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程序员不高兴
今年五一我没有像往常假期一样,窝在家里抱着手机往返于各个平台刷刷刷,我坐高铁回了趟老家。
然后尝试了下两天断网生活,这篇算是对那两天的回顾。
回到租的房子后,发现今年五一网上同样很热闹,B 站的《后浪》一周年的今年,《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有点不一样。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次的宣传视频,以至于前 18s 的出现的 19 张作文截图我都有认真看过。
而我在其中发现了平庸、碌碌无为、半途而废、不上进的字眼,cue 没 cue 到我说不上来,但少年眼中的朴素让我想到了:
在这个被「卷」洗脑的焦虑时代,确实把我的迷茫给无限放大了。
甚至初次看到 955 位初中生的演讲时,我第一反应是不是有人在暗示朝九晚五工作五天的美好生活。
当然,这想法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依据,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其中的逻辑联系。
就好像我不懂某某公司公关总监随口的一句「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怎么就上纲上线到了资本压榨,进而上升到人身攻击了。
虽然我同样不喜欢他微博中的说法,但中年人的随口吐槽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微博的戾气。
五一节后第一篇,我想聊聊焦虑这件事。
鸡汤焦虑
随着流量越来越贵,向少年卖娱乐,向女人卖青春 ,向男人卖鄙视 ,向老人卖健康,向 lsp 卖性暗示,向所有人卖焦虑成了流量平台的主题。
所以在五四青年节这个节点上,有不少鸡血和鸡汤强行出现在我们眼前。
它们努力渲染着星辰大海,却闭口不谈眼前的苟且,这样脱离现实的刻意宣传怎么让「青年」们买单。
我讨厌那种开口成功,闭口失败,以成败论生活的言论,可他们最后总是还不忘接一句听懂掌声。
这掌声送给的是谁?
总不是我们这些认真生活的普罗大众吧。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种平淡无奇、苦尽甘来的鸡汤,还记得那篇博士致谢嘛,在我眼中那就是味美色佳的绝好鸡汤。
你说焦虑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有很大程度上是泛滥的变味鸡汤硬熬出来的?
有趣焦虑
还有一种焦虑是生活中很常见到的焦虑,有趣焦虑。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生活里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好不容易的休闲时间,获取存息片刻的快感越来越难,以至于「休息」也变得很累。
放心,你不是个例。
前面提到了流量,而最需要流量的平台方,在不断的用有趣当饵,等着我们上钩。
内容平台会通过算法鼓励创作者产出的内容更吸引眼球,更劲爆,更猎奇,更标题党,也会通过算法把你感兴趣的种种送到你眼前,但从头到尾也没有考虑过我们被无限拔高的快乐阈值。
被各路刺激和各种有趣包围的我们,收获的是曾经存息片刻的多巴胺,剩下的全是来自外部的焦虑。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直接贩卖焦虑的人们,挑逗着我们的情绪,告诉我们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让自由选择生活的空间愈发逼仄。
现状成了你越想获取有趣,有趣的生活离你越远。
毕竟你透支了太多的多巴胺,然后对快乐的失敏会带来更多的需求和焦虑。
越来越难快乐的同时也越来越容易焦虑,被打破的平衡,娱乐至死,不外如是。
选择自由
那对抗外部焦虑的破局方法是什么?
我觉得是学着拒绝流量平台上为你精心设计的有趣,并学着拥抱生活。
只有不再沉迷刺激,夺回属于我们的注意力,才能拥有富裕的精力,才能获得快乐的基础。
我尝试脱离「有趣」互联网的两天里,尝试和上初一的表弟打了场篮球(为了摸篮板,我腿疼到现在),尝试拿着现金去看了场说看就看的电影(悬崖之上,现场才买的票,位置不好但看的也很开心),尝试翻起了两年前买的书(社会心理学,心仪很久了一直没看)。
我发现远离了有趣的互联网之后,闲暇生活也能有趣。
如果说不做二元对立的拥簇者,我们就能远离戾气极重的键盘世界,那不做被有趣吊着跑的驴,我们有什么不能拥抱自由生活的。
可能我今天下班以后还会打开手机刷一刷土味视频,看一看热榜热搜,但我知道了,自己的生活没那么无聊,离了这些也是无所谓的。
什么是自由?拒绝和选择两者都是。
总结
有人把焦虑归咎于时代,大可不必,时代的焦虑落不到我们头上。
至于鸡汤焦虑和有趣焦虑,那是我们可以选择拒绝的东西,无论你是积极向上寻找那颗被藏起来的糖果,还是躺平摸鱼努力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认真生活的人没有谁是 loser。
不过话说回来,买电影票的现金我是从表弟存钱罐里拿的,只给他爸妈说了一下,回头我还是给他买个玩具弥补一下好了。
希望知道真相的表弟写《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这个作文的时候,那个不想做的人不是我这个无良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