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交换排序算法--冒泡,快速

devtools/2025/2/3 16:55:24/

目录

1.冒泡排序原理

2.快速排序原理

3.冒泡代码实现

4.快速排序代码实现


1.冒泡排序原理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算法>排序算法,基本思想是通过反复交换相邻的元素,直到整个序列有序。它的名字来源于较大的元素像气泡一样“浮”到序列的顶部。

原理:

  1. 初始状态:我们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第一个元素大于第二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如果不大,则继续比较下一对元素。

  2. 第一轮排序:通过一轮比较后,最大的元素会被“冒泡”到数组的最后面。

  3. 继续排序:接着,我们对剩下的未排序部分继续进行类似的比较和交换,直到剩下的部分只有一个元素,意味着数组已经排序完成。

示例

假设有一个数组 [5, 2, 9, 1, 5, 6],我们来演示一下冒泡排序的过程。

  • 第一次遍历:

    • 比较 52,交换,得到 [2, 5, 9, 1, 5, 6]
    • 比较 59,不交换
    • 比较 91,交换,得到 [2, 5, 1, 9, 5, 6]
    • 比较 95,交换,得到 [2, 5, 1, 5, 9, 6]
    • 比较 96,交换,得到 [2, 5, 1, 5, 6, 9]
    • 第一轮结束,最大元素 9 已经“冒泡”到最后。
  • 第二轮遍历:

    • 比较 25,不交换
    • 比较 51,交换,得到 [2, 1, 5, 5, 6, 9]
    • 比较 55,不交换
    • 比较 56,不交换
    • 第二轮结束,最大元素 6 已经排好位置。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好顺序。

时间复杂度

  • 最好的情况(已经有序):O(n)
  • 最坏的情况(逆序):O(n²)
  • 平均情况:O(n²)

虽然冒泡排序简单易懂,但由于其时间复杂度较高,通常在处理大数据时效率不高。

2.快速排序原理

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一种效率很高的算法>排序算法,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策略。它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pivot),然后将数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小,另一部分比基准大。接着递归地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最终得到有序数组。

快速排序的基本原理:

  1. 选择基准元素:从数组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pivot)。基准的选择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选择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随机选择等。

  2. 分区操作:将数组重新排列,确保基准元素左边的元素都比它小,右边的元素都比它大。此时,基准元素已经排好位置了。

  3. 递归排序:对基准元素左边和右边的子数组分别进行快速排序

  4. 终止条件:当子数组的长度为1或0时,递归终止,因为已经有序。

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组 [10, 7, 8, 9, 1, 5],我们来演示一下快速排序的过程。我们选择最后一个元素 5 作为基准。

  • 第一轮分区

    • 从左到右扫描数组,将小于基准元素的放左边,大于基准元素的放右边。最终,数组被分为 [1, 5, 8, 9, 7, 10],基准 5 排在了正确的位置。
    • 此时,基准元素 5 处于正确位置,左边的部分 [1] 和右边的部分 [8, 9, 7, 10] 需要继续排序。
  • 递归对左部分排序:左边部分只有一个元素 [1],已经有序,不需要做任何操作。

  • 递归对右部分排序:右边部分 [8, 9, 7, 10],选择基准元素 10

    • 分区后得到 [8, 9, 7, 10],基准元素 10 排在了正确的位置。
    • 然后继续对 [8, 9, 7] 排序。
  • 继续递归分区

    • [8, 9, 7] 选择基准 7,分区后得到 [7, 9, 8]
    • [9, 8] 进行排序,最终得到 [7, 8, 9]

经过递归排序,最终得到有序的数组 [1, 5, 7, 8, 9, 10]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 最优情况:当每次分区操作都能将数组均匀分成两部分时,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 最坏情况:当数组已经是升序或降序时,每次分区只能将一个元素排到正确位置,时间复杂度为 O(n²)。
  • 平均情况:O(n log n),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且快速排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高效。

空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空间复杂度通常为 O(log n),因为递归的深度最多为 log n(最好的情况下),但它是一个原地算法>排序算法,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

优缺点

  • 优点快速排序通常比其他 O(n log n) 算法>排序算法(如归并排序)更高效,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数据。
  • 缺点: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较高(O(n²)),但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优化基准元素的选择(比如三数取中法)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3.冒泡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冒泡排序typedef int ElemType;//顺序表
typedef struct SqList {ElemType* data;//指针,指向一块内存的起始地址int length;//存储动态数组的长度
}SqList;//顺序表初始化
void initSqList(SqList& L, int len) {L.length = len;L.data = (ElemType*)malloc(sizeof(ElemType) * L.length);//分配空间srand(time(NULL));//随机数生成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L.data[i] = rand() % 100;//随机生成数字存入顺序表,对100取余是为了规范存入的数据是0-99}
}//顺序表打印
void printSqList(SqList L) {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printf("%3d", L.data[i]);}printf("\n");
}void swap(ElemType& a, ElemType& b) {ElemType temp = a;a = b;b = temp;
}//冒泡排序顺序表中的元素
void bubbleSort(ElemType* arr, int 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外层循环,控制循环次数,最多n-1次bool flag = false;      // 标记本趟排序是否发生交换for (int j = length - 1; j > i; j--) {  //内层循环,从后往前通过比较冒出本趟最小元素if (arr[j - 1] > arr[j]) {          //小于前一个元素则交换swap(arr[j - 1], arr[j]);flag = true;}}if (flag == false) {   //本趟没有交换,说明有序,结束return;}}
}int main() {SqList L;//定义一个顺序表initSqList(L, 10);//初始化顺序表,分配10个空间printSqList(L);//打印顺序表中的值	bubbleSort(L.data, 10);//将顺序表进行排序printSqList(L);return 0;
}

4.快速排序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快速排序typedef int ElemType;//顺序表
typedef struct SqList {ElemType* data;//指针,指向一块内存的起始地址int length;//存储动态数组的长度
}SqList;//顺序表初始化
void initSqList(SqList& L, int len) {L.length = len;L.data = (ElemType*)malloc(sizeof(ElemType) * L.length);//分配空间srand(time(NULL));//随机数生成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L.data[i] = rand() % 100;//随机生成数字存入顺序表,对100取余是为了规范存入的数据是0-99}
}//顺序表打印
void printSqList(SqList L) {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printf("%3d", L.data[i]);}printf("\n");
}void swap(ElemType& a, ElemType& b) {ElemType temp = a;a = b;b = temp;
}// 分割数组
int partition(ElemType* arr, int low, int high) {ElemType pivot = arr[low];         //将当前第一个元素作为枢轴元素,划分数组while (low < high) {               //外层循环,low和high相遇时为枢轴元素的最终位置while (low < high && arr[high] >= pivot) //从后往前找到第一个小于枢轴的元素跳出循环--high;arr[low] = arr[high];    //将小于枢轴的元素移到左端while (low < high && arr[low] <= pivot)  //从前往后找到第一个大于枢轴的元素跳出循环++low;arr[high] = arr[low];    //将大于枢轴的元素移到右端}arr[low] = pivot;   //枢轴元素放入最终位置return low;         //返回枢轴的最终位置
}// 快速排序顺序表中的元素
void quickSort(ElemType* arr, int low, int high) {if (low < high) {    //递归结束条件//将表分为两个子表,枢轴元素是中间值,左子表小于它,右子表大于它int pivotpos = partition(arr, low, high); //枢轴元素已放入最终位置quickSort(arr, low, pivotpos - 1);  //依次递归处理两个子表quickSort(arr, pivotpos + 1, high);}
}int main() {SqList L;//定义一个顺序表initSqList(L, 10);//初始化顺序表,分配10个空间printSqList(L);//打印顺序表中的值quickSort(L.data, 0, 9);//将顺序表进行排序printSqList(L);return 0;
}


http://www.ppmy.cn/devtools/155770.html

相关文章

K8s介绍代理外部服务的svc几种方式

在 Kubernetes 中&#xff0c;若需让集群内应用访问外部服务&#xff0c;可通过以下 **Service 配置方式**实现代理&#xff1a; --- ### 1. **ClusterIP Service 手动维护 Endpoints** - **原理**&#xff1a;创建 ClusterIP 类型的 Service 并手动指定 Endpoints&#xff…

java异常处理——try catch finally

单个异常处理 1.当try里的代码发生了catch里指定类型的异常之后&#xff0c;才会执行catch里的代码&#xff0c;程序正常执行到结尾 2.如果try里的代码发生了非catch指定类型的异常&#xff0c;则会强制停止程序&#xff0c;报错 3.finally修饰的代码一定会执行&#xff0c;除…

【懒删除堆】力扣3092. 最高频率的 ID

你需要在一个集合里动态记录 ID 的出现频率。给你两个长度都为 n 的整数数组 nums 和 freq &#xff0c;nums 中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 ID &#xff0c;对应的 freq 中的元素表示这个 ID 在集合中此次操作后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的数目。 增加 ID 的数目&#xff1a;如果 freq[i] 是正…

计算机网络 笔记 网络层 3

IPv6 IPv6 是互联网协议第 6 版&#xff08;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xff09;的缩写&#xff0c;它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xff0c;旨在解决 IPv4 面临的一些问题&#xff0c;以下是关于 IPv6 的详细介绍&#xff1a; 产生背景&#xff1a;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shallowRef和shallowReactive的用法以及使用场景和ref和reactive的区别

Vue3 浅层响应式 API 1. ref vs shallowRef 1.1 基本概念 ref: 深层响应式&#xff0c;会递归地将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为响应式shallowRef: 浅层响应式&#xff0c;只有 .value 的改变会触发更新&#xff0c;不会递归转换对象的属性 1.2 使用对比 // ref 示例 const deepRe…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栈: LeetCode 641. 设计循环双端队列 (Ts版)

设计循环双端队列 https://leetcode.cn/problems/design-circular-deque/description/ 描述 设计实现双端队列。 实现 MyCircularDeque 类: MyCircularDeque(int k) &#xff1a;构造函数,双端队列最大为 k 。boolean insertFront()&#xff1a;将一个元素添加到双端队列头部…

【开源免费】基于SpringBoot+Vue.JS贸易行业crm系统(JAVA毕业设计)

本文项目编号 T 153 &#xff0c;文末自助获取源码 \color{red}{T153&#xff0c;文末自助获取源码} T153&#xff0c;文末自助获取源码 目录 一、系统介绍二、数据库设计三、配套教程3.1 启动教程3.2 讲解视频3.3 二次开发教程 四、功能截图五、文案资料5.1 选题背景5.2 国内…

基于微信的课堂助手小程序设计与实现(LW+源码+讲解)

专注于大学生项目实战开发,讲解,毕业答疑辅导&#xff0c;欢迎高校老师/同行前辈交流合作✌。 技术范围&#xff1a;SpringBoot、Vue、SSM、HLMT、小程序、Jsp、PHP、Nodejs、Python、爬虫、数据可视化、安卓app、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等设计与开发。 主要内容&#xff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