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第一章 什么是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起源
-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的来源**
- **数据**:
- **数据元素**
- **数据项**
- **数据对象**
- **数据结构**
- 逻辑结构
- 物理结构
- 数据类型
- 抽象数据类型
第一章 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起源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用来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种方式。它通常由数据元素、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数据的操作三个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减少内存占用,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结构选择实现不同的算法。
数据结构的来源
数据结构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0 年代。当时,计算机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有效地存储和操作数据,以便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数据结构这一概念在这个背景下被提出。
早期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和队列等基本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中。1960 年代,树和图等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也被引入计算机科学领域。
当前,数据结构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并且在各种计算机应用领域中都有重要作用。
数据:
数据是描述事物特征或属性的数字、文字、符号或图形等信息的集合。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通常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处理,例如0和1。
数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布尔型数据等。数值型数据包括整数和浮点数等数字类型;字符型数据则包括文本字符串和单个字符;布尔型数据则只有两个取值,即真和假。
数据在计算机科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计算机程序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基础。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都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处理数据而设计的。
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它通常指一个单独的数据项。例如,在一个整数数组中,每个整数就是一个数据元素;在一个字符串链表中,每个字符串就是一个数据元素。
一个数据元素通常包含多个数据项,每个数据项表示该数据元素的一个特定属性或特征。例如,在一个学生信息系统中,一个学生的数据元素可以包含姓名、学号、年龄、性别等多个数据项。
在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通常被组织成不同的数据结构形式,如数组、链表、树、图等。这些数据结构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数据元素相互连接起来,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和处理数据。
数据项
数据项是指数据元素中的一个单独属性或特征,它通常是一个原子性的数据单元。在一个数据元素中,可能会包含多个数据项,每个数据项表示该数据元素的一个特定属性。
例如,在一个学生信息系统中,一个学生的数据元素可能包括姓名、学号、年龄、性别等多个数据项。其中,姓名、学号、年龄和性别都是不同的数据项。
数据项的类型可以是数值型、字符型、布尔型等,具体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信息类型。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数据项通常被使用来进行计算、比较、存储和检索等操作。
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是指一组具有相同性质或特征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对象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元素,也可以是多个数据元素的集合。
例如,在一个学生信息系统中,所有学生数据元素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数据对象,这个数据对象包含多个数据元素,每个数据元素表示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学号、年龄、性别等。
数据对象通常与数据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组织和管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对象。例如,数组可以被用来存储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对象;链表可以用来存储一个动态的、大小不固定的数据对象集合;树和图则可以用来存储更复杂的数据对象关系。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可以看作是数据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的集合,它们被用来表示和操作应用程序中的各种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可以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
线性结构包括数组、链表、堆栈、队列等;它们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例如,在一个整数数组中,每个元素都与相邻的元素存在一定的顺序关系。
非线性结构包括树、图等;它们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非线性关系。例如,在一个文件系统中,不同的文件和目录之间存在复杂的层次关系。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数据库、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
逻辑结构
实际上,逻辑结构通常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下面是对每种逻辑结构的简要描述:
-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相邻关系,每个元素都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常见的线性结构包括数组、链表、堆栈和队列等。
-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层次关系,即每个元素都可以有多个子节点,但只有一个父节点。树形结构常用于组织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例如文件系统、网站导航等。
-
图形结构:图形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复杂关系,即每个元素可以与多个其他元素相连。图形结构可用于表示各种复杂的关系网络,例如社交网络、路线图等。
除了以上三种逻辑结构外,有些资料会将集合作为第四种逻辑结构。集合是指具有相同特征或属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顺序关系。但是,集合并不经常作为单独的逻辑结构来处理,而是作为其他逻辑结构的一部分来使用。
物理结构
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组织形式和存储方式。它决定了计算机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取、处理和管理。
常见的物理结构包括:
-
顺序存储结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物理位置与逻辑关系相同。例如,数组就是一种顺序存储结构。
-
链式存储结构:通过每个数据元素中存储下一个元素的地址,把数据元素链接起来。链表就是一种常见的链式存储结构。
-
索引存储结构:通过建立索引表,将数据元素的位置存储在索引表中,从而提高数据访问效率。例如,数据库中的索引就是一种索引存储结构。
-
散列存储结构:通过散列函数将数据元素映射为唯一的地址,然后将数据元素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或磁盘中,以提高数据的查找和存取效率。散列表是一种常见的散列存储结构。
不同的物理结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存储方式。
逻辑结构是面向问题的,物理结构是面向计算机的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是指一组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些值上的一组操作,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中各种数据的形式。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数组、结构体等。
以下是常见的数据类型:
-
整数型:表示整数,包含有符号整型和无符号整型两种,例如int、long、short等。
-
浮点型:表示实数,包括单精度和双精度两种,例如float、double等。
-
字符型:表示单个字符,例如char。
-
布尔型:表示真或假,即逻辑值,例如bool。
-
数组:表示同一类型的多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例如int[]、char[]等。
-
结构体:表示不同类型的多个元素按照自定义格式排列,例如struct。
不同的数据类型支持不同的操作,例如整数型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而字符型可以进行连接等操作。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数据类型对于编写高效、可维护的程序非常重要。
抽象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ADT)是一种定义在数学层次上的数据类型,它定义了数据对象、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些对象执行的操作。ADT强调的是数据类型的逻辑特性,而不是物理实现细节。
ADT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数据类型的抽象描述,即规定数据类型的一组属性和操作;二是数据类型的具体实现,即如何用编程语言来实现这些属性和操作。
ADT主要用于软件设计中,将程序的实现与数据的表示和处理解耦,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常见的ADT包括向量、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例如,栈就是一个典型的ADT。栈的抽象描述包括它的元素集合,可以执行的操作包括入栈、出栈、判断是否为空、获取栈顶元素等。栈的具体实现可以使用数组或链表等数据结构来实现。
使用ADT可以大大简化程序设计和开发过程,使程序更加模块化、灵活和易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