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面两篇文章讲述了关于线性表中的顺序表与链表,这篇文章继续讲述线性表中的栈和队列。
这里讲述的两种线性表与前面的线性表不同,只允许在一端入数据,一段出数据,详细内容请看下面的文章。
顺序表与链表两篇文章的链接:
线性表之顺序表
线性表之链表
注意: 本文提到的效率全部为空间复杂度!!!!
一、栈
1. 栈的概念
栈: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只允许在固定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元素操作。进行数据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栈中的数据元素遵守后进先出LIFO (Last ln FirstOut)的原则.
入栈:栈的插入操作叫做进栈/压栈/入栈,入数据在栈顶。
出栈:栈的删除操作叫做出栈。出数据也在栈顶。
2. 栈的结构
栈的结构决定了栈只能在栈顶入数据,栈顶出数据,并且遵循着后进先出的原则。
2.1 选择数据结构完成栈(数组 or 链表)
2.1.1 数组
前面学习过顺序表就能知道,数组只有尾插和尾删的效率高为 O(1)
, 而靠近头的位置的插入删除的效率比较低为O(N)
。
而对于栈这种只能在栈顶插入、删除的数据结构可谓是完美契合数组的优点。
2.1.2 链表
前面学习过链表就可以知道,对于单链表的头插、头删的效率非常高为 O(1)
, 而它的尾插、尾删需要找尾,效率比较低为 O(N)
。
若以单链表的头为栈底,尾为栈顶,则入栈、出栈相当于单链表的尾插、尾删效率并不高。
显然这不是我们的最佳选项,但是若用一个变量记录尾的情况下,尾插、尾删的效率也可以达到O(1)。
若以单链表的头为栈顶,尾为栈底,则入栈、出栈相当于单链表的头插、头删效率非常高为O(1)。
这里与前面的数组差不多,也是栈的操作完全契合单链表的优点。
栈能够使用单链表实现,当然也可以用带头双向循环链表实现,但是我认为这里使用带头双向循环链表有点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的感觉。
2.1.3 我选择用数组完成栈
为什么这里选择数组完成栈呢?
明明数组容量不足时扩容需要消耗,而链表没有这个消耗,为什么不用链表?
原因有以下几点:
- 由于数组物理结构上是连续的,缓存命中率高,访问效率高。
- 相比链表,数组只需要存储数据,而链表每一个节点还需要存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 虽然数组扩容有消耗,但是链表每次申请节点的时候也会有消耗。
2.2 栈的操作
3. 栈的实现
Stack.h头文件的实现
#pragma once#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ssert.h>// 支持动态增长的栈
typedef int S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
{STDataType* a;int top; // 栈顶int capacity; // 容量
}Stack;
//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ack* ps);
// 入栈
void StackPush(Stack* ps, STDataType data);
// 出栈
void StackPop(Stack* ps);
// 获取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Stack* ps);
//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ack* ps);
// 检测栈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不为空返回0
int StackEmpty(Stack* ps);
//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roy(Stack* ps);
Stack.c文件的实现
3.1 初始化栈
栈的初始化将传入函数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
a. 栈顶初始化的时候注意有两种情况:
1. top
指向栈顶元素
2. top
指向栈顶元素的后面一个位置
当然都可以,我选择 1 仅仅方便我自己理解
b. 是否在初始化的时候给栈申请部分空间
当然都可以,我这里选择不申请空间,在后面用realloc函数
申请和扩容空间。
//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ack* ps)
{assert(ps);ps->capacity = 0;//ps->top = -1; //top指向栈顶ps->top = 0; //top指向栈顶的后面一个元素ps->a = NULL;
}
3.2 入栈
当数据入栈时需要判断栈是否为满,若为满则需要扩容,这里的StackFull函数其实并没有必要,由于栈只有尾插这一个插入操作不需要复用扩容操作,所以可以直接写在入栈操作中。
注意:
当realloc()函数
的参数为NULL时,其作用与malloc()函数
的作用一样。
void StackFull(Stack* ps)
{assert(ps);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ps->capacity * 2;STDataType* tmp = (STDataType*)realloc(ps->a, sizeof(STDataType) * newcapacity);if (tmp == NULL){perror("realloc");return;}ps->a = tmp;ps->capacity = newcapacity;
}// 入栈
void StackPush(Stack* ps, STDataType data)
{assert(ps);if (ps->capacity == ps->top)StackFull(ps);ps->a[ps->top] = data;ps->top++;
}
3.3 判空
前面假设了top
是指向栈顶元素后面一个位置,所以当 top
指向 0
的时候栈是空的。
// 检测栈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不为空返回0
int StackEmpty(Stack* ps)
{assert(ps);return ps->top == 0;
}
3.4 出栈
执行出栈操作时,栈不能为空,且只需要 top--
, 不需要将其数据抹除。
// 出栈
void StackPop(Stack* ps)
{assert(ps);assert(!StackEmpty(ps));//栈为空,则不能继续出栈ps->top--;
}
3.5 取栈顶元素
与出栈操作一样,取栈顶元素时,栈不能为空。
且top
是指向栈顶元素后面一个位置,所以取栈顶元素时取的是 top - 1
指向的元素。
// 获取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Stack* ps)
{assert(ps);assert(!StackEmpty(ps));//栈为空,则无栈顶元素return ps->a[ps->top - 1];
}
3.6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由于top是指向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而元素个数正好是下标 + 1
,也就是top
。
//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ack* ps)
{assert(ps);return ps->top; //由于top是指向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而元素个数正好是下标 + 1 ,也就是top
}
3.7 销毁栈
//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roy(Stack* ps)
{assert(ps);free(ps->a);ps->a = NULL;ps->capacity = 0;ps->top = 0;
}
4. 整体代码的实现
#include "Stack.h"
//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ack* ps)
{assert(ps);ps->capacity = 0;ps->top = 0; //top指向栈顶的后面一个元素ps->a = NULL;
}void StackFull(Stack* ps)
{assert(ps);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ps->capacity * 2;STDataType* tmp = (STDataType*)realloc(ps->a, sizeof(STDataType) * newcapacity);if (tmp == NULL){perror("realloc");return;}ps->a = tmp;ps->capacity = newcapacity;
}// 入栈
void StackPush(Stack* ps, STDataType data)
{assert(ps);if (ps->capacity == ps->top)StackFull(ps);ps->a[ps->top] = data;ps->top++;
}// 检测栈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不为空返回0
int StackEmpty(Stack* ps)
{assert(ps);return ps->top == 0;
}// 出栈
void StackPop(Stack* ps)
{assert(ps);assert(!StackEmpty(ps));//栈为空,则不能继续出栈ps->top--;
}// 获取栈顶元素
STDataType StackTop(Stack* ps)
{assert(ps);assert(!StackEmpty(ps));//栈为空,则无栈顶元素return ps->a[ps->top - 1];
}//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ack* ps)
{assert(ps);return ps->top; //由于top是指向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而元素个数正好是下标 + 1 ,也就是top
}//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roy(Stack* ps)
{assert(ps);free(ps->a);ps->a = NULL;ps->capacity = 0;ps->top = 0;
}
二、队列
1. 队列的概念
队列: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数据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数据操作的特殊线性表,队列具有 先进先出 FIFO(First In First Out) 的原则。
入队列:进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
出队列: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头
2. 队列的结构
2.1 选择数据结构完成队列(数组 or 链表)
2.1.1 数组
前面学习过顺序表就能知道,数组只有尾插和尾删的效率高为 O(1)
, 而靠近头的位置的插入删除的效率比较低为O(N)
。
而对于队列这种只能在队尾插入、对头删除的数据结构,无论队头和队尾定义在哪,使用数组完成必定会有头删或头插,会使得队列的效率降低,所以不建议使用数组完成。
2.1.2 链表
前面学习过链表就可以知道,对于单链表的头插、头删的效率非常高为 O(1)
, 而它的尾插、尾删需要找尾,效率比较低为 O(N)
。
(1)若以单链表的头为队头,尾为队尾,则入队列、出队列相当于单链表的尾插、头删效率并不高。
(2)若以单链表的头为队尾,尾为队头,则入队列、出队列相当于单链表的头插、尾删效率并不高。
虽然两种情况都有一种操作效率为O(N) ,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与尾有关的操作,
所以只要在结构体中定一个记录尾的成员,那么尾插、尾删的效率就能达到O(1).
2.1.3 我选择用链表完成队列
为什么这里选择链表完成队列?
通过上面的讲述原因已经显而易见了。
原因如下:
由于无论怎么改造数组都会有一个操作效率为 O(N)
,而链表只需要改变结构体,使其多一个指向尾的成员,就能使队列的插入、删除的操作效率为O(1)
.
3. 队列的实现
Queue.h头文件的实现
#pragma once#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ssert.h>typedef int QDataType;// 链式结构:表示队列
typedef struct QListNode
{struct QListNode* next;QDataType data;
}QNode;// 队列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Queue
{QNode* front;QNode* rear; //指向队列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int size;
}Queue;// 初始化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q);
// 队尾入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q, QDataType data);
//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op(Queue* q);
//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q);
// 获取队列队尾元素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q);
// 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QueueSize(Queue* q);
// 检测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非空返回0
int QueueEmpty(Queue* q);
// 销毁队列
void QueueDestroy(Queue* q);
Queue.c文件的实现
3.1 初始化队列
这里队列的front
指向队头,rear
指向队尾。
当队列为空的时候,那么front
和rear
都是指向 NULL
。
// 初始化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q)
{q->front = NULL;q->rear = NULL;q->size = 0;
}
3.2 队尾入队列
由于使用链表实现队列,插入时需要申请一个节点。
入队列分为两种情况:
- 队列为空时,需要改变队头、队尾的指针。
- 队列不为空时,只需要将新节点接到队尾,并将尾指针向后移动即可。
// 队尾入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q, QDataType data)
{assert(q);QNode* newnode = (QNode*)malloc(sizeof(QNode));if (newnode == NULL){perror("malloc");return;}newnode->next = NULL;newnode->data = data;if (q->front == NULL) //分队列是否有元素两种情况{ //队列为空assert(q->rear == NULL);q->front = newnode;q->rear = newnode;}else{ //队列不为空q->rear->next = newnode;q->rear = newnode;}q->size++;//入队列,队列长度加一
}
3.3 判空
当队列中的头、尾指针都指向NULL
的时候为队列为空。
// 检测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非空返回0
int QueueEmpty(Queue* q)
{assert(q);return q->front == NULL && q->rear == NULL;
}
3.4 队头出队列
出队列分为两种情况:
- 队列中只有一个元素时:删除最后一个节点,并将
front
和rear
指向NULL
。 - 队列中有多个元素时:删除
front
指向的节点,并将front
向后移动。
//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op(Queue* q)
{assert(q);//出队列时,队列不能为空assert(!QueueEmpty(q));//当队列中只有一个元素的时候,不仅仅头指针需要改变,尾指针也需要改变//因为当删除最后一个元素时,首指针释放当前节点,并向后移动,而尾指针并没有移动//当释放后若在插入元素时,尾指针会造成野指针的情况if (q->front->next == NULL){QNode* del = q->front;q->front = NULL;q->rear = NULL;free(del);}else{QNode* del = q->front;q->front = q->front->next;free(del);}q->size--;
}
3.5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front
指向的节点存储着头部元素。
//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q)
{assert(q);//获取队列头部元素时,队列不能为空assert(!QueueEmpty(q));return q->front->data;
}
3.6 获取队列队尾元素
rear
指向的节点存储着尾元素。
// 获取队列队尾元素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q)
{assert(q);//获取队列头部元素时,队列不能为空assert(!QueueEmpty(q));return q->rear->data;
}
3.7 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结构体中的 size
存储着队列中的有效元素个数
// 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QueueSize(Queue* q)
{assert(q);//结构体中定义了一个size//而这里遍历链表得到个数,效率低O(N)/*int size = 0; 不要用QNode* cur = q->front;while (cur != q->rear){size++;q->front = q->front->next;}*/return q->size;
}
3.8 销毁队列
销毁队列与前面销毁单链表相同,需要将每一个节点都释放。
// 销毁队列
void QueueDestroy(Queue* q)
{assert(q);QNode* cur = q->front;while (cur){QNode* next = cur->next;free(cur);cur = next;}
}
4. 整体代码的实现
// 初始化队列
void QueueInit(Queue* q)
{q->front = NULL;q->rear = NULL;q->size = 0;
}// 队尾入队列
void QueuePush(Queue* q, QDataType data)
{assert(q);QNode* newnode = (QNode*)malloc(sizeof(QNode));if (newnode == NULL){perror("malloc");return;}newnode->next = NULL;newnode->data = data;if (q->front == NULL) //分队列是否有元素两种情况{assert(q->rear == NULL);q->front = newnode;q->rear = newnode;}else{q->rear->next = newnode;q->rear = newnode;}q->size++;//入队列,队列长度加一
}// 检测队列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非零结果,如果非空返回0
int QueueEmpty(Queue* q)
{assert(q);return q->front == NULL && q->rear == NULL;
}// 队头出队列
void QueuePop(Queue* q)
{assert(q);//出队列时,队列不能为空assert(!QueueEmpty(q));//当队列中只有一个元素的时候,不仅仅头指针需要改变,尾指针也需要改变//因为当删除最后一个元素时,首指针释放当前节点,并向后移动,而尾指针并没有移动//当释放后若在插入元素时,尾指针会造成野指针的情况if (q->front->next == NULL){QNode* del = q->front;q->front = NULL;q->rear = NULL;free(del);}else{QNode* del = q->front;q->front = q->front->next;free(del);}q->size--;
}// 获取队列头部元素
QDataType QueueFront(Queue* q)
{assert(q);//获取队列头部元素时,队列不能为空assert(!QueueEmpty(q));return q->front->data;
}// 获取队列队尾元素
QDataType QueueBack(Queue* q)
{assert(q);//获取队列头部元素时,队列不能为空assert(!QueueEmpty(q));return q->rear->data;
}// 获取队列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QueueSize(Queue* q)
{assert(q);//结构体中定义了一个size//而这里遍历链表得到个数,效率低/*int size = 0; 不要用QNode* cur = q->front;while (cur != q->rear){size++;q->front = q->front->next;}*/return q->size;
}// 销毁队列
void QueueDestroy(Queue* q)
{assert(q);QNode* cur = q->front;while (cur){QNode* next = cur->next;free(cur);cur = next;}
}
结尾
注意: 本文提到的效率全部为空间复杂度!!!!
如果有什么建议和疑问,或是有什么错误,大家可以在评论区中提出。
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和我一起进步!!🌹🌹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希望大家给一个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