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写数据流程,如图所示。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 FileSystem模块向NameNode请求上传文件,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
2)NameNode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3)客户端请求第一个 Block上传到哪几个DataNode服务器上。
4)NameNode返回3个DataNode节点,分别为dn1、dn2、dn3。
5)客户端通过FSDataOutputStream模块请求dn1上传数据,dn1收到请求会继续调用dn2,然后dn2调用dn3,将这个通信管道建立完成。
6)dn1、dn2、dn3逐级应答客户端。
7)客户端开始往dn1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以Packet为单位,dn1收到一个Packet就会传给dn2,dn2传给dn3;dn1每传一个packet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
8)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客户端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的服务器。(重复执行3-7步)。
Client是如何向Hadoop的HDFS中写数据的详解版本
第一步:客户端调用DistributedFileSystem的create()方法,开始创建新文件:DistributedFileSystem创建DFSOutputStream,产生一个RPC调用,让NameNode在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中创建这一新文件;
第二步:NameNode接收到用户的写文件的RPC请求后,首先要执行各种检查,如客户是否有相关的创佳权限和该文件是否已存在等,检查都通过后才会创建一个新文件,并将操作记录到编辑日志,然后DistributedFileSystem会将DFSOutputStream对象包装在FSDataOutStream实例中,返回客户端;否则文件创建失败并且给客户端抛IOException。
第三步:客户端开始写文件:DFSOutputStream会将文件分割成packets数据包,然后将这些packets写到其内部的一个叫做data queue(数据队列)。data queue会向NameNode节点请求适合存储数据副本的DataNode节点的列表,然后这些DataNode之前生成一个Pipeline数据流管道,我们假设副本集参数被设置为3,那么这个数据流管道中就有三个DataNode节点。
第四步:首先DFSOutputStream会将packets向Pipeline数据流管道中的第一个DataNode节点写数据,第一个DataNode接收packets然后把packets写向Pipeline中的第二个节点,同理,第二个节点保存接收到的数据然后将数据写向Pipeline中的第三个DataNode节点。
第五步:DFSOutputStream内部同样维护另外一个内部的写数据确认队列——ack queue。当Pipeline中的第三个DataNode节点将packets成功保存后,该节点会向第二个DataNode返回一个确认数据写成功的信息,第二个DataNode接收到该确认信息后在当前节点数据写成功后也会向Pipeline中第一个DataNode节点发送一个确认数据写成功的信息,然后第一个节点在收到该信息后如果该节点的数据也写成功后,会将packets从ack queue中将数据删除。
在写数据的过程中,如果Pipeline数据流管道中的一个DataNode节点写失败了会发生什问题、需要做哪些内部处理呢?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就会执行一些操作:
首先,Pipeline数据流管道会被关闭,ack queue中的packets会被添加到data queue的最前面以确保不会发生packets数据包的丢失;
接着,在正常的DataNode节点上的以保存好的block的ID版本会升级——这样发生故障的DataNode节点上的block数据会在节点恢复正常后被删除,失效节点也会被从Pipeline中删除;
最后,剩下的数据会被写入到Pipeline数据流管道中的其他两个节点中。
如果Pipeline中的多个节点在写数据是发生失败,那么只要写成功的block的数量达到dfs.replication.min(默认为1),那么就任务是写成功的,然后NameNode后通过一步的方式将block复制到其他节点,最后使数据副本达到dfs.replication参数配置的个数。 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该机制是否会导致一定的数据重复呢?
第六步:完成写操作后,客户端调用close()关闭写操作,刷新数据;
第七步:在数据刷新完后NameNode后关闭写操作流。到此,整个写操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