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看了一部比较老但很经典的美剧《罗马》,让我对罗马帝国的建立有了一个大概了解。虽然其中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很多,但这些穿插的人物和情节却很扣人心弦,让人有些欲罢不能,总想看看最后结局如何,这也许就是经典影视剧吸引人的独特之处吧。
我一直以来对罗马的历史和历史人物都比较感兴趣,总想对其好好了解一下。例如,罗马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像凯撒大帝,埃及艳后,迦太基的汉尼拔,斯巴达克斯,还有庞贝,安东尼,屋大维等等,这些经常能听到的大人物,他们都是在罗马哪个阶段出现的?他们都有哪些故事?对应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阶段?很多问题在我心里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总想把它们弄清楚,于是这几天利用业余时间查了查资料,基本都搞清楚了,对罗马的历史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其中故事很多,也挺有意思的。现在总结分享出来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来读一读,换换脑筋轻松一下。
先说一下古罗马历史分两个阶段,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时间为公元前509年—前27年。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掌权,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这时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罗马帝国又分了几个阶段,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204年,公元1261年—公元1453年)。
我们先分析一下划分罗马历史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公元前509年”,罗马刚刚建国,有了历史。而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我查了一下,这时中国正处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这个朝代,再具体点就是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前半期,后半期大家都知道是战国时期。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成立,而此时中国正处于西汉王朝,汉朝第九位皇帝汉成帝刘骜的统治下,当时中国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丝绸之路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明,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因此把其命名为“大秦”。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中国处于东晋(317年-420年)时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中国南北朝时期。
“公元1204年”,东罗马第一个阶段灭亡,中国处于南宋,西夏,金辽割据的时期。
我们看一下罗马的简史。
罗马共和国
经考古学家考证,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帕拉帝诺山地区就有人居住了,罗马城则是通过不断吞并周围部落形成的。在公元前4至5世纪罗马城成为一个较大聚居地,并修筑城墙,逐渐形成早期的罗马。罗马在建成之初就有自己的武装力量,17~60岁的公民在紧急时期都必须参战,虽然此时的罗马军队与日后的威震天下的罗马军团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两者之间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民族精神。罗马自诞生起就是一个拥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在这一点上,罗马是一个丝毫不逊于斯巴达的民族。罗马的男子都以在军队中服役为荣,把身上的伤疤作为向他人炫耀的资本。
早期的罗马军队没有后勤,没有骑兵,也没有灵活多变的战术,仅仅依靠勇猛去战胜敌人。在作战时采用希腊式的方阵,一个军团有3至4千人不等,分为8列。由于罗马军队士兵的武器、铠甲甚至粮食都要自给自足,因此罗马的军团整体装备参差不齐。能装备铠甲的重步兵会派在前6列,而家里较穷装备不起铠甲的轻步兵派在后两列。后排士兵把长矛搁在前排士兵肩上,形成一种密集阵形。在当时这种阵形很吓人,但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一点机动性,更不要说采用战术了。他们只能一直向前,依靠自己的勇猛去压倒别人。另外军队没有后备队,一旦阵形被击破,那战斗力立马就下降到单兵作战,加上没有骑兵即使打败敌人也无法追击。
在公元前396年,罗马打败了比他们更无军事组织的埃特鲁斯人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不过罗马人很快就吃到了苦头,他们遇到了宿敌法兰西地区的高卢人。高卢人于公元前390年进攻克鲁新城。由于罗马与这个城邦订有盟约,于是便派遣了3个使节前去议和,希望高卢人退兵,而高卢首领却对罗马使者出言不逊,说:“还是担心你们自己吧,再过百日,我们就会攻入罗马城。快滚!”。于是3位被侮辱的罗马使者决定帮助克鲁新与高卢人作战,其中一人还射死了来侦察的高卢的一名酋长。这就激怒了高卢首领布林,他派出使节向罗马元老院要求交出这3人,而罗马人怎么可能会交出他们的英雄呢,元老院当即否定了这一决议,还把这三人选为军事保民官,这是一种极为尊贵的官职,担任此官职的人受到人身保护,还可以否定执政官和元老院的决议。这一举动使原本已愤怒的高卢首领更为光火,他不顾一切的带领7万大军向罗马进攻。很快就打到罗马城下的阿里河,在这里两军展开激战,罗马军团的弱点暴露无遗,机动灵活的高卢军队很快绕到罗马人的侧翼及后方,罗马军团被团团包围,在高卢人如潮水般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下完全溃败,逃进城里的罗马士兵甚至连城门都忘记关,这一天后来被罗马人定为国耻日――公元前390年7月18日。高卢人在罗马城内大肆掠夺、焚烧,把罗马变成了废墟。而坚强的罗马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们一部分军队和年轻的元老退入卡庇托林山上的要塞固守待援,而另一部分人突围出去寻找援军。卡庇托林山上的要塞易守难攻,高卢人屡攻不下,最后也只能在围困7个月,在得到1000斤黄金的赎金后撤退。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在一天夜里,高卢人从小道上山准备夜袭罗马人。由于连日作战,守夜的士兵疲惫不堪,竟已睡着。而突然“嘎”的叫声惊醒了罗马士兵,他们迅速投入战斗把高卢人赶下了山崖。为什么山上会有白鹅的叫声?原来,那是罗马人带上山的献给女神的祭品,正是因为它们罗马人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白鹅拯救了罗马”,在这之后白鹅就成了罗马的圣物,每年人门都要抬着白鹅游行以示敬意。高卢人的进攻使骄傲的罗马人清醒过来,他们深刻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他们痛下决心一定要建立一只强大的军队。
军队崛起
在与高卢人作战失利后,罗马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军事体系的落后,由于一场改革也就随之而来。这场改革起于卡米鲁斯,一名优秀的罗马统帅。又经过多年的实战考验后,罗马人终于建立了一套在当时行之有效的军事体系。他们改变了一直以来的装备和给养自备制,转而由国家统一配给制,定期发放军饷,并提供武器和给养,实现了军队职业化和装备标准话。
(1)、步兵
先说一下步兵。此时,罗马军团中已经有轻、重步兵和少量骑兵,以后还出现了使用标枪投掷的远程兵种。他们通常把5000人左右的部队编成一个军团,下辖三个师,每个师又分为10个中队,每个中队为200人左右。大致是一个军团中有3000重步兵,1200轻步兵,以及300骑兵。重步兵为军团主力,在战斗中他们排成3列,第一列为青年兵,以标枪为武器,在战斗中用以袭扰敌人,打乱敌人阵形;第二列为壮年士兵,以短剑与敌人进行肉搏战;最后一列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为预备队,在战斗关键时投入战场,用来决定胜负。在重步兵方阵前,用轻步兵散开,用远程武器尽可能的杀伤敌人。两翼和后方是骑兵,用以对付敌人的迂回包抄,并在敌人溃败时进行追击。
(2)、装备
再看装备。此时罗马军队的装备已有了较大的改进。他们的头盔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头部护具了,盔顶成圆形,能在受到攻击时,较好的分散受力;护面完全遮住了面颊两侧,只露出眼、耳、鼻;而后面的护颈,能有效的保护脖子和肩部。而且罗马人的护甲也很特别:在最早时期,罗马人的铠甲是一种用许多的小金属片连成的锁子甲,它能有效防御辟砍的攻击,而对于以刺杀为主的武器防御效果相当的差。到后来,罗马人又开始使用一种类似圆筒状的铠甲,《角斗士》和《埃及艳后》里的罗马士兵就是使用这种铠甲,显而易见的是这种铠甲只能保护士兵的上半身,他们的腿部是暴露的。不过,限于当时的作战方式,这种铠甲是十分实用的,而且这使士兵的机动性大大增加。罗马军队的盾牌是一种向外凸出的大盾,长1.2米,宽75厘米,能有效的防御前方的箭石和标枪,此外,巨大的盾牌在冲锋时,可以把敌人撞倒,然后在杀死敌人。
(3)、骑兵
步兵和装备都有了质的飞跃,而罗马的骑兵却不是很出色,因为当时在西方还没有使用马镫,这就大大限制了骑兵的发展,此时的罗马骑兵在战斗中只做两件事:其一,骑兵在冲过敌人身边时向敌人投掷标枪,以骚扰对手,便于步兵突破;其二,在敌人溃败时追上去砍杀敌人。不过,由于罗马人对骑兵不重视,常常从“蛮族”雇佣。
(4)、战术
此外,在战术方面也有了进步。罗马人改进了他们的方阵,用10队人组成一个方阵军团,3队向前,3队向后,两翼各两队,使敌人无法下手。他们的方阵可攻可守,在进攻时,可以向任意一个方向前进;在防御时,这种方阵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首尾相绕变为圆阵,使敌人骑兵无法突破。
有了以上的军事组织、武器装备,在加上先进的战术思想,罗马军队的强大就顺理成章了。更为重要的是,罗马军团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在服役期间,罗马军人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使每名罗马士兵都变成战场上的狮子。而对违反军纪的士兵一般都是处以极刑。曾经在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的时候,有两个军团出现了逃兵,他们的执政官就对这两个军团执行“十一律”,所谓“十一律”就是在出现逃兵的部队中每十人中以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人,被选出的人要被其他战友用石头砸死。结果有一名作战最勇猛的士兵抽到了死签,许多人都为他求情,愿代替他一死,但那位士兵却说:“假如你们为我难过,那么在下次作战中就不要让敌人看到你们的后退。”从那之后,这两个军团再也没有出现过逃兵了。从这里也从侧面看出巴达克斯起义能够最终被镇压下去的客观原因了,罗马军队的战斗还是太强了,并不是电视上描述的那样不堪一击。
统一意大利
在罗马共和制初期都是贵族掌权,军权由执政官掌握,执政官每年轮换制,由公民选出。因此,在这一时期罗马处于“兵无常将,将无专兵”。而罗马军队主要由下级军官来管理,每百人中选出一位百夫长,他们不必退役。这样有助于在国内建立统一的军事制度。有了军事实力,当然就要开疆阔土。此时的罗马首要目标就是统一意大利半岛,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无法避免的要与希腊城的伊比鲁斯国王皮洛斯交战。皮洛斯其实是一位很有军事才能的统帅,他希望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帝国。在公元前280年,皮洛斯率领20000重步兵、2000弓兵和3000骑兵,20头战象,向意大利南部进攻。罗马立即派出了军队迎战,在赫拉克瑞拉城下与双方展开激战。此时罗马军团与地中海最精锐的希腊枪兵战力已是势均力敌。虽然在开始阶段,希腊军队出动战象打败了罗马,但罗马人在退回罗马城后,用火攻战术抵御住了希腊人的战象冲击。于是,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5年后,在公元前275年,两军在贝尼城又展开了决战,罗马采用了新的战术,罗马士兵向大象射出密集的火箭,受惊的大象转身逃跑,反而冲乱了希腊军的阵形,罗马军团大获全胜,皮洛斯只好撤退回希腊。罗马人则乘胜追击,很快占领了意大利南部,到公元前270年,罗马人的领地从最初的350平方英里变成1万多平方英里。此后不久,罗马人又通过外交手段使他们的统治范围增加了5万多平方英里,至此意大利半岛已经完全被罗马人征服。
三次迦太基战争
意大利是不可能满足罗马人野心的。很快他们把矛头指向了西西里岛,但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强敌,那就是要想取得西西里岛,就要和当时地中海西部的霸主迦太基开战。值得一提的是,迦太基人是伟大的海上贸易帝国腓尼基人的后裔,后者曾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环绕非洲的航行,因此迦太基人拥有地中海最强大的海军。公元前265年,罗马人入侵西西里岛。岛上的小国叙拉古向迦太基人求援。为了能够控制西西里岛,迦太基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战争爆发了。由于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所以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匿战争”。这场战争一共进行了三次。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虽然罗马军团在陆上战无不胜,但在海上对迦太基人却一筹莫展。但是不屈服的罗马人从不言败,在交手中,罗马人不断向迦太基学习,模仿他们的战舰,建造自己的海军。终于在20多年后,公元前241年初的决战中,罗马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迦太基海军,击沉120艘敌舰。迦太基被迫议和,并支付了大量赔款,割让了西西里岛,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
但罗马人万万每想到,小小的叙拉古国却奋起反抗,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兔子急了也要咬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国里,虽然没有著名的军事人才,却有位传奇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我是在物理书上认识的这位科学家,没想到他有这样的传奇经历。依靠这位科学伟人设计的各种防御器械和陷阱,叙拉古国城是久攻不下。据说,到后来阿基米德的机器令罗马人谈虎色变,只要看到城墙上露出一段绳子或一截木头,罗马军队就以为是阿基米德又发明了什么新机关,纷纷后退。一直到30年后,即公元前211年,罗马才依靠买通内应攻下叙拉古城。在城破之时,阿基米德还在研究一道数学题,到他被杀的时候还对此念念不忘。
这个时候在西班牙,罗马与迦太基又发生利益冲突,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入意大利。这次伟大的行军,被载入史册,我是在纪录片上认识的汉尼拔,并被他的英勇事迹所吸引。在此之后2000年里也只有拿破仑在公元1800年才做到了这一点。汉尼拔的神兵天降,使罗马人惊慌失措。在公元前216年,罗马人纠集8万多人,与汉尼拔展开决战。但人数的优势却没有战胜汉尼拔的部队。由于罗马人的骑兵落后,在战争之初罗马骑兵就被迦太基骑兵赶出了战场,汉尼拔巧妙的利用罗马人没有骑兵的弱点,使用新月阵,让骑兵迂回包抄,把罗马人团团包围,最后汉尼拔的5万多人包围了罗马的8万多人。一场屠杀开始,汉尼拔以6000人的代价,杀死54000多罗马士兵,俘虏了18000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坎尼之战”。不过,取胜的汉尼拔并没能进一步巩固胜利成果。由于没有攻城器械,他根本无法攻下罗马城,并且在罗马作战无法得到后方的有效补给,汉尼拔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在减员,而罗马城兵员却源源不断的补充。在进入罗马16年后,即公元前202年,汉尼拔明知不可取胜,但还是决定与罗马的著名将领西庇阿进行决战,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汉尼拔战败后成为罗马通缉的对象,战败19年后,在公元前183年,汉尼拔服毒自杀。再次战败的迦太基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在军事和经济上被罗马掠夺一空,至此之后,迦太基完全失去了地中海强国的地位,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
而罗马人还不满足,他们想要得到迦太基的一切。公元前149年,他们出兵南下,在北非登陆,进攻迦太基本土,于公元前147年把迦太基从地图上抹掉,这就是第三次布匿战争。其实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屠杀还要来得更确切,罗马军团杀死另外85000多平民,并把5万人变成奴隶,最后把迦太基城焚毁。这样罗马已成为了新的地中海霸主。而帝国版图的扩大,使罗马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这时,罗马人把目光移向以三大王国为中心的疆土——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不久,在他的帝国领土上形成了三大王国,其一是马其顿,其二为叙利亚,最后是埃及。公元前146年到公元前30年之间,罗马人把三大王国一一征服,并以相同的手法陆续吞并了小亚细亚东部和黎凡特的交小王国。
斯巴达克斯起义
在这期间,罗马人的霸权似乎已不可动摇,但有人却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即不是一方霸主,也不是世界巨富,只不过是一个奴隶,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吧,对,他就是名留史册被人们称为反抗暴政的英雄斯巴达克斯,这正应了孔子那句话:“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一直到公元前71年,起义才被镇压下去。但是,这之后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日益扩大的军队,兵源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以前,兵源是靠土地所有者提供,但现在这以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从马略开始,对现有征兵制进行了改革,他下令所有罗马公民都可以被征召入伍,无论贫富。随着版图的扩大,外族士兵也加入了罗马军队,比如叙利亚的弓箭手和骑兵,他们有效的弥补了罗马人骑射的弱点。这些外族士兵在军队中服役满25年以后,就可以取得罗马公民权,甚至分得土地。但这却带来了潜在的危险,穷人和外族士兵对国家的义务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只热仲于如何取得财富。因此,他们入伍时宣誓效忠的并不是罗马,而是他们的统帅,他们的统帅向他们保证给予他们财富,将领们则把军队视为通向财富和权力的阶梯。于是,军阀在罗马帝国内逐渐形成。
帝国形成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大军阀:镇压了奴隶起义的克拉苏、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庞培、以及尤利乌斯.恺撒。其中以恺撒最年轻野心也最大。在西班牙时,恺撒曾看到了一座亚历山大大帝的塑像而泪流满面。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回答说:“他在我这个年纪时几乎征服了世界,而我至今一事无成。”当时恺撒只有30岁。很快这种三足鼎立的军事平衡就被打破,克拉苏在公元前53年远征安息,不幸战败,而克拉苏也战死。现在对恺撒和庞培来说,已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场为争夺帝国霸权的内战在所难免。
公元前49年,恺撒率大军进入意大利半岛,内战爆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恺撒就收复了庞培在西部地区的势力。公元前48年,最后的决战在法萨鲁斯爆发,一方为年富力强,决策果断的恺撒;而一方却已廉颇老矣。
战事一开始就向恺撒预料的方向发展,就这样罗马的命运在这一战后。战败的庞培逃到埃及希望法老能保护他,但埃及人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他不会傻到去开罪这位新的罗马霸主,于是他们杀了庞培并把首级送给了恺撒。当恺撒看到这位夕日战友的首级时,不禁潸然泪下,也许是英雄相惜的感伤,又也许是为此后再无对手的孤独吧,大概也只有恺撒自己才知道了。但埃及法老的献媚并没有巩固他的统治,法老的姐姐克里欧佩特拉在把自己献给恺撒为条件后,得到了埃及的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埃及艳后。不管恺撒当时怎么想的,但他却是得到了埃及。公元前45年的一天,征服了世界的恺撒大帝乘着他的战车,带领凯旋的队伍穿过了广场,但是,庆典的高潮却发生了意外。当时,载有胜利者的战车在欢呼的人海中穿行,却突然倾斜,原来是一根轴断了,这险些使这位将军栽到地上。那时每个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会把这件事看作不祥之兆。公元前44年3月15日,拥护共和制的元老密谋杀死了恺撒。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和部下安东尼虽然为恺撒报了仇,结束了罗马历史上长达400年的共和制。但为了帝国霸权,两人再次刀剑相向。在亚克兴海战后,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第二年,绝望的安东尼在埃及首都与她的情妇克里欧佩特拉一同自杀。这样屋大维终于结束了内战,为罗马创造了200年的繁荣和平,他被元老院赐名“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恺撒。
帝国衰败
即使在帝国最鼎盛的时期,外族的入侵从未停止过,只是从表面转移到底下而已。罗马人初尝苦果是在公元9年,当时还是屋大维在位时,日耳曼人就让罗马大吃一惊。那一年罗马行省长官瓦鲁斯率领三个军团前去镇压日耳曼人起义,之后这三个军团就再也没回来。瓦鲁斯率领这几近帝国九分之一的部队穿越日耳曼的山林地区,使罗马军团无法展开成队列。在日耳曼人的首领赫尔曼的指挥下,日耳曼人成功的对罗马人进行了伏击。罗马军团被全歼,面对失败瓦鲁斯也只能拔剑自刎。这使屋大维心痛不已,以至于在多年后屋大维还总是以头撞门,高喊:“瓦鲁斯,还我军团。”
然而,事情还远没结束。公元66年 ,当罗马人再次向犹太教会索要财物时,这个被压抑以久的民族终于爆发了。他们在他们的圣城起义,战斗持续了4年,罗马人才攻入耶路撒冷,而犹太人没有屈服,他们占领沙漠中的要塞,要与罗马人斗争到底。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梅察达要塞,在围困要塞6个月后,罗马人终于攻破了它。而当罗马军队冲进要塞时,只看见满地的尸体,唯一的两个幸存着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罗马人。起义者在罗马人即将攻入的时候用剑杀死了自己的妻儿,然后自刎。他们作为自由的人离开了世界,也最后一次蔑视了他们的敌人。
而罗马的忧患并非只有外来,帝国的军阀的强大成为了统治者的心腹之患。公元170年开始,日耳曼人再次进攻罗马,同时波斯帝国也开始报复罗马。在内忧外困的打击下,罗马皇帝戴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公元286年,戴克里提升一位军官――马克西米利安作为皇帝,与他共同治理罗马。后来,他们又提升两位军官――盖勒斯瑞和君斯坦丁乌斯为他们的继承人,罗马进入“四帝共治”时期。
日益扩大的军队,使罗马兵源问题更为突出,他们不得不雇佣“蛮族”,这时罗马军团中意大利人的比例已从屋大维时期的65%降到1%,罗马军团以名不副实,这也为后来西罗马的灭亡埋下隐患。
君斯坦丁乌斯的儿子君斯坦丁在公元313年,于拜占头庭古城原址上修建了君斯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终于分裂,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斯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雄霸西方的罗马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而导致罗马灭亡的第一件大事,发生在东方。公元374年,一只强大的骑兵部队从东方进入欧洲。这只部队,远用箭射,近用刀砍,将火力和机动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们没有文字,所有历史都是口述传记,他们自称有1000多年的历史,曾经有许多英明的“单于”。不错,他们就是匈奴人。汉朝倾全国之力,用十年才打败匈奴,之后,他们的一支进入欧洲。首先遭殃的是东哥特王国,他是由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但当时欧洲那种步兵方阵根本无法与强大灵活的骑兵相抗衡。东哥特王国很快灭亡,紧接着,匈奴大军又横扫东罗马帝国,打得罗马人割地赔款。公元444年,在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此后80年里,整个欧洲都生存在它的阴影之下。为了躲避匈奴人,哥特人不得不向西迁徙。而妄想利用这几十万人的罗马皇帝竟然允许他们迁入境内,这根本就是引狼入室。
帝国灭亡
终于罗马人吃到了苦头,公元378年8月9日,反叛的哥特人在亚德里亚与罗马军队进行了一次遭遇战,哥特人大胜,毙敌4万,罗马皇帝战死。在这之后,罗马已无力抵抗。20年后,罗马分裂,看准这一时期的歌特人联合匈奴人入侵西罗马。公元410年罗马城陷落,公元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这位已罗马同名的皇帝――罗穆路斯退位,西罗马灭亡,而东罗马一直延续到公元1453年。看着被敌人破坏的残破不堪的罗马广场,罗穆路斯也许想起了昔日罗马的辉煌,耳边仿佛又听见了那位伟大的帝王的声音:“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了。”帝国最终于公元1453年完全灭亡,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明朝(1368年―1644年)的中前期。
以上是我整理的罗马帝国史,作为一篇调味菜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其中的很多内容参考了网上,如下面声明的链接。如有侵权,还请提出我再修改。后续在学习Android知识的同时,还会继续为大家总结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历史。
本文参考: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7%E9%A9%AC%E5%B8%9D%E5%9B%BD/3059?fr=aladdin
http://w.baike.com/e77af9e0c5c546f8bedc61afbc2853f5.html
本公众号将以推送Android各种技术干货或碎片化知识,以及整理老司机日常工作中踩过的坑涉及到的经验知识为主,也会不定期将正在学习使用的新技术总结出来进行分享。每天一点干货小知识把你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