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也不知道非智能行为和智能行为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事实上,认为存在明显界限也许是愚蠢的。但是智能的基本能力还是确定的,它们是:
- 对于情境有很灵活的反应
- 充分利用机遇
- 弄懂含糊不清或彼此矛盾的信息
- 认识到一个情境中什么是重要的因素,什么是次要的
- 在存在差异的情景之间能发现它们的相似处
- 从那些有相似之处联系在一起的事务中找出差别
- 用旧的概念综合出新的概念,把它们用新的方法组合起来
- 提出全新的观念
2、 悖论:计算机的本性恰恰是极不灵活、没有欲望、照章办事。尽管它们可能是速度很快的,它们仍然是无意识的东西。那么,如何能给需要智力的行为编出程序呢?这不是最最明显的自相矛盾吗?本书的一个主要论题就是讲这里根本不存在矛盾。
3、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每一个读者,直接了当地面对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东西,尝一尝它的滋味,摆弄摆弄,拆开来看看,沉浸于其中,以使读者最终得以重新认识存在于形式化的和非形式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灵活的和不灵活的事物之间的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鸿沟。
4、这便是人工智能所要研究的全部。人工智能工作的奇异之处就是试图将一长串严格形式化的规则放在一起,用这些规则教给不灵活的机器如何灵活起来。(今天的观念是,通过标注数据本身存在的关系来描述,通过模型来获取这些关系的量化表达,使之变得灵活且智能)
5、本书是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构成的:在对话和章节之间有一种对位。这样构造的目的是为了是我能够让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两次:几乎每一个新概念都是首先以隐喻的形式出现在对话中,给出一组具体可见的意象,然后,在阅读接下来的那一章的时候,它们可以作为一种直观背景来衬托对这同一个概念的更为严肃和更为抽象的表述。在许多对话中,我在表面上谈论着一个想法,但是实际上是以稍稍隐蔽的方式在谈论着另一个想法。
6、设法把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这三块稀世之宝嵌为一体,集异璧之大成。开始时我打算写一篇以哥德尔定理为核心的文章。我当时以为它仅仅会是一本小册子。可是我的想法像球面一样扩展开来,不久就触及了巴赫和艾舍尔。我花了一些时间去想如何把这一联系写清楚,而不仅仅是让它作为我自己写这本书的推动力。但是最后,我认识到,对我来说,哥德尔和艾舍尔和巴赫只是某个奇妙统一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影。我试图揭示这块在我奇异的收集过程中所发现的瑰璧,结果产生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