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TCP粘包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news/2024/11/19 8:47:36/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一次发送多个数据实验
  • 二、导致问题的原因
  • 三、解决方案之一:延时发送
  • 四、知识点补充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
  • 五、解决方法
  • 总结


前言

本篇文章将引入一个重要的知识:TCP的粘包问题,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粘包的问题,很多初学者应该都不知道什么是粘包,那么本篇文章将讲解什么是粘包,又怎么样解决粘包,这将是一个重点问题,希望大家好好理解。
下面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

一、一次发送多个数据实验

改写之前编写的client程序: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 See NOTES */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rings.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tring.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sockfd = 0;int n = 0;char* send_buf;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if(argc != 2){printf("parameter is err\n");}if((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printf(" socket is err\n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addr.sin_port = htons(8888);if(inet_pton(AF_INET, argv[1], &servaddr.sin_addr) <= 0){printf("inet_pton is err\n");}if(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printf("connect is err\n");}send(sockfd, "Hello", 5, 0);send(sockfd, "World", 5, 0);send(sockfd, "Client", 6, 0);// while (1)// {//     printf("input :\n");//     scanf("%s", send_buf);//     send(sockfd, send_buf, strlen(send_buf) + 1, 0); //     printf("\n");// }if(n < 0){printf("read err\n");}close(sockfd);return 0;    }

这里使用send函数连续发送三个字符串给服务端,正常我们认为输出的结果应该是:
Hello
World
Client
因为我们是分开三次发送的,但是结果却不是这样的。
运行服务端输出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的结果是这三个字符串都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粘包问题,当一次性发送多个字符串时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二、导致问题的原因

在网络传输中,TCP 协议传输的是数据流,而非数据包。因此,服务端不知道发送方发送的消息的具体边界。因为在数据发送过程中,TCP 会对较小的数据包进行合并,从而减少发送频率和网络流量,这就可能导致数据在接收方处出现黏包的情况。

三、解决方案之一:延时发送

每次发送过后都延时一段时间,这样处理服务端可以接收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但是这样的处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大量使用了延时函数,这样处理会降低程序的效率。所以这个处理方法是不太可行的。
那么为什么使用延时函数后服务端可以打印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呢?
使用了延时函数这样能够使数据缓冲区有时间将数据发送给接收方并进行处理,避免了第二条或第三条消息被阻塞或黏包的情况。

send(sockfd, "Hello", 5, 0);
sleep(1);
send(sockfd, "World", 5, 0);
sleep(1);
send(sockfd, "Client", 6, 0);
sleep(1);

四、知识点补充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

初学者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会认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之前的数据传递是直接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他们之间的数据传递需要通过缓冲区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缓冲区是一个缓存区,它存放着客户端或服务端将要发送的数据。

接收缓冲区用来存放接收到的数据,接收端从接收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并将它们合并成完整的数据,再提供给上层应用程序使用。

当发送数据时数据会先发送到发送缓冲区中,接收数据时也需要从接收缓冲区中接收数据。并不是直接发送数据到对端的。

在网络通信中,发送方应用程序把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操作系统会负责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封装成网络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

这就是为什么连续发送三次数据读取出来的时候数据是粘连在一起的原因了。发送数据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发送的数据都会保存在发送缓冲区当中,操作系统不知道这是发送的三次数据,他只负责运输数据,所以他将这三次的数据当成一次数据全部发送过去了。

使用了延时函数后操作系统有足够时间处理一次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所以这样不会出现粘包问题。

五、解决方法

使用自定义的协议,规定好数据包的格式和数据长度,以及数据包之间的分隔符,从而在接收端可以正确解析数据包,避免数据粘包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指定通信协议的方法来解决,规定数据的首部尾部等,这样对端根据制定的通信协议就能够知道是发送了几次数据了,并将正确的所需要的数据解析出来。

总结

本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好好吸收和消化,理解TCP发送数据的工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粘包问题。
后续的文章将会讲解如何指定通信协议。


http://www.ppmy.cn/news/51022.html

相关文章

Qt Quick - Container

Qt Quick - Container使用总结 一、概述二、使用容器三、管理当前索引四、容器实现 一、概述 Container 提供容器通用功能的抽象基类。Container是类容器用户界面控件的基本类型&#xff0c;允许动态插入和删除Item。DialogButtonBox, MenuBar, SwipeView, 和 TabBar 都是继承…

【移动端网页布局】移动端网页布局基础概念 ② ( 视口 | 布局视口 | 视觉视口 | 理想视口 )

文章目录 一、视口1、布局视口 ( 网页大小 | 网页大小 > 设备大小 )2、视觉视口 ( 设备大小 | 网页大小 > 设备大小 )3、理想视口 ( 网页大小 设备大小 ) 一、视口 浏览器 显示 网页页面内容 的 屏幕区域 被称为 " 视口 " ; 视口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 布局视口…

FPGA基于XDMA实现PCIE X8视频采集HDMI输出 提供工程源码和QT上位机程序和技术支持

目录 1、前言2、我已有的PCIE方案3、PCIE理论4、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5、vivado工程详解6、驱动安装7、QT上位机软件8、上板调试验证9、福利&#xff1a;工程代码的获取 1、前言 PCIE&#xff08;PCI Express&#xff09;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xff0c;比起 PC…

EBS R12.1 注册客户化应用的步骤

创建客户化应用目录 登录成 applxxx 用户 -- applxxx 改成所需用户名 # 以标准INV模块作为客户化应用目录的模板 cd $APPL_TOP mkdir -p cust cp -r inv cust/template cd cust # 删除template 目录下的文件&#xff0c;只保留目录结构 cd $APPL_TOP/cust for rm_list in …

日撸 Java 三百行day35

文章目录 说明day35 图的 m 着色问题1.问题描述2.思路2.代码 说明 闵老师的文章链接&#xff1a; 日撸 Java 三百行&#xff08;总述&#xff09;_minfanphd的博客-CSDN博客 自己也把手敲的代码放在了github上维护&#xff1a;https://github.com/fulisha-ok/sampledata day3…

C语言入门篇——介绍篇

目录 1、什么是C语言 1、C语言的优点 3、语言标准 4、使用C语言的步骤 5、第一个C语言程序 6、关键字 1、什么是C语言 1972年&#xff0c;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和肯汤普逊在开发UNIX操作系统时设计了C语言&#xff0c;C语言是在B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设计。C语言设计的初衷…

中国算力的想象力有多大?|产业特稿

巨头入场和“东数西算”的助推&#xff0c;让中国离这个万亿级算力蓝海更近了一步。 作者|思杭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23年初&#xff0c;在青岛、济南、日照等12座城市&#xff0c;一座座崭新的大型数据中心拔地而起。 其中&#xff0c;最引人瞩目的属2月23日&#xff…

C++11 unique_ptr智能指针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test { public:test() {cout << "调用构造函数" << endl;}~test() {cout << "调用析构函数" << endl;} };int main(void) {//1.构造函数unique_ptr<test>t1;unique_p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