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双差定位与PPP精密单点定位
文章目录
- RTK双差定位与PPP精密单点定位
- RTK双差定位原理(Real - Time Kinematic)
- PPP定位原理(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精密单点定位)
参考链接
RTK双差定位原理(Real - Time Kinematic)
在GPS定位测量中存在三类误差:
- 公有误差: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
- 接收机自身误差:内部噪声、通道延迟、多路径效应;
- 基准站接收机与流动站接收机之间的传播延迟误差。
公有误差可以通过差分技术完全予以消除;接收机自身误差是内在误差,无法消除。第三类误差直接取决于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所谓差分GPS,其基本组成包括一个已知的地面控制点,一个地面基准站,一个测区移动站。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地面已知点上架设一个GPS基准站,GPS基准站实时记录GPS定位信息,通过与地面控制点的实际坐标值做对比处理,就能求得每个观测时刻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等误差对站坐标的影响。通过数据通信链将求得的误差改正数及时发送给用户,用户在施加上述改正数后,就能得到更精准的测量值。
相比PPP定位原理,RTK双差定位原理并不需要求出误差项,只需要把这些误差项在双差方程式的解算中直接减去即可。
P1 - P2 = 消除了卫星1的轨道误差和钟差、对流层误差
P3 - P4 = 消除了卫星2的轨道误差和钟差、对流层误差
P1 - P3 = 消除了接收机的误差
P2 - P4 = 消除了地基增强站的接收机误差
PPP定位原理(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精密单点定位)
精密单点定位的原理,通过修正从天上卫星到地面接收机的所有误差来提高定位精度,最终达到厘米级的定位。
从卫星到接收机,产生误差的地方可分为三段:
- 卫星端:卫星本身的误差,包括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原子钟钟差
- 传输端:传输链路中产生的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
- 地面端:地面接收机本身自带的延迟误差
PPP定位技术原理需要计算出卫星到接收机的所有误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90955ebb6dd54e5aad9cd8666c8fe8ff.png#pic_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