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昆:科学之路读书笔记2
- 人工智能的低谷
- 人工智能无所不能吗?
- 谁将从AI人工智能革命中获益
- 结语
一起学AI系列博客:目录索引
人工智能的低谷
上回分享了读书缘由,杨立昆的背景及其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看法,这回分享他如何度过低谷以及哪些人能从这场革命中获益。
1987年12月6日,深度学习两巨头杨立昆和辛顿在实验室里碰巨头了,从前那个幽默的辛顿神情沮丧,讲了个苦涩的笑话:“今天是我40岁生日,我的职业生涯也到头了,什么也做不成了。
”杨立昆也不由谈到,“即便我们信念坚定,也会有某个动摇的时刻。”
20世纪80年代,AI走向第一次低谷,限于算力和训练方法,无法完成大规模数据训练任务。沮丧的辛顿和杨立昆都不知道,中国有句俗语一会生二(二生不三还不知道),第二次低谷的时候,辛顿60岁,杨立昆被AT&T公司强行“毕业”了。
然而,终究如哲言所道,“Difficulty is where value lies in.
”杨立昆的项目名字叫CIFAR,读音“see far”,意为“远见”。或许也寓意着,他们的研究,虽然会遇到黑夜,但黎明总会到来。
第一次低谷中,在黑夜中摸索几年后,杨立昆等人提出BP算法(反向传递梯度,调整学习参数),使得大规模训练AI网络成为可能,将人工智能推向第二波热潮。
第二次低谷中,引导走出黑夜的是,辛顿等人提出深度神经网络,试下大力出奇迹,将网络层数堆他个成百上千层(之前最深就是十几来层),没想到在IMAGENET大赛中一骑绝尘,图像识别正确率创纪录,接近人类图像分类感知水平。杨立昆他们没有想到,原来真的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最终,杨立昆与辛顿、本吉奥在2019年共享了计算机界顶级奖项——图灵奖,在杨立昆的战友说出那句“职业生涯到头了”32年后。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把你想要写的故事,坚持写下去,终会有答案,
哪怕可能会来得有些晚。
人工智能无所不能吗?
两次低谷,引导我们走向现在的第三轮热潮,甚至被称为是一场不亚于走入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革命。我们也许是在走入智能时代,但不得不提的是,包括杨立昆也表示,哪怕是现在,人工智能并不智能,有时甚至很智障。
他拒绝我们将AI技术神话,提倡我们理解背后的思维本质,而非术语公式。
我想,杨立昆可能是吃了大量投资人中途跑路的亏吧。一旦达不到高预期,精明的投资人就说:立昆兄,你耐力好,再顶一顶,我们还有点事就先撤了。可见,投资人大多都是好汉——不吃眼前亏那种。
就我所知,当下AI进展虽然如火如荼,但核心主要是深度学习那一套,解决问题比较好的,主要是自动化场景问题,比如图片识别、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
当前AI问题还有很多,还缺乏知识推理能力,还不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具体表现为,对了不知道具体为什么,错了都不知道咋改),而且模型迁移能力差,不像人类。照杨立昆的说法,为更具通用性,AI模型未来可能走向自监督的方向。
谁将从AI人工智能革命中获益
有的人拿着概念炒作讲PPT故事,从中获取投资,然后跑路,这是一种收益。有的人踏踏实实扎根技术,做点实事,一个一个场景去优化,运用AI降低人力重复劳动,降本增效,这也是一种收益。
对于讲故事的人,杨立昆无话可说。
对于做实事的人,杨立昆提到一个AI商业化的教训,值得警醒。
贝尔实验室群星璀璨,搞了不少重大黑科技创新。可AT&T公司却屡屡错过自己实验室黑科技的商业化应用,反倒是跟随者居上。
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者没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就没有敏锐的技术嗅觉,哪怕是搞出了数码相机似的技术革命,也会像柯达一样,弃之不用,最后被自己搞出来的技术革了命。
此外,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对于追随者而言,模仿并不是啥问题,
苹果早年也是复制施乐公司图形系统。关键问题是,要有big dream的追求,模仿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开拓创新。
回到问题,谁将从这场人工智能中获益?
对大公司而言,纵观当下科技巨头: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及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字节、华为等,无一不早已积极布局AI前沿技术,大公司已经是第一个从中获益的。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由于当前AI成功应用的主要是分类自动化,所以可重复操作、可被自动化的工作价值会大幅下降,而AI无法替代的那些感性的工种内容(文科小姐姐福音)将变得更有价值,
行业如服务业、手工业、房地产,岗位如管理、HR、艺术工作者等。
结语
人工智能接近人类智能的路还任重道远,当下的它只有数据,没有推理,没有情感,没有意识,不是一个可以自学习的智能体,所以,也大可不必期望过高。
信息的自由流动,就是进步的动力。——杨立昆
而追溯大牛杨立昆的科学之路,也许给我们的启示有:
- 实践先于理论。想不清楚就先干,深度学习本质有点以勤补拙的思想。所以,虽然深度学习缺乏理论上的可解释性,但好用。而且历史上电报都搞通50年后,才有了香农的信息论理论支撑。
- 为知识本身求学,而非文凭。广泛阅读,形成科学思维,奠定理论基础,牢记:哲学是百科之母。
- 特立独行,不忘初心,做感兴趣的事。杨立昆的科学之路,本身就是一段关于勇气的宣言,受尽学术界的PUA(若即若离,让你欢喜让你忧),若不是真爱,怕坚持不到现在。
话题交流
- 你最希望AI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最后,我深信,通过阅读、思考、分享和交流,“认真的人得到认真的结果”。
于2022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