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滴,快的和优步的出行补贴,到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补贴,再到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补贴策略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实现增长的手段。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补贴策略,从美团的供给端补贴和面向ROI的策略,到拼多多针对高端品牌补贴策略。这其中有些公司通过补贴实现了规模化和利润增长,而有些公司最后只买到了交易流水,一旦补贴停了,流水就没了。因为补贴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只有能持续的回收成本补贴策略才能持续。如果你是运营人员,那么你必须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补贴策略。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正在使用补贴策略,那么你必须知道他们的玩法是什么样的,是否以及如何回收成本。如果你只是一个用户或消费者,在享受补贴大战带来的福利,那么你必须知道何时摆脱补贴的钩子。那么补贴出去的成本从哪里回收?本篇我们整理了3种适用补贴的情况。
商品或服务间的互补
第一种回收补贴成本的方法是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互补。简单来说就是对商品A提供价格补贴,然后通过商品B回收成本,或者通过商品C,D,E,F加在一起回收成本。这种商品间的互补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补贴的商品必须是品类中的主力商品,或者是与其他商品间有强关联的互补商品。这样才能保证用户的的关联购买,把在A商品中的补贴成本通过商品B回收。如果商品B是自有品牌,或经过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