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屏幕素质以及视频成像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用户对视频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视频的画质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以及如何改善和提高视频画质?
视频画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片源质量、视频码率、视频的编码协议、视频分辨率等等。
视频分辨率
目前绝大多数正规视频网站都会对视频的分辨率进行标注。但我们会发现很多平台对高清的标准都各不相同,1080P视频在有些平台标注为高清,有些平台540P就已经是属于「高清」了。
分辨率是指视频在一定区域内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以1080P为例,「P」指的是Progressive Scan逐行扫描,与之相对应的还有「i」Interlaced Scan隔行扫描。「1080」指的是垂直方向有1080条水平扫描线,通常1080p的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
另外我们常说的4K,指的是横向有接近4000个像素,分辨率一般为3840*2160,因此在有些平台比如Youtube会将其标注为2160P。
我们在追剧时,分辨率越高往往都意味着视频更加清晰。比如观看同一个视频时,从480P、720P切换到1080P时往往都会来比较大的画质提升。但如果是不同平台的视频,这结论则不一定成立。因为个视频平台定义的标准也不相同。
片源质量如何影响画质
1、大部分视频往往都是通过手机、相机录制而来。因此这部分视频的最终画质很大程度取决于拍摄的设备及素材。另外,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同的拍摄环境(天气、光线)、拍摄参数(分辨率、帧率、对焦、感光度、白平衡)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最终的视频画质质量。
2、还有一部分,我们现在经常会看的短视频平台中视频的素材来源也可以是现有视频或者片段,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解说类视频。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老电影,其二次创作的最终视频往往都是不如一些新出的电影。因为其老片因拍摄的久远,其片源质量以是固定的。 其次,为了便于传输,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视频素材基本都经历过二或者多次压缩。从不同平台下载的、不同压缩比率的视频素材也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成片。
视频码率、编码如何影响画质
目前用户手机各类视频App或者网站看到的视频,基本上都经历了二次压缩。目前国内外各大视频网站(包含短视频)普遍的做法都是降低视频的码率(也称比特率)来降低视频的数据量,从而缓解服务器和网络带宽压力。
码率单位一般为Kbps或者Mbps,指的是一秒包含了多少数据量。更高的视频分辨率,更复杂的色彩明暗关系,更快速的像素变化,都需要更大的码率来容纳。而如果视频的码率(数据量)达不到要求,视频的画质就会降低,画面中就会出现一些小马赛克或者涂抹的迹象,这一现象在科幻类的电影上较为常见。
除了码率外,视频的编码同样也会影响到视频的画质。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编码格式为高级视频编码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ec),包含拍摄、视频封装和网站视频的播放等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编码则为高效率视频编码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总结:
1、作为视频创作者,想要更好的画质,良好的拍摄设备以及较高拍摄规格是高清视频基础。
2、在目前视频网站普遍都进行二次压缩的情况下,提供高分辨率、高码率来应对网站的压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再者,对于一些本身画质一般的视频素材,通过AI 视频修复技术针对性对素材进行去噪、色彩增强、超分等处理,往往也能得到比较好的画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4K修复的演唱会、电影、经典剧集或者老番动漫等等。
最后,如果想要体验一下视频修复,提升视频画质的,可以使用AI视频修复技术进行自动化的逐帧处理,提高视频清晰度,还原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