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本文仅仅是纯粹的知识分析类文章,不涉及任何对于航空知识领域外内容的评价。笔者对于参演的演职人员、现实生活中的试飞员、科研人员等一并表示尊敬和感谢。如果荣幸得到了您的读览,欢迎就相关技术层面开展讨论。
正文部分:
尾旋
看完了《长空之王》后,印象最深的一个险情就是尾旋了。“我已进入尾旋。”“一圈、两圈、三圈”“无法改出”这个状态下,飞机出于一种一边快速打转转,一边快速掉高情况。众所周知,飞行的姿态是由飞机机翼上的可动舵面来操控的,但是当飞机失速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接近于0,那么机翼舵面上的空气流速自然也接近于0。此时机翼相对空气是静止状态的,所以,飞行员无法通过操纵舵面来改变飞行姿态。失去了控制的飞机,就会如叶片一般下坠、翻转……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尾旋阶段,飞机会陷入完全重复的运动状态,一般来说就是不停地旋转。这时,机翼完全失速,舵面的效率很低,飞机会以每秒几百米的速度迅速下落。此时的飞机已经很难控制,想要从尾旋中脱离的话,飞行员需要想尽办法使飞机停止旋转,然后低头向下俯冲来加速。当速度足够时,再转入平飞。如果离地面高度不够,没时间改出,战斗机的飞行员只能选择跳伞逃生。
可是如果是客机呢?后果不堪设想。
反尾旋伞
飞机进入失速/尾旋飞行状态,当试飞员用操纵面无法改出时,可以启动反尾旋伞系统,利用反尾旋伞产生的力和力矩迅速使飞机停止旋转并从失控状态恢复到正常飞行状态,从而保证飞行安全。反尾旋伞一般只会出现在军用试验飞机上,正常服役的军用飞机是没有的。
容易产生的误区:
可能有不少观众看完后会好奇,为什么要在车上测试这个反尾旋伞?为啥从车上测试完之后直接上天了?这就涉及到反尾旋伞具体的实验流程。
首先要做到的肯定是通过验证方案,确定伞的面积、绳的长度、相关的材料选择。对于伞的子部件要进行独立测试实验。车载系统实验、机载静系统实验、地面滑行实验等等之后,才是最终上天。
作为观众,我们不能强求把具体每个细节在有限的电影中像我们展示地清清楚楚,这也不合适。但是我们是可以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学习态度的。
参考引用:
- [1]西光旭,刘永易,吴冲,张俊杰,陈英豪.某型飞机失速尾旋模拟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22,34(04):878-890.DOI:10.16182/j.issn1004731x.joss.22-0237.
- [2]秦嘉政.飞行员杀手——失速尾旋[J].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20(Z2):22-25.
- [3]相梅,李玉飞,武琳,黄勇强.基于Simulink的反尾旋伞系统建模与仿真[J].教练机,2020(02):44-46.
- [4]张向前,杨建勇,付细能,赵斌.应急动力装置在防偏防尾旋试飞中的应用[J].教练机,2020(0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