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神经网络1:VGGNet模型复现

news/2024/10/21 23:29:34/

目录

分类网络的常见形式

VGG网络架构

VGG网络部分实现代码


分类网络的常见形式

常见的分类网络通常由特征提取部分分类部分组成。

特征提取部分实质就是各种神经网络,如VGG、ResNet、DenseNet、MobileNet等。其负责捕获数据的有用信息,一般是通过堆叠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来实现的,这些层有助于检测图像中的边缘、纹理和特征。

分类部分通常是一个全连接层,负责将特征提取部分输出的信息映射到最终的类别或标签。这些全连接层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隐藏层,以及一个输出层,其中输出层的节点数量等于任务中的类别数量。

VGG网络架构

论文原址:https://arxiv.org/pdf/1409.1556v6.pdf

VGG 网络是由牛津大学的Visual Geometry Group 开发的,其结构特点在于使用了多个 3x3 的小卷积核,并通过这些小卷积层的重复堆叠来构建网络,从而能够捕捉到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特征表示。VGG 网络的模型结构如下:

VGG网络的核心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输入层:VGG网络接受224x224像素的RGB图像作为输入。
  2. 卷积层:网络的前几层由多个卷积层组成,每个卷积层都使用3x3的卷积核来提取图像的特征。这些卷积层后面通常跟着一个2x2 最大池化,用于逐步减小特征图的空间尺寸,同时增加特征深度。
  3. 池化层:在卷积层之后,网络使用最大池化层来降低特征图的空间分辨率,这有助于减少计算量并提取更加抽象的特征。
  4. 全连接层:经过多个卷积和池化层之后,网络的特征图被展平并通过几个全连接层进行处理。全连接层的作用是将学习到的特征映射到最终的分类结果。
  5. 输出层:VGG网络的最后是一个softmax层,它将网络的输出转换为概率分布,以便进行多类别的分类任务。

VGG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深度,其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VGG系列不同变体内容如下:

  • VGG A:这是一个基础的配置,没有特别独特的设计。
  • VGG A-LRN:在这个版本中,加入了局部响应归一化(LRN),这是一种在AlexNet中首次使用的技术。不过,LRN在当前的深度学习实践中已经较少被采用。
  • VGG B:相较于A版本,B版本增加了两个卷积层,以增强网络的学习能力。
  • VGG C:在B的基础上,C版本进一步增加了三个卷积层,但这些层使用的是1x1的卷积核。1x1卷积核可以看作是对输入特征图进行线性变换,有助于减少参数数量并增加非线性。
  • VGG D:D版本在C版本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将1x1的卷积核替换为3x3的卷积核,这个配置后来被称为VGG16,因为它总共有16层。
  • VGG E:在D版本的基础上,E版本进一步增加了三个3x3的卷积层,形成了VGG19,总共有19层。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深度的加深,模型变得更为复杂。通常来说,增加网络的深度可以增加模型的表示能力,使其能够学习到更复杂的特征和模式,从而在某些任务上取得更好的性能。然而,随着网络深度的增加,模型的参数数量也会增加,导致模型的复杂度增加,训练和推理的计算成本也会增加,同时可能会增加过拟合的风险。

VGG网络部分实现代码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__all__ = ["VGG", "vgg11_bn", "vgg13_bn", "vgg16_bn", "vgg19_bn"]cfg = {'A': [64,     'M', 128,      'M', 256, 256,           'M', 512, 512,           'M', 512, 512,           'M'],'B': [64, 64, 'M', 128, 128, 'M', 256, 256,           'M', 512, 512,           'M', 512, 512,           'M'],'C': [64, 64, 'M', 128, 128, 'M', 256, 256, 256,      'M', 512, 512, 512,      'M', 512, 512, 512,      'M'],'D': [64, 64, 'M', 128, 128, 'M', 256, 256, 256, 256, 'M', 512, 512, 512, 512, 'M', 512, 512, 512, 512, 'M'],
}class ConvBNReLU(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stride=1,  kernel_size=3, padding=1):super(ConvBNReLU, self).__init__()self.conv = nn.Conv2d(in_channels=in_channels, out_channels=out_channels, kernel_size=kernel_size, stride=stride, padding=padding)self.bn =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out_channels)self.relu = nn.ReLU(inplace=True)def forward(self, x):x = self.conv(x)x = self.bn(x)x = self.relu(x)return xclass VGG(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features, num_classes=1000, init_weights=True):super(VGG, self).__init__()self.features = featuresself.avgpool = nn.AdaptiveAvgPool2d((7, 7))self.classifier = nn.Sequential(nn.Linear(512 * 7 * 7, 4096),nn.ReLU(True),nn.Dropout(),nn.Linear(4096, 4096),nn.ReLU(True),nn.Dropout(),nn.Linear(4096, num_classes),)if init_weights:self._initialize_weights()def forward(self, x):for layer in self.features:x = layer(x)x = self.avgpool(x)x = torch.flatten(x, 1)x = self.classifier(x)return xdef _initialize_weights(self):for m in self.modules():if isinstance(m, nn.Conv2d):nn.init.kaiming_normal_(m.weight, mode='fan_out', nonlinearity='relu')if m.bias is not None:nn.init.constant_(m.bias, 0)elif isinstance(m, nn.BatchNorm2d):nn.init.constant_(m.weight, 1)nn.init.constant_(m.bias, 0)elif isinstance(m, nn.Linear):nn.init.normal_(m.weight, 0, 0.01)nn.init.constant_(m.bias, 0)def make_layers(cfg):layers = nn.ModuleList()in_channels = 3for i in cfg:if i == 'M':layers.append(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else:layers.append(ConvBNReLU(in_channels=in_channels, out_channels=i))in_channels = ireturn layersdef vgg11_bn(num_classes):model = VGG(make_layers(cfg['A']), num_classes=num_classes)return modeldef vgg13_bn(num_classes):model = VGG(make_layers(cfg['B']), num_classes=num_classes)return modeldef vgg16_bn(num_classes):model = VGG(make_layers(cfg['C']), num_classes=num_classes)return modeldef vgg19_bn(num_classes):model = VGG(make_layers(cfg['D']), num_classes=num_classes)return modelif __name__=='__main__':import torchsummarydevice = '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input = torch.ones(2, 3, 224, 224).to(device)net = vgg16_bn(num_classes=4)net = net.to(device)out = net(input)print(out)print(out.shape)torchsummary.summary(net, input_size=(3, 224, 224))# Total params: 134,285,380

这只是一个网络架构部分实现代码,其中 cfg 列表是 VGG 卷积和池化后的通道数,大家可以结合 VGG 的配置信息图一起对比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呀!


http://www.ppmy.cn/news/1442583.html

相关文章

比特币成长的代价

作者:Jeffrey Tucker,作家和总裁。曾就经济、技术、社会哲学和文化等话题广泛发表演讲。编译:秦晋 2017 年之后参与比特币市场的人遇到了与之前的人不同的操作和理想。如今,没有人会太在意之前的事情,说的是 2010-2016…

盲人餐厅点餐:科技之光照亮餐桌上的美食之旅

在现代社会,餐厅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放松的重要空间。然而,对于视障人士而言,盲人餐厅点餐这一日常行为,却往往伴随着诸多不便与挑战。幸运的是,科技的革新正为这一群体带来前所未有的…

Python小功能实现(链接下载图品并存储到EXCEL中)

import os import requests from openpyxl import Workbook from openpyxl.drawing.image import Image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图片链接列表 image_urls ["https://uploads/file/20230205/f85Lpcv8PXrLAdmNUDE1Hh6xqkp0NHi2gSXeqyOb.png&q…

192.168.100.0被划分为8个网段后子网掩码写多少?

题目:192.168.100.0被划分为8个网段后子网掩码写多少? 众所周知,二进制转十进制的公式:2^n2^n-1...2^0 其实一些比较小数值的运算可以使用以下方式: 解析: 先按照2^n计算结果从大到小排列将现在的十进制数…

UI图中的opacity效果和代码效果不一样

有时UI图中使用了opacity属性,这个和前端代码效果不一致,修改方法: 不要用opacity属性,而是使用background:rgba( )的效果接客。

Redis发布-订阅模式之Channel的发布订阅

文章目录 一、简介二、通过频道(Channel)实现三、代码示例(1)发布者发送消息(2)订阅者订阅频道 一、简介 Redis 发布订阅(Pus/Sub)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通过 publi…

【C++】: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重载

目录 一,拷贝构造函数1. 什么是拷贝构造函数2. 拷贝构造函数的特性3. 实践总结 二,赋值运算符重载2.1 运算符重载2.2 赋值运算符重载 一,拷贝构造函数 1. 什么是拷贝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是特殊的构造函数。是用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x…

06 华三防火墙的如何进入web页面?

1 AI 思路 要进入华三防火墙的Web页面,你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确定防火墙的IP地址:首先,你需要知道你的华三防火墙的IP地址。通常,你可以从网络管理员或者设备本身获取这个信息。 打开浏览器:在你的电脑上打开一个网页浏览器,例如Chrome、Firefox或者Edge等。 输入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