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做的更好点”, 这是我从我的TL学到的最受益的一句。
背景
故事要从一次培训开始。话说要给部门做一次安全的培训,提升部门里所有人的安全意识。起初的设计是有讲解还有实操,所以最好在线下举行,人数限制而且时间较长, 所以不能让部门里所有的人都来参加。 因此我们从每个团队中甄选一些代表参加。 我们对此次培训也做了计划和安排。对时长的问题也做了讨论,裁剪了一部分实操, 一切按部就班,坐等培训开始。
如果一切都能按部就班,我们的生活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精彩。 正如你预料的, 在培训开始的前三天,城市里的疫情又紧张了起来。 很多人被要求做核酸检测,甚至被限制小区不能到公司上班或者要休假。那么,培训计划有变吗? 咩有,因为一切都已敲定,坐等培训开始。
直到培训的前一天,组织者里才开始有意识人员可能不会悉数到场,培训完全线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现在改变计划会不会太晚,人员较多,有很多的沟通成本。 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可不可以做点什么努力?争取一下吧。好在公司用的企业微信,找人也方便。 把所有的人拉到一起,快速统计谁能到场,谁在请假,谁需要线上,不能参加的有没有候补人员。大家还是很热情配合,半天时间,将参与人员更新完成, 同时在培训流程上快速的对齐, 线下实操改为线上讨论,线下照常,也开通线上培训,线上需要讨论的进入zoom的break room 讨论。 之前的calendar已经失效,大家集中在企业微信群沟通。最终,培训顺利完成,参与人数没有变化,反馈也不错。
反思
作为组织者,回头再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完美的,“有没有可能做的更好的点?”。(不是事后诸葛亮)
首先,从一开始的实施计划中,疫情这个大的环境因素我们并没哟考虑进来。 因为这个培训已经进行了很多次,我们熟练的想当然的就复制了之前的流程,没有按照一个全新的活动来策划,忽略了他与以往几期的不同点。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地铁站15分钟准到,经常走,熟的很。”, “咦,今儿个咋修路了?”; “这项目跟XX差不多,一个月搞定。”,“你这的需求太奇葩了”。 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我们不应该忽视一个事物或活动的个性,而只看到共性。共性一般都有解决方案或结论,个性才是我们真正努力的地方。
其次,对变化的响应。我们对疫情起始是敏感的,整个社会都是敏感的,但是我们的培训对疫情是不敏感的,因为计划早就定好了。定好了就不管了,等着日子开始就行。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有没有人关注相关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对于这些变化有没有响应。“响应变化,及时调整”不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原则吗?显然我们并没有及时调整,甚至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都是在最后紧急时刻在建立起来的。我们在项目中应用敏捷,在开发实践敏捷,举办活动是不是也可以敏捷。
再者,从整个过程中,从一开始的线下限制人数,到后面线上培训加讨论,已经突破客观环境的约束性,完全可以邀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身处组织培训的我们更多的关注在了如何让培训顺利完成,并没有去实现它最初的目的“提升部门里所有人的安全意识”。 我们知道这个目的,但是当真正执行的时候,却总是忘记。映射到我们日常的开发活动中,就是我们更多的关注了一张卡的实现过程,而忽略了卡背后真正的价值,从而忽视掉让这个价值最大化的机会。
行动
说了这么多,都是事后评判,怎么才能在事前做好,不要事后再XX。 有个词我们一直都在听说或者实践,就是“追求卓越”。
到底什么才是“追求卓越”,之前TL已经给了我答案,就是在你行动之前,看看有没有可能做的更好一点。 如果经过数次迭代,找到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方案时,我们可以说在“追求极致”。 所以才会有:“这段代码有没有更好的实现”, “这个变量有没有更好的命名”,“这句话有没有更好的表述”, ……。
同样我们也用此来鼓励自己:“我的今天能不能比昨天好一点?”,“我下次讲解能不能比这次好点?”,也在肯定别人:“比上次好多了”, “宝贝,比昨天要懂事儿了啊”。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普通。每次问自己可不可以做的更好一点,平庸和优秀的差距,不就是这一点一点的叠加起来了嘛。
申明
上面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去评判组织者,给他们挑刺,他们一直都是很棒的。只是作为组织者之一,从另一个视角去思考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