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找与整理
- 从IEEE Xplore中挑选好论文后,我们去ACM portal和Sciencedirect中进行类似的操作将备选论文的引用和摘要复制到文档中。
- 细读选出的30-60篇文献摘要。找出与我们拟撰写论文最相关的10-20篇论文。下载这些论文并仔细阅读他们的Introduction和Related Work;寻找未被我们通过关键字检索到的重要论文,加入备选文献集。
- 我们可以按照“改进了原有技术”、“应用了原有技术”、“对原有技术的性质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研究”等方向将参考文献分为若干类,每个类作为一条主线将参考文献按时间顺序连在一起。
Abstract
- 一句话介绍该研究的重要性,比如:很多人关注
- 前人的局限性
- 提出的新方法
- 简单描述新算法的流程
- 实验证明新算法好
- 举例:Abstract——>聚类集成->加入聚类集成选择->多样性和一致性缺乏适应性->提出TCES->提出MOSEP来优化三个目标函数->最后构造TCE框架->实验结果表明
Introduction
- 研究内容的科学价值/应用
- 当前研究概况,存在哪些问题
- 本文解决了哪些问题,主要思想方法是什么
- 总结文章的主要贡献
- 介绍文章的主要结构
a)背景介绍,现状(介绍别人研究),存在问题,怎样解决,我的做法,有何亮点
b)研究背景和重要性、引出该领域科研空白、点题—指出本文的研究课题、概述文章的核心方法论和主要发现、提出猜想和研究目的
1、问题的研究背景
说明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给出近年来该问题在学术领域的发展情况
2、问题来源
告诉审稿人为什么应该看你的东西
3、提出的方法
侧重点,列出本文的贡献点
4、实验结论
Related Works如何写?
整理当前的研究工作,把当前的研究工作分成几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分成几个小类,每个小类的相关工作的介绍:一句话总结中心思想。介绍完每类方法后,对每类方法进行总结,之后作出更高的评价,谈谈自己工作的不同点。
Introduction和related works的区别
A:
introduction是diss别人,指出现在的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进而点出我们工作的动机
related works是介绍别人的方法
B:
introduction部分主要是写的范围稍大一些,从宏观的技术现状一点点引出你的研究点,讲清楚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而related works侧重于围绕具体研究点目前的细致化的研究现状
C:
introduction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重要性,为什么开展这项研究。目前研究的现状,他们的不足和限制性。引出本文研究的方法或数据。
related works从头捋出来研究,尽可能把研究成果写的详细,比如利用的方法、数据、结果的精度等。
D:
introduction写的范围稍大,是宏观的角度,讲清楚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related works侧重于围绕具体研究点目前细致化的研究现状,根据论文的方法,然后介绍方法对解决论文提出的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并讲清楚各自的优缺点,
Main Body
- Introduction,1页
- Related Work,1页
- Body,4-5页
- Experiment,4-5页
- Conclusion,0.25-0.5页
- References,2-3页
Conclusion
- 再述一下文章的创新点
- 复述一下文章的重要定理推论
- 总结一下重要的实验结果
- 展望一下将来可能的工作
参考:
- 余志文教授在逸夫楼十阶的分享
- https://www.cnblogs.com/chengyf1999/p/1675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