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年5月,为前瞻性地研究全球经济运行趋势和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态势,全面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和上海带来的机遇挑战,进一步探索上海未来30年的发展路径;由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持开展了《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系列研究。
近日,经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在此项研究的70余个课题中评选出优秀成果44项,包括一等奖10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特别奖6项。其中,由中规院交通院负责的《上海全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能力与开发研究》荣获一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10项课题:
中规院交通院
《上海全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能力与开发研究》成果摘要
课题负责人:赵一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课题组成员:李斌(工程师)、祁玥(工程师)、贾凤娇(工程师)、林彬(助理工程师)
未来30年,上海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全球城市的定位,对上海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全球辐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综合交通体系作为全球城市构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纽约、伦敦等公认全球城市相比,上海综合交通体系的承载能力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解析全球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承载能力的重点,客观评价上海现阶段综合交通发展承载能力状况,准确把握上海未来综合交通承载能力发展坐标,将会为上海今后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以及政策措施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支撑。
一、上海全球城市交通发展七大判断
一
航运中心面临向现代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纵观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以货物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而以高端服务业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新一代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发展的方向。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前面临国际竞争和自身瓶颈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上海港仍然是重点服务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腹地型港口,参与全球港口竞争的能力仍显不足,其国际集装箱中转占比尚不足10%,与釜山港的45%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身发展条件来看,已经受到环境、集疏运承载力、港口硬件和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上海港在长三角集装箱组合港中的占比逐年下降。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作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
从国际经验和上海航运中心自身发展条件判断,集装箱吞吐量并不是上海港口发展的唯一路径。上海港应当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在航运服务资源、人才、政策、创新方面的优势,加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发展,实现由“增量”到“提质”的战略性转变,建立各类航运服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先试先行政策优势、以创新能力为转型发展驱动源泉,大力促动航运金融、船舶交易、船舶代理、航运咨询等航运服务核心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地位提升。
二
航空洲际化程度提升,国家级洲际航空门户地位有待加强
随着全球贸易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上海国际经济地位的快速提升,上海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支配能力将逐步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资源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目前上海航空枢纽国际化服务水平低。上海航空的国际旅客中转比例仅占全部旅客的8%,与国际枢纽机场平均25%的中转比例有较大差距,与纽约机场的30%以及伦敦机场的38%仍然相距甚远。上海目前国际航班主要集中在亚洲,以日韩和东南亚为主,占到80%以上,而伦敦和纽约的航线遍布全球,上海在洲际航空的发展方面差距明显。
图1 上海航空客运需求预测
图2 机场国际旅客占比比较
未来30年,“全球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上海航空枢纽的“洲际化”程度必须大幅提升。未来上海航空的客运需求仍然具有强劲的增长势头,旅客需求将达到1.6亿人次/年,其中国际旅客占比将达到40%。浦东机场作为上海的国际门户机场,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中枢,国际旅客占比将达到50%以上,而欧洲及北美洲将成为航空需求的主要方向,预计未来该方向的国际旅客占比将超过30%。
综上所述,洲际航空实力将直接体现上海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因此,未来必须调整航线结构,由亚洲航线和太平洋航线为主转变为欧洲、美洲等洲际航线为主。其次,应当提高国际中转服务和通关政策的开放性。第三,增加机场集疏运能力,建立以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为主的多方式集疏运系统。
三
一带一路战略下互联互通,要求上海公铁网融入全球陆路网络
在亚欧陆上交通网络和“一带一路”战略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上海与亚欧国家的贸易联系也更加密切,上海进出口贸易额中,与西欧、东南亚国家贸易额占比在30%以上,而从进出口货物结构分析,以大型机电产品为主的不宜空运货物类型将带来大量的公铁运输需求。
公铁网融入全球陆路网络将拉动上海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货物交流,也是上海贸易与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应当积极完善集疏运体系,努力构建符合特大型城市发展需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交通体系,依托海港、空港两大枢纽,建成铁路、公路、水路对外通道网和航空网络,大力发展江海联运、铁水、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为长江经济带和内陆其他地区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图3 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量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仲其庄 、尹克忠、徐习军、古龙高 :《 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20年沿桥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研究 》,《 大陆桥视野 》2013 年第 7期)
四
轨道交通引领区域空间重构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铁、城际铁路的大力发展,长三角区域和城市的时空距离发生巨大变化,同城化趋势明显,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苏州、无锡、嘉兴、南通、宁波和舟山为外围综合性城市节点,并包含若干新城节点、新兴功能节点及生产功能节点的大上海都市区。随着大上海都市区的空间重构,在不同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的交通需求。以上海为中心的30~70km范围区域内,核心城市地区间的通勤化交通需求将快速增加,形成都市区通勤圈,而在以上海为中心的70~150km范围区域内形成了高频商务圈。而以单一层次的传统高速公路和大铁路的交通模式未来将不能满足圈层化的交通需求,因此,为了引导和支撑大上海都市区的圈层化功能布局重塑,必须构建多层次、高效、集约化的交通承载系统。
图4 大上海都市区圈层划分
五
TOD成为引导潜力地区空间发展重要模式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虽然顺应了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但无差别的线路建设和对于节点引导的缺失,使其对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不强。轨道交通对新城的带动能力不足,新城未能实现与中心城区的快捷联系,也未能结合站点形成就业中心,轨道交通并未引导大型居住社区形成合理的出行结构和交通组织;其次,轨道交通在近郊的快速蔓延中,更多的扮演了跟随者而非引导者的角色,尚未形成更有序的空间结构;第三,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与轨道交通网络结合度仍有待提高,形成更为有吸引力的公共中心。
随着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将逐步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新城、近郊地区以及中心城更新地区将成为空间发展的潜力地区,而轨道交通的TOD开发对引导其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土地和交通的同步建设,成为空间发展的重要模式手段。
图5 上海远景轨道线网规划 上海远景轨道线网规划
(资料来源: TOD视角下城市交通和空间一体化研究,中规院上海分院)
六
老龄化倒逼设施能力提升
根据上海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最新预测,未来上海人口结构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老龄化人口比例将大幅提升,到2050年将达到40%,逼近发达国家人口水平。并且从空间变化趋势来看,老龄人口呈现从中心区向近郊区扩散的趋势。
图6 2010—2040 年上海不同龄人数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上海市空间发展研究,中规院上海分院)
老龄人口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将对现有交通系统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未来交通系统的设施供给、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势必将带来出行特征的改变,老年人的出行特征异于中青年,主要依赖于步行和公交系统,出行目的以购物和休闲目的为主。现有的交通系统又或多或少存在着“障碍”,不利于老年人出行。若不改变交通设施的供给情况,未来老年人的增多将降低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使其面临新的挑战。其次,随着拥有驾照人群逐渐进入老龄化,2050年拥有私家车的老龄人口数量将高于现今,驾驶小汽车出行分担率也将有所提升,对现有道路和交叉口通行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未来交通系统规划中,应对步行空间、公交系统、交通安全性、无障碍设施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给予老年人出行环境更多的考虑。为提高交通系统对老龄人口出行的承载力,交通系统应体现对老年人日常出行的支撑,使其可以在城市中自由的出行。以分析老年人的出行特征为基础,重点通过增加适宜的服务,改善出行环境,打造老龄人口“以步行出行为主体,以公交出行为辅助,并存在少量的个体化交通出行”的交通系统,提升老龄人口出行的“幸福感”、“舒适感”和“安全感”。
七
新技术新模式引领重大交通改革
到2020年,上海道路网络将基本建成,路网容量将达到3873万pcu/h,其中中心城将达到1033万pcukm/h。与此同时,上海交通需求量仍将处于快速上升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上海未来将面临城市交通常态化拥堵的严峻挑战。因此,在道路硬件条件基本建设完善下,如何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将成为未来30年上海交通应当面对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交通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将为未来30年治愈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良方。首先,随着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人驾驶汽车的广泛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运行效率。初步估算,若依托上海快速路系统建立无人驾驶车联网系统,运行时间将下降30%,道路通行能力提升50%以上。
图7 无人驾驶及车联网系统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图8 无人驾驶列车
(资料来源:新华网)
其次,电商的快速发展使得快递业配送货运需求大幅提升。上海从2011年4.09亿件上升到2013年9.5亿件,快递业务量年均增幅超过50%,占全国10%,快递车辆数年均增长20%,摩托车年均增长50%。在现有“零散配送”配送模式下,未来上海市配送货运车辆预计将占到高架道路车流量的5.5%,是现在的近40倍,将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因此,必须通过“集约化”配送方式,缓解“零散配送”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快递配送节点,将各快递公司货物集中至节点,统一进行配送或自提,每个配送节点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km;也可以通过采用“无人机”改变现有配送模式,提高30%配送效率,减少人力运力成本40%。
图9 快递车辆高架道路峰流量特征
(资料来源:王忠强、 朱浩、秦明霞《 上海市快递业交通管理政策研究》)
第三,环境承载力限制下交通方式必须向新能源转变。上海目前城市客运能耗持续增加,2012年对外客货运能耗比2005年增长51.3%,城市客运交通能耗从2005年的364.3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2年的670.7万吨标准煤,其中小客车耗能占比达到了63%。在交通碳排放中,小汽车碳排放强度约为公共交通的5倍。根据发展预测,未来30年上海城市交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应下降至少40%才能有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经过数据分析,控制小汽车的碳排放量是关键,必须将小汽车油耗降低到4L/100km以下,才能达到减排40%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若能实现小汽车全面采用清洁能源,碳排放量最低可减排90%。
图10 上海城市交通各方式能耗占比 及碳排放强度
(资料来源:低碳交通发展策略 朱洪 中国城市发展论坛)
二、上海全球城市交通承载力发展路径
一
海空陆三位一体,打造洲际交通枢纽
港口:打造高效运输型和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提升港口承载能力。统筹宁波-舟山港和南京下游港,构建“一核两翼”组合港发展模式,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组织能力。
图11 “一体两翼”组合港发展模式
机场:打造洲际中枢航空港增强机场承载能力。一是要开放航权,扩充洲际航班、调整航线结构;二是要充分满足基地航空的航班时刻资源需求,构建理想的航班波;三是要优化中转服务流程,提升机场中转服务水平;四是要接入公铁复合型通道,加强机场集疏运承载能力。
公铁:扩充设施运输承载能力应对未来货运增长。推动和完善高速铁路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和应用高铁货物运营模式,释放既有线路运能、提升公铁网络整体运行效率。
二
建立多层次轨道系统,行程区域组织核心
以上海为核心构建层级完善的大都市区轨道网络系统。核心地区,以地铁和轻轨为主;市域及近沪地区,以市郊(通勤)铁路为主;大都市协调区,以城际铁路为主;长三角协调区,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主。
改变既有城市轨道模式,依托多层次轨道交通提升承载力。进一步提升轨道设施总规模,预计上海市域未来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应达到2200km左右。其中地铁及轻轨约1200km,市郊铁路及中运量轨道约1000km。
图12 既有规划轨道线网客流分布
资料来源:2014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
三
发展多元化特色化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竞争力
使用无人驾驶技术,增加道路交通承载力。采用无人驾驶技术,提升全市路网容量,基本可以满足中心城区小汽车60%使用率带来的出行需求。
交通需求管理,降低小汽车的出行需求。若小汽车使用率有所提升,则需进一步考虑采用限制外牌小汽车、拥挤收费、提高停车费等交通需求管理等政策,降低居民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
充分挖掘可利用空间拓展静态交通系统承载能力。通过建设公共停车楼等手段,提高单位面积停车场的使用率。未来通过提供集约化停车设施,在中心城区内设置机动车停车楼100个,每个停车位服务半径约为1.5km,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5万个。
借助城市支路系统,消化中心城内夜间停车需求。通过测算,若使用支路总长度的60%为小汽车夜间提供停车位,未来可提供停车位数量不低于50万个,加之利用住宅小区内部道路设置停车位,基本可以满足中心城区内的私人小汽车的夜间停车需求。若无法调动支路为停车系统所用,则未来还存在停车位缺口,需考虑采用限制外牌小汽车进入中心城区、交通需求管理等手段,降低小汽车的使用比例。
打造无障碍出行环境,提升老龄化交通承载力。构筑交通枢纽与周边建筑联系的立体化步行系统,方便老年人便捷的出入于交通枢纽和活动目的地。提高公交线网密度、车站覆盖率和车辆的发车频率,增加地铁、轻轨等高品质公共运输方式的线路条数和里程。开发适宜老年人驾驶的小汽车,健全驾驶员培训制度。提供老龄人特殊交通服务,按照1辆/每百位老人的标准配备特殊出租车,联接社区和医院等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提供电话预约,派专人提供接送老年人就医等服务。
落实低碳交通理念,提升城市环境交通承载力。推广“汽车共享”理念,实现集约低碳出行。结合中心城区建设停车楼,若在每座停车楼内设置汽车共享车辆100辆,共可设置1万辆用于共享的小汽车,减少私家车数量6万辆。采用新能源技术,逐步实现“零排放”。
(转自中规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