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内容主要来自互联网,很惭愧没有自己的新的观点,只是提供给大家参考。内容主要来自: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39/1/1031398.s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11-06-03/070022580696.shtml
http://auto.163.com/10/1124/18/6M9ACBMP00084IJP.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2/23/c_12910600.htm
http://www.legalinfo.gov.cn/index/content/2011-01/25/content_2458139.htm?node=7863
人到北京来取决于两个因素,良好的公共服务和人才储备资源。由于北京特殊的城市定位,其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运用行政力量带来的投资因素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加上北京又动用了大量行政手段,保障供电、压低基础价格等等,企业到这里来是必然现象。人口高度集聚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城市间流动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都很多,找工作方便,基本生活支出也不高,收入又很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口随着产业向北京流入是一种正常现象,当行政资源向这里聚集的时候,市场资源也随着进入。企业、政府、机构大家都来,人口也会来。你怎么挡得住?所以我们就必须以另一个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应该调整基础设施投资方向,来重点解决公共服务上出现的问题。 在当前的国内环境下,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些建议。
1、 国家层面,其他城市为流动人口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和机会(这个比较虚,也比较难)
2、北京公交线路优化与改善(快速公交系统的实现)
(1)独立的公交线路,在不影响公交的情况下出租车也可以使用
(2) 全部将信号灯更换为智能控制,根据时间道路情况,而自由更改信号灯的变化,而不是人为设定。 快速公交系统要融合到智能信号灯里面,比如有公交车接近的时候,那么智能型信号灯要做到延长四面等灯时间,公交车从四个方面过来,要由电脑设定好信号灯,交叉快速通过。假如四面没有公交车经过,那么信号灯就可以根据电脑控制缩短时间,按照电脑,自行控制。
(3)天桥与地下通道建设
(a) 十字路口设置天桥与地下通道
(b) 每个桥要配备顶棚,防止雨水,雪,尘土导致无法行走
(c)台阶也是有学问的,台阶不易过大或过小,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为深色碎石台阶不仅耐脏,同时美观
(4)站台设计要非常合理,不能过低,车辆不能过高。车辆过高,站台过低,会导致行人上车速度减缓,尤其是高峰时段。
(5)长线停靠站和短线停靠站要分开设计,而且间隔距离要大一些,方便公交相互之间进站出站并线
(6)高速建设,郎咸平教授认为在建设环路(如6环、7环)的同时,也应建设直接的高速,疏散拥堵区域。
3、 地铁
(1)加大线路建设
(2)合理调度和管理,缩短时间间隔,使运行密度增大
有人说北京地铁拥堵,是因为人多,我反而不这样认为,说这话的一定不了解欧洲和美国,日本的地铁,首先欧洲的地铁时间在30秒-1分钟,而我们的地铁呢?很多情况下是间隔时间超过了2分钟,根据地铁的实际运营,其实我们可以在缩短间隔时间,很多人要问,间隔时间多,那间隔时间短,怎么调度啊? 做过欧洲地铁的人都应该知道,很多时候地铁刚启动,出了站台就停在隧道了,这个时候司机会通知大家,由于前车还没出战,因此要稍微等一下,请勿恐慌。这就是学问的所在,间隔时间可以根据调度来合理安排,对于前面的车辆没有上完人出站的,可以将后车先行出站,停在隧道内,等前车一出站,后车就可以马上补充上。这是需要调度和司机之间的高度配合以及信号灯的完善。而且地铁早晚的时间可以延长,适当的给出行带来方便,只有你时间延长了,老百姓才会信赖地铁,坐地铁的人才会多。真正做到30秒一趟的地铁,我想北京地铁并不会拥堵,起码比现在要好。很多人会说这不一定实际,任何过程都是从不会到会。
4、 重点资源单位优化分散布局,分散人流
目前北京的城市资源过于集中,好的医院、学校、商场等等优质资源全部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即使是居住在城市外围的人群,要享受这些资源也必须要向城市中心区聚集。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将学校、医院等资源向外围扩散,同时逐渐降低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减少人群向中心城区的过度集中
5、 加强公车管理
央视10年披露北京公务用车已达70万辆,占本市机动车总量的近15%。公车在一天之内的出行里程数和次数,是普通私车的3倍左右。这意味着,一辆公车在占用道路等公共交通资源方面,顶得上3辆私车。中央机关应该以身作则,率先进行公车改革,为北京治堵作出贡献,为全国公车改革作出表率。严格杜绝公车私用。
6、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上下班时间,不必每天早9点,晚5点。因为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一种声音肯定这种制度是合理的。
7、绿色出行。
发展自行车租赁市场,通过充分的政府支持,设置合理的租赁点位,减少租车环节,提升自行车在短途出行中所占的比例。
这篇文章内容主要来自互联网,很惭愧没有自己的新的观点,只是提供给大家参考,呵呵。内容主要来自: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39/1/1031398.s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11-06-03/070022580696.shtml
http://auto.163.com/10/1124/18/6M9ACBMP00084IJP.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2/23/c_12910600.htm http://www.legalinfo.gov.cn/index/content/2011-01/25/content_2458139.htm?node=7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