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尘埃落定
——读《哈姆雷特》有感
一、戏剧故事梗概
一部作品是否伟大,一部分取决于作者笔下的作品本身,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便是它的受众,即读者的文本解读,想必“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流传至今的原因。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打造了一个映射现实世界的全新多维空间,其社会形态就是基于权力斗争与家庭矛盾而展开的压抑环境。家庭与国家、现实与虚构、此国与彼国,在这个多维空间中同时上演一出悲剧。
《哈姆雷特》表面上描写了哈姆雷特个人对于为父报仇的执着和犹豫,实际上描写了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内部各种势力的斗争。《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以戏剧中的幕和场而具体展开。如果要以文字进行概述,那么可以大致展现为以下内容:
- 第一幕:鬼魂诉说真相
第一场:半夜侍卫初见鬼魂,霍拉旭交代故事背景。
第二场:新国王派遣使者进行外交,国王与王后劝诫哈姆雷特留着丹麦,霍拉旭向哈姆雷特报告鬼魂事宜。
第三场:奥菲利娅相继与兄长和父亲交谈,二人都阻止奥菲利娅与哈姆雷特继续交往,侧面描写奥菲利娅与哈姆雷特的爱情悲剧起因。
第四场:哈姆雷特初遇鬼魂,并被引到私密角落。
第五场:鬼魂向哈姆雷特诉说真正死因,哈姆雷特众人宣誓不泄露当天发生的事情。 - 第二幕:王子装疯卖傻
第一场:波洛尼厄斯试探儿子且忧心女儿,首次点明哈姆雷特开始疯癫。
第二场:宫廷内所有人都意识到哈姆雷特发疯的事实,国王和王后请幼时“伙伴”刺探原因,使者归来并汇报外交情况,波洛尼厄斯禀报哈姆雷特为爱痴狂,哈姆雷特对付幼时“伙伴”与波洛尼厄斯,戏子登场作秀。 - 第三幕:戏中戏获证据
第一场:国王与波洛尼厄斯偷听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会面谈话,国王怀疑导致哈姆雷特疯狂的真正原因,国王决定送走并处理掉哈姆雷特。
第二场:哈姆雷特给戏子说戏,戏中戏如期上演,哈姆雷特充当解说与主持,国王心里有鬼并终止戏剧。
第三场:国王忏悔罪行,哈姆雷特因思考过多而错过刺杀机会。
第四场:哈姆雷特斥责母亲后诉说装疯真相,慌乱中哈姆雷特误杀波洛尼厄斯,鬼魂又一次出现并斥责哈姆雷特。 - 第四幕:国王再动杀心
第一场:王后应付国王的询问,并隐瞒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
第二场:哈姆雷特应付罗森格兰兹,拒绝诉说尸体的下落。
第三场:国王构思阴谋,送走哈姆雷特和幼时“伙伴”到英格兰,企图在路途中除掉三人。
第四场:哈姆雷特遇见挪威军队,复仇之火再次被点燃。
第五场:奥菲利娅因为父亲的死亡而发疯,雷欧提斯叛变并杀入城堡,国王劝说雷欧提斯合作惩戒凶手。
第六场:霍拉旭收到哈姆雷特的密信。
第七场:使者通知国王哈姆雷特未死,国王与雷欧提斯决定击剑时给哈姆雷特下毒,奥菲利娅掉进水里淹死。 - 第五幕:最终的角斗场
第一场:墓地三重奏,哈姆雷特和小丑甲乙谈论生死,与宫廷人士目睹奥菲利娅下葬。
第二场:围绕生死的最后决斗展开,王后、国王、雷欧提斯、哈姆雷特依次死去,霍拉旭向活着的人们解释悲惨的结局,福丁布拉斯路过并命令士兵放炮奏哀乐。
二、最感兴趣的人物
针对《哈姆雷特》中最感兴趣的人物,或许旁人会把哈姆雷特、波洛尼厄斯或国王优先纳入考虑之中,但是我倾向于选择王后——一个全剧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
王后在老哈姆雷特去世之后,迅速地与哈姆雷特的叔叔成婚,这很难不让读者怀疑——王后究竟是喜欢老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的叔叔。从我的角度而言,王后并不喜欢老哈姆雷特,也不喜欢哈姆雷特的叔叔,仅仅只是喜欢坐在王位上的那个男人。毕竟对于那个年代的女性,绝对纯粹的爱情是比不过王室的权力与地位的。
王后在年轻时候选择与老哈姆雷特结婚,或许有一部分原因是王后对老哈姆雷特有着真诚的爱恋,这点从鬼魂对王后的评价与宫廷的戏中戏剧情中有所体现。第一,鬼魂曾经评价王后“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即表明在王后改嫁之前,她在老哈姆雷特面前是一位保持贞洁且心地善良的女性。如果真的对老哈姆雷特没有一丝感情的话,王后是做不到如此贤惠的。第二,在宫廷的戏剧《捕鼠机》中,故事中男主和女主分别是公爵和公爵夫人。戏中公爵坐在躺椅之上,公爵夫人侧耳倾听公爵的话语,展现出一幅甜蜜的恋情场景。从哈姆雷特特意安排此场戏的原因来看,公爵应该映射着老哈姆雷特,公爵夫人应该映射着王后。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场戏从侧面描绘了老哈姆雷特和王后年轻时期的爱情。
但是,在老哈姆雷特被谋杀之后,王后却快速与哈姆雷特的叔叔成婚,仿佛将过去的婚恋视为儿戏。哈姆雷特在第一个独白中批判道:“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父亲的弟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寡妇的改嫁,在哈姆雷特看来是一种冷酷的思想,更是一种理性的丧失。王后面对抑郁寡欢的哈姆雷特,从三十七摄氏度的躯干里扭捏出一句冰冷的安慰话语——“不要老是垂下了眼皮,在泥土之中找寻你的高贵的父亲。你知道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活着的人谁都要死去,从生存的空间踏进了永久的宁静。”面对一个曾经发誓相伴到老的丈夫的去世,王后却用“普通”二字轻描淡写,展现出一幅无情无义的模样。倘若她对老哈姆雷特所承诺的海誓山盟的感情真实存在,也并不至于将整个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确,王后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她必须依靠王位的力量在这个空间生存,只有绝对的权力才能够保障她的地位,只有绝对的地位才能够保障她的富贵生活。王后对新国王的拥护和关心,可能并不是出于对爱人的感情,而只是出于对掌权者的拥戴,这点体现在王后与他人的回复中多次提及丹麦王室。第一,为了刺探哈姆雷特疯癫的真正原因时,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被召入丹麦宫廷内。面对此番此景,王后说到:“那么要是不嫌怠慢,答应在我们这儿小作逗留,帮助我们实现希望,那么你们的盛情雅意,一定会受到丹麦王室隆重的礼谢的。”第二,在波洛尼厄斯提出与国王偷窥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会面时,面对国王的话语,王后回复道:“我愿意服从您的意旨。奥菲利娅,但愿你的美貌果然是哈姆雷特疯狂的原因;更愿你的美德能够帮助他恢复原状,使你们两人都能安享尊容。”第三,当雷欧提斯叛变并闯入城堡的时候,王后说道:“他们这样兴高采烈,却不知道已经误入歧途!啊,你们干了错事了,你们这些不忠的丹麦狗!”
综上所述,王后是一个封建权力霸权下的残次品,更是一个面对社会脆弱且可怜的女性。
三、悲剧结局的剖析
《哈姆雷特》的悲剧,大多指的是占据故事主线的人物由于各种原因相继死去。
老哈姆雷特死于兄弟的毒药之下。身居高位却不提防手足,老哈姆雷特在过度信任身边的人中失去了生命。或许是因为对兄弟的怨恨和刀下斩去太多他国人的性命,他最终化作一个鬼魂,无法步入死后的天堂。
波洛尼厄斯死于哈姆雷特的乱剑之下。聪明反被聪明误,波洛尼厄斯的死是一种必然与偶然的结合。不论当时躲在幕后的是谁,终究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派来的奸贼,一定会死于疯癫的剑下。
奥菲利娅死于失去父亲和哈姆雷特的悲痛之下。她在父亲和兄长的劝阻下,不再与哈姆雷特见面,导致半疯的哈姆雷特将她也视为懦弱的女人,失恋之情亦然从心中激发。“我是一切妇女中最伤心最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誓盟中吸着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协和的音调。”在当她得知父亲被自己心爱的人刺死的消息之后,她心里十分难过,慢慢地失去了希望。她采集了“死人指头”的花朵,替自己做成了奇异的装饰。折断的树枝伴随着古老的歌谣,人就和湖水融为了一体。
王后死于国王的毒酒之下。因为对儿子与雷欧提斯进行击剑比赛时获得了胜利而欣慰,她毅然喝下了国王为毒死哈姆雷特而准备的毒酒。或许是作为母亲的第六感,替哈姆雷特挡下了国王设计的第一道陷阱,又或许是作为妻子的第六感,明白自己的不忠之后迈向老哈姆雷特当前所处的世界。
国王死于自己设计的毒剑与毒酒之下。国王为人阴险狡诈,为了得到王位,不惜毒害自己的亲兄弟;为了得到女人,不惜隐瞒老哈姆雷特真正的死因;为了潇洒放纵,不惜背弃基督徒的准则;为了除掉威胁,不惜多次设局想要谋杀哈姆雷特。在整个故事中,国王的罪孽大抵是最深恶的,在最终的大乱斗中死去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雷欧提斯死于自己设计的毒剑之下。在决斗的击剑中,两个人激烈地进行着比试。雷欧提斯似乎看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下手时内心仍认为良心不赞成自己做这种卑鄙之事。甚至在反被自己的剑划伤之后,雷欧提斯认为哈姆雷特和自己应该互相宽恕。
哈姆雷特死于雷欧提斯的毒剑和自己的毒酒选择之下。他再也不愿意去承担更多活着的痛苦了,尤其是那沾满复仇道路上许多人鲜血的王冠。他是英雄,因为他为自己的亲生父亲报了仇;他是罪人,因为直接或间接地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人。他意识到,只有让自己走向那个神秘国度,才能抵消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所作所为。
四、阅读总结
当复仇成为活着的唯一意义时,人的思想和行动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哈姆雷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文艺复兴时期,除去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服从”外,人们发现自己还可以拥有“理性”与“信仰”两种属性。但“理性”与“信仰”现形时,人类虽获得了思想上更大的自由,却也因此而饱受更多的痛苦。选择生存还是毁灭,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活着就要忍受人世间无边无际的苦难与磨练,死去就要面对一个不曾有旅人回来过的神秘国度。当理想与现实差之千里的时候,人文主义修复二者之间差距的能力是懦弱的,因此死亡所带来的无力感也是必然的。
哈姆雷特渗透命运,看透人性,却转而发现他无法置身局外,只能被命运和人性推着完成他的复仇。无论哈姆雷特怎样挣扎,他的人生都是命运舞台上的一场戏,这或许也是他成为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都可能是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里住着一个懦夫。人的一生都在与这个懦夫战斗,在知与行之间彷徨脚步。真正重要的不只是理性的思考,更是实际踏出的脚步与行动。希望在未来遇见抉择的时候,自己能拥有一颗果断的勇气之心,斩断束缚行动的缠绕在脚上的荆棘,奔向“心不妥协、行不受限”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