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知识】项目开发中,VO,BO,PO,DO,DTO究竟是何方妖怪?

news/2025/2/14 7:15:36/

前言

在项目开发中,是否需要定义VO(视图对象),BO(业务对象),PO(持久化对象),DO(领域对象),DTO(数据传输对象)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团队的协作方式以及项目的长远规划。

对于小型或者简单的项目,如果团队成员较少,项目需求稳定且迭代速度不是很快,确实可以不严格区分这些对象,使用简单的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来进行各层之间的数据传递。这样做可以减少项目的复杂度,加快开发进度。

然而,对于大型或复杂的项目,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迭代和维护的,以及参与人员较多的项目,定义这些不同的对象有其必要性:

  1. VO(视图对象):它们用于前端展示,可以屏蔽后端数据结构的变化对前端的影响,有助于保持前后端的分离和松耦合。
  2. DTO(数据传输对象):在服务层和展示层之间传输数据时使用,它们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提高性能,并且可以在不同层次之间提供一个清晰的界限。
  3. BO(业务对象):封装了业务逻辑,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使得业务逻辑更加清晰,易于维护。
  4. PO(持久化对象):它们与数据库结构直接对应,有助于实现数据访问层的封装,降低持久化逻辑与业务逻辑的耦合。
  5. DO(领域对象):它们代表业务领域的概念,有助于构建领域模型,促进开发人员与业务专家之间的沟通。

易混点一:VO和DTO

首先VO是最常用的,但对于这个概念,网上也是众说纷纭,value object 或 view object,一般说视图对象或者值对象,我更倾向理解为视图对象。说白了它就是展示用的,不管展示方式是网页,还是客户端,还是APP,只要是这个东西是让人看到的,我们就把它封装为VO。

VO比较容易混淆的是DTO,DTO是展示层与服务层之间传递数据的对象,可以这样说,对于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来说,DTO和VO的属性值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他们通常都是POJO,那么既然有了VO,为什么还需要DTO呢?

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

某公司有一个后台服务,服务层有一个getUser的方法返回一个系统用户,包含sex(性别)、年龄。对于服务层来说,DTO只从语义上定义,可能是这样的:

{"gender":"男","age":35
}

但这个服务同时供多个客户端使用(不同门户),而不同的客户端对于表现层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管理端要求显示准确的年龄,而应用端为了保护客户隐私,只需要显示一个年龄段即可。

管理端VO:

{"gender":"男","age":35
}

应用端VO:

{"gender":"男","age":30~40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DTO很有存在的必要,根据职责单一原则,服务层只负责业务,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无关,DTO不应该出现与表现形式的耦合,DTO定义的是原始数据,VO再对DTO数据进行解释。这下VO和DTO用法就清晰很多了。

职责单一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由Robert C. Martin提出。该原则指出,任何一个软件单元(如类、模块或服务)都应当有且只有一个引起其变化的原因。这个原则的核心理念是提高代码的内聚性,降低耦合性,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易混点二:BO和PO

PO是持久对象,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实体和数据库字段的对应,一个PO的数据结构对应着库中表的结构,表中的一条记录就是一个PO属性,大多数情况下,PO仅仅作为PO只是用来增删改使用。

PO比较容易混淆的是BO,BO是业务对象,对应的是某个具体的业务块,可以包含多个属性、对象。简单点来说,我们可以把BO看作是PO的组合。

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

PO-1是交易记录对象,PO-2是登录记录对象,PO-3是商品浏览记录对象,PO-4是添加购物车记录对象,PO-5是搜索记录对象,BO是个人网站行为对象,BO对象:{PO-1;PO-2;PO-3;PO-4;PO-5}。这样做的优点不言而喻,维护代码的时候查看BO,就能知道这块逻辑涉及多少表(PO)。

易混点三:BO和DTO

搞清楚了BO和PO各自的用途后,我们会发现BO和DTO有重叠功能,一样可以对PO进行排列组合,那BO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从用途上进行根本的区别,BO是业务对象,DTO是数据传输对象,虽然BO也可以排列组合数据,但它的功能是对内的,比如上个例子中的BO对象包括{PO-1;PO-2;PO-3;PO-4;PO-5}还有其他字段属性,但在提供对外接口时,BO对象中的某些属性对象可能用不到或者不方便对外暴露,那么此时DTO只需要在BO的基础上,抽取自己需要的数据,然后对外提供。

在这个关系上,通常不会有数据内容的变化,内容变化要么在BO内部业务计算的时候完成,要么在解释VO的时候完成。

DO

DO是领域对象,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有形或无形的业务实体。事实上,DO和PO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一对应的。阿里巴巴的开发手册中的定义DO等同于PO,即与数据库表结构一一对应,通过DAO层向上传输数据源对象。

上一张图,更加直观的展示这些名词使用的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VO,BO,PO,DTO这样分层还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在团队成员较多的情况下,结构更加一目了然,同时也能很大程度避免多端系统数据所需不一致时,有人修改属性影响其他页面。但也完全没有必要教条主义,把这些全部用上,需要根据所开发的业务复杂度来取舍,如果本身业务逻辑不负责,照搬全上反而让开发变的更复杂。

例如业务不复杂,根本没有多端展示的差异化,VO可以直接拿掉,直接使用DTO传输到前端数据即可。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在团队中达成共识,概念一致,如果使用了这些,但各按各的理解来,甚至抓起来就直接用,反而会让代码变得更乱,还不如直接POJO、DTO打天下。

另附这些概念命名规范:

  • 数据对象:xxxPO,xxx即为数据表名。(也可DO)
  • 数据传输对象:xxxDTO,xxx为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 展示对象:xxxVO,xxx一般为网页名称。
  • 业务对象:xxxBO,xxx是业务名称。

本文参考自Java知音。1


  1. https://mp.weixin.qq.com/s/3-wA3hh75pgoTJu0Rz3SXw ↩︎


http://www.ppmy.cn/news/1368634.html

相关文章

MQL5学习之RSI指标编写

研究MT5时发现MQL5这个指标编写功能很强大,应该是碾压国内所有的指标系统,不过这个东西相对复杂很多,比通达信公式不知复杂几许,看起来和C语法接近,倒是比较适合自己。试着玩一下,发现还是有点难度的。索性…

持安科技孙维伯:零信任在攻防演练下的最佳实践|DISCConf 2023

近日,在2023数字身份安全技术大会上,持安科技联合创始人孙维伯应主办方的特别邀请,发表了主题为“零信任在攻防演练下的最佳实践”的演讲。 孙维伯在2023数字身份安全技术大会上发表演讲 以下为本次演讲实录: 我是持安科技的联合…

N皇后问题详解:回溯算法的应用与实践(dfs)

目录 一.问题描述二.思路分析1.DFS三.代码实现与解析1.分析2.完整代码 一.问题描述 题目如上图所示,在一个n*n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怎么摆放能使得皇后互相攻击不到(也就是在任意一列、一行、一条对角线上都不存在两个皇后) 二.思路分析 1.DFS …

SQL 练习题目(入门级)

今天发现了一个练习SQL的网站--牛客网。里面题目挺多的,按照入门、简单、中等、困难进行了分类,可以直接在线输入SQL语句验证是否正确,并且提供了测试表的创建语句,也可以方便自己拓展练习,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一个网站&a…

Qt下使用modbus-c库实现PLC线圈/保持寄存器的读写

系列文章目录 提示:这里是该系列文章的所有文章的目录 第一章:Qt下使用ModbusTcp通信协议进行PLC线圈/保持寄存器的读写(32位有符号数) 第二章:Qt下使用modbus-c库实现PLC线圈/保持寄存器的读写 文章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IEEE SGL与NVMe SGL的区别?

在HBA(Host Bus Adapter)驱动程序中,IEEE SGL(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Scatter-Gather List)和NVMe SGL(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Scatter-Gather List)是两种不…

【MATLAB】 ICEEMDAN信号分解+FFT傅里叶频谱变换组合算法

有意向获取代码,请转文末观看代码获取方式~ 展示出图效果 1 ICEEMDAN信号分解算法 ICEEMDAN 分解又叫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英文全称为 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ICEEMDAN (I…

Docker 使用原理流程

# docker 是如何来的? a. linux 内核本身支持容器技术,LXC (市面上有很多基于 LXC 开发的容器管理软件,如创建容器,查看容器,管理容器, docker 作为管理容器的一款代表工具软件) b. 容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