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讲装修】平台选择第三期
前言
有意思,昨天我写了一篇博客《【程序员讲装修】平台选择后续》,用来描述前天写的这篇博客《程序员讲装修——平台选择》,其中有些内容还是有些偏颇,描述不准确。
不准确的地方就是对今日头条和住小帮评价有偏颇,我昨天说今日头条发布思路文章不能过审、住小帮没有推流;
- 然后我今天登陆后台一看,今日头条好像不是不能过审,好像是我没提交。昨天提交了一篇,下午五点半提交的,今天早上八点半就有一千多展示,奈何我没润色,只要12的阅读量,有点对不起读者和平台;
- 住小帮也不是没有推流,而是推流会滞后一天,而且其对内容是有要求的,比如文章正文要有配图,内容建议多分享与家装家居相关的内容。
所以今天特意在前言里说明一下。我们的认知应该学习毛主席的实事求是和邓爷爷的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我们的认知。
同时在迭代一下我的认知,突然感觉有点对不起这五个平台,虽然我的文章肯定不是灌水文章或者搬运的文章,但是我的文章有点天马行空,标题是一回事,内容是一回事。平台是需要盈利的,平台需要内容优质且标题有趣的文章,需要具备营销属性;在此我表示我还有两个内容的思路(装修材料的质量标准与价格、装修施工的施工标准与对标工价)没写完,等我写完后我就开始重点发装修设计这块的内容。
我写的内容也会先向中国发展那样先进行规模化,然后进行精细化,我现在写的内容会成为我以后内容的素材和佐证,最后写出既有深度又兼顾广度的优质内容文章。
今天要写的内容就是装修材料的质量标准与对标价格、装修施工的施工标准与对标工价。但是考虑到装修全过程涉及的东西太多,就暂时不讲施工标准这块,改为以装修材料为核心,重点讲装修材料的选购标准与对应物价和安装费。
文章目录
- 【程序员讲装修】平台选择第三期
- 前言
- 内容
- 水电材料、开关
- 防水、瓷砖、美缝、地板
- 门、乳胶漆、墙布、护墙板
- 柜子、集成吊顶、卫浴、厨电
- 窗帘、灯饰、家具、家电
- 总结
内容
装修材料有成百上千种,我肯定讲不完,我就大概讲一下重要的那几个。也是许多其他文章都写过的,但是我这里梳理一下我这边的。后续哪些没写的我会慢慢补充进来;
水电材料、开关
首先是水电材料与开关,这是装修中管理水与电的命脉。我们房子的大部分功能就集中在水与电上,并且大部分安全问题也集中在水电方面。这一块我没有进行专门的对比实验,但是用上中等偏上的材料应该可以起到有效的保障。
水电材料可以根据功能分为三大块。(燃气管这块我没算里面)
- 供水:PPR供水管(25、20)、直接(25、20)、20弯头(90度、45度)、25弯头(90度、45度)、其他(三通、截止阀、堵头)、保温管(红、蓝)
- 排水:PVC排水管(110、75、50)、直接、弯头、三通、存水弯、胶水、隔音棉
- 电路:86底盒、电线管(20、16)、直接(16、20)、管卡、吊卡、黄腊管、电胶布、配电箱、弱电箱、电线、网线。
上面供水管这块的选购标准:按品牌挑选就行,不要选杂牌,如日丰、伟星管等等。
排水管的选购标准:也是按品牌挑选即可,注意自己另行购买隔音棉,用来包主卧室卫生间的排水管,隔音效果不错。
电路的选购标准:也是按品牌挑选即可,注意网线要用超六类网线或者更好的网线,现在有些滞后的装修公司,可能会用五类网线,这会在物理层面上影响房子的WiFi信号。
水电材料的很多内容我就不赘述了,毕竟我这期要讲全屋装修材料,以后有机会再具体讲这方面的。如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家居各空间用什么水管好?管材选购宝典》
开关的选购标准:也是按品牌挑选即可,如公牛、西门子等等。这方面悬殊很大,杂牌开关七八块一个,全屋下来就四五百,公牛开关二十左右一个,全屋下来两三千,西门子三四十一个,全屋下来三四千。
开关的很多内容我也不赘述了,以后有计划再具体讲这方面,如想了解更多,看看这篇文章《开关插座买哪种好?开关插座选购全攻略》
上面我简单讲了讲水电材料与开关的选购标准,我没有虚头巴脑的说什么选购要点,如看、闻、捏、砸、烧,虽然这些有道理,但是装修的方方面面太多了,选个水电材料还这么折腾其实没必要。认证一线品牌买就行,只要不买到假货就行。
另外装修材料选购要点只有在挑三四线产品是才有用,为的就是花比一线产品少的钱买到与一线产品差不多的装修材料。如瓷砖、地板、门、柜子、集成吊顶、窗帘、灯饰、家具、智能设备这些装修材料上才用得着,剩下的水电材料、防水材料、美缝材料、乳胶漆、卫浴、家电通通按一线品牌买。
下面就是说价格了。同样品牌同样款式每个渠道的价格可能都不同,价格便宜一般有三种可能,
- 可能性一:买到假货
- 可能性二:偷梁换柱,主要产品用这个产品,其他次要产品用其他产品,最后在总价上降下来。
- 可能性三:没有中间商,源头厂家发货
水电材料一般价格在七八千一套的标价,不包含开关。安装一般五千一套;
虽然我知道出厂价,但是我不能报出厂价,只报一个标价。原因有三。
- 一是消费者的心理是买新不买旧,源头厂家的价格会随着市场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加工工艺的成熟度变化而波动。比如去年水泥的价格3月份才17元一袋,但因为原材料涨价,到了9月份涨到了32元一袋,如果按3月份的价格来报价,到9月份就会亏本;另外一些市场新出的材料如护墙板或者岩板,去年的价格是五六百一个平方,今年虽然生产厂家增多,价格降下了一小半。
- 二是消费者的心理是买低不买高,一旦消费者接受了低价,就会认为报高价的赚了很多钱,让报高价的降价,但是价格是降不下去的,降价就只能以次充好。
- 三是出厂价只是出厂价,后续还有运费,安装费和破损费,综合下来价格不能按出厂价报价,不然顺利还好,不顺利就亏本。没有哪个报价的能这么做。
防水、瓷砖、美缝、地板
防水这块也是与水电紧密关联的,很多渗水、墙面反碱、漏电等安全问题都和防水相关。
防水相关问题可以看一下我写的这个《【硬核装修】地震会对卫生间防水有影响吗?》。
防水的选购标准就是直接选一线品牌,如德高、雨虹等等。
写着写着突然索然无味,原因有二。
- 一是重复的操作会产生枯燥的感觉,毕竟这些选购标准与价格我都知道,但是这些东西又很细,方方面面都有,有些地方写到了,有些地方又没写到。我追求面面俱到与言简意赅,但我上面写的内容却做不到这两点。
- 其二是我在住小帮随便一搜,发现有蛮多相关的文章,虽然那些文章的描述不准,但是吸引眼球。一想到自己用心写的东西在某些方面比不上这些吸引眼球的文章,有点莫名的感觉。
剖析一下我的写作过程中的感觉。
-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需要构造一个数据结构进行多维描述,这样可以面面俱到又言简意赅;
- 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应该说术业有专攻,我写的东西固然用心了,但是我没有往营销方面用心。而这些需要眼球的文章在营销方面用心了,所以其能有足够多人阅读和反馈,这个是应该肯定与学习的。
要想描述好装修材料的选购标准、价格、工价,需要构造一个数据结构。原有的这三个要素不全面,所以还需要额外补充,再补充其款式、材料具体单价。但是把这些全加上又显得臃肿。难搞,干脆我一笔带过,具体内容以后再补充。
毕竟我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可以开始尝试写营销性文章了。
瓷砖的规格款式;800*800、750 *1500、400 *400、400 *800这四个规格是主流款式,其他还有600 *600、600 *1200、300 *300、300 *600。建议公共区域用750 *1500、卫生间地面用400 *400墙面用400 *800;还有一种150 *800的木纹砖,可以在卧室代替地板使用。
瓷砖的表面工艺有:抛釉砖、哑光砖、通体砖、玻化砖、仿古砖、抛光砖,前三种适合厨房卫生间,其防渗水,后三种适合客厅卧室,耐磨;不过这个不绝对。
瓷砖的产品有:一线品牌、佛山砖、江西砖。这个我没研究,就是听营销号说的,质量上:一线品牌>佛山砖>江西砖。
选购标准就是:花点心思就选佛山砖,不想花心思就选一线品牌。
单价:一般800* 800 的杂牌砖五六十一块的报价,一线品牌的瓷砖一百多的报价;
总价:一般杂牌砖总共的价格八千左右,一线品牌的价格是两万左右;
工价:一般九千左右;
美缝找卖防水的做,一般包工包料一千五一套房子;
地板的款式有:强化地板、实木地板、复合地板;
选购标准:强化地板够用,耐磨但是劣质的地板甲醛含量高,实木地板环保但是难保养,复合地板结合两者优点也结合两者缺点,建议选一线品牌的强化地板即可。
单价:四五线品牌七八十一个平方,二线品牌一百五左右一个平方,一线品牌两百多一个平方。仅仅是强化地板的报价。
总价:按照面积折算,墙体规则*5%的损耗,墙体不规则 *8%或者更高的损耗;
工价:一般10元一个平方,各地区不同。
门、乳胶漆、墙布、护墙板
门的款式有防盗门、套装门、玻璃门这三大样;基本上一家四室两厅两卫一厨的户型需要一个防盗门、四个套装门、2个玻璃门和1个厨房门;
选购标准:可以选二线品牌也可以选一线品牌;
单价:防盗门三千主要、智能锁另外加一千、也可以用开发商原有的防盗门;套装门一千二一套,包工包料;卫生间门一千八一套、厨房门四千一套;
总价:只算4个套装门、2个卫生间门、一个厨房门的话就是一万三千六;
工价:一般装套装门一百到一百五一套,厨房门五百左右,不过一般都是包工包料。
突然发现我要写的东西太多了,容易失去焦点,不便于阅读。
我特意四个一组就是为了聚焦,但是一组四个排在一起又太乱了,密密麻麻,难搞。
乳胶漆款式有二合一和五合一,建议选五合一。
选购标准:建议选一线品牌,如立邦等等;
单价:二合一的五百多一桶18L,五合一的一千多一桶18L;
总价:一般用量是一桶半,需要买两桶,工价另算。
工价:要求不高的五千一套,要求高一点的九千一套。
墙布款式有不少,可以选品牌也可以选一般的,这个我不具体展开了。
选购标准:主要看两点,一个是质量,一个是甲醛含量。
单价:普通纯色款式二三十一个平方,特殊材质六十一个平方,特定图案的一百左右一个平方,工价另算。
总价:各地区不同,有些地区价格做烂了,用包工包料三十多的也有,有些地方价格上到六七十一个平方,低于六十一个平方的都没人做;
工价:一般十元左右一个平方,一百起算;如果是全屋墙布,建议门套窗套踢脚线柜子后装,不然收边不好处理;
护墙板:出来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前两年开始流行,有竹木纤维板护墙板、铝蜂窝护墙板、不锈钢护墙板;
选购标准:主要看两点,一是质量(防火等级、硬度等)、二是甲醛含量;
单价:这个各地区不同,有些地方卖八十一个平方,有些地方卖两百八一个平方,报价方式也各不相同。
总价:有只做背景墙的,有全屋都搞的;按面积去折算;
工价:按面积折算;
柜子、集成吊顶、卫浴、厨电
柜子分成品柜子、定制柜子;根据材质分有板式柜子、铝蜂窝板柜子、不锈钢柜子;根据区域分有衣柜、橱柜、浴室柜、阳台柜;
选购标准:可以选一线品牌,如尚品宅配、索菲亚、欧派等等,也可以选二线品牌,还有一些当地品牌;
单价:一线品牌的一般一千二一个平方,二线品牌一般八百一个平方,当地品牌一般六百一个平方;
总价,算四个衣柜、一个橱柜、两个浴室柜、一个餐边柜、一个玄关柜、一个阳台柜、一个电视柜,大约七八十个平方,如果用一线品牌大约九万六,二线品牌大约六万四,当地品牌大约四万八;如果不做这么多,可以把价格降下来;
工价:一般按面积算,五十左右一个平方;一般全套下来两三千;
集成吊顶:用于厨房与卫生间吊顶,按规格划分有300* 300、300 *600、400 *400 、400 *800一般用空间小用小规格的,空间大用大规格的;这几年还流行蜂窝吊顶。
选购标准:当地购买就像,选自己喜欢的花色就行;
单价:一两百一个平方,蜂窝吊顶一般三百一个平方,浴霸六百左右一个;
总价: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一般材料费大约一两千;如果蜂窝吊顶大约三四千;
工价:工价一个空间一百五,全套大约四百五,每个地方不同;
卫浴:花洒、马桶、蹲位、水龙头、淋浴房、浴室柜。卫浴一般就指前四种,后面的两个是我自己加上的。懒得另起一行。
选购标准:建议选一线品牌的,虽然一些二线品牌也不错,但是懒得精挑细选。
厨电:油烟机、灶台、消毒柜、集成灶;有些人用消毒柜,有些人没用消毒柜,还有人直接用集成灶;
选购标准:建议选一线品牌;
窗帘、灯饰、家具、家电
窗帘:按空间分有客厅窗帘、卧室窗帘;
选购标准:只要没甲醛质量过得去就可以选,
灯饰:有吸顶灯、吊灯、筒灯、线性灯;一般吸顶灯用在卧室、吊灯用在客餐厅、筒灯用在走廊和客厅、线性灯用在背景墙和天花板上;
选购标准:以后专门写一篇。
家具:有餐桌椅、沙发茶几、床、床头柜;
选购标准:注意质量和甲醛;以后专门写一篇
家电: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视
选购标准:直接选一线品牌;
总结
越前面的我写的越细,因为其重要并且内容简单,越写在后面的我都是一笔带过,因为其内容很广。硬装部分简单但是重要,花样少,重点就是安全和使用,用料一定要扎实;软装部分因为其不仅有功能上的要求,还涉及到了艺术;艺术是没边的东西,也是不好定义的东西;
昨天我还以为我梳理整个装修知识框架可能需要两周,结果我今天就梳理出来了。把装修每个环节拆分下来就跟装一台电脑一样简单;正如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2021双十二组一套电脑配置的攻略》,把电脑主机拆分一下,我们去DIY电脑主机就思路清晰很多;
我整理的装修知识就是大致分为三块:装修全套流程、装修材料与人工价格、装修设计。这三块也是三种境界。
好比我们学习炒菜一样,
- 吃一盘菜首先要了解抄一道菜的全部流程:先去买菜,然后炒菜,最后品尝;这个流程就是装修里的买材料,安装材料,验收;对应业主第一次装修,可能会走歪路;
- 当熟练这个流程后,追求的就是如何去买到便宜新鲜的菜、如何变着花样的炒菜,最后品尝;这个对应装修公司,反复走一条路;
- 最后一步就是,熟悉了菜品和炒菜工艺,开始追求艺术与实用上的追求,学习摆盘,做到色香味俱全;这个对应独立设计院,推陈出新,独立派系;
我昨天写的内容就是第一阶段的内容,对装修全流程的每个项目都有了解;今天写的内容是第二阶段的内容,对装修材料与人工有一个了解;
第三阶段的是艺术范畴了,无边无际。
现在规划一下下一阶段要做的事——尝试把账号做起来。今天看了一下我的五个后台,怎么说呢,惨不忍睹。CSDN上是因为平台内容垂直计算机这款,发装修的内容水土不服;B站是因为平台重心在视频,发图文水土不服;知乎是因为平台重心在问答区,发文章水土不服;小红书是因为限制1000字以内,我发半截文章;最后字节跳动与住小帮是因为我发的内容不够有趣;
现在做一下调整;
- CSDN和B站还是我写思路文章的地方;
- 今日头条和住小帮调整为我发有趣内容的地方;我的思路文章暂时不在上面发表,因为我的思路文章不具有营销属性,反而影响账号权重;
- 知乎与小红书开始作为核心,重点打造其账户;在知乎上写问答,在小红书上发小日记;为期三天。不知道可不可行,如果效果不佳,就以住小帮为主。
灵感来源主要来自知乎、小红书、住小帮这三个平台;住小帮在装修这块垂直度很高,小红书接地气,知乎目前还不确定效果,感觉知乎更适合写高科技方面的东西。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写思路文章,可以想到哪写到哪,如果是写营销性的文章可能需要研究搜索热度与关键词了。
更新地址:GitHub
更多内容请关注:CSDN、GitHub、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