场景
字节码增强技术的可使用范围就不再局限于JVM加载类前了。通过上述几个类库,我们可以在运行时对JVM中的类进行修改并重载了。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做的事情就变得很多了:
- 热部署:不部署服务而对线上服务做修改,可以做打点、增加日志等操作。
- Mock:测试时候对某些服务做Mock。
- 性能诊断工具:比如bTrace就是利用Instrument,实现无侵入地跟踪一个正在运行的JVM,监控到类和方法级别的状态信息。
编译器
为了优化Java的性能 ,JVM在解释器之外引入了即时(Just In Time)编译器。当程序运行时,解释器首先发挥作用,代码可以直接执行。随着时间推移,即时编译器逐渐发挥作用,把越来越多的代码编译优化成本地代码,来获取更高的执行效率
Java的执行过程
由javac将源码编译成字节码,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编译原理中这部分的编译称为前端编译(IR)。接下来无需编译直接逐条将字节码解释执行,在解释执行的过程中,虚拟机同时对程序运行的信息进行收集,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若是解释执行次数达到阈值(JVM认定为的热点代码),编译器会逐渐发挥作用,它会进行后端编译——把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JVM中会设置一个阈值,当方法或者代码块的在一定时间内的调用次数超过这个阈值时就会被编译,存入codeCache中。当下次执行时,再遇到这段代码,就会从codeCache中读取机器码,直接执行。只有被认定为热点代码,才会被编译。
JVM中集成了两种编译器,Client Compiler(C1)和Server Compiler(C2),它们的作用也不同。Client Compiler注重启动速度和局部的优化,Server Compiler则更加关注全局的优化。
C1会做三件事:
- 局部简单可靠的优化,比如字节码上进行的一些基础优化,方法内联、常量传播等,放弃许多耗时较长的全局优化。
- 将字节码构造成高级中间表示(High-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以下称为HIR),HIR与平台无关,通常采用图结构,更适合JVM对程序进行优化。
- 最后将HIR转换成低级中间表示(Low-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以下称为LIR),在LIR的基础上会进行寄存器分配、窥孔优化(局部的优化方式,编译器在一个基本块或者多个基本块中,针对已经生成的代码,结合CPU自己指令的特点,通过一些认为可能带来性能提升的转换规则或者通过整体的分析,进行指令转换,来提升代码性能)等操作,最终生成机器码。
**在Hotspot VM中,默认的Server Compiler是C2编译器。C2编译器在进行编译优化时,会使用一种控制流与数据流结合的图数据结构,称为Ideal Graph。 Ideal Graph表示当前程序的数据流向和指令间的依赖关系,**依靠这种图结构,某些优化步骤(尤其是涉及浮动代码块的那些优化步骤)变得不那么复杂。
分层编译
Java 7开始引入了分层编译的概念,它结合了C1和C2的优势,追求启动速度和峰值性能的一个平衡。分层编译将JVM的执行状态分为了五个层次。五个层级分别是:
- 解释执行。
- 执行不带profiling的C1代码。
- 执行仅带方法调用次数以及循环回边执行次数profiling的C1代码。
- 执行带所有profiling的C1代码。
- 执行C2代码。
profiling就是收集能够反映程序执行状态的数据。其中最基本的统计数据就是方法的调用次数,以及循环回边的执行次数。Java虚拟机根据方法的调用次数以及循环回边的执行次数来触发即时编译。循环回边是一个控制流图中的概念,程序中可以简单理解为往回跳转的指令
在即时编译过程中,编译器会识别循环的头部和尾部。上面这段字节码中,循环体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为偏移量为11的字节码和偏移量为15的字节码。编译器将在循环体结尾增加循环回边计数器的代码,来对循环进行计数。 当方法的调用次数和循环回边的次数的和,超过由参数-XX:CompileThreshold指定的阈值时(使用C1时,默认值为1500;使用C2时,默认值为10000),就会触发即时编译。
开启分层编译的情况下,-XX:CompileThreshold参数设置的阈值将会失效,触发编译会由以下的条件来判断:
- 方法调用次数大于由参数-XX:TierXInvocationThreshold指定的阈值乘以系数。
- 方法调用次数大于由参数-XX:TierXMINInvocationThreshold指定的阈值乘以系数,并且方法调用次数和循环回边次数之和大于由参数-XX:TierXCompileThreshold指定的阈值乘以系数时。
逃逸分析
方法内联,是指在编译过程中遇到方法调用时,将目标方法的方法体纳入编译范围之中,并取代原方法调用的优化手段。JIT大部分的优化都是在内联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法内联是即时编译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Java虚拟机的即时编译器会对新建的对象进行逃逸分析,判断对象是否逃逸出线程或者方法。**即时编译器判断对象是否逃逸的依据有两种:
- 对象是否被存入堆中(静态字段或者堆中对象的实例字段),一旦对象被存入堆中,其他线程便能获得该对象的引用,即时编译器就无法追踪所有使用该对象的代码位置。
- 对象是否被传入未知代码中,即时编译器会将未被内联的代码当成未知代码,因为它无法确认该方法调用会不会将调用者或所传入的参数存储至堆中,这种情况,可以直接认为方法调用的调用者以及参数是逃逸的。
逃逸分析通常是在方法内联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时编译器可以根据逃逸分析的结果进行诸如锁消除、栈上分配以及标量替换的优化。
锁消除
**锁消除就是在逃逸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即时编译器能够证明锁对象不逃逸,那么对该锁对象的加锁、解锁操作没就有意义。因为线程并不能获得该锁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即时编译器会消除对该不逃逸锁对象的加锁、解锁操作。实际上,编译器仅需证明锁对象不逃逸出线程,便可以进行锁消除。
栈上分配
Java的对象是在堆上分配的,而堆是对所有对象可见的。同时,JVM需要对所分配的堆内存进行管理,并且在对象不再被引用时回收其所占据的内存。
如果逃逸分析能够证明某些新建的对象不逃逸,那么JVM完全可以将其分配至栈上,并且在new语句所在的方法退出时,通过弹出当前方法的栈桢来自动回收所分配的内存空间。不过Hotspot虚拟机,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栈上分配,而是使用了标量替换这一技术。所谓的标量,就是仅能存储一个值的变量,比如Java代码中的基本类型。与之相反,聚合量则可能同时存储多个值,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Java的对象。编译器会在方法内将未逃逸的聚合量分解成多个标量,以此来减少堆上分配。
总结
通常来说,如果发现一个对象逃逸出了方法或者线程,JVM就不会去进行优化,但是Graal编译器依然会去分析当前程序的执行路径,它会在逃逸分析基础上收集、判断哪些路径上对象会逃逸,哪些不会。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在不会逃逸的路径上进行锁消除、栈上分配这些优化手段。
总结
字节码增强技术相当于是一把打开运行时JVM的钥匙,利用它可以动态地对运行中的程序做修改,也可以跟踪JVM运行中程序的状态。此外,我们平时使用的动态代理、AOP也与字节码增强密切相关,它们实质上还是利用各种手段生成符合规范的字节码文件。综上所述,掌握字节码增强后可以高效地定位并快速修复一些棘手的问题(如线上性能问题、方法出现不可控的出入参需要紧急加日志等问题),也可以在开发中减少冗余代码,大大提高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