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信用消费的出现与电子消费方式的进一步便捷化,“预付式消费方式”逐渐在社会上普及开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已经渗透到居民饮食、文化、娱乐、和体育等行业领域,成为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主流消费业态。
所谓预付式消费,就是指消费者为了以优惠的价格获得一定的商品或接受一定的服务,预先向预付卡的发行者支付一定的资金,获得消费凭证,按次或按期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方式。
在预付式消费中,预付式消费合同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而预付卡或其他的消费凭证则是预付式消费合同的载体。从法律的角度 ,预付式消费是合法的经营方式,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而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
常见的预付式消费有单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以及提货券等。据权威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预付式消费发卡企业数(含个体工商户)已超100万家,其中备案6149家,销售规模达到5732.04亿元。保守估计,国内预付式消费市场已经超过10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预付式消费模式积极作用明显。消费者一次性缴纳足额费用后,可以享受生活消费上的优惠便利。经营者也可提早收到款项,在降低流失顾客风险的同时,增加流动资金,从而不断扩大规模,达到占领市场份额与地位的目的。
一、预付式消费的风险
预付式消费因具有优惠、便捷等优势,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一致青睐。但预付式消费存在预付性、风险单向性等特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导致消费者一开始就处在被动位置,无疑是增加了消费者的单方风险。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消费者极易掉进以下几种消费陷阱:
(1)经营者欺诈行为多发
不法商家利用预付式消费进行诈骗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以极大的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一旦达到目的,便以装修、整改等理由停业。第二,进行虚假优惠宣传,以办理预付式消费卡将会有额外收益来引诱消费者,却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以各种借口不兑现约定。第三,利用法律漏洞,变更工商登记,跑路后不再提供产品和服务。
(2)合同存在不平等条款
在预付式消费中,商家故意制定一些霸王条款,如会员卡只能由登记的办卡人本人使用,无权转让他人;预付式消费卡丢失,商家概不补办和退还。即便有些商家承诺可以转让退还,但会在具体的办理中设置诸多门槛,使得消费者不得不放弃。这些霸王条款是商家的单方面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系不合法行为。
(3)消费者维权困难
首先,举证困难。在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与经营者往往是一手交钱一手拿卡,两者之间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合同,一旦权益受到损害或发生纠纷,消费者很难拿出维权的证据。其次,维权成本高。当发生纠纷时,商家往往占据优势。消费者若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则面临着繁琐的程序和高昂的成本。最后,因为预付式消费卡的发放主体转移资产或破产,消费者难以获得预付款赔偿。
(4)个人隐私遭到泄露
在办理预付式消费卡的过程中,商家往往以登记资料为由让消费者填写详细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过,由于缺乏具体条款约束,有的商家会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广告、理财、保险等公司,消费者便经常会收到推销电话和短信,甚至被冒名办理信用卡。
二、造成预付式消费风险的原因
造成预付卡的发行、流通、管理环节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监管、商家、消费者这三个主要角色出发去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商家,商家收了预付款后,由于经营不善,违背市场秩序和规律,盲目的扩张导致经营失败,无法兑付服务或降低兑付服务质量。当然,还有的商家从一开始就只为了圈钱跑路,这种情况也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另一方面,商家对接监管不主动,导致企业备案难以推动。原因是商家进行预付式营销,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提前获得流动的资金,对接了监管后,反而导致可用资金减少了,所以除非监管时时刻刻盯着,否则都不会主动去备案。最后就是监管系统对接的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比较高,也不是一般的小商家能够有这个能力去对接。
从监管的角度看,首先是监管难度大。经营主体多,涉及的消费者更多,发生了纠纷后调解时间往往拖得很久,最终处置成功率极低。再者,由于消费者通常没有与商家签订合同,交易数据也是在商家系统中,导致难以取证,难以立案。即使立案成功,商家资不抵债,就算胜诉,退款也还是难以执行。其次,监管强制性低。监管办法只强制要求集团发企业备案,对于个体工商户的备案并没有强制。除了集团发卡涉及的金额更大之外,上面说到的中小企业数量太多也是主要的原因。最后,监管通常会涉及到很多部门,比如商户部,市场监督管理局,预付卡协会、银行甚至公安部门。这里从资金监管到调解到立案到执行,需要极高效的数据同步和协同监管机制,这一点目前的机制是相当欠缺的。再者,目前商家数据需要主动上报,对于数据的真实性无法验证,资金存管账户预警也存在滞后,这些都是导致当前监管效果有限的原因。
从消费者的角度,最主要就是贪图便宜而盲目消费,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事前不签合同,事后也不知道怎么维权。
三、解决方案——建立预付式消费行业联盟链
究其行业乱象原因,说到底最本质的矛盾是,用户对服务预期的需求往往超出商家按约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意愿。监管起到的作用,最理想的是提高商家按约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意愿,而目前的监管策略往往让商家更加束手束脚,并不利于商家的经营。
其实,用户想要的很简单,服务有优惠,还要有质量,资金安全还能退出。商家想要的无非就是有流动资金,能够增加营业收入,如果能锁定自己的私域流量,还能传播口碑就更好了。如何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监管,采用疏而不堵的手段去监管,是最根本的问题。
通过商家发卡信息的公开和追溯,让所有交易数据实时可查看、可统计、可预警,并以此构建商家诚信系统,与金融机构联合解决商家资金问题,方能让整个生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区块链正是可以满足上述需求的工具。
基于区块链搭建的联盟链,以各个监管机构为节点,可以做到:
(1)纠纷取证
完善预付式消费合同的架构,对合同进行链上存证;
通过智能合约来规范双方责权和有效期,规范业务流程
(2)交易记录
交易必须链上执行,预防交易作假
实时上报卡券发行、交易核销数据,便于对当前资管账户余额进行预警
(3)对接第三方数据
从链的层面对接其他联盟链数据,成本要远远低于中心化系统对接
预付式行业生态结果示意图
区块链的价值网络属性,可以让电子卡券能像实体卡券一样在人与人之间流通。通过预付式消费行业联盟链,可以促使节点上的商家采取标准化的卡券发行合约,杜绝霸王条款,还能规范行业协议在链上达成,相当于进行实时快照,便于纠纷取证。同时可以给商家和消费者实时上报卡券发行、交易核销数据,结合企业经营数据和信用情况进行资金预警。
除此以外,同时保障了用户权益和商家权益。对于用户,一是可交换或共享权益,提供更低成本的资金出入途径,二是基于企业信用和服务评价,用户可轻易判断是购卡风险。对于商家,通过诚信经营可快速、合法地获得流动资金、流量和口碑,进而赢得竞争优势。
四、成熟的落地案例介绍
鲸矿是一款以区块链卡券流通交易为核心,以微信/支付宝小程序、APP等为应用载体,以电子卡券为主营方向,整合前端发卡商户资源,建立基于区块链卡券的跨主体流通和营销渠
道的解决方案。
鲸矿业务交易流程示意图
商家在鲸矿数字资产发布平台进行卡券发行登记,可以根据内置的智能合约模板自行发行区块链积分和卡券,设定卡券初始销售的价格以及限购策略。消费者则可以在鲸矿用户端进行卡券购买、转赠以及转销,还增加了限时优惠活动和抽奖、任务等趣味玩法来调动消费者积极性。
有趣的是,鲸矿中所涉及的所有积分和卡券都是基于区块链发行的,是属于用户自己的资产,而不是中心化系统中的数据。用户甚至可以把做任务换来的积分、抽奖券等资产转送或转卖给其他人。
鲸矿中所有的卡券、积分交易都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完成,所有的账本都记录在区块链中实时可查、不可篡改,这为对接监管系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鲸矿的玩法示意图
结语
未来,相信伴随着区块链技术大规模落到各省市的预付式消费行业的场景之中,将可以有效地遏制当前预付式消费乱象。当然,预付式消费顽疾形成已久,无法一蹴而就地治理。除了区块链技术的驱动外,还需要各地监管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配合,来共同搭建联盟链,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作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域乎积极用区块链推动预付式消费行业发展,大力推进区块链与政府监管场景融合应用,与预付式消费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助力各地区预付式消费行业联盟链的搭建和运转。
资料参考:民生智库 | 试论预付式消费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