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奔创新社-第57问:创意洞见的起因是什么?

news/2024/10/23 9:34:27/

紧贴着

地面。

泥土

闻起来还像夏天

你的身体

仍然有爱的气味。

但草丛

已在你身上发黄。

冷风中

到处都是蓟草绒。

那突然袭击你的梦

走在阴影里

而你的梦

有秋天的眼睛。【1】

如果你也喜欢首《秋天的眼睛》,那你或许会喜欢上德国女诗人,希尔德·多明(Hilde Domin),这位始终坚持歌颂生命的女人曾说过,写作是一种人格分裂,你是一个感性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你才思泉涌;同时你也是一个理性的人,它让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词句。【2】

希尔德·多明,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岂止写作是人格分裂,一切创新活动都伴随着极其强烈的人格分裂。

在《许奔创新社-第13问:创新者是酒神还是日神?》、《许奔创新社-第21问:如何唤醒创造力?》中,我都曾详细描述过这种人格分裂。

但有一点我却一直刻意回避,那就是:这种人格分裂所带来的痛苦。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这种痛苦之中挣扎:一个自我强烈地希望自己抓紧训练、刻意练习,另一个自我却不断地提醒我要抛弃技巧、观察聆听。

对我而言,一边是根里奇•阿奇舒勒(日神),另一边是吉杜•克里希那穆提(酒神)——在创新的道路上,两人对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他们提供的方案却又背道而驰。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根里奇•阿奇舒勒,图片来自网络

究竟该走哪条路,说实话,我也很迷茫。

如果你看完本书认为大多数地方充满了自相矛盾之处,我也只能默默承认,并用创新者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话回复你,我和我自己矛盾吗?好吧,我和我自己相矛盾,我是巨大的,包含众多方面。【3】

创新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说过,直觉是基于我们热切的情感而迅速行动,而理智是更缓慢、冷静的过程。直觉型的投资人很容易陷入企业家的热情当中;分析型投资人则更可能把重点放在事实上,对业务的可行性做冷静的判断。【4】

丹尼尔·卡尼曼,图片来自网络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创意这类事,应该属于“直觉型”而不是“分析型”。

但当我详细记录自己一天投入到创意上的时间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74%的时间花在了理性思维上(包括搜集、整理、分析、匹配、抽取、答辩等等),而只有26%的时间依靠直觉(包括冥想、散步、沉浸式阅读、头脑风暴、构建用户场景等)。

当我处于理性思维时,情绪是平稳而沉静的,我会尽可能地要求自己用数据和原则给出合理的解释。但当我处于感性思维时,情绪则波动得较为剧烈(时而低落时而高涨),此时所有数据和原则都无法说服自己不去遵从内心的直觉与热情。

作为创新者,我难免会更倾向于感性,更希望解放自我、拥抱混乱、依靠直觉的指引。

正如创新者蒂姆·哈福德所言,人类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动,要创造一个有条不紊、可以量化分类、以便规划和预测的世界,这些思想都很好,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它们都有点机械化的特征。然而,如果我们仅凭直觉,只受秩序驱使,错过的是更广阔的天地:这个世界的杂乱无章、无法测量、不协调、即兴、缺憾、不连贯、粗糙、凌乱、随意、模棱两可、暧昧不明、麻烦、变化多端,甚至肮脏……它们,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5】

但不得不承认,在创新的道路上,秩序与混乱同等重要,理性与感性也同时存在,当它们生发出来的枝节越发庞杂错乱时,创新者的人格分裂将越发显著。

比如很多创新者都会表现出既是工作狂,又不甘于本职工作;既想在本专业深入探索,又希望跨领域寻求更多灵感;既提倡横向互动,又希望掌控全局;既无私分享,又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既对世界怀有强烈责任感,又将自己与世隔绝——似乎每一位创新者,都是极度人格分裂的矛盾体。

或许恰如创新者弗兰克·巴伦(Frank X.Barron)所言,富有创造力的天才既是天真的,也是学识渊博的;既愿意接纳原始的象征,也愿意接纳严谨的逻辑。与常人相比,他们更拙朴、也更有教养;更具破坏性,也更具建设性;时而更疯狂,但肯定更明智。【6】

弗兰克·巴伦,图片来自网络

这似乎有些可疑,毕竟谁敢保证创新者的建设性强于破坏性,明智胜过疯狂?而评论家对戴维·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评价似乎更为中肯,这位《无尽的玩笑》的作者既非常脆弱,又意志坚定;时而属于政治上的保守派,时而是极端的自由主义者;他的散文有时非常严谨,有时非常笨拙;既可以写得大雅,也可以写得大俗;既狂暴得令人吃惊,又坦率且容易动感情…【7】

创新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更是在对创新者们进行大量深度访谈后,总结出了创新者的10种矛盾特质:

1. 有时体力充沛,有时又沉默不语;

2. 有时很聪明,有时又很天真;

3. 既爱玩乐,又守纪律(有时非常负责,有时又很不负责);

4. 既爱胡思乱想,又具有牢固的现实感;


http://www.ppmy.cn/news/801468.html

相关文章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4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

在国企的日子(第三章下部 出差)

梦既是过去,也是未来,它取材于生活,连接于当下,满足于欲望。它是一个时间搅拌机,它把过去,现在还有未来混在一起,让人活在一个更加有整体感的状态中。在遇见贾珍珍前,我的人生是静止…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5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信第5封:你有选择的权利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我《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

教资科一科二知识点 0312

教资笔记冲刺 科目一 素质教育 key 根本宗旨重点核心唯一途径 detail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key 顺阶互不差 detail 方向性…

在国企的日子(第六章 大赛)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并不总是面临失落,当痛苦达到极致的时候,幸运就会面临。 这些年我始终相信着这个话,每当痛苦偶尔折磨我的时候,我都在忍耐,小幸运时常都有,大幸运确实无缘&#xff…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每一种友谊的建立都是非常奇妙的偶然性事件,时空的接近降低了沟通成本增加了沟通的频率,因为这种熟悉感,友谊的桥梁搭建了起来。因为友谊的存在,双方发展出更多的共同点,因为更多的共同点走向亲密关系。这些过程的发生…

转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 你根本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在我过去二十多年的生命里一直是一个“讨好者”。 我总是活在别人对我的期待中,我总是不停的追逐着别人对我的认可,我总是像个卑微的奴才一样去满足别人的需求。 但就和大多数的“讨好者”一样,我们越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越是讨好别…

说说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最近,“第一性原理”很红,网上各种解读。 “第一性原理”本来是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概念,但最近被特斯拉的创始人——美国商界奇才埃隆马斯克多次引用解说自己的商业思路,因此而大热起来。 好奇之下,我研究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