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损失规避
(Loss aversion),又称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利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变现为风险追求。
收益 | 风险厌恶 | 不愿意冒险,追求保守收益 |
损失 | 风险追求 | 冒险追求最大收益 |
例子
由Daniel Kahneman(1934年~)和Amos Tversky(1937年~1996年)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中,通过以下的对照实验,观察到了此种心理上的“趋避现象”。次试验分为两组:
被实验团体先行持有1000单位的现金。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实验中,A选项和C选项最终手中持有现金是1000或2000的概率都是50%。相对的,选项B和选项D最终手中持有的现金是1500的概率是100%。即是说,被实验的团体在有可能获得利益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而在有可能遭受损失时,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拓展
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有看到一篇对损失规避的应用文章,觉得还蛮有意思的。稍微分一下给大家。
在营销、投资领域中,损失规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基于大众对风险的恐惧心理而促进成交。
转型AI产品经理(11):“损失规避”如何应用在Chatbot产品中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里面提到的利用损失规避激励用户行为的方法就真实的运用到了电商平台上
-
创造紧迫感:使用倒计时、库存有限等方式,激励用户尽快采取行动,避免错失机会。例如,限时优惠、限量折扣等可以促使用户更快地做出购买决策。
-
突出机会成本:在用户可能放弃某个操作或退出时,提醒他们可能错过的机会或损失的价值。比如,在用户即将离开页面时弹出提示,提醒他们可能错过的优惠。
想法
这个思维模型还挺有意思的,但看人的因素也比较大。就是看你到底是保守的还是大胆的。因为这是在让你做决策的时候,判断失去价值大小,而做出的选择。保守的朋友,在第2组实验中肯定会选择D的,至少能保下500单位的现金。而激进大胆的朋友,则会怀揣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想法,去选择C,有概率一个单位都不会损失。
我想了想,对于我来说,我应该是偏保守型的,对于看得见,算的着的概率,如同第2组实验中,我会选择D,妥妥的拿下500单位现金。但如果说D决策不是100%的,而是80%的概率,那我应该会选择C决策。看似挺矛盾,明显80%的概率还是比50%的高,所以决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做相应的调整。
当然像上文提到的电商,利用倒计时、限时等元素来刺激用户,告诉用户你再不买就亏了这个优惠了,亏了这个优惠你能忍?用户大概率就是抱有这样不能亏了这个白来的优惠,从而火速下单。(PS我还真吃这一套~~)
知道这个原理之后,在做决策的时候,更应该权衡得与失,而不是赌一把~虽然很难做到,那至少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你是第2组实验的朋友,你会做出怎么样的决策,欢迎留言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