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责任链设计模式
定义
责任链设计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将请求从一个处理者传递到另一个处理者,直到请求被处理为止。责任链模式一般用于解耦命令发送者和接受者,处理时选择处理策略。责任链模式适用于多个对象共同对一个任务进行处理,这些对象使用链式存储结构,形成一个链,每个对象知道自己的下一个对象。客户端负责组装链式结构,但是客户端不需要关心最终是谁来处理了任务。
对应角色
- 抽象处理者(Handler):定义了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包含抽象处理方法和一个指向下一个处理者的引用。
- 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实现抽象处理者的接口,对请求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处理则将请求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
- 客户端(Client):创建责任链,并将请求发送到链上。
优缺点
优点
- 请求与处理解耦。
- 处理者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处理逻辑即可,如果不是自己的直接转发。
- 具有链式传递功能,请求者不需要关心链路结构等待结果就好。
- 易于维护,可以很灵活地修改链路的结构新增或者删除,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 类的数量可能会很多,需要提前确定好责任链的完整结构,不太灵活。
应用场景
- 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但具体由哪个对象处理则在运行时动态决定。
- 在请求处理者不明确的情况下向对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需要动态处理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实例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1 extends Handler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if (request >= 0 && request < 10)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Name() + " handled request " + request);}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2 extends Handler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if (request >= 10 && request < 20)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Name() + " handled request " + request);}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3 extends Handler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if (request >= 20 && request < 30)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Name() + " handled request " + request);}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public class 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andler h1 = new ConcreteHandler1();Handler h2 = new ConcreteHandler2();Handler h3 = new ConcreteHandler3();h1.setSuccessor(h2);h2.setSuccessor(h3);int[] requests = {2, 5, 14, 22, 18, 3, 27, 20};for (int request : requests) {h1.handleRequest(request);}}
}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三个处理者类,每个类都有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如果请求在该类的处理范围内,则处理请求;否则,将请求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在客户端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处理者链,并将请求发送到第一个处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