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面试资料请加微信号:suns45】
https://flowus.cn/share/f6cd2cbe-627a-435f-a6e5-1395333f92e8
【FlowUs 息流】📣suns-Java资料
访问密码:【请加微信号:suns45】
————线程相关的面试题————
0:创建线程的四种方法
-
1、继承 Thread 类创建线程类
-
2、实现 Runnable 接口创建线程目标类
-
3、使用 Callable 和 FutureTask
-
4、通过线程池创建线程
1:线程的状态有哪些?
-
NEW(新建),
-
RUNABLE(就绪运行),
-
BLOCKED(阻塞),
-
WAITING(等待),
-
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
-
TEMINATED(结束)
2:请说明线程状态之间是如何切换的?
-
1:NEW(新建):
- 1.1:新建线程时,状态是NEW。
-
2:RUNABLE(就绪运行):
-
2.1:调用Thread.start(),就会由NEW->RUNABLE状态,这里抛出看(问题3)
-
提示:这里在面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和面试官聊这个问题三)
-
-
3:BLOCKED(阻塞):
-
3.1:等待进入Synchronized方法/Synchronized块,由RUNABLE就绪运行->BLOCKED阻塞
-
3.2:当获取到monitor锁时,由BLOCKED->RUNNABLE(就绪运行)
-
-
4:WAITING(等待)
-
4.1:RUNNABLE(就绪运行)------------------->WAITING(等待)
-
Object.wait()
-
Object.join()
-
LockSupport.park()
-
-
4.2:RUNNABLE(就绪运行)<-------------------WAITING(等待)
-
Object.notify()
-
Object.notifyAll()
-
LockSupport.unpack(Thread)
-
-
-
5: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
-
5.1:RUNNABLE(就绪运行)------------------->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
-
Thread.sleep(long)
-
Object.wait(long)
-
Object.join(long)
-
LockSupport.parkNacos(long)
-
LockSupport.parkUntil(long)
-
-
5.2:RUNNABLE(就绪运行)<-------------------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
-
Object.notify()
-
Object.notifyAll()
-
LockSupport.unpark(Thread)
-
-
-
6:TERMINATED(终止)
- 6.1:线程执行完成/异常终止 RUNNABLE(就绪运行) -> TERMINATED(终止)
3:请描述下Java线程状态和操作系统中的线程状态有所不同的地方?
-
(从运行过程来说)
- 1:如果线程处于就绪状态,其实就是在等待系统调度,获取时间片,进入运行状态的线程在CPU时间片用完之后,又回到了就绪状态,等待CPU下一次调度,就这样操作系统线程在就绪状态和执行状态之间,被系统反复的调度,直到线程的代码逻辑执行完成/异常终止,这时线程进入最后的状态TERMINATED(终止状态)
-
(从状态划分来说)
- 2: 就绪状态READY和运行状态RUNNING都是操作系统中的线程,在java语言中没有区分这两种状态,而是将这两种状态合并成了RUNNABLE(就绪运行)
-
(补充)
- 3: 在Thread.State枚举类中,没有定义线程的READY(就绪状态)和RUNNING(运行状态),只有RUNNABLE可执行状态,
-
总之,NEW的Thread实例,调用了start()之后进入线程RUNNABLE(就绪运行状态),但是run方法不一定会马上被并发执行,需要获取CPU时间片之后才算真正启动执行。
4:如何捕获线程异常?
总结:给线程设置异常处理器
public class ThreadCatchProcess4 implements Thread.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ThreadCatchProcess3(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Overridepublic void uncaughtException(Thread t, Throwable e) {System.out.println("线程异常终止进程" + t.getName());System.out.println(name + "捕获了异常" + t.getName() + "异常"); }
}
public class ThreadCatchProcess5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setDefaultUncaughtExceptionHandler(new ThreadCatchProcess3("获取异常"));new Thread(new ThreadCatchProcess5(), "MyThread-1").start();Thread.sleep(300);new Thread(new ThreadCatchProcess5(), "MyThread-2").start();Thread.sleep(300);new Thread(new ThreadCatchProcess5(), "MyThread-3").start();}@Overridepublic void run()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5:wait和sleep的异同点
相同点
-
wait和sleep方法都可以是线程阻塞,对应线程状态是Waiting或Time_Waiting
-
wait和sleep方法都可以响应中断Thread.interrupt()
区别点
-
wait方法的执行必须在同步方法(synchronized方法/代码块)中进行,而sleep则不需要。
-
在同步方法里执行sleep方法时,不会释放monitor锁,但是wait会释放monitor锁
-
sleep方法短暂睡眠到指定时间后主动退出阻塞,而没有指定时间的wait方法需要其他线程中断后才能退出阻塞
-
wait()和notify(),notifyAll()是object类的方法,sleep()和yield()是Thread类的方法
6: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
1、一个进程由一个线程或多个线程组成,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
2、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位,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
-
3、线程是出于高并发的调度诉求,从进程内部演进而来,线程的出现既充分发挥CPU的计算性能,弥补进程调度的过于笨重。
-
4、进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进程内部各个线程之间,并不完全独立,各个线程共享进程的方法区内存,堆内存,系统资源(文件句柄,系统信号等等)
-
5、切换速度不同,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切换要快很多。线程也称之为轻量级进程
7:线程的优先级是否靠谱?
PriorityDemo.class
[PriorityDemo.main]:thread-1-优先级为1机会值为721691578
[PriorityDemo.main]:thread-2-优先级为2机会值为722963687
[PriorityDemo.main]:thread-3-优先级为3机会值为723929277
[PriorityDemo.main]:thread-4-优先级为4机会值为721130882
[PriorityDemo.main]:thread-5-优先级为5机会值为732331398
[PriorityDemo.main]:thread-6-优先级为6机会值为728891632
[PriorityDemo.main]:thread-7-优先级为7机会值为734037128
[PriorityDemo.main]:thread-8-优先级为8机会值为739307473
[PriorityDemo.main]:thread-9-优先级为9机会值为733526049
[PriorityDemo.main]:thread-10-优先级为10机会值为735961151
总结:
-
1、
-
整体而言,高优先级的线程获得的执行机会更多。
-
(在实例中可以看到:优先级在 6 级以上的线程和 4 级以下的线程,执行机会明细偏多,整体对比非常明显。)
-
-
2、
-
执行机会的获取具有随机性,优先级高的不一定获得机会多。
-
(比如:例子中的 thread-9 比 thread-8 优先级高,但是 thread-9 所获得的机会反而偏少。)
-
8:讲一下你对thread.interrupt()的理解
-
1、interrupt()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强制打断线程的方法,其仅仅会修改线程的interrupt标志位需要线程自行去读标志位,自行判断是否需要中断
-
2、Object.wait()和thread.sleep()都可以响应中断thread.interrupt()
9:讲一下你对thread.join()的理解
-
有a和b两个线程,当执行a线程时调用b.join()之后,需要等待b线程执行完毕,才能继续执行a线程。
-
优缺点
-
优点:使用比较简单
-
缺点:没有办法直接取得乙方线程的执行结果
-
————线程池相关的面试题————
10:使用线程池的好处
当面试官问到线程池的好处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使用线程池有以下几个好处:
-
降低资源消耗:线程的创建和销毁是比较消耗资源的操作,使用线程池可以重复利用已经创建的线程,减少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消耗。
-
提高响应速度:线程池中的线程可以被立即分配,从而减少了线程创建的延迟时间,使得系统能够更快地响应用户请求,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
控制并发数:线程池可以对并发线程数量进行限制,避免因为过多线程导致系统资源耗尽或者性能下降。通过合理配置线程池的线程数,可以根据系统资源和负载情况,有效地控制并发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提供任务队列:线程池通常还提供了任务队列,可以将任务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排队,实现对任务的异步执行。任务队列可以有效地缓冲任务,平衡系统的资源占用情况,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
统一管理和监控:线程池提供了对线程的统一管理和监控机制,可以方便地监控线程的创建和销毁情况,线程的执行状态和性能指标等,为系统的优化和故障排查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使用线程池可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并发数、提供任务队列以及统一管理和监控线程,从而在多线程环境下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11:请说下你对系统自带线程池类的看法
当面试官问到你对系统自带线程池类的看法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针对不同的系统自带线程池类,我可以提供如下观点: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作用:创建一个只有一个线程的线程池。
-
特点:线程池中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按顺序执行任务。
-
缺点:如果任务提交速度持续大于处理速度,可能导致队列中大量的任务等待,可能导致内存资源耗尽。
- newFixedThreadPool(int Threads):
-
作用: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
特点:线程池大小固定,每次提交新任务都会创建线程,直到达到最大线程数。
-
缺点:如果任务提交速度持续大于处理速度,可能导致队列中大量的任务等待,可能导致内存资源耗尽。
- newCachedThreadPool():
-
作用:创建一个不限制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
特点:线程池根据任务数量动态创建线程,适用于任务数量比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情况。
-
缺点:最大线程数量无上限,在任务提交较多的情况下,可能导致CPU资源耗尽。
- newScheduledThreadPool():
-
作用:创建可定期或延时执行任务的线程池。
-
特点:可以按照预定时间或延时来执行任务,非常适用于需要定时执行任务的场景。
-
缺点:最大线程数量无上限,线程数量不受限制,当到期任务过多时可能导致CPU资源耗尽。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线程池类,都需要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系统性能来灵活选择和配置。合适的线程池配置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12:请你说下构建线程池的几个参数的含义
当面试官问到构建线程池的几个参数的含义时,你可以这样回答:
在构建线程池时,通常需要设置以下几个参数来控制线程池的行为和性能:
-
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是线程池中始终保持活动状态的线程数量。即使这些线程当前没有任务执行,它们也不会被回收。核心线程数用于处理提交的任务,当任务数超过核心线程数时,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
最大线程数(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是线程池中允许存在的最大线程数量。当任务数量超过核心线程数时,并且任务队列已满时,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直到线程数量达到最大线程数。超过最大线程数的任务将会被拒绝执行或采取其他策略处理。
-
非核心线程闲置超时时间(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超过核心线程数时,闲置的非核心线程在经过一段时间(keepAliveTime)后会被回收。这样可以避免线程空闲时占用资源。
-
阻塞队列(workQueue):阻塞队列用于存储还未被线程执行的任务。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达到核心线程数时,新的任务会被放入阻塞队列中等待执行。线程池提供了多种种类的阻塞队列,如有界队列(如ArrayBlockingQueue)和无界队列(如LinkedBlockingQueue),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队列类型。
-
线程工厂(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用于创建新的线程。通过实现ThreadFactory接口,可以自定义线程的创建过程,如设定线程名称、优先级等。
-
拒绝策略(handler):当任务提交速度超过线程池的处理能力时,可以采取拒绝策略来处理无法被线程池接受和处理的任务。系统提供了几种拒绝策略,如拒绝并抛出异常、直接在调用者线程中执行等,也可以自定义拒绝策略。
这些参数的合理配置对于线程池的性能和效率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资源来进行调整。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针对性地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线程池性能。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
int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即使线程空闲(Idle),也不会回收; (前提是不设置核心线程回收)
,
int maximumPoolSize// 线程数的上限;
,
long keepAliveTime // 线程最大空闲(Idle)时长
,
TimeUnit unit // 时间单位
,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 任务的排队队列
,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新线程的产生方式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拒绝策略
)
13:请你说下系统自带的拒绝策略有哪些呢?
-
AbortPolicy:拒绝策略
- 使用该策略时,如果线程池队列满了则新任务被拒绝,并且会抛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异常。该策略是线程池的默认的拒绝策略。
-
DiscardPolicy:抛弃策略
- 该策略是 AbortPolicy 的 Silent(安静)版本,如果线程池队列满了,新任务会直接被丢掉,并且不会有任何异常抛出
-
DiscardOldestPolicy:抛弃最老任务策略
- 也就是说如果队列满了,会将最早进入队列的任务抛弃,从队列中腾出空间,再尝试加入队列。因为队列是队尾进队头出,队头元素是最老的,所以每次都是移除对头元素后再尝试入队。
-
CallerRunsPolicy:调用者执行策略
- 在新任务被添加到线程池时,如果添加失败,那么提交任务线程会自己去执行该任务,不会使用线程池中的线程去执行新任务。
-
自定义策略【实现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
14:请叙述线程池的执行过程
(1):当有任务加入的时候,首先会判定核心线程数是否满了
(2):如果未满则创建线程,满了的话就检查队列是否满了,未满加入队列等待,
(3):如果队列也满了,则检查最大线程数,如果当前未到达最大线程数,则创建线程,
(4):如果已经到达最大线程数,则会根据拒绝策略去执行下面的逻辑
15:请说下线程池调度器的钩子方法
-
1:任务执行之前的钩子方法(前钩子)
- protected void beforeExecute(Thread t, Runnable r) { }
-
2:任务执行之后的钩子方法(后钩子)
- protected void afterExecute(Runnable r, Throwable t) { }
-
3:线程池终止时的钩子方法(停止钩子)
- protected void terminated() { }
16:请说下线程池的状态都有哪些?
1:RUNNING(running: 线程池创建之后的初始状态,可以执行任务)
2:SHUTDOWN(shutdown: 线程池不再接受新任务,但是会将工作队列中的任务执行完毕。)
3:STOP(stop: 线程池不再接受新任务,也不会处理工作队列中的剩余任务,并且将会中断所有工作线程。)
4:TIDYING(tidying: 该状态下所有任务都已经终止或者处理完成,将会执行terminated()钩子方法)
5:TERMINATED(terminated: 执行完terminated()钩子方法之后的状态)
17:请叙述线程池状态变换的规则
(1)线程池创建之后状态为 RUNNING
(2)执行线程池的 shutdown 实例方法, running->shutdown
(3)执行线程池的 shutdownNow 实例方法, running->stop
(4)当线程池处于 shutdown 状态,执行shutdownNow 方法,shutdown-> stop。
(5)等待线程池的所有工作线程停止,工作队列清空之后,stop->tidying。
(6)执行完terminated()钩子方法之后,tidying->terminated
18:如何优雅的关闭线程池
大家可以结合 shutdown、shutdownNow、awaitTermination 三个方法去优雅关闭一个线程池,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1):执行 shutdown 方法,拒绝新任务的提交,并等待所有任务有序执行完毕。
(2):执行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TimeUnit unit)方法,指定超时时间,判断是否已经关闭所有任务,线程池关闭完成。
(3):如果 awaitTermination 方法返回 false,或者被中断。调用 shutDownNow 方法立即关闭线程池所有任务。
(4):补充执行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TimeUnit unit)方法,判断线程池是否关闭完成。如果超时,则可以进入循环关闭,循环一定的次数(如 1000 次),不断关闭线程池,直到其关闭或者循环结束。
19:线程池如何调优?
1、线程数
IO密集型线程池
-
原因:
- 主要是执行IO操作,执行IO操作时间较长,导致CPU利用率下降,这种任务CPU常处于空闲状态。
-
特点:
-
(1):设置allowCoreThreadTimeOut(…)方法,并且传入了参数true,则KeepAliveTime参数设置的空闲超时策略也将被用于核心线程,当池中的线程长时间空闲时,可以自行销毁。
-
(2):使用有界队列防止内存溢出
-
(3):corePoolSize、maximumPoolSize保持一致,使得在接收到新任务时,如果核心线程满了,不是优先加入队列,而是优先创建新的线程去执行新的任务。
-
(4):使用懒汉式创建线程池,如果代码没有用到就不创建,用到了再创建。
-
(5):使用JVM关闭时的钩子函数,优雅的自动关闭线程池。
-
-
例子:
- Netty读写操作,为此类任务的典型例子。
CPU密集型线程池
-
特点:
- CPU 密集型任务的并行执行的数量应当 = CPU 的核心数+1
-
原因:
- 执行计算任务,由于响应时间很快,CPU一直在运行,这种任务CPU的利用率高。
-
为什么线程数等于CPU核心数+1呢?
- 为什么要把它设置为CPU的核心数加一呢?理论上把它设置为CPU核心数。性能是最优的,因为没有任何线程切换的开销,同时呢,又可以让每一个CPU的核心都忙起来。没有任何的资源浪费,这样想当然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啊,如果某一个县城突然出现暂停或者中断的话。那么CPU就会有一个核心处于空闲状态了,所以呢,我们一般会设置为n+1,这样多出来的一个线程。就可以用来充分利用CPU的空闲时间,这就像是踢足球弄了一个候补队员,对吧?
混合型任务
-
例子:
- Web服务器的HTTP请求处理操作,为此类任务的典型例子。
-
特点:
-
在涉及混合型任务的情况下,确定线程池数量的确相对复杂一些。上述提到的线程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u×(1+wt÷ST),其中:
-
n:CPU的核心数。
-
u:期望的CPU利用率。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性能,可以设置一个合理的值。
-
wt:线程等待的时间。
-
ST:线程运行的时间。
-
-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工具如jvisualvm进行性能分析来获取wt和ST的值。以下是一些步骤:
-
运行你的项目,并启动jvisualvm进行性能分析。
-
在jvisualvm中选择你的项目,并点击"Profile",然后选择"CPU"。
-
等待一段时间进行性能分析,以获取线程的运行时间ST。
-
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计算线程的自用时间:ST - 线程运行时间。
-
使用得到的自用时间和其他参数,将其带入线程数量计算公式,得到线程池数量的估算值。
-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估算的参考值,实际的线程池数量仍需要结合项目和实际需求进行调试和测试。在选择最终的线程池数量时,还需要考虑系统性能、负载均衡、内存要求等因素。
-
-
2、队列大小调优
参考这个网站:https://www.javacodegeeks.com/2012/03/threading-stories-about-robust-thread.html
package com.threadTest;
import java.lang.management.ManagementFactory;
import java.math.BigDecimal;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MyPool extends PoolSizeCalculator{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InstantiationException,IllegalAccessException,ClassNotFoundException {MyPool calculator = new MyPool();calculator.calculateBoundaries(new BigDecimal(1.0),new BigDecimal(100000));
ThreadPoolExecutor pool =new ThreadPoolExecutor(16, 16,0L, TimeUnit.MILLISECONDS,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2500));pool.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Overrideprotected long getCurrentThreadCPUTime() {return ManagementFactory.getThreadMXBean().getCurrentThreadCpuTime();}@Overrideprotected Runnable creatTask() {return new AsynchronousTask();}@Overrideprotected BlockingQueue createWorkQueue() {return new LinkedBlockingQueue<>();}
}
package com.threadTest;
public class Asynchronous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AsynchronousTask() {}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package com.threadTest;
import java.math.BigDecimal;
import java.math.RoundingMode;
import java.util.Timer;
import java.util.TimerTas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
/*** A class that calculates the optimal thread pool boundaries. It takes the desired target utilization and the desired* work queue memory consumption as input and retuns thread count and work queue capacity.** @author Niklas Schlimm*/
public abstract class PoolSizeCalculator {
/*** The sample queue size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a single {@link Runnable} element.*/private final int SAMPLE_QUEUE_SIZE = 1000;
/*** Accuracy of test run. It must finish within 20ms of the testTime otherwise we retry the test. This could be* configurable.*/private final int EPSYLON = 20;
/*** Control variable for the CPU time investigation.*/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expired;
/*** Time (millis) of the test run in the CPU time calculation.*/private final long testtime = 3000;
/*** Calculates the boundaries of a thread pool for a given {@link Runnable}.** @param targetUtilization the desired utilization of the CPUs (0 <= targetUtilization <= 1)* @param targetQueueSizeBytes the desired maximum work queue size of the thread pool (bytes)*/protected void calculateBoundaries(BigDecimal targetUtilization, BigDecimal targetQueueSizeBytes) {calculateOptimalCapacity(targetQueueSizeBytes);Runnable task = creatTask();start(task);start(task); // warm up phaselong cputime = getCurrentThreadCPUTime();start(task); // test intervallcputime = getCurrentThreadCPUTime() - cputime;long waittime = (testtime * 1000000) - cputime;calculateOptimalThreadCount(cputime, waittime, targetUtilization);}
private void calculateOptimalCapacity(BigDecimal targetQueueSizeBytes) {long mem = calculateMemoryUsage();BigDecimal queueCapacity = targetQueueSizeBytes.divide(new BigDecimal(mem), RoundingMode.HALF_UP);System.out.println("Target queue memory usage (bytes): " + targetQueueSizeBytes);System.out.println("createTask() produced " + creatTask().getClass().getName() + " which took " + mem + " bytes in a queue");System.out.println("Formula: " + targetQueueSizeBytes + " / " + mem);System.out.println("* Recommended queue capacity (bytes): " + queueCapacity);}
/*** Brian Goetz' optimal thread count formula, see '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 (chapter 8.2)** @param cpu cpu time consumed by considered task* @param wait wait time of considered task* @param targetUtilization target utilization of the system*/private void calculateOptimalThreadCount(long cpu, long wait, BigDecimal targetUtilization) {BigDecimal waitTime = new BigDecimal(wait);BigDecimal computeTime = new BigDecimal(cpu);BigDecimal numberOfCPU = new BigDecimal(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BigDecimal optimalthreadcount = numberOfCPU.multiply(targetUtilization).multiply(new BigDecimal(1).add(waitTime.divide(computeTime, RoundingMode.HALF_UP)));System.out.println("Number of CPU: " + numberOfCPU);System.out.println("Target utilization: " + targetUtilization);System.out.println("Elapsed time (nanos): " + (testtime * 1000000));System.out.println("Compute time (nanos): " + cpu);System.out.println("Wait time (nanos): " + wait);System.out.println("Formula: " + numberOfCPU + " * " + targetUtilization + " * (1 + " + waitTime + " / " + computeTime + ")");System.out.println("* Optimal thread count: " + optimalthreadcount);}
/*** Runs the {@link Runnable} over a period defined in {@link #testtime}. Based on Heinz Kabbutz' ideas* (http://www.javaspecialists.eu/archive/Issue124.html).** @param task the runnable under investigation*/public void start(Runnable task) {long start = 0;int runs = 0;do {if (++runs > 5)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Test not accurate");}expired = false;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Timer timer = new Timer();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public void run() {expired = true;}}, testtime);while (!expired) {task.run();}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r.cancel();} while (Math.abs(start - testtime) > EPSYLON);collectGarbage(3);}
private void collectGarbage(int times) {for (int i = 0; i < times; i++) {System.gc();try {Thread.sleep(1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break;}}}
/*** Calculates the memory usage of a single element in a work queue. Based on Heinz Kabbutz' ideas* (http://www.javaspecialists.eu/archive/Issue029.html).** @return memory usage of a single {@link Runnable} element in the thread pools work queue*/public long calculateMemoryUsage() {BlockingQueue<Runnable> queue = createWorkQueue();for (int i = 0; i < SAMPLE_QUEUE_SIZE; i++) {queue.add(creatTask());}long mem0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long mem1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queue = null;collectGarbage(15);mem0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queue = createWorkQueue();for (int i = 0; i < SAMPLE_QUEUE_SIZE; i++) {queue.add(creatTask());}collectGarbage(15);mem1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freeMemory();return (mem1 - mem0) / SAMPLE_QUEUE_SIZE;}
/*** Create your runnable task here.** @return an instance of your runnable task under investigation*/protected abstract Runnable creatTask();
/*** Return an instance of the queue used in the thread pool.** @return queue instance*/protected abstract BlockingQueue<Runnable> createWorkQueue();
/*** Calculate current cpu time. Various frameworks may be used here, depending on the operating system in use. (e.g.* http://www.hyperic.com/products/sigar). The more accurate the CPU time measurement, the more accurate the results* for thread count boundaries.** @return current cpu time of current thread*/protected abstract long getCurrentThreadCPUTime();
}
20、说说你对线程池的理解?
当别人问你对线程池的理解时,给出如下回答:
线程池是一种并发编程的技术,它可以管理和复用多个线程,用于执行异步任务。我对线程池的理解如下:
首先,线程池中最小的执行单位是Worker,Worker充当了任务的代理,实现了Runnable接口和run方法。在Worker初始化时,关键代码将当前Worker作为线程的构造器入参,然后通过线程的start方法来执行Worker的run方法。Worker还实现了AQS,所以它本身也是一个锁,在执行任务时会锁住自己,任务执行完成后会释放自己。
其次,任务的提交过程涉及到execute方法和addWorker方法的执行。在执行execute方法时,经过三个判断条件后会执行addWorker方法。在addWorker方法中,通过线程的start方法来执行Worker线程的runWorker方法。runWorker方法中的getTask操作是一个阻塞操作,它保证了核心线程和未超时的线程不会被销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有beforeExecute、task.run和afterExecute等方法的处理,用于执行前的准备和执行后的清理。
通过了解线程池的内部实现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并发任务的执行。线程池通过复用线程、任务调度和控制并发度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和负载变化。
21、ThreadPoolExecutor、Executor、ExecutorService、Runnable、Callable、FutureTask 之间的关系?
ThreadPoolExecutor、Executor、ExecutorService、Runnable、Callable、FutureTask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回答来解释:
ThreadPoolExecutor是线程池的具体实现类,它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ExecutorService接口是继承自Executor接口的子接口,它定义了一些更丰富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线程池。
Executor接口是Java线程池框架的根接口,它只有一个方法execute(Runnable command),用于提交一个Runnable任务给线程池执行。Executor接口的实现类可以是ThreadPoolExecutor。
Runnable接口和Callable接口是用于表示任务的接口,它们都是可被线程执行的任务。Runnable接口定义了一个run()方法,用于执行任务,而Callable接口定义了一个call()方法,可以返回执行结果。
FutureTask是一种特殊的任务,它实现了RunnableFuture接口,而RunnableFuture接口则是Future接口和Runnable接口的组合。FutureTask可以用来包装一个Callable或Runnable任务,并提供了Future和Runnable的接口特性。它可以被提交给线程池执行,并通过Future对象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
总结起来:
-
Executor接口定义了线程池的基本执行方式,其中的execute方法用于提交任务。
-
ThreadPoolExecutor是ExecutorService接口的一个具体实现,它是线程池的实际执行者。
-
ExecutorService接口继承自Executor接口,并且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和控制线程池的方法。
-
Runnable接口和Callable接口是表示任务的接口,其中Runnable接口用于执行无返回结果的任务,而Callable接口用于执行有返回结果的任务。
-
FutureTask是一个特殊的任务实现,它可以用来包装Callable或Runnable任务,并提供了Future和Runnable的接口特性,可以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
22:说一说队列在线程池中起的作用?
当别人问队列在线程池中起的作用,你可以结合上述回答,给出如下回答:
-
缓冲作用:队列可以缓存提交的任务,使得请求数量大于实际线程数时任务可以在队列中排队等待执行,从而平衡请求数量和线程处理能力之间的差异。
-
任务调度作用:队列根据调度规则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通过先进先出、优先级、延迟等策略有序地调度任务的执行。
-
并发度控制作用:队列用于控制并发度,当线程数达到最大限制时,多余的任务会被放入队列中等待执行,限制了同时执行的任务数量。
-
阻塞机制:队列的阻塞功能使得线程在执行完所有任务后不会自动终止,而是等待队列中有新任务产生后立即被消费。
23:结合请求不断增加时,说一说线程池构造器参数的含义和表现?
答:线程池构造器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
coreSize 核心线程数;
-
maxSize 最大线程数;
-
keepAliveTime 线程空闲的最大时间;
-
queue 有多种队列可供选择,比如:
-
SynchronousQueue,为了避免任务被拒绝,要求线程池的 maxSize 无界,缺点是当任务提交的速度超过消费的速度时,可能出现无限制的线程增长;
-
LinkedBlockingQueue,无界队列,未消费的任务可以在队列中等待;
-
ArrayBlockingQueue,有界队列,可以防止资源被耗尽;
-
-
线程新建的 ThreadFactory 可以自定义,也可以使用默认的 DefaultThreadFactory,Default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时,优先级会被限制成 NORM_PRIORITY,默认会被设置成非守护线程;
-
在 Executor 已经关闭或对最大线程和最大队列都使用饱和时,可以使用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类进行异常捕捉,有如下四种处理策略:
-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拒绝策略
-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抛弃策略
-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调用者执行策略
-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抛弃最老任务策略
-
自定义策略
-
-
当请求不断增加时,各个参数起的作用如下:
-
请求数 < coreSize: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
coreSize <= 请求数 && 能够成功入队列:任务进入到队列中等待被消费;
-
队列已满 && 请求数 < maxSize: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
队列已满 && 请求数 >= maxSize:使用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类拒绝请求。
24:coreSize 和 maxSize可以动态设置么,有没有规则限制?
coreSize和maxSize都是线程池的线程数量相关的参数,它们可以进行动态设置,但是需要遵循一些规则限制。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
coreSize的动态设置: 在大多数线程池实现中,coreSize是可以进行动态设置的,即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coreSize的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动态设置coreSize可能会影响线程池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应该谨慎操作。特别是在已经提交了一些任务的情况下,如果将coreSize减小,可能导致已提交任务无法得到处理。
-
maxSize的动态设置: 相比coreSize,maxSize的动态设置要更加复杂一些。在某些线程池实现中,maxSize也可以进行动态设置,但需要注意的是,maxSize的值不能小于coreSize。另外,动态增大maxSize可能会对系统资源产生压力,应慎重考虑。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线程池实现可能会对coreSize和maxSize的可设置范围有不同的规则限制,具体取决于线程池的实现和设计。
总结起来,coreSize和maxSize可以进行动态设置,但操作应慎重,并且需要遵循一些规则限制,比如不能将coreSize减小,以及maxSize不能小于coreSize。
25:说一说对于线程空闲回收的理解,源码中如何体现的?
线程空闲回收是指当线程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任务可执行时,线程池会将这些空闲的线程回收,以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在源码中,线程空闲回收的实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空闲线程回收时机: 当线程超过keepAliveTime时间后,如果它在阻塞队列中找不到可执行的任务(即线程处于空闲状态),当前线程就会被回收。这是通过对线程池的定时检查和控制实现的。
-
core thread的回收条件: 如果allowCoreThreadTimeOut设置为true,即使是core线程也会被回收,直到只剩下一个线程为止。如果allowCoreThreadTimeOut设置为false,则只会回收非core线程。
-
阻塞中断机制: 线程在任务执行完成后,之所以没有立即终止,是因为它阻塞在队列中等待任务。但是如果在keepAliveTime时间内仍然未能获取到任务,线程会被中断阻塞并直接返回,从而结束线程的生命周期。JVM会回收被中断的线程对象。
综上所述,线程空闲回收的实现源码中体现在对线程的定时检查和控制,并通过中断机制打破阻塞,实现线程的回收。
26:如果我想在线程池任务执行之前和之后,做一些资源清理的工作,可以么,如何做?
答:可以的,ThreadPoolExecutor 提供了一些钩子函数,我们只需要继承 ThreadPoolExecutor 并实现这些钩子函数即可。在线程池任务执行之前实现 beforeExecute 方法,执行之后实现 afterExecute方法。
27:线程池中的线程创建,拒绝请求可以自定义实现么?如何自定义?
答:可以自定义的,线程创建默认使用的是 DefaultThreadFactory,自定义话的只需要实现ThreadFactory 接口即可;拒绝请求也是可以自定义的,实现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接口即可;在 ThreadPoolExecutor 初始化时,将两个自定义类作为构造器的入参传递给 ThreadPoolExecutor 即可
28:说说你对线程池Worker 的理解?
Worker是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它充当了任务的代理,负责执行提交给线程池的任务。以下是对Worker的进一步说明:
-
实现Runnable接口:Worker实现了Runnable接口,通过实现run方法来执行任务的具体逻辑。在初始化时,通过this.thread = getThreadFactory().newThread(this)将当前Worker作为线程的构造器入参,创建与Worker关联的线程实例。
-
执行任务:通过t.start()启动线程,实际上是执行Worker的run方法。在run方法中,Worker从任务队列中获取任务,并调用任务的run方法执行任务逻辑。
-
锁的实现:Worker本身也实现了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它可以拥有独立的锁。在执行任务期间,Worker会锁住自身,以避免其他线程同时执行任务。任务执行完毕后,Worker会释放自身的锁。
综上所述,Worker在线程池中充当着任务的代理角色,它实现了Runnable接口,并在初始化时与一个线程关联。通过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来执行Worker的run方法,从而执行任务的具体逻辑。Worker还具备锁的功能,通过锁定自身来确保任务的独占执行。
29:说一说 submit方法执行的过程?
submit方法是用于向线程池提交任务的方法,它将任务提交给线程池进行异步执行。
-
将任务封装为一个Future对象:submit方法接收一个Callable或Runnable类型的参数,它会将这个任务封装为一个Future对象。Future是用来表示异步计算结果的,它可以用来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或取消任务的执行。
-
决定任务的执行策略:线程池会根据预先设置的策略来决定任务的执行策略。具体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合适的线程来执行任务、将任务放入任务队列等待执行、拒绝执行任务等。
-
提交任务给线程池:一旦任务被封装为Future对象并决定了执行策略后,submit方法会将任务提交给线程池。线程池会根据具体的实现方式,选择合适的线程或将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进行异步执行。
-
返回Future对象:submit方法执行完毕后,会立即返回一个Future对象,它可以用于控制和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通过Future对象,可以判断任务是否已经完成、等待任务完成、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等。
需要注意的是,submit方法是异步的,它会立即返回,不会等待任务的执行结果。如果需要等待任务完成并获取结果,可以调用Future对象的相关方法,如get方法进行阻塞等待。
综上所述,submit方法将任务封装为Future对象,并根据线程池的执行策略将任务提交给线程池进行异步执行。通过返回的Future对象,可以控制和获取任务的执行结果。
30:说一说线程执行任务之后,都在干啥?
在线程执行任务完成之后,会进行下面两种操作中的一种:
-
阻塞等待新任务:线程会继续在任务队列中阻塞等待新的任务到来。如果任务队列中没有任务,则线程会一直阻塞,直到有新任务提交到队列中。这种方式可以保持线程的持续可用性,以便随时处理新的任务。
-
线程终止和回收:线程在执行完任务后,如果任务队列中没有新的任务,并且线程池的策略允许线程回收,那么该线程可能会被终止并被JVM回收。这样可以避免空闲线程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采取哪种操作取决于线程池的实现和配置。一般来说,线程池会根据预先设置的策略来决定如何处理空闲的线程,以确保线程池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的平衡。
31:keepAliveTime 设置成负数或者是 0,表示无限阻塞?
当面试官问到如何表示线程池的空闲线程进行无限阻塞时,可以回答如下:要表示线程池的空闲线程无限阻塞而不被回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设置:
-
若
keepAliveTime
参数表示线程空闲超时时间,将其设置为负数或0,意味着线程池中的空闲线程会保持存活状态,不会被回收。负数表示所有线程都不会被回收,即使处于空闲状态;而0表示空闲线程会立即被回收。 -
若想要真正实现无限阻塞的效果,可以将
keepAliveTime
参数设置为Long.MAX_VALUE
,即使用Long
类型的最大值来表示。这样,空闲线程将会无限期地保持存活状态,直到有新的任务被提交到线程池中。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无限阻塞可能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资源的使用和性能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合理设置keepAliveTime
参数,使得线程池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回收空闲线程,能够更好地平衡资源利用和性能。
32:说一说 Future.get 方法是如何拿到线程的执行结果的?
当面试官问到如何使用 Future.get
方法来获取线程的执行结果时,可以回答如下:
-
Future.get
方法是用于获取线程的执行结果的。 -
具体来说,当我们使用
submit
方法向线程池提交任务时,得到的返回值是一个Future
对象,它是FutureTask
类的一个实例。FutureTask
实现了Future
接口,并额外提供了一个outcome
属性存储线程的执行结果。 -
当我们调用
Future.get
方法时,它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任务执行完成并返回结果。实际上,get
方法内部会检查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如果任务已完成,就直接从FutureTask
的outcome
属性中获取结果并返回;如果任务未完成,get
方法会等待任务完成。 -
一旦任务完成,
get
方法就会返回线程的执行结果。如果任务发生异常,get
方法也会抛出相应的异常。 -
因此,通过调用
Future.get
方法,我们可以获取到线程的执行结果,以便进一步处理或使用。 -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33:线程池公用和独立
-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线程池的效率和业务场景的独立性,一般会遵循以下优化原则:
-
查询和写入分离: 查询和写入操作通常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由于查询量通常远大于写入量,为了避免写入请求被查询请求拖延,应该为查询和写入操作分别配置独立的线程池。这样可以确保查询请求能够及时处理,而写入请求则可以在队列中排队等待。
-
每个业务场景独立使用线程池: 对于多个写入业务场景,为了方便业务治理、限流和熔断等操作,应该尽量避免共用线程池。每个业务场景单独使用自己的线程池,能够保证业务场景之间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影响。尽管现代的服务器具有较大的内存,但为每个写入场景分配独立的线程池仍然是较为合理的做法。
-
相似的查询业务场景可以公用线程池: 相似的查询业务场景通常具有多个共同点,例如查询的场景较多、处理时间较短、查询量较大等。对于这些相似的查询场景,可以考虑将它们归为一类并共用一个线程池。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配置过多线程池带来的复杂性,以及节约资源。
综上所述,线程池的优化应考虑查询和写入的分离、每个业务场景独立使用线程池以及相似的查询场景共用线程池。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
总结:
-
查询和写入不公用一个线程池,因为查询需要及时处理,而写入可以去队列中排队
-
多个写入场景一般不要公用一个线程池,因为不同业务之间要做到互不影响
-
查询可以公用一个线程池,1、因为查询的线程池中线程和队列大小毕竟复杂,2、耗费资源
-
34:线程大小和队列大小
在确定线程池的大小和队列大小时,可以优化如下:
-
根据业务流量进行考虑: 在初始化线程池时,需要考虑当前所有业务的流量情况。如果所有业务都有大量的并发流量,建议将线程池的大小和队列大小设置较小。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线程过多导致资源耗尽或性能下降。相反,如果业务的并发流量相对较少,可以适当增加线程池的大小和队列大小。
-
根据业务的实时性要求进行设置: 根据业务对实时性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线程池配置。如果业务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可以设置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等于最大线程数,并将最大线程数设置较大。这样可以确保任务能够立即得到处理,而不需要排队等待。如果业务对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适当增加队列大小,允许任务在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
综上所述,根据业务的流量和实时性要求,优化线程池的大小和队列大小。如果业务并发流量大,设置较小的线程池和队列大小;如果业务对实时性要求高,使用等于最大线程数的核心线程数和较大的最大线程数;如果业务对实时性要求低,可以适当增加队列大小。
35、线程池如何拥有回调功能?
-
借助google的MoreExecutors
-
添加监听
@Slf4jpublic class CallbackTaskScheduler {static ListeningExecutorService gPool = null;
static {ExecutorService jPool = ThreadUtil.getMixedTargetThreadPool();gPool = MoreExecutors.listeningDecorator(jPool);}
private CallbackTaskScheduler() {}
/*** 添加任务 * @param executeTask*/public static <R> void add(CallbackTask<R> executeTask) {ListenableFuture<R> future = gPool.submit(new Callable<R>() {public R call() throws Exception {R r = executeTask.execute();return r;}});Futures.addCallback(future, new FutureCallback<R>() {public void onSuccess(R r) {executeTask.onBack(r);}
public void onFailure(Throwable t) {executeTask.onException(t);}});}}
ThreadLocal——————
1、请你说下你对ThreadLocal的认知
1:初始化
-
1:非空判断
//获取“线程本地变量”中当前线程所绑定的值
if (LOCAL_FOO.get() == null)
{
//设置“线程本地变量”中当前线程所绑定的初始值
LOCAL_FOO.set(new Foo());
}
- 2: ThreadLocal.withInitial(…)静态工厂方法### 2:使用场景(优点)#### 从线程隔离的角度来考虑- 好处:- 1:线程安全(在多线程环境下,可以防止自己的变量被其他线程篡改)- 2:避免加锁提高执行效率 (由于各个线程之间的数据相互隔离,避免同步加锁带来的性能损失,大大提升了并发性的性能。)- 举例:- 在“线程隔离”场景中使用 ThreadLocal 的典型案例为:可以每个线程绑定一个数据库连接,使得这个数据库连接为线程所独享,从而避免数据库连接被混用而导致操作异常问题,- 代码:- 1、Hibernate 通 过 ThreadLocal 非常简单实现了数据库连接的安全使用。- 2、如果每个线程都需要打印时间,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解决线程安全问题比喻:一本老师笔记,全班一起用。ThreadLocal复制30份,解决全班一起用的问题#### 从跨函数传递数据来考虑- 好处:- 1:避免通过参数传递数据带来的高耦合- 举例:- 可以每个线程绑定一个 Session(用户会话)信息,这样一个线程的所有调用到的代码,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访问这个本地会话,而不需要通过参数传递。- 代码:- (1)用来传递请求过程中的用户 ID。- (2)用来传递请求过程中的用户会话(Session)。- (3)用来传递 HTTP 的用户请求实例 HttpRequest。- (4)其他需要在函数之间频繁传递的数据。### 3:从jdk版本上来说- 1:拥有者发生了变化- 新版本的ThreadLocalMap 拥有者 Thread(代码层面上还是没变的),早起版本的ThreadLocalMap 拥有者 为ThreadLocal- 2:Key发生了变化- 新版本的Key为ThreadLocal实例,Value是ThreadLocal的值- 老版本的Key为Thread实例- 3:ThreadLocalMap存储的Key-Value对数量变少了。- 新版本的ThreadLocalMap的Key为ThreadLocal实例,多线程情况下ThreadLocal实例比线程数少。- 老版本的Key-Value对数量与线程个数强关联,如果线程数量多,则ThreadLocalMap存储 Key-Value对 数量也多。- 4:threadLocalMap是否被销毁- 早期版本ThreadLocalMap的拥有者为ThreadLocal,在Thread(线程)实例销毁后,ThreadLocalMap还是存在的;- 新版本的ThreadLocalMap的拥有者为Thrad,现在当Thread实例销毁后,ThreadLocalMap也会随之销毁,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内存的消耗。### 4:使用 static final 修饰 ThreadLocal 对象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坏处原因- 1:ThreadLocal实例作为ThreadLocalMap的Key,针对一个线程内所有操作是共享的,所以建议设置static修饰符,以便被所有的对象共享。- 2:静态变量在类第一次被使用时装载,只会分配一次存储空间,此类所有的实例都会共享这个存储空间,所以使用static修饰符ThreadLocal会节约内存空间- 3:为了确保ThreadLocal实例的唯一性,除了使用static修饰外,还会使用final加强修饰,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动态变更坏处- 使得Thread实例内部的ThreadLocalMap中Entry的Key在Thread实例的生命周期内将始终保持为非null,从而导致Key所在的Entry不会被自动清空,这就会导致Entry中的Value指向的对象一直存在强引用, Value指向的对象在线程生命期内不会被释放,最终导致内存泄露,所以使用static final修饰ThreadLocal实例,使用完后必须使用remove()进行手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