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函数详解

ops/2025/2/7 15:34:07/

函数定义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于执行指定任务的代码块。

Go 语言中支持:函数、匿名函数和闭包。

Go 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 func 关键字,具体格式如下:

func 函数(参数)(返回值){
函数}

其中:

  • 函数名: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但函数名的第一个字母不能是数字。在同一个包
    内,函数名也称不能重名(包的概念详见后文)。
  • 参数:参数由参数变量和参数变量的类型组成,多个参数之间使用,分隔。
  • 返回值:返回值由返回值变量和其变量类型组成,也可以只写返回值的类型,多个返回值必须用()包裹,并用,分隔。
  • 函数体:实现指定功能的代码块。

我们先来定义一个求两个数之和的函数

func intSum(x int, y int) int {return x + y
}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都是可选的,例如我们可以实现一个既不需要参数也没有返回值的函数

func sayHello()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函数的调用

定义了函数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函数名()的方式调用函数。 例如我们调用上面定义的两个函数,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intSum(x int, y int) int {return x + y
}func sayHello() {fmt.Println("Hello World")
}
func main() {sayHello()ret := intSum(1, 2)fmt.Println(ret) // 3
}

注意,调用有返回值的函数时,可以不接收其返回值。

函数的参数

  1. 类型简写

函数的参数中如果相邻变量的类型相同,则可以省略类型,例如:

func intSum(x, y int) int {return x + y
}

上面的代码中,intSum 函数有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的类型均为 int,因此可以省略 x 的类型,因为 y 后面有类型说明,x 参数也是该类型。

  1. 可变参数

可变参数是指函数的参数数量不固定。Go 语言中的可变参数通过在参数名后加…来标识。

注意:可变参数通常要作为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intSum2(x ...int) int {fmt.Println(x) //x 是一个切片sum := 0for _, v := range x {sum = sum + v}return sum
}
func main() {ret1 := intSum2()ret2 := intSum2(10)ret3 := intSum2(10, 20)ret4 := intSum2(10, 20, 30)fmt.Println(ret1, ret2, ret3, ret4) //0 10 30 60
}

固定参数搭配可变参数使用时,可变参数要放在固定参数的后面,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intSum3(x int, y ...int) int {fmt.Println(x, y) // sum := xfor _, v := range y {sum = sum + v}return sum
}
func main() {ret5 := intSum3(100) // 100 []  可变参数是切片ret6 := intSum3(100, 10) // 100 [10]ret7 := intSum3(100, 10, 20) // 100 [10 20]ret8 := intSum3(100, 10, 20, 30) // 100 [10 20 30]fmt.Println(ret5, ret6, ret7, ret8) //100 110 130 160
}

本质上,函数的可变参数是通过切片来实现的。

函数返回值

Go 语言中通过 return 关键字向外输出返回值。

  1. 函数多返回值

Go 语言中函数支持多返回值,函数如果有多个返回值时必须用()将所有返回值包裹起来。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calc(x, y int) (int, int) {sum := x + ysub := x - yreturn sum, sub
}
func main() {sum, sub := calc(2, 1)fmt.Println(sum, sub) // 3 1
}
  1. 返回值命名

函数定义时可以给返回值命名,并在函数体中直接使用这些变量,最后通过 return 关键字返回。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calc(x, y int) (sum int, sub int) {sum = x + ysub = x - yreturn
}
func main() {sum, sub := calc(2, 1)fmt.Println(sum, sub) // 3 1
}

函数变量作用域

  1. 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是定义在函数外部的变量,它在程序整个运行周期内都有效。 在函数中可以访问到全局变量。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 定义全局变量 num
var num int64 = 10func testGlobalVar() {fmt.Printf("num=%d\n", num) //函数中可以访问全局变量 num
}func main() {testGlobalVar() //num=10
}
  1. 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是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 函数内定义的变量无法在该函数外使用。

例如下面的示例代码 main 函数中无法使用 testLocalVar 函数中定义的变量 x: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testLocalVar() {//定义一个函数局部变量 x,仅在该函数内生效var x int64 = 100fmt.Printf("x=%d\n", x)
}func main() {testLocalVar() // x=100//fmt.Println(x) // 此时无法使用变量 x
}
  • 如果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重名,优先访问局部变量
package mainimport "fmt"// 定义全局变量 num
var num int64 = 10func testNum() {num := 100fmt.Printf("num=%d\n", num) // 函数中优先使用局部变量
}func main() {testNum() // num=100
}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语句块定义的变量,通常我们会在 if 条件判断、for 循环、switch 语句上使用这种定义变量的方式。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testLocalVar2(x, y int) {fmt.Println(x, y) //函数的参数也是只在本函数中生效if x > 0 {z := 100 //变量 z 只在 if语句块生效fmt.Println(z)}//fmt.Println(z)//此处无法使用变量 z
}
func main() {testLocalVar2(1, 2) 
}

同理 for 循环语句中定义的变量,也是只在 for语句块中生效: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testLocalVar3() {for i := 0; i < 10; i++ {fmt.Println(i) //变量 i 只在当前 for 语句块中生效}//fmt.Println(i) //此处无法使用变量 i
}
func main() {testLocalVar3()
}

函数类型与变量

  1. 定义函数类型

我们可以使用 type 关键字来定义一个函数类型,具体格式如下:

type calculation func(int, int) int

上面语句定义了一个 calculation 类型,它是一种函数类型,这种函数接收两个 int 类型的参数并且返回一个 int 类型的返回值。

简单来说,凡是满足这个条件的函数都是 calculation 类型的函数,例如下面的 add 和 sub 是calculation 类型。

package mainimport "fmt"type calculation func(int, int) intfunc add(x, y int) int {return x + y
}
func sub(x, y int) int {return x - y
}func main() {var a calculationa = addfmt.Println(a(2, 1)) // 3var b calculationb = subfmt.Println(b(2, 1)) // 1}
  1. 函数类型变量

我们可以声明函数类型的变量并且为该变量赋值:

package mainimport "fmt"type calculation func(int, int) intfunc add(x, y int) int {return x + y
}
func sub(x, y int) int {return x - y
}func main() {var c calculation               // 声明一个 calculation 类型的变量 cc = add                         // 把 add 赋值给 cfmt.Printf("type of c:%T\n", c) // type of c:main.calculationfmt.Println(c(1, 2))            // 像调用 add 一样调用 cf := sub                        // 将函数 sub 赋值给变量 f1fmt.Printf("type of f:%T\n", f) // type of f:func(int, int) intfmt.Println(f(20, 10))          // 像调用 sub 一样调用 f}

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分为函数作为参数和函数作为返回值两部分。

  1. 函数作为参数

函数可以作为参数: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add(x, y int) int {return x + y
}
func calc(x, y int, op func(int, int) int) int {return op(x, y)
}func main() {ret2 := calc(10, 20, add)fmt.Println(ret2) //30
}
  1. 函数作为返回值

函数也可以作为返回值: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add(x, y int) int {return x + y
}
func sub(x, y int) int {return x - y
}
func do(s string) func(int, int) int {switch s {case "+":return addcase "-":return subdefault:return nil}
}func main() {var a = do("+")fmt.Println(a(10, 20)) // 30
}

匿名函数和闭包

  1. 匿名函数

函数可以作为返回值,但是在 Go 语言中函数内部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定义函数了,只能定义匿名函数。匿名函数就是没有函数名的函数,匿名函数的定义格式如下:

func(参数)(返回值){
函数}

匿名函数因为没有函数名,所以没办法像普通函数那样调用,所以匿名函数需要保存到某个变量或者作为立即执行函数: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 将匿名函数保存到变量add := func(x, y int) {fmt.Println(x + y) // 30}add(10, 20) // 通过变量调用匿名函数//自执行函数:匿名函数定义完加()直接执行func(x, y int) {fmt.Println(x + y) // 30}(10, 20)
}

匿名函数多用于实现回调函数和闭包。

  1. 闭包

闭包可以理解成“定义在一个函数内部的函数“。在本质上,闭包是将函数内部和函数外部连接起来的桥梁。或者说是函数和其引用环境的组合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adder() func(int) int {var x intreturn func(y int) int {x += yreturn x}
}
func main() {var f = adder()fmt.Println(f(10)) //10fmt.Println(f(20)) //30fmt.Println(f(30)) //60f1 := adder()fmt.Println(f1(40)) //40fmt.Println(f1(50)) //90
}

变量 f 是一个函数并且它引用了其外部作用域中的 x 变量,此时 f 就是一个闭包。 在 f 的生命周期内,变量 x 也一直有效。

闭包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牢记闭包=函数+引用环境。

defer语句

Go 语言中的 defer 语句会将其后面跟随的语句进行延迟处理。在 defer 归属的函数即将返回时,将延迟处理的语句按 defer 定义的逆序进行执行,也就是说,先被 defer 的语句最后被执行,最后被 defer 的语句,最先被执行。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fmt.Println("start")defer fmt.Println(1)defer fmt.Println(2)defer fmt.Println(3)fmt.Println("end")
}

结果:

start
end
3
2
1

由于 defer 语句延迟调用的特性,所以 defer 语句能非常方便的处理资源释放问题。比如:资源清理、文件关闭、解锁及记录时间等。

  1. defer执行时机

在 Go 语言的函数中 return 语句在底层并不是原子操作,它分为给返回值赋值和 RET 指令两步。而 defer 语句执行的时机就在返回值赋值操作后,RET 指令执行前。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T 指令是指机器层面或汇编层面的一个指令,用于实现函数调用后的返回操作。具体来说,RET 指令的作用是从当前函数返回到调用者的位置继续执行代码。

  1. defer案例
  • 案例1:defer与命名返回值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f1() int {x := 5defer func() {x++}()return x
}
func f2() (x int) {defer func() {x++}()return 5
}
func f3() (y int) {x := 5defer func() {x++}()return x
}
func f4() (x int) {defer func(x int) {x++}(x)return 5
}
func main() {fmt.Println(f1())fmt.Println(f2())fmt.Println(f3())fmt.Println(f4())
}

代码详解:
这段代码展示了 Go 语言中 defer 语句与命名返回值、匿名返回值的不同交互方式。让我们逐一分析每个函数

(1)f1 函数

  • 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 x 并初始化为 5。
  • 使用 defer 来延迟执行一个匿名函数,在这个匿名函数中对 x 进行自增操作。
  • 返回 x 的初始值 5,但由于 defer 在返回前执行,因此会先将 x 自增为 6。
  • 然而,由于 x 不是命名返回值,所以最终返回的仍然是 5。

(2)f2 函数

  • 返回值被命名为 x 并且没有在函数体中再次赋值(直接在 return 语句中设置为 5)。
  • 同样使用 defer 来延迟执行一个匿名函数,在该匿名函数中对命名返回值 x 进行自增操作。
  • return 5 执行时,首先将返回值 x 设置为 5,然后执行 defer 中的内容,将 x 增加到 6。
  • 因此,最终返回的结果是 6。

(3) f3 函数

  • 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 x 并初始化为 5,同时定义了命名返回值 y
  • 使用 defer 来延迟执行一个匿名函数,在该匿名函数中对局部变量 x 进行自增操作。
  • return x 时,返回的是局部变量 x 的值,而 defer 操作只影响局部变量 x,并不会影响命名返回值 y
  • 因此,尽管 xdefer 中被增加到了 6,但返回的仍是 x 初始值 5,因为 y 没有受到影响。

(4) f4 函数

  • 定义了命名返回值 x,并使用 defer 调用一个带有参数的匿名函数,在该匿名函数中对传入的参数进行自增操作。
  • 参数 x 是按值传递的,因此在 defer 中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外部的 x
  • return 5 执行时,返回值 x 被设置为 5,并且 defer 中的操作仅影响到它自己的参数副本,不影响实际的返回值。
  • 最终返回的结果是 5。

综上所述,这些例子主要展示了 Go 语言中 defer 语句与命名返回值和非命名返回值之间的互动。特别是要注意,defer 内部修改的是局部变量还是命名返回值,这直接影响到函数的最终返回结果。

  • 案例2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calc(index string, a, b int) int {ret := a + bfmt.Println(index, a, b, ret)return ret
}
func main() {x := 1y := 2defer calc("AA", x, calc("A", x, y))x = 10defer calc("BB", x, calc("B", x, y))y = 20
}

代码详解:
这段代码展示了 Go 语言中 defer 语句的使用及其执行顺序。让我们逐步解析这段代码的执行过程:

(1) 初始化变量:在 main 函数开始时,定义了两个整型变量 xy 并分别初始化为 1 和 2。

(2) 第一个 defer 调用

  • 执行到 defer calc("AA", x, calc("A", x, y)) 这一行。
  • 根据 Go 中 defer 的特性,参数会在 defer 语句被执行时立即求值,而不是等到 defer 对应的函数实际执行时才计算。
  • 因此,首先会调用 calc("A", x, y),此时 x=1y=2,所以它打印出 "A 1 2 3" 并返回 3。
  • 然后,将 defer calc("AA", x, 3) 加入到延迟调用栈中(注意这里的 x 仍然是 1,因为这是在 x=10 之前计算的)。

(3) 修改 x 的值:将 x 修改为 10。

(4) 第二个 defer 调用

  • 接下来是 defer calc("BB", x, calc("B", x, y))
  • 同样地,先计算参数,首先调用 calc("B", x, y),这时 x=10y=2,因此打印 "B 10 2 12" 并返回 12。
  • 然后,将 defer calc("BB", 10, 12) 加入到延迟调用栈中(这里的 x 是 10,因为这是在 x=10 之后计算的)。

(5) 修改 y 的值:将 y 修改为 20,但这对已经加入到延迟调用栈中的函数没有影响,因为它们的参数值已经被确定。

(6) 函数结束:当 main 函数即将结束时,延迟调用栈中的函数会按照后进先出的顺序执行:

  • 首先执行 calc("BB", 10, 12),打印 "BB 10 12 22"
  • 然后执行 calc("AA", 1, 3),打印 "AA 1 3 4"

综上所述,程序的实际输出将会是:

A 1 2 3
B 10 2 12
BB 10 12 22
AA 1 3 4

这段代码很好地演示了 Go 语言中 defer 语句的行为,特别是参数预计算的特点以及延迟调用按逆序执行的规则。

内置函数(panic/recov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o 语言中目前(Go1.12)是没有异常机制,但是使用 panic/recover 模式来处理错误。 panic可以在任何地方引发,但 recover 只有在 defer 调用的函数中有效。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1. panic/recover 的基本使用

代码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funcA() {fmt.Println("func A")
}
func funcB() {panic("panic in B")
}
func funcC() {fmt.Println("func C")
}
func main() {funcA()funcB()funcC()
}

结果:

func A
panic: panic in Bgoroutine 1 [running]:
main.funcB(...)D:/project/go-project/cmd/main.go:9
main.main()D:/project/go-project/cmd/main.go:16 +0x5b

程序运行期间 funcB 中引发了 panic 导致程序崩溃,异常退出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recover 将程序恢复回来,继续往后执行。

示例代码: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funcA() {fmt.Println("func A")
}
func funcB() {defer func() {err := recover()//如果程序出出现了 panic 错误,可以通过 recover 恢复过来if err != nil {fmt.Println("recover in B")}}()panic("panic in B")
}
func funcC() {fmt.Println("func C")
}
func main() {funcA()funcB()funcC()
}

运行结果:

func A
recover in B
func C

注意:

  1. recover()必须搭配 defer 使用。
  2. defer 一定要在可能引发 panic
  1. defer 、recover 实现异常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fn2(num1 int, num2 int) int {defer func() {err := recover()if err != nil {fmt.Println("抛出异常给管理员发送邮件")fmt.Println(err)}}()res := num1 / num2return res
}func main() {fmt.Println(fn2(1, 0))
}

结果:

抛出异常给管理员发送邮件
runtime error: integer divide by zero
0
  1. defer 、panic、recover 抛出异常
package mainimport ("errors""fmt"
)func readFile(fileName string) error {if fileName == "main.go" {return nil}return errors.New("读取文件错误")
}
func fn3() {defer func() {err := recover()if err != nil {fmt.Println("抛出异常给管理员发送邮件")}}()var err = readFile("xxx.go")if err != nil {panic(err)}fmt.Println("继续执行")
}
func main() {fn3()
}

结果:

抛出异常给管理员发送邮件

参考文献

https://go.dev/doc/tutorial/getting-started

https://gobyexample.com/

https://www.w3schools.com/go/

https://go.dev/doc/tutorial/

https://www.geeksforgeeks.org/golang-tutorial-learn-go-programming-language/


http://www.ppmy.cn/ops/156467.html

相关文章

《Linux基础优化与常用软件包》

Linux基础优化&#xff08;Kylin系统&#xff09; 1、安装扩展仓库 cd /etc/yum.repos.d vim wget -o https://mirrors.aliyun.com/repo/epel-7.repo #安装完成后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yum repolist 2、优化ssh服务 vim /etc/ssh/sshd_config #修改端口号&#xff0c;禁止root用…

2025蓝桥杯JAVA编程题练习Day2

1.大衣构造字符串 问题描述 已知对于一个由小写字母构成的字符串&#xff0c;每次操作可以选择一个索引&#xff0c;将该索引处的字符用三个相同的字符副本替换。 现有一长度为 NN 的字符串 UU&#xff0c;请帮助大衣构造一个最小长度的字符串 SS&#xff0c;使得经过任意次…

TEE笔记

这个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可信执行环境&#xff08;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TEE&#xff09;**与**常规执行环境&#xff08;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 REE&#xff09;**的架构关系&#xff0c;同时也涉及了**虚拟化环境**。以下是对图中各个部分的详细解释&#x…

开源模型应用落地-安全合规篇-用户输入价值观判断(四)

一、前言 在深度合规功能中,对用户输入内容的价值观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功能不仅仅是对信息合法性和合规性的简单审核,更是对信息背后隐含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通过对价值观的判断,系统能够识别可能引发不当影响或冲突的内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和谐的…

路由器考研讲解

一、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1. 定义与定位 OSI模型归属&#xff1a;网络层设备&#xff08;第三层&#xff09;&#xff0c;负责连接不同网络&#xff0c;实现跨网段通信。 核心功能&#xff1a; 路由选择&#xff1a;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转发数据包。 分组转发&#xff1a;基…

HTML排版标签、语义化标签、块级和行内元素详解

目录 前言 一、HTML中的排版标签 1. 文本相关标签 1.1 标题标签 ~ 1.2 段落标签 1.3 强调和加粗 1.4 换行标签 1.5 水平线标签 二、HTML中的语义化标签 2.1 语义化标签概述 2.2 常见的语义化标签 示例&#xff08;核心代码部分&#xff09;&#xff1a; 三、HTM…

Ajax:重塑Web交互体验的人性化探索

在数字化时代&#xff0c;网页的交互性和响应速度已成为衡量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Ajax&#xff08;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xff09;&#xff0c;作为前端与后端沟通的桥梁&#xff0c;凭借其异步通信的能力&#xff0c;极大地提升了网页的动态性和用户友好度&…

Flutter的绘制流程

index 1;//当_dirtyElements集合中的“脏”节点还未处理完毕时&#xff0c;又添加了新的“脏”节点if (dirtyCount < _dirtyElements.length || _dirtyElementsNeedsResorting) {//根据“脏”节点的深度进行排序_dirtyElements.sort(Element._sort);_dirtyElementsNeeds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