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今年的轻薄本上,看到了相当多的双平台产品,在同样的设计之下,既有价格更高 intel U 系列处理器 + MX250 级别显卡的版本,也有突出性价比的 AMD 三代锐龙 + 核心显卡的版本。
这一次横评,我们也选择了 intel 版本就已经非常有性价比的 MateBook 13 和小新 Pro 13, 看一看这两个小尺寸便携+高性能的产品,在遇到 AMD 锐龙之后的具体表现如何,各自优缺点在哪,以及它们分别适合什么人。
设计:
MateBook 13 与小新 Pro 13 可以说是今年小尺寸轻薄笔记本之后最吸引目光的产品,它们都有着这个年代能够爆红产品的重要特质。
- MateBook 13 用比 X Pro 更低的价格带来了同样的 3:2 四面窄边框屏幕,而且拥有者这个尺寸之中难得的高性能。
- 小新 Pro 13 也难能可贵的使用了 16:10 的屏幕,让屏幕下方的黑边不复存在,而且也有着同级别里脱颖而出的散热和性能。
在机身尺寸上,二者都是 13 英寸级别,由于超窄边框的缘故,机身会比普通的 13 英寸产品更小一些。如果把它们垒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 MateBook 13 由于 3:2 屏幕的原因,机身横向明显比下边的小新 Pro 短一截,而纵向几乎没有差别,实际测量的结果也和视觉一致。
- MateBook 13 机身长宽为:28.6cm * 21.2cm
- 小新 Pro 13 机身长宽为:: 29.7cm * 20.9cm
而在厚度上,MateBook 13 也会比小新 Pro 13 更加薄,在机身后部的整机最厚部分,MateBook 13 实测是 15.1mm 左右,而小新 Pro 13 是 16.1mm 左右。
重量方面,MateBook 13 我们实测为 1.306 kg, 而小新轻了 20 g, 为 1.287 Kg, 其实差距不大,但由于 MateBook 13 的机身尺寸更小,所以心理上感觉的密度会更大一些。
其实如果单纯对比机身部分的,MateBook 13 还会更薄一些,因为 MateBook 的屏幕实际上比小新 Pro 13 更厚,但是由于四周的收边处理,所以视觉上反倒会看着薄,不过如果用手摸的话,还是很明显的能感受到厚度。
机身厚度带来的差异也反映在了接口上,两者的接口相对于 intel 版本都没有变化,所以 MateBook 13 的接口确实是一个明显的短板。
MateBook 13 AMD 左侧接口为支持充电和数据传输的 USB-C 接口,右侧则是支持数据传输和视频输出的 USB-C 接口,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 3.5mm 耳麦合一接口。
小新 Pro 13 AMD 的接口会是很大的优势,左侧有两个 USB-C 接口,均为支持供电,数据传输和视频输出的全功能接口,右侧则是支持关机充电的 USB-A 接口和 3.5mm 耳麦合一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小新 Pro 将电源按键放置在了机身右侧,而且电源键刚好和左边的接口对称,所以机身 C 面更加整洁,不过也带来了一个坏处,那就是好几次我扶着机身右边,想要插左边的 USB-C 接口时都误触了电源按键,导致电脑进入休眠,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在设置里关闭电源按键的休眠或者睡眠功能。
在生物安全识别上,小新 Pro 13 选择的是红外 3D 人脸识别方案,支持开盖自动唤醒/开机;MateBook 13 则是将指纹整合到了电源按键之中,可以在按下开机键的过程中识别指纹无需二次确认,日常解锁的体验都非常不错。
两者在机身键盘布局方面类似,都是基于 13 英寸的标准 6 行键盘设计,方向键都是填满空间的非等面积倒 T 布局。不过小新的键盘在回车按键上选择了类似亚洲回车(big-ass return),与目前大多数的美国回车(ANSI return)键盘不同,可能会有误触问题。
另外就是键帽面积上,我们会发现 MateBook 13 的键帽面积更大,而且键距也会稍长一些,从上图也能看出来小新 Pro 在退格、回车、右 Shift 按键上的大小都会比 MateBook 13 小一些,整体来看 MateBook 13 的键盘体验更好,所以我个人在从标准键盘切换到小新 Pro 13 上的时候确实需要一点适应的时间。
而在触摸板上,两者的比例更好和屏幕比例反了过来,小新更接近正方形,MateBook 13 更的长宽比例差距更大,都支持 Windows 10 的精密触控板,所以能使用全部的 Windows 10 触控手势,不过 MateBook 13 的触摸板没有采用玻璃材质,所以没有小新 Pro 13 那么顺滑。
屏幕素质:
屏幕是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的部分,小新 Pro 13 和 MateBook 13 在这一方面都没有吝啬自己的成本,它们都提供了相当优秀的屏幕,屏幕边框都非常窄,主要差距在于屏幕比例和分辨率上:
- 小新 Pro 13:采用 16:10 的 2560*1600 分辨率屏幕,227 ppi
- MateBook 13: 采用 3:2 的 2160*1440 分辨率屏幕,200 ppi
由于小新 Pro 13 的 ppi 会更高,所以目前我会在 Windows 10 中分别设置在 150% 和 130% 的缩放比例下使用,这样的它们的 UI 大小会接近,文字都比 1080P 级别屏幕要更加细腻。
两者几乎都没有屏幕下巴存在,左右和上下的边框都很窄,观感非常不错。无论是 3:2 还是 16:10, 都有着比 16:9 屏幕更多的纵向空间。
在相同字体大小的情况下,MateBook 13 的屏幕面积由于 3:2 的缘故,差不多能比小新 Pro 13 多显示 1 行文字,不过差距已经不大了。
在屏幕素质方面,它们的实测结果也都很不错。
在色域覆盖方面,两者经过我们实测都达到了 sRGB 色域标准,比标着 72% NTSC标准的产品要更好,这也是 MDT 一直想要科普的,具体来看小新的色域覆盖稍多,但是绿色和蓝色超过了 sRGB 标准,MateBook 13 则只有蓝色超过了标准,所以 MateBook 13 相对来说会更符合 sRGB 一些,不过这种差距肉眼几乎看不出来,普通用户也不需要在在意。
光谱方面,小新 Pro 13 和 MateBook 13 的屏幕都属于 LCD, 而且并非为广色域设计的背光,所以没有很窄的光谱,可以看到上方的代表小新 Pro 13 的彩色光谱会比下方的 MateBook 13 在绿色和红色波峰上有更长的波长,其他区别不太大。
两者的蓝光波峰大约都在 450nm, 没有避开 415nm-455nm 这个对人眼刺激较大的区域,所以入睡前还是手动开启 Windows 10 的夜间模式可能更好。
在白点方面,MateBook 13 AMD 的色温为 7129K, 比 sRGB 所规定的 6500K 更冷,不过也符合大部分国人偏好冷色温的习惯,而小新 Pro 13 则还要更加偏冷一些,达到了 7821K, 我个人有一些不太适应。
相对于普通屏幕测试只测色温,MDT 将 Du’v‘ 偏离加入屏幕白点准确性测试环节,因为传统的色温测试只能反映一块屏幕的冷暖而不包括发绿或者发紫,一块明显偏绿的屏幕也可以是 6500K 标准色温,而通过 Du’v‘ 偏离就能反应屏幕单纯通过色温无法衡量的偏色。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 MateBook 13 AMD 版本还是和之前的 intel 版本一样,拥有 0.0089 的 Du’v‘ 偏离值,高于 -/+ 0.003 的标准,因此能明显发现屏幕默认偏绿,所以建议在华为自带的的色温调节调整到偏紫的位置来中和屏幕本身的偏绿,小新 Pro 13 的 0.0001 偏离值就表现更好。
色准方面,我们首先对比 MateBook 13 和小新 Pro 13 在未校色前提下的表现:
- MateBook 13:平均 ΔE 为 1.35,最大彩色 ΔE 为 5.09
- 小新 Pro 13: 平均 ΔE 为 2.09,最大彩色 ΔE 为 5.51
两者的表现都很不错,在默认情况下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都可以的得到不错的色准,最大色偏都来自青色,这和它们在色域覆盖上缺失不无关系。
在校色之后,两者都有进一步的色准提升:
- MateBook 13:平均 ΔE 为 1.15,最大彩色 ΔE 为 3.06
- 小新 Pro 13: 平均 ΔE 为 1.58,最大彩色 ΔE 为 3.78
这样的成绩已经可以用来进行较为专业的影像处理工作,最大色彩偏离还是因为青色和蓝绿覆盖的问题造成的,因此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来到亮度对比,MateBook 13 的最大亮度会稍高一些,达到了 315 cd/m², 而小新 Pro 13 则会稍低,为 263 cd/m², 所以如果在室外使用,MateBook 13 可能会更有优势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两者拥有明显不同的亮度变化曲线,小新在低亮度时有更精确的分级,在最低亮度时会直接黑屏,而高亮度之后每一级调整的键距都会变大,MateBook 13 则会更加均匀。
对比度方面小新 Pro 13 在数据上有着更大的优势,由于黑色亮度更低所以能达到超过 1500:1 的优秀成绩,MateBook 13 表现中等,如果在全黑的室内看电影,小新 Pro 13 的暗部会更接近黑色一点,但两者的屏幕反射率都在 9.6% 左右,所以考虑到在现实环境中反射的环境光,那么实际对比度看不出太大差别。
性能对比:
MateBook 13 和小新 Pro 13 本身都是拥有很不错散热水平的小尺寸产品,在 intel 平台上的表现就很不错,这一次更换到了 AMD 平台,两者选择了不同的处理器。
小新 Pro 13 采用了默认 TDP 更高的锐龙 R5 3550H 处理器,为 4 核心 8 线程;而 MateBook 13 则选择了 R5 3500U 这样默认 15W TDP 的处理器,也是 4 核心 8 线程。
我们首先用 CINEBENCH R20 测试了它们的单次极限性能:
小新 Pro 13 最高可以达到 1656 pts 级别的多核性能以及 370 pts 的单核性能,这个成绩与 30W 的 i7-1065G7 表现接近,差不多是 i5-8300H 的成绩。
而 MateBook 13 则分别能达到多核 1535 pts 和单核 327 pts 的成绩,差距差不多在 8% 的样子。
两者都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性能模式,小新可以利用联想电脑管家或者 Fn+Q 切换,而 MateBook 13 则是利用 Windows 自带的电源模式切换,我们首先用 CINEBENCH R15 测试了它们的极限性能并且绘制成下图:
我们可以发现小新 Pro 13 的散热能支持更高 TDP 的锐龙 R5 3550H 发挥出相应的水平,在 CINEBENCH R15 的测试中能达到 730 cb 左右的多核成绩,野兽模式下最终能稳定在 700 cb, 智能模式下则是 570 cb 级别。
MateBook 13 的散热水平基本接近,在解锁功耗之后的极限情况下可得到 680 cb 的多核成绩,最终能稳定在 665 cb, 如果不解锁的话则会是 540 cb 级别。
用连续 CINEBENCH R15 测试的最终意义是记录散热导致的性能变化,所以我们也记录了极限情况下它们二者的功耗和温度波动,首先来看看小新在野兽模式下的表现。
很明显能看出来,小新 Pro 13 一开始能在短暂时间达到 50W 的功耗极限,随后稳定在 42W 一段时间,5 分钟之后功耗能保持在 35W 以上,温度也由一开始的 80°C 下降并且稳定在了 72°C 左右。
如果是智能模式,那么长期功耗限制将会变为 20W, 温度稳定在 60°C, 如果是冷静模式那么功耗为 12W, 温度稳定在 50°C 级别。
MateBook 13 在解锁之后功耗的表现则比较稳定,极限一直都是 30W 级别,温度一直都没有超过 72°C 的水平。因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小新 Pro 13 的极限散热水平确实会比 MateBook 13 更高一些,同样是 72°C 的机身内部温度,小新能承受的功耗要高 5W,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期负载下有更高的性能。
这一次我们也加入了一个新的监测点,那就是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可以从上图中的 air outlet-temperature(也就是橙色线)来看到,这也是用来辅助判断一个机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的因素。
MDT 认为在极限负载的情况下,如果出风口温度越接近机内 CPU 核心温度,那么就说明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能有越有效的把 CPU 或者 GPU 等等发热源的热量导出机身。
小新 Pro 13 在极限稳定状态下的温差比 MateBook 13 会稍微高 2°C, 由此算出的散热系统综合导热指数(上图 K 值)也会低一些,不过也差不多。我们更容易注意到的一点是 MateBook 13 在负载结束之后,出风口温度与 CPU 核心温度差距很快缩小,然后出风口温度甚至要比核心温度更高。
这其实是因为 MateBook 13 在默认情况下选择了静音的风扇策略,只要核心温度低于 60°C, 风扇就开始减速直至停转,日常来说风扇转动频率差不多是:小新 Pro 13 野兽模式 > MateBook 13 ≈ 小新 Pro 13 智能模式。
除了中长期的极限性能测试之外,我们也进行了模拟日常使用的 PCMark 10 Office + Edge 浏览器的测试,在这一部分除了 CPU 性能之外,内存和硬盘速度也会有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可以看到小新 Pro 13 由于 R5-3550H 拥有更高的瞬时性能(短期可以达到 50W),在 Office 系列软件和 Edge 的速度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不过人的实际感受如果不对比也差距不大,毕竟 1 秒和 1.5 秒差了 50%, 但是不计时谁会在乎呢。
最后是显卡性能对比:
R5 3550H 和 R5 3500U 都搭载的是 Radeon RX Vega 8 集成显卡,只不过前者拥有更高的频率(1400MHz) 后者是 1200MHz, 我们使用 Sky Drive 和 NIGHT RAID 两个项目来进行对比测试。
通过实测结果也能发现,小新 Pro 13 的分数会更高,具体看的话其实图形分数差距不大,主要是 CPU 带来的差别,因为这两个测试项目的时间都没有超过 5 分钟,所以小新 Pro 13 能以 50~40W 的功耗运行,就会比 MateBook 13 的 30W 要强上不少。
不过如果要跟 25W 的 MX250 相比,其实无论 R5 3550H 还是 R5 3500U 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实际能流畅运行的也仅限于 lol 这样要求较低的游戏。
表面温度:
谈表面温度的时候我们需要现来看一下内部设计,小新 Pro 13 和 MateBook 13 都拥有着较高的散热水平,都是双风扇设计,但是具体设置有些不同:
- MateBook 13: 双风扇中置,底部进风,进风口一半正对风扇
- 小新:双风扇侧置,底部进风,进风口正对风扇
因此两者的热量分布可能会出现区别,有了这样的印象,我们再来看一下在满载时它们的表面温度差距:
首先是极限情况下,两者内部的核心温度都在 70°C 左右,可以发现左边小新 Pro 13 的温度分布与之前我们推测的差不多,CPU 和固态硬盘都在机身左侧而风扇在机身右侧,所以温度也是左边高右边低,AWSD 区域(点5)能达到 40°C, 右侧回车区域(点3)则是 37°C, 键盘平均温度则是 38.3°C 级别。
MateBook 13 的温度分布刚好反过来,CPU 在右侧,风扇在中间,所以左边温度低,右边温度高,AWSD 区域(点6)能达到 36.7°C, 右侧回车区域(点4)则是 41°C, 键盘平均温度则是 38.2°C 级别。
在极限情况下,整体来看两者平均温度差不多,不过 MateBook 13 的温度分布会更均匀一些,而且根据我们一贯的主张,人的右手需要用到鼠标,所以热源在右侧的体验会比左边好,所以还是 MateBook 13 的主观感受会稍好。
接着我们对比的是小新选择智能模式,长期稳定功耗 20W 内部温度 60°C 左右,MateBook 13 选择不解锁,长期稳定 18W 内部温度也是 60°C 左右,由于功耗的降低,两者的平均温度都有下降,不过温度的分布还是没有改变。
小新 Pro 13 的 AWSD 区域(点5)能达到 39°C, 右侧回车区域(点3)则是 34.5°C, 键盘平均温度则是 36.3°C 整体感觉就是温热。
MateBook 13 的 AWSD 区域(点6)能达到 35.8°C, 右侧回车区域(点4)则是 39°C, 键盘平均温度则是 36.9°C 整体的温度会比左边高一些。
总体来看,极限情况下小新 Pro 13 的平均表面温度和 MateBook 13 差不多,普通模式下由于更低的功耗所以温度稍低一些,当然这也跟小新更宽裕的机身厚度和体积有关系。
不过小新 Pro 13 的发热主要在机身左侧,所以如果你经常用鼠标的话,可能左手感受到的温度还是小新高一点,不过还是那句话,两者都很强,在同尺寸的产品力都有相当不错的散热能力。
噪音测试:
不论是小新 Pro 13 还是 MateBook 13, 它们在低功耗的模式下噪音都很小,所以我们重点测试了极限状态和普通状态下的噪音表现,首先来看小新 Pro 13 在野兽模式下的极限噪音:
整体的噪音达到了 46 dBA, 是大多数较高性能轻薄本的正常水平,不过我们会发现小新的噪音频率之中存在一个 4393Hz 的单一频率异音,所以你除了风声还会听到尖锐的噪声,带上降噪耳机也无法很好过滤,对听感有影响。
MateBook 13 的极限噪音来自解锁功耗时,达到了 47 dBA, 比小新稍高一点,但是频率分布更加平滑,没有单一频率的噪音出现,所以听感反而更好,如果你带上一个降噪耳机的话,其实能过滤掉大部分噪声。
在智能模式下小新 Pro 13 的噪音有明显下降,达到了 39 dBA, 是一个较为安静的数值,异音的突出率也有减小,但如果注意听的话,还是能听到。
非解锁功耗下的 MateBook 13 噪音也会更低一些,频率分布以然非常平滑,没有突出频率的噪音,42 dBA 也足够让你把它带到图书馆且不影响他人了。
所以噪音部分总的来看是这样:
- 小新:噪音分贝不高,但是存在单一频率异音,所以听感有损失
- MateBook 13: 噪音稍高一些,但没有异音存在,实际听感反而更好
两者在日常使用时都不需要担心噪音的表现。
续航和充电:
续航与电池容量息息相关,小新 Pro 13 自带的 57Wh电池拥有明显的优势,而 MateBook 13 则只有 42Wh 的电池,不过也和我们之前说的一样,MateBook 13 的机身部分要更薄也会更小,所以这并没有让我们意外。
MDT 继续通过常用的 4 种模式来测试续航,覆盖了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场景,包括 PCMARK 8 Work 和 PCMark 10 Office 这样的中重度负载,较轻度的本地 1080P 视频播放续航,以及一个新增的播放 NAS 上的 4K HDR 电影测试,最终汇总成如上图所示的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小新 Pro 13 AMD 版本在实际使用中差不多能坚持 6~10 小时,而 MateBook 13 则是 4~8 小时,续航的比例差距基本等于电池容量的比例差距。
而在充电速度上,两者都支持快充,不过由于电池容量更小的缘故,MateBook 13 的充电功率会比小新 Pro 13 要低一些,我们也把整个充电的功率和电量变化记录并绘制成了下图:
能很清楚的发现 MateBook 13 的电池更小充电时间也短一些,30 分钟可以充到 50%, 最终需要 85 分钟从 5% 充到 95%; 小新 Pro 13 的电池更大,充电时间稍长,30 分钟可以充到 40% 左右,一共需要差不多 95 分钟从 5% 充到 95% 电量。
总结:
MateBook 13 AMD 和小新 Pro 13 AMD 都是小尺寸便携的高性能产品,两者的 CPU 性能, 包括散热都拉不开太大差距,非要比的话,MateBook 13 AMD 由于使用的是 U 结尾处理器,所以性能弱一些,而噪音方面小新会因为异音的存在稍显弱势。
支持 16GB 内存,以及更全面的接口,更长的续航,会是小新 Pro 13 最吸引人的地方;MateBook 13 则用更薄的机身,3:2 的屏幕以及明显更低的价格(便宜 1000 块)为代表。
因此考虑到价格和配置,如果你需要一个屏幕不错,散热性能都很棒,而且价格更低的产品,那么 4099 起售的 MateBook 13 AMD 提供了很高的性价比,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愿意多花差不多 1000 块,那么小新则会是 5000 档的价位段的优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