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结构二叉树(递归暴力美学)

ops/2025/2/8 9:42:4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1. 链式结构二叉树

完成了顺序结构二叉树的代码实现,可以知道其底层结构是类似顺序表的结构;
因此,链式结构的二叉树类似于链表结构。

二叉树的结构一般由指数据域和左右指针域这三个域组成。

typedef char BTDataType;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BTDataType data; //当前结点数据域struct BinaryTreeNode* left; //指向当前结点左孩⼦struct BinaryTreeNode* right; //指向当前结点右孩⼦
}BTNode;

1.1 二叉树创建

由于二叉树的代码实现过于复杂,因此这里采用手动创建一棵链式二叉树方便后续思路的代码实现。

单独封装一个函数可用来申请结点(和链表一样);
手动创建多个结点,并让其形成一棵二叉树

BTNode* BuyNode(BTDataType x)
{BTNode* node = (BTNode*)malloc(sizeof(BTNode));if (node == NULL){perror("malloc fail!");exit(1);}//malloc成功node->data = x;node->left = node->right = NULL;return node;
}
//手动构造一颗二叉树
BTNode* CreaterTree()
{BTNode* newnodeA = BuyNode('A');BTNode* newnodeB = BuyNode('B');BTNode* newnodeC = BuyNode('C');BTNode* newnodeD = BuyNode('D');BTNode* newnodeE = BuyNode('E');BTNode* newnodeF = BuyNode('F');newnodeA->left = newnodeB;newnodeA->right = newnodeC;newnodeB->left = newnodeD;newnodeC->left = newnodeE;newnodeC->right = newnodeF;return newnodeA;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前中后序遍历

既然是二叉树,那必然也离不开遍历。因此,我们有多种遍历方式。

2.1 遍历规则

按照规则,二叉树的遍历有:前序/中序/后序的递归结构遍历:

  1.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访问顺序为:根结点、左子树、右子树(简称:根、左、右)
  2.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访问顺序为:左子树、根结点、右子树(简称:左、根、右)
  3.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后
    访问顺序为:左子树、右子树、根结点(简称:左、右、根)

以前序遍历为例如下图所示:
遵循前序遍历的规则:
1 先是访问A结点,然后进入左子树;
2. 在左子树中访问B根结点,进入B结点的左子树;
3. 在左子树中访问D根结点,而D中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返回访问B的右子树;
4. B的右子树不存在,返回访问A的右子树;
5. 在右子树中访问C根结点,进入C结点的左子树;
6. 在左子树中访问E根结点,而E中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返回访问C的右子树;
7. 在右子树中访问F根结点,F中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遍历结束。

因此,前序遍历出来的数据是: A B D NULL NULL NULL C E NULL NULL F NULL NULL (NULL表示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文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代码实现

为了方便理解,建议看完此二篇。
函数栈帧的创建和销毁.

函数递归的理解 <-- 详见此文


前序遍历
//前序遍历 --- 根左右
void PreOrder(BTNode* root)
{if (root == NULL){printf("NULL ");return;}printf("%c ", root->data);PreOrder(root->left);PreOrder(root->right);
}

图文理解

以上文的二叉树,前序遍历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 --- 左根右
void InOrder(BTNode* root)
{if (root == NULL){printf("NULL ");return;}InOrder(root->left);printf("%c ", root->data);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 --- 左右根
void PostOrder(BTNode* root)
{if (root == NULL){printf("NULL ");return;}PostOrder(root->left);PostOrder(root->right);printf("%c ", root->data);
}

3. 结点个数以及高度等

二叉树结点个数

错误示例1:

int BinaryTreeSize(BTNode* root)
{static int size = 0;if (root == NULL){return 0;}++size;BinaryTreeSize(root->left);BinaryTreeSize(root->right);return size;
}

我们开始的想法是通过调用该函数,在里面通过变量size计数,但每次递推调用函数的时候size又会重新置为0,因此我们又考虑用static修饰size延长其生命周期,使得每次递推的时候都能使size保存上一个函数调用的值最后返回size的值得到该二叉树的结点个数。

但是,这明显存在一个错误,如果我们再次计算这个二叉树结点个数会出现什么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打断点调试会发现size的值是从6开始的,这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size被static修饰延长了生命周期,使得该变量不再是因为栈空间的结束而销毁。因此,该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错误示例2:

void BinaryTreeSize(BTNode* root, int* psize)
{if (root == NULL){return 0;}++(*psize);BinaryTreeSize(root->left,psize);BinaryTreeSize(root->right,psize);
}

既然我们不能从函数内部计数,那么我们是否能在函数外部定义指针变量size(要使得形参的改变能影响实参)来计数呢?
虽然解决了生命周期被延长的做法,但下次调用函数依旧会出现问题,还是因为size没有从0开始(需要手动置为0)。

正确做法:

// ⼆叉树结点个数
int BinaryTreeSize(BTNode* root)
{if (root == NULL){return 0;}return 1 + BinaryTreeSize(root->left) + BinaryTreeSize(root->right);
}

深刻理解了递归和栈帧空间的创建销毁思想后,一棵二叉树是由根结点、左子树和右子树组成的,那么计算结点个数自然而然就是 1 + 左子树 + 右子树

4. 层序遍历

建议看完此篇。
栈和队列 <-- 详见此文

层序遍历:从所在二叉树的根结点出发,先访问第⼀层的树根结点,然后从左到右访问第2
层上的结点,接着是第三层的结点,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逐层访问树的结点的过程。

实现层序遍历需要额外借助数据结构:队列

  1. 二叉树的根节点传给队列(队列可根据根节点找到左子树和右子树);
  2. 取队头元素并打印,同时删除队头元素;
  3. 若存在左孩子或右孩子,依次入队列;
  4. 继续取队头元素并打印,删除队头元素同时将队头的左孩子和右孩子入队列(存在情况下);
  5. 如此循环下去,直到队列为空完成了层序遍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层序遍历
void LevelOrder(BTNode* root)
{//借助数据结构--队列Queue q;QueueInit(&q);QueuePush(&q, root);while (!QueueEmpty(&q)){//取队头,出队头BTNode* top = QueueFront(&q);QueuePop(&q);printf("%c ", top->data);//队头左右孩子入队列(不为空)if (top->left){QueuePush(&q, top->left);}if (top->right){QueuePush(&q, top->right);}}QueueDestroy(&q);
}

5. 判断是否完全二叉树

非完全二叉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完全二叉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判断⼆叉树是否是完全⼆叉树
bool BinaryTreeComplete(BTNode* root)
{Queue q;QueueInit(&q);QueuePush(&q, root);while (!QueueEmpty(&q)){BTNode* top = QueueFront(&q);QueuePop(&q);if (top == NULL){break;}//把不为空的队头节点的左右孩子入队列QueuePush(&q, top->left);QueuePush(&q, top->right);}//队列不一定为空,继续取队头出队头while (!QueueEmpty(&q)){BTNode* top = QueueFront(&q);QueuePop(&q);if (top != NULL){QueueDestroy(&q);return false;}}QueueDestroy(&q);return true;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ppmy.cn/ops/156694.html

相关文章

探索 Spring Cloud Alibaba:开启微服务架构新时代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xff0c;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攀升&#xff0c;传统的单体架构逐渐难以满足快速迭代、高并发处理以及灵活扩展的需求。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xff0c;它将一个大型的应用拆分成多个小型、自治的服务&#xff0c;每个服务专注于特定的业务…

华为支付-免密支付接入免密代扣说明

免密代扣包括支付并签约以及签约代扣场景。 开发者接入免密支付前需先申请开通签约代扣产品&#xff08;即申请配置免密代扣模板及协议模板ID&#xff09;。 华为支付以模板维度管理每一个代扣扣费服务&#xff0c;主要组成要素如下&#xff1a; 接入免密支付需注意&#x…

【算法专场】分治(下)

目录 前言 归并排序 思想 912. 排序数组 算法思路 算法代码 LCR 170. 交易逆序对的总数 算法思路 算法代码 315. 计算右侧小于当前元素的个数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算法思路 算法代码 493. 翻转对 算法思路 算法代码 好久不见~时隔多日&…

动态词表采样:一种控制模型词表大小的新方法

在自然语言处理&#xff08;NLP&#xff09;领域&#xff0c;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模型的复杂度和性能。面对超大规模的词表&#xff0c;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词汇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探讨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动态采样方式从原始词表中提取有效词汇&…

掌握API和控制点(从Java到JNI接口)_37 JNI开发与NDK 05

*.so的入口函数&#xff1a;JNI_OnLoad() 执行System.loadLibrary()函数时&#xff0c; VM会反向调用*.so里的JNI_OnLoad()函数。用途有二&#xff1a; 1. VM询问此*.so使用的JNI版本编号。 2. VM要求*.so做一些初期设定工作(Initialization)&#xff0c;例如登记<函…

基于JavaWeb开发的Java+Jsp+SpringMVC漫威手办商城系统设计和实现

基于JavaWeb开发的JavaJspSpringMVC漫威手办商城系统设计和实现 &#x1f345; 作者主页 网顺技术团队 &#x1f345; 欢迎点赞 &#x1f44d; 收藏 ⭐留言 &#x1f4dd; &#x1f345; 文末获取源码联系方式 &#x1f4dd; &#x1f345; 查看下方微信号获取联系方式 承接各种…

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

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是一个广泛应用的企业架构框架&#xff0c;旨在帮助组织高效地进行架构设计和管理。 TOGAF 的核心就是由我们熟知的四大架构领域组成: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 企业数字化架构设计中的最常见要素是4A 架构。 4…

如何在 Kivy 中从按钮更新选项卡内容

在 Kivy 中&#xff0c;您可以通过使用 TabbedPanel 和 Button 控件实现从按钮更新选项卡内容的功能。TabbedPanel 是一个允许在不同标签之间切换的控件&#xff0c;而按钮则可以用来触发更新内容的操作。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xff0c;展示了如何在 Kivy 中创建一个带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