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一款国民 APP,日活 10 亿,不夸张的说,很多的人生活已经不能离开微信了,但在使用微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让人不是那么满意的地方,今天我们来聊聊微信语音的问题。
先来看下大家是怎么吐槽微信语音消息的。
在我看来自己对别人发语音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发的人是爽了,按一下就嗖出去了。
但是别人要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会好麻烦,不得不听完。
不像是文字,扫一眼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插上耳机听语音麻烦,不插耳机容易被别人听到。
文字消息大致看一眼容易捕获到对方想表达的信息,而语音要全部听完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在对方吐字不清楚、环境嘈杂的情况下要听好几遍语音才能明白语音内容,获取消息的时间成本又增加了不少。
重要文字消息消息可以复制粘贴记在备忘录中,语音消息则不便如此。
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太高,你可能需要听数遍一分钟的语音,才能理解对方到底在说什么。而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
公共场合听语音,外放了,被一群人听到
公共场合听语音,用听筒,发现听不清,于是不得不调音量再听一遍
听语音,想用听筒,结果没听到声音,一拿开,外放了,被一群人听到
于是有很多人就开始问微信为啥不能快进语音和暂停语音消息,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首先语音的快进和暂停肯定不是技术实现上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因为微信做产品坚持的一个原则:用户对产品提出新的需求,要弄清楚需求的具体场景,以及需求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否有其他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直接实现用户的需求。
我觉得这个非常有道理,用户对语音消息的吐槽,要分析为啥会吐槽,真的是一个快进和暂停就能解决的吗?我看未必,而且快进和暂停反而可能要增加用户聊天的额外负担,短短的 60 秒语音,快进的话需要精准到具体多少秒,这无疑是需要用户花费一定的使用和时间成本的。
我觉得用户吐槽语音消息是因为在不方便听语音的场景下收到了语音消息,这种体验才是让人很难受的,这应该才是吐槽的根本原因和问题的本质。
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工具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发消息者并不清楚语音消息接收者是否方便听语音,所以最高效的解决方式就是消息接收者直接回复对方不方便听语音,并告诉对方发送文字消息。
但是工具可以做一些优化,把用户不方便听语音的状态提示给语音消息发送者。我个人觉得如果微信真的要打算对语音消息进行优化,有可能会增加一个让用户设置语音消息免打扰的开关。
用户可以设置某个时间段内可能不方便接收语音的状态,当有朋友在该时间段内给你发语音消息时会收到提示,告诉对方你当前不方便听语音消息,并自动把语音消息翻译成文字消息发送。
这个其实依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用户可能都懒得去设置这个免打扰,所以最高效的还是直接告诉对方自己不方便听语音,发送文字消息。
所以说到底,并不一定是工具的错,是人的问题。给别人发语音消息时稍微考虑下对方是否可能方便听语音消息,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地点、时间等是不是更适合使用文字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