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和微博上,人们用“@”符号来点朋友的名,用“#”符号来强调某个话题。如果你看到某个微博上面写着“#今日新词”,那么你就知道这条微博应该和这个话题有些关联。那么,你是怎么称呼“#”这个符号的呢?它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小小的井字形符号背后,纠结着无数种叫法和名称。它常常被称作磅标志、数字标志,最近一段时间,标签(hashtag)的说法又开始大行其道。之所以有磅标志的说法,是因为“#”符号来源于重量单位磅(lb)—— lb是拉丁语“libra pondo”的缩写,意为一磅的重量。当书写lb这两个字母的时候,很容易连笔交叉,写成类似字母t的样子。下图有真相。
数字标志的说法则发展自不列颠,因为磅标志很容易和英国货币英磅相混淆。因此“#”有时候读作“number”,比如在“#2 pencil”这样的例子中。
那么,“#”的正式大名到底是什么?答案是——“octothorpe”。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是一个人工合成词,它和电话诞生于同一个实验室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对电话的键盘做出了一些调整,把“#”这个符号添加到了键盘中,目的是为了用它来向电话的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因为“#”号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这些科技工作者们便想自己给它起个名字。他们认为这东西应该叫“octo”打头的名字,因为它有八个小触角。但是怎么才能把“octo”这个代表“8”的词根转换为名词呢?接下来所发生的具体细节已不可考,但根据一篇报道的说法,贝尔试验室的工作人员Don MacPherson 用奥运选手Jim Thorpe(译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美国传奇运动员)的名字来命名“#”号。另外一名贝尔实验室的前雇员则声称这是一个无意义的词,完全为了搞笑。还有一篇同样无法核实的报道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具词源学意义的解释——“thorpe”是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意为农场或者田地。所以“octothorpe”的字面意思就是“八块土地”。
“hash”一词的历史比以上这些说法都要久远,但它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变得流行。(可能是因为它另人们联想到了让人没有食欲的晚餐食物。译注:hash也有杂烩之意)1910年的时候,它的最初意义为军装夹克上的条纹。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它开始指代“#”符号。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hashtag”成为了描述“#”号的最热词汇。
同样的符号在其他领域也有运用。音乐家们把“#”视为升半音符号;文字编辑把它理解为“在两个句子之间增加空白”。在计算机语言中,“#”意味着它之后的内容仅作为评论备注,而非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