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猿必备:20个提升代码质量的技巧

news/2025/1/9 4:08:45/

1.使用有意义的命名:为类名、变量名、方法名等使用描述性的名称,使代码易于阅读和理解。

示例:

// 不推荐:
int a;// 推荐:
int studentAge;

2.遵循编码规范: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例如Java编码规范 (Java Code Conventions)。

遵循编码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些遵循Java编码规范的示例:

  1. 类名应使用驼峰命名规则,并以大写字母开头。

    public class EmployeeRecord {// 类的成员和方法
    }
    
  2. 方法名和变量名应使用驼峰命名规则,首字母小写。

    public void calculateSalary() {// 方法的实现
    }int numberOfStudents;
    
  3. 常量名应使用全部大写字母,并用下划线分隔单词。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AX_STUDENT_COUNT = 50;
    
  4. 使用缩进(一般为4个空格)来表示代码块的层次结构。

    for (int i = 0; i < 10; i++) {if (i % 2 == 0) {System.out.println("偶数: " + i);} else {System.out.println("奇数: " + i);}
    }
    
  5. 使用花括号来明确代码块的开始和结束,并确保代码的风格一致。

    if (condition1) {// 逻辑1
    } else if (condition2) {// 逻辑2
    } else {// 默认逻辑
    }
    
  6. 在二元操作符之间使用空格,使代码更易读。

    int sum = num1 + num2;
    int product = num1 * num2;
    
  7. 使用注释来解释代码的意图、实现方式或注意事项。

    // 计算并返回两个数的和
    public int add(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3.注释清晰明了:使用注释解释代码的功能、目的和实现方式,方便他人理解和维护代码。

示例:

// 计算并返回两个数的和
public int add(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4.编写简短而功能单一的方法:确保方法只有一个明确的功能,提高方法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编写简短而功能单一的方法可以将代码逻辑拆分为更小的部分,提高代码的清晰度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个示例: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public int add(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public int subtract(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public int multiply(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public int divide(int num1, int num2) {if (num2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除数不能为零");}return num1 / num2;}
}

在上面的示例中,每个方法都只完成一个特定的数学运算,例如add方法用于执行加法操作,multiply方法用于执行乘法操作等。每个方法的功能明确,易于理解和维护。

如果将所有的运算逻辑都放在一个方法中,代码可能会变得冗长且难以阅读。通过将其拆分为多个简短的方法,可以使代码结构更清晰,同时也可以更方便地测试和重用这些独立的功能。


5.避免使用魔法数值:将常量或魔法数值定义为易于理解的变量,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示例:

// 不推荐:
if (score > 60 && score < 90) {// do something
}// 推荐:
int passingScore = 60;
int excellentScore = 90;
if (score > passingScore && score < excellentScore) {// do something
}

6.处理异常并提供有意义的错误信息:避免捕获异常后忽略或无操作的情况,提供清晰明了的错误信息以便快速定位问题。

示例:

try {// 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logger.error("处理数据时出现错误:" + e.getMessage());
}

7.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例如使用ArrayList代替数组,使用HashMap代替线性搜索等。

  1. 使用ArrayList代替数组:
    当需要处理可变长度的数据集合时,ArrayList是一种更常用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动态分配内存的能力,并且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方法来操作集合数据。

    示例: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String> names = new ArrayList<>();names.add("Alice");names.add("Bob");names.add("Charlie");System.out.println(names); // 输出: [Alice, Bob, Charlie]}
    }
    
  2. 使用HashMap代替线性搜索:
    当需要根据键快速查找值时,HashMap是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相比于线性搜索,HashMap可以通过哈希算法快速定位值,提供了更高的查找效率。

    示例: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p<String, Integer> scores = new HashMap<>();scores.put("Alice", 90);scores.put("Bob", 80);scores.put("Charlie", 95);int score = scores.getOrDefault("Bob", 0);System.out.println("Bob的成绩是:" + score); // 输出: Bob的成绩是:80}
    }
    

在实际开发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非常重要。例如,如果需要按照插入顺序访问元素,可以使用LinkedHashMap;如果需要保证唯一性,可以使用HashSet等。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并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8.避免使用过长的方法或类:如果一个方法或类变得过长,考虑重构以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1. 避免过长的方法:
    如果一个方法的代码过长,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考虑将其拆分为多个更小的方法,每个方法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

    示例: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void processUserData(User user) {// 验证用户数据// ...// 保存用户数据// ...// 发送确认邮件// ...// 更新用户账户信息// ...}
    }
    

    如果processUserData方法变得过长,可以将其拆分为多个方法,例如validateUserDatasaveUserDatasendConfirmationEmailupdateUserAccount等,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避免过长的类:
    过长的类可能表示一个类承担了过多的职责,建议使用单一职责原则将其拆分为多个小而专注的类。每个类应该负责一个清晰的功能,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

    示例:

    public class Example {// 过长的类,承担了过多的职责public void processUserData(User user) {// 处理用户数据// ...}public void generateReport(User user) {// 生成报告// ...}public void sendEmail(User user) {// 发送邮件// ...}
    }
    

    上述示例中,Example类承担了处理用户数据、生成报告和发送邮件等多个职责。可以考虑将其拆分为UserDataProcessorReportGeneratorEmailSender等单独的类,每个类负责相应的功能。


9.避免冗余代码:删除重复的、无效的或冗余的代码,使代码更加简洁和可维护。

避免冗余代码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执行效率。以下是一个示例: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void calculateTotalPrice(double unitPrice, int quantity) {double totalPrice = unitPrice * quantity;System.out.println("商品总价:" + totalPrice);// 冗余的代码块if (unitPrice > 100) {double discountPrice = unitPrice * 0.9;System.out.println("折扣价:" + discountPrice);} else {System.out.println("无折扣");}// 其他逻辑// ...}
}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unitPrice大于100,就会进入一个冗余的代码块来计算折扣价。然而,这个冗余的代码块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在前面已经计算了总价,无需再重新计算折扣。

修复冗余代码的方式是删除不必要的逻辑,简化代码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void calculateTotalPrice(double unitPrice, int quantity) {double totalPrice = unitPrice * quantity;System.out.println("商品总价:" + totalPrice);// 优化后的代码if (unitPrice > 100) {double discountPrice = unitPrice * 0.9;System.out.println("折扣价:" + discountPrice);} else {System.out.println("无折扣");}// 其他逻辑// ...}
}

通过删除重复的、无效的或冗余的代码,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这样也可以减少代码的维护成本,并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当发现冗余代码时,建议及时进行修复和优化。


10.编写单元测试:使用单元测试框架如JUnit编写测试用例,确保代码在修改和重构后仍能正确工作。

编写单元测试是一种保证代码质量的重要实践,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验证代码的正确性。以下是一个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类 Calculator,其中包含了加法和乘法两个方法。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public int add(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public int multiply(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为了保证这些方法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使用单元测试框架如JUnit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static org.junit.Assert.assertEquals;public class CalculatorTest {@Testpublic void testAdd() {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Calculator();int result = calculator.add(2, 3);assertEquals(5, result);}@Testpublic void testMultiply() {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Calculator();int result = calculator.multiply(2, 3);assertEquals(6, result);}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了JUnit的@Test注解来标记测试方法,然后使用assertEquals()方法来验证实际结果和期望结果是否相等。如果测试用例中的断言失败,JUnit将会报告测试失败。否则,如果所有测试用例都通过,JUnit会报告测试通过。

通过编写单元测试,我们可以验证每个方法的功能是否如预期一样工作。当进行代码修改、修复bug或进行重构时,我们可以运行这些单元测试来确保修改不会引入新的问题,并且保证之前的功能仍然能够正确工作。

请注意,编写单元测试应该覆盖各种边界情况和可能的错误情况,以尽可能全面地验证代码。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11.使用面向接口编程:尽量使用接口或抽象类进行编程,降低代码的耦合度,并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示例:

// 不推荐:
ArrayList<Student> students = new ArrayList<>();// 推荐:
List<Student> students = new ArrayList<>();

12.使用日志替代System.out.println:使用日志框架(如Log4j或SLF4J)记录日志,避免使用System.out.println,以便更好地管理日志输出。

示例: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public class MyClass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MyClass.class);public void doSomething() {logger.info("正在执行某个操作");// 其他代码逻辑}
}

13.遵循单一职责原则:确保类、方法等的职责单一,降低代码的复杂性。

遵循单一职责原则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一个类、方法等应该只有一个单一的职责。通过确保职责的单一性,可以降低代码的复杂性、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个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 EmailSender 的类,负责发送电子邮件。

public class EmailSender {public void sendEmail(String recipient, String subject, String body) {// 发送电子邮件的实现逻辑// ...System.out.println("邮件发送成功!");}public void validateEmail(String email) {// 验证邮件地址的实现逻辑// ...}public void sanitizeEmailContent(String content) {// 清理邮件内容的实现逻辑// ...}public void saveEmailToDatabase(String recipient, String subject, String body) {// 将邮件保存到数据库的实现逻辑// ...}
}

在上述示例中,EmailSender 类承担了发送邮件、验证邮件地址、清理邮件内容和保存邮件到数据库等多个职责。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导致类的复杂性增加,不易于理解和维护。

为了遵循单一职责原则,我们可以将 EmailSender 类拆分为多个职责更单一的类,例如 EmailValidatorEmailContentSanitizer 和 EmailDatabaseSaver。每个类负责一个特定的职责,这样可以降低类的复杂性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public class EmailValidator {public void validateEmail(String email) {// 验证邮件地址的实现逻辑// ...}
}public class EmailContentSanitizer {public void sanitizeEmailContent(String content) {// 清理邮件内容的实现逻辑// ...}
}public class EmailDatabaseSaver {public void saveEmailToDatabase(String recipient, String subject, String body) {// 将邮件保存到数据库的实现逻辑// ...}
}

通过拆分职责,每个类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任务,代码的职责变得更加清晰和可理解。

遵循单一职责原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降低出现bug的概率。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当前类或方法的单一问题上,并尽可能将不相关的逻辑拆分到独立的类或方法中。


14.使用合适的访问修饰符:根据需要,使用public、private、protected等访问修饰符来限制代码

使用合适的访问修饰符可以控制代码中各种成员的访问级别,以保护数据的封装性和实现类的封装、隐藏内部实现细节。以下是示例: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int publicVariable; //公共变量private String privateVariable; //私有变量protected boolean protectedVariable; //受保护变量public void publicMethod() {//公共方法}private void privateMethod() {//私有方法}protected void protectedMethod() {//受保护方法}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访问修饰符来限制类的成员的访问级别:

  • public访问修饰符:公共的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被访问,没有限制。
  • private访问修饰符:私有的成员只能在类内部被访问,对外部是不可见的。这种修饰符通常用于隐藏实现细节和数据封装。
  • protected访问修饰符:受保护的成员可以在类内部和继承的子类中访问,对于其他包中的类是不可见的。这种修饰符通常用于实现继承和限制对于类的访问。
  • 默认访问修饰符:如果没有明确指定访问修饰符,则成员具有默认的访问级别。默认访问级别限制仅适用于同一包中的类。

根据需要,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访问修饰符来控制代码的访问级别,以便在兼顾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我们希望尽可能将成员声明为私有的,以最大程度地封装数据和实现细节,通过公共方法来访问和操作私有成员。这样可以隐藏内部实现细节,降低耦合性,并提供更好的封装性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public访问修饰符可能会破坏封装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建议仅将必要的成员暴露为公共的,其他的应该限制为privateprotected或默认访问修饰符,以保证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封装性。


15.使用try-with-resources管理资源:对于需要手动关闭的资源(例如文件流、数据库连接等),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进行自动资源管理,确保资源正确关闭。

示例:

try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txt");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fis);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 使用资源进行文件读取操作
} catch (IOException e) {// 处理异常
}

16.使用合适的设计模式:熟悉常见的设计模式,并在代码中适当应用,例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以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合适的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帮助我们解决常见的软件设计问题。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示例:

  1. 单例模式 (Singleton Pattern):用于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对象,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在上述示例中,Singleton 类的构造函数是私有的,通过静态方法 getInstance() 返回唯一的实例对象,确保全局只有一个 Singleton 对象。

  2. 工厂模式 (Factory Pattern):用于创建对象的过程被封装在一个工厂类中,通过工厂类来创建对象,隐藏了具体对象的实现细节。

    public interface Shape {void draw();
    }public class Circle implements Shape {@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Drawing a circle");}
    }public class Rectangle implements Shape {@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Drawing a rectangle");}
    }public class ShapeFactory {public Shape createShape(String shapeType) {if (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circle")) {return new Circle();} else if (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rectangle")) {return new Rectangle();}return null;}
    }
    

    在上述示例中,ShapeFactory 类用于根据参数创建不同的形状对象,客户端只需要调用工厂类的方法即可获取所需的对象。

  3.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在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依赖对象自动得到通知和更新。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update();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Overridepublic void update()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 is notified and updated");}
    }public class Subject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s.add(observer);}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s.remove(observer);}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observer.update();}}
    }
    

    在上述示例中,Subject 类维护了一组观察者对象,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通知观察者进行更新。

这只是几个常见的设计模式示例,实际项目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和应用不同的设计模式。熟悉常见的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帮助我们在设计阶段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应用设计模式时,需谨慎考虑不同模式的适用场景,并避免过度使用设计模式导致代码过于复杂化。


17.使用常量和枚举类型:将常用的、不可变的值定义为常量或枚举类型,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常量和枚举类型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通过给值命名和封装可以增加代码的可理解性。以下是几个示例:

  1. 使用常量:

    public class Constants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AX_SIZE = 100;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EFAULT_NAME = "John Doe";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maxSize = Constants.MAX_SIZE;String defaultName = Constants.DEFAULT_NAME;}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将最大尺寸和默认名称定义为常量,并在需要使用时直接引用常量名称,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如果需要修改常量的值,只需修改常量定义的地方。

  2. 使用枚举类型:

    public enum DayOfWeek {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ayOfWeek today = DayOfWeek.TUESDAY;if (today == DayOfWeek.SATURDAY || today == DayOfWeek.SUNDAY) {System.out.println("Today is a weekend");} else {System.out.println("Today is a weekday");}}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枚举类型 DayOfWeek 来表示一周中的每一天,通过枚举类型可以更清晰地表示一组相关的常量值。使用枚举类型可以有效地限制可能的取值,提供更好的类型安全性,并且可以通过枚举值的名称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通过使用常量和枚举类型,我们可以避免在代码中硬编码具体的值,而是使用有意义的命名来表示这些值。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并且方便了对值的统一修改和扩展。在编写代码时,应该尽量将常用的、不可变的值定义为常量或枚举类型。


18.使用合适的异常处理策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异常处理策略,例如选择捕获并处理异常、抛出异常或使用断言等。

使用合适的异常处理策略可以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和可靠性,以及减轻程序运行时的错误。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异常处理策略。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异常处理策略示例:

  1. 捕获并处理异常: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 可能会抛出异常的代码int result = divide(10, 0);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result);}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处理异常的代码System.out.println("Error: Division by zero");}}public static int divide(int num1, int num2) {return num1 / num2;}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 try-catch 块捕获并处理可能抛出的 ArithmeticException 异常。如果除法运算中出现除数为零的情况,将会捕获异常并打印错误消息。

  2. 抛出异常: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readFile("file.txt");}public static void readFile(String fileName)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File file = new File(fileName);if (!file.exists()) {throw new FileNotFoundException("File not found: " + fileName);}// 继续处理文件读取逻辑}
    }
    

    在上述示例中,当文件不存在时,我们通过 throw 关键字抛出 FileNotFoundException 异常,通知调用者文件找不到。在调用 readFile() 方法时,我们使用 throws 关键字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

  3. 使用断言: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ge = 15;assert age >= 18 : "Age must be at least 18";// 继续处理其他逻辑}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断言来验证条件是否为真。如果断言的条件为假,则会抛出 AssertionError 异常并显示指定的错误消息。

在选择异常处理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捕获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以避免程序崩溃或产生不可预测的行为。如果某个异常无法在当前方法中恰当地处理,可以选择将其抛出给更高层次的调用者处理。另外,断言可以在开发和调试阶段用于验证程序的前提条件和不变条件,但在生产环境中通常会禁用断言。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处理应该是适度的,不应该滥用异常来控制程序流程。对于预料之内的情况,可以使用条件语句进行逻辑判断,而不是通过抛出和捕获异常来处理。


19.注意性能优化:注意代码的性能,避免不必要的循环、重复计算等,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注意性能优化对于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和响应性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例子,展示了如何优化代码以提高性能:

  1. 避免不必要的循环:

    // 不必要的循环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if (array[i] == target) {// 执行操作}
    }// 优化后的代码
    int length = array.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if (array[i] == target) {// 执行操作}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将数组的长度存储在变量 length 中,避免在每次循环迭代时都重新计算数组的长度。这样可以减少重复计算,提高性能。

  2. 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 使用 ArrayList 存储数据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n; i++) {list.add(i);
    }// 优化后的代码,使用更适合的数据结构 HashSet
    HashSet<Integer> set = new HashSet<>();
    for (int i = 0; i < n; i++) {set.add(i);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 ArrayList 存储数据,然后遍历添加元素。由于 ArrayList 的查找和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插入操作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因此,我们优化为使用 HashSet 数据结构,它具有快速的查找和插入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1)。

  3. 合理使用缓存:

    // 无缓存的情况下,重复计算
    for (int i = 0; i < n; i++) {int result = expensiveOperation(i);// 执行操作
    }// 优化后的代码,使用缓存减少重复计算
    int[] cache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if (cache[i] == 0) {cache[i] = expensiveOperation(i);}int result = cache[i];// 执行操作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一个数组 cache 来缓存重复计算的结果。通过在计算结果前进行检查,如果结果已存在于缓存中,则直接使用缓存的结果,避免重复计算,提高性能。

在进行性能优化时,我们需要评估代码的瓶颈,并针对性地优化。我们应该优先关注那些会频繁执行、耗时较长的代码部分,并考虑使用更高效的数据结构、算法和技术来进行优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优化可能会导致代码的复杂化,所以在取得可感知的性能提升之前,需要权衡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因此,性能优化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20.合理使用注解:使用注解来提供额外的元数据信息,或者为编译器提供指令和警告等。 

注解(Annotation)是一种通过在代码中添加元数据信息的方式来提供额外信息给编译器、开发工具和运行时环境。注解可以用于提供配置参数、指示编译器生成警告或错误、实现特定功能等。以下是几个注解的示例:

  1. 用于提供额外的元数据信息:

    @Entity
    @Table(name = "users")
    public class User {@Id@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private Long id;@Column(name = "username")private String username;// 省略其他属性和方法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了注解 @Entity 和 @Table 来提供额外的元数据信息,它们用于指示此类是一个实体类,并且对应数据库中的 “users” 表。我们还使用了注解 @Id 和 @Column 来指定该属性是实体的主键和对应数据库表中的列名称。

  2. 用于指示编译器和开发工具生成警告或错误:

    public class Example {@Deprecatedpublic void oldMethod() {// 旧的方法实现}public void newMethod() {// 新的方法实现}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了注解 @Deprecated 来标记 oldMethod() 方法已经过时,建议使用 newMethod() 方法替代。编译器或开发工具将会生成相应的警告信息,提醒开发人员使用更新的方法。

  3. 用于实现特定功能:

    public class Example {@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This is an example";}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注解 @Override 来表示此方法是覆盖超类中的方法。编译器可以使用这个注解来检查方法是否正确地覆盖了超类中的方法。

注解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来定义和使用,可以通过注解处理器进行自定义的注解处理。合理使用注解可以提供更多的元数据信息,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及实现更多的功能。在使用注解时,应遵循相应的注解规范和最佳实践,理解注解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http://www.ppmy.cn/news/901461.html

相关文章

个人发卡系统 - 个人发卡网_ZFAKA-个人发卡网对接支付宝当面付失败解决方案

在个人发卡网对接支付宝当面付的过程中,碰到了几个问题,最终一一解决了 一、提示“支付宝返回数据被篡改。请检查网络是否安全!” 1、有可能是app_id填写错误 如图,appId是下面灰色部分,而不是应用名中的数字 2、ali_public_key设置错误,这里的支付公钥是指的支付宝公钥,…

“深入理解Spring框架:从入门到精通“

标题&#xff1a;深入理解Spring框架&#xff1a;从入门到精通 摘要&#xff1a;本文将从入门级别开始&#xff0c;逐步深入讲解Spring框架的重要概念和核心功能&#xff0c;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如何使用Spring框架进行开发。 正文&#xff1a; Spring框架简介 Spring是一个轻…

【crash】浮点除0堆损坏

摘要&#xff1a;工作中遇到一个crash&#xff0c;其现象真实的crash原因差别比较大&#xff0c;和我自身原本了解的只是冲突&#xff0c;因此在本片文档中简单描述下。关键字&#xff1a;除0、IEEE754 1 前情提要 QA测试过程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crash&#xff0c;只会在特定机…

51单片机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含仿真+程序+演示视频带原理讲解】

51单片机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含仿真程序演示视频带原理讲解】 1、系统概述2、核心功能3、仿真运行及功能演示4、程序代码 1、系统概述 该系统由AT89C51单片机、LED灯组、数码管组成。通过Protues对十字路口红绿灯控制逻辑进行了仿真。 每个路口包含了左转、右转、直行三条车道…

通达信,底峰形(买入信号之一)

OUT:1{从当前柱算起&#xff0c;需要5天的历史数据} AND REF(MAX(O,C),1) LLV(MAX(O,C),3) AND C>O AND REF(C,2) < REF(O,2) AND REF(ABS(C-O),2) > REF(ABS(C-O),1)*1.5{倒数&#xff0c;第二根的柱体很小} AND REF(C,3) > REF(C,2) AND REF(C,4) > REF(C,3)…

第十五章——友元、异常

友元 类并非只能拥有友元函数&#xff0c;也可以将类作为友元。在这种情况下&#xff0c;友元类的所有方法都可以访问原始类的私有成员和保护成员。因此尽管友元被授予从外部访问类的私有部分的权限&#xff0c;但它们并不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相悖&#xff0c;相反提高了共有…

通达信,MACD底背离(买入信号之一)

SHORT:10;{三个可变参数&#xff0c;注意默认参数的修改} MID:7; LONG:20;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金叉:CROSS(DIF,DEA);周期:BARSLAST(金叉);{取得距离现在天数} 长度:周期1 NODRAW;{算上当天的这根柱} 条件一:C<REF(C,…

通达信服务器地址文件夹,通达信常用文件放置位置说明一览

通达信的指标模版保存在那个文件夹,如何迁移 在T0002文件夹里,PriCS.DAT是软件自带指标,PriGS.DAT是你的自定义指标。 自选股票T0002blocknewZXG.blk 自编公式T0002PriGS.DAT 自编模板T0002PriPack.DAT 系统设置(常用指标)T0002user.配置设置 通达信T0002blocknew中ZXG.blk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