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级编程语言中,控制流语句(control-flow statement)是一类用于控制程序执行流程的语句,以下简称为控制语句。它们可以根据条件或循环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或者跳转到指定位置执行代码。
常见的控制语句包括:
条件语句: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如if语句、switch语句等。
循环语句:根据条件重复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for语句、while语句等。
跳转语句:跳转到指定位置执行代码,如break、goto语句。
异常处理语句: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如try-catch语句、throw语句等。
控制语句是编程语言中实现程序逻辑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实现复杂的算法和逻辑。不同的编程语言支持的控制语句的种类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作用都是相似的,即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Go语言中的控制语句语法在主流编程语言中算是极少的了!掐指算来,主要的包括if、for和switch。当然goto、defer、panic/recover语句也应归类于控制语句,并且后面这些控制语句也都是Go语言实现程序逻辑的重要手段。但后面这几个并非本篇讲述的重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聚焦于Go的if、for和switch语句。
1. if语句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if语句。
if语句用于根据一个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是Go语言中最常用的控制语句。
if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if condition {// code block
} else if condition {// code block
} else {// code block
}
关于if语句,我主要说下面三点:
1.1 隐式代码块(block)
我们看下面代码:
func bar() {if a := 1; false {} else if b := 2; false {} else if c := 3; false {} else {println(a, b, c)}
}
看完这段代码后,你觉得这段代码可以被正常编译吗?如果可以,那么它会输出什么信息呢?Go编译器告诉我们:上面这段可以正常编译并运行!但很多人会质疑:为何在第一个if语句中声明的变量a、第二个if中的变量b以及第三个if中的变量c,在最后的else语句中都可以有效访问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if语句的隐式代码块和作用域规则。上述代码等价于下面代码:
func bar() {{ // 等价于第一个if的隐式代码块a := 1 // 变量a作用域始于此if false {} else {{ // 等价于第一个else if的隐式代码块b := 2 // 变量b的作用域始于此if false {} else {{ // 等价于第二个else if的隐式代码块c := 3 // 变量c作用域始于此if false {} else {println(a, b, c)}// 变量c的作用域终止于此}}// 变量b的作用域终止于此}}// 变量a作用域终止于此}
}
通过这段展开后的代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段代码中的最后的else语句实质上是一个最内层的else,变量a、b、c的作用域范围是可以覆盖到else的。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1]的第11讲[2]对代码块与作用域有着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1.2 使用自用变量
在Go中使用if语句时,开发者常常纠结于到底使用下面哪种形式:
if a, ok := foo(); a < 10 && ok{ //使用if表达式自用变量} vs.a, ok := foo()
if a < 10 && ok {}
这里建议采用第一种,即“使用if表达式自用变量”,而不是在if外部定义临时变量。因为前者除了简洁,可读性略好的优点外,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将a放在if隐式代码块中,将变量a的作用域限制到最小范围,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代码段中变量命名相同而引起的冲突问题。进而让代码实现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上述代码还有一个可能让初学者疑惑的点,那就是a < 10 && ok的运算符优先级问题,是(a < 10) && ok 还是 a < (10 && ok),为了避免给后续代码阅读者带去理解上的困惑,建议使用小括号明确求值时的计算顺序。
1.3 happy path原则
Go语言中,if语句使用的一个惯例就是遵循happy path(快乐路径)原则,所谓happy path是指通过将缩进程度降到最低,避免if语句或else-if语句的过度嵌套,使代码更易读和可维护。遵循快乐路径原则可以让你的代码变得更容易阅读和理解,执行的流程也变得更加清晰。
happy path意味着代码要尽量左对齐,减少嵌套,如下图所示:
注:上图中原始素材来自于网络。
在编码实践中,要满足happy path有几个技巧:
减少else、else if的使用;
避免if语句的嵌套使用;
快速返回。在if语句的body中使用return从函数中返回,而不是继续后续的处理。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3]的第18讲[4]对if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2. for语句
印象中,for语句在使用频度方面是仅次于的if语句的控制流语句了。这里谈谈Go对于循环语句的支持的特点。
2.1 仅此一种for循环
Go信奉“做一件事只有一种方法”,不知道这是不是Go仅提供一种形式for语句的最初原因(相较于其他主流编程语言提供while、loop、do...while等)。
Go经典的for语句有如下一些典型使用形式:
// 最常规的for循环
for i := 0; i < 10; i++ {fmt.Println(i)
}// 模拟while循环
i := 0
for i < 10 {fmt.Println(i)i++
}// 死循环
for {// do something
}
2.2 for range不是可有可无
如果说go只有for语句,也不够准确,go还有一个for range变体。不过这个for range变体不是可有可无的,有些遍历没有for range无法完成,比如:
// 遍历map
for k, v := range aMap {
}// 遍历string中的字符(非字节遍历)
for i, r := range s {// rune
}
2.3 带label与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
在Go语言中,for循环语句中可以使用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也可以使用我们通常认知中的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不过它们之间的差别应该牢记:
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
不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只能用于当前for循环语句中,它们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当前循环体内部。当执行continue语句时,会跳过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当执行break语句时,会结束当前循环,直接跳出循环体。
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
带label的continue和break语句可以用于多层嵌套的for循环语句中,它们可以跳出指定的循环体。当执行带label的continue语句时,会跳过指定的循环体中的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当执行带label的break语句时,会结束指定的循环体,直接跳出循环。
下面是一个使用带label的break语句的示例: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outerLoop:for i := 1; i <= 3; i++ {for j := 1; j <= 3; j++ {if i == 2 && j == 2 {// 跳出指定循环体fmt.Println("跳出外层循环")break outerLoop}fmt.Printf("i=%d, j=%d\n", i, j)}}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带label的break语句跳出了外层循环,从而避免了继续执行外层循环。如果使用不带label的break语句,仅会跳出内层循环,而不会跳出外层循环。
2.4 坑
虽然Go只有一种for语句形式,但可能遇到的“坑”却并不少,这里列出一些典型的“坑”:
循环变量重用
看一下下面代码:
func main() {var m = []int{1, 2, 3, 4, 5} for i, v := range m {go func() {time.Sleep(time.Second * 3)fmt.Println(i, v)}()}time.Sleep(time.Second * 10)
}
你预期的输出是什么呢?实际输出是什么呢?在go playground中执行一下,得到如下结果:
4 5
4 5
4 5
4 5
4 5
为什么会输出这个结果呢?我将上述代码做一个等价变换你就明白了:
func main() {var m = []int{1, 2, 3, 4, 5} {i, v := 0, 0for i, v = range m {go func() {time.Sleep(time.Second * 3)fmt.Println(i, v)}()}}time.Sleep(time.Second * 10)
}
我们看到:i, v两个变量不是在每次循环时重新声明,而是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只定义了一份,这就是为何所有goroutine输出的都是“4 5”的原因。Go团队针对这个问题正在设计优化方法[5],在后续的Go版本中,这个坑可能会被自然“修复”。
range表达式副本
我们再来看一段代码:
func main() {var a = [5]int{1, 2, 3, 4, 5}var r [5]intfmt.Println("original a =", a)for i, v := range a {if i == 0 {a[1] = 12a[2] = 13}r[i] = v}fmt.Println("after for range loop, r =", r)fmt.Println("after for range loop, a =", a)
}
在你的预期中,上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这样的:
original a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r = [1 12 1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a = [1 12 13 4 5]
不过实际运行一下,你会看到真正的输出是这样的:
original a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r = [1 2 3 4 5]
after for range loop, a = [1 12 13 4 5]
究其原因,是因为参数range循环的是a的副本,我们用a'来表示,将上面代码等价变换为下面后,就更容易理解了:
for i, v := range a' { //a'是a的一个值拷贝if i == 0 {a[1] = 12a[2] = 13}r[i] = v
}
这样变换后,我们知道for range遍历的是a的副本,对a的修改不会影响后续的遍历。
因此,当使用数组、切片作为range后的待遍历的容器集合时,要十分小心。
break未跳出for
当for与switch语句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避坑,看一下下面代码:
func main() {var sl = []int{5, 19, 6, 3, 8, 12}var firstEven int = -1// find first even number of the interger slicefor i := 0; i < len(sl); i++ {switch sl[i] % 2 {case 0:firstEven = sl[i]breakcase 1:// do nothing} } println(firstEven)
}
执行这个代码,输出结果为12,与我们预期的第一个偶数6不符。原因是什么呢?从输出结果为12来看,应该是break并未跳出for循环,导致循环继续进行到最后。
记住:Go语言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带label的break语句中断执行并跳出的,是同一函数内break语句所在的最内层的for、switch或select。所以,上面这个例子的break语句实际上只跳出了switch语句,并没有跳出外层的for循环,这也就是程序未按我们预期执行的原因。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6]的第19讲[7]对for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3. switch语句
最后聊聊switch语句。在Go语言中,switch语句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流语句,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switch expression {
case value1:// 执行代码块1
case value2:// 执行代码块2
default:// 执行默认代码块
}
由于Go switch语句执行语义不会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因此上述switch语句等价于一个多个if-else的语句,但从可读性上来说,比多层的if else更易理解,可读性更好。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是推荐使用switch替代多个if-else语句的。
3.1 case语句求值顺序
switch语句通常会有很多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的求值顺序是有明确规定的,即从switch表达式开始求值,然后各个case语句的求值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记住这个顺序,有助于你分析switch语句的执行语义。
3.2 switch case的灵活性
Go switch语句在语法语义方面相对于其先祖C语言的Switch语句来说,做了很多优化,结果是更加灵活,坑几乎填平,主要的优化包括:
switch支持任何值的case比较,而不像C语言只能用int或枚举
支持case表达式列表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num := 3switch num {case 1, 3, 5: // case支持表达式列表fmt.Println("奇数")case 2, 4, 6:fmt.Println("偶数")default:fmt.Println("其他")}
}
不会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
C语言中那种默认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的执行语义导致我们需要在每个case中都使用break跳出switch,Go修复了这个语义,看下面这个例子: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num := 2switch num {case 1:fmt.Println("第一个 case 块")case 2:fmt.Println("第二个 case 块")case 3:fmt.Println("第三个 case 块")}
}
这个例子只会输出“第二个 case 块”,不会执行case 3中的代码。
如果要显式告知执行下一个case代码块,需要使用fallthrough。显然Go将常见执行逻辑作为默认语义,即每个case执行完跳出;而C语言恰做反了。
3.3 type switch
这个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又或者说是Go特有的,type switch是针对接口类型表达式的特殊语法,语法格式也比较固定:
var x interface{} = 3
switch i := x.(type) {
case nil:// x 的类型为 nilprintln(i) // 输出x中存储的动态类型值
case int:// x 的类型为 int
case string:// x 的类型为 string
default:// x 的类型为其他类型
}
如果不需要接口变量中存储的动态类型值的话,也可以简化为:
var x interface{} = 3
switch x.(type) {
case nil:// x 的类型为 nil
case int:// x 的类型为 int
case string:// x 的类型为 string
default:// x 的类型为其他类型
}
注:极客时间的《Go语言第一课》专栏[8]的第20讲[9]对switch语句做了更为全面的讲解,欢迎大家订阅学习。
4. 小结
Go语言的控制流语句虽然种类不那么丰富,但足够帮助开发者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程序逻辑了。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语句,并注意遵循使用各种控制语句的惯例和规范,避免掉入各种“坑”中。
“Gopher部落”知识星球[10]旨在打造一个精品Go学习和进阶社群!高品质首发Go技术文章,“三天”首发阅读权,每年两期Go语言发展现状分析,每天提前1小时阅读到新鲜的Gopher日报,网课、技术专栏、图书内容前瞻,六小时内必答保证等满足你关于Go语言生态的所有需求!2023年,Gopher部落将进一步聚焦于如何编写雅、地道、可读、可测试的Go代码,关注代码质量并深入理解Go核心技术,并继续加强与星友的互动。欢迎大家加入!
著名云主机服务厂商DigitalOcean发布最新的主机计划,入门级Droplet配置升级为:1 core CPU、1G内存、25G高速SSD,价格5$/月。有使用DigitalOcean需求的朋友,可以打开这个链接地址[11]:https://m.do.co/c/bff6eed92687 开启你的DO主机之路。
Gopher Daily(Gopher每日新闻)归档仓库 - https://github.com/bigwhite/gopherdaily
我的联系方式:
微博(暂不可用):https://weibo.com/bigwhite20xx
微博2:https://weibo.com/u/6484441286
博客:tonybai.com
github: https://github.com/bigwhite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
参考资料
[1]
《Go语言第一课》专栏: http://gk.link/a/10AVZ
[2]第11讲: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36915
[3]《Go语言第一课》专栏: http://gk.link/a/10AVZ
[4]第18讲: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47723
[5]Go团队针对这个问题正在设计优化方法: https://github.com/golang/go/discussions/56010
[6]《Go语言第一课》专栏: http://gk.link/a/10AVZ
[7]第19讲: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50944
[8]《Go语言第一课》专栏: http://gk.link/a/10AVZ
[9]第20讲: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55912
[10]“Gopher部落”知识星球: https://wx.zsxq.com/dweb2/index/group/51284458844544
[11]链接地址: https://m.do.co/c/bff6eed9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