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钟表的起源## 标题
由于日晷需要阳光来计时,人们发明了用水和沙子计时的钟表,以及燃烧煤油、观察煤油体积减少来计时的钟表,但这些钟表的可靠性较低。因此,人们发明了不需要水和沙子等流体的机械钟表。
1300年左右,发明了一种通过由陀螺仪和冠轮(间歇地旋转齿轮)组成的擒纵机构,定期旋转由重锤驱动的齿轮机构来显示时间的钟表。这些钟表被安装在教堂和其他建筑物的塔楼上,标志着机械钟表时代的开始。
意大利人伽利略于1582年左右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荷兰人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6年左右发明了摆钟,这些发明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并在下一代机械钟表中得到了运用。
钟表齿轮是一种小模数齿轮, 齿廓很少采用渐开线,而是采用一种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齿廓, 这种齿廓来自于摆线齿廓的修正, 以便于齿轮的加工, 但这种齿轮传动的过程是与传统齿轮不同。
钟表齿轮的齿形
-
圆弧直线修正摆线
-
双圆弧修正摆线齿形
-
摆线销轮齿形
其中圆弧直线修正摆线齿形,它的齿根是直线、齿顶是由圆弧组成;由于齿根是直线,与其配对的齿顶必须是摆线齿形,才能保证一定的转速比,为了简化制造所以使用圆弧进行了代替。
钟表齿轮的特点
1)钟表传动的特点。增速传动(即大齿轮带小齿轮);单向传动;以尽可能短的传动链获得大传动比;动力储备有限,对能量损耗敏感;为了减小摩擦阻力,支承轴径细小,齿轮传动的径向力要尽可能小。基于上述特点,钟表齿轮的齿廓曲线常用圆弧直线修正摆线和双圆弧修正摆线。
2)圆弧直线修正摆线齿廓如上图所示,齿根部分是一条径向直线(生成圆直径等于基圆半径的特殊内摆线),齿顶部分是一条近似外摆线的圆弧。加工这种齿轮时,相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刀具不同,因此专刀。圆弧直线修正摆线齿轮传动的特点如下:
a.侧隙、顶隙较大,阻力小,传动灵活顺畅;
b.重合度只能为1,即传动中只能一对齿啮合;
c.进啮角小,传动力矩平稳,传动效率高;
d.瞬时传动比不为常数。
3)双圆弧修正摆线齿廓是由2个半径相等的圆弧近似地代替摆线齿轮齿顶和齿根的内外摆线。加工这种齿轮时,对相同圆弧半径、相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可以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后面有时间要好好研究一下。
今天就分享到这,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