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小行星——2011ES4 号小行星,于 9 月 2 日凌晨同地球擦肩而过——它距地球的最近距离不过地月距离的三分之一。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这么近的距离算得上是“亲密接触”了。其实,每年奔向地球的小行星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一闪而过或消散在大气层中,并没有机会落地变成陨石。本期,小编就为大家挑选了一篇有关世界各地陨石着陆历史的可视化作品,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https://public.tableau.com/zh-cn/gallery/century-meteorites?tab=viz-of-the-day&type=viz-of-the-day
目前,全世界已收集到 4 万多块陨石样品,有各种样式的。仅在过去的 100 年里,就共有 663 颗陨石坠落地球,几乎每一年都有陨石坠落地球。本篇 Viz 的作者 Anjushree B V 根据 METEORITICAL SOCIETY 的数据,利用气泡图、符号地图及填充折线图搭建了可视化作品,为大家揭秘了一个世纪以来,坠落地球的陨石的名字、物质构成、重量以及掉落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想知道陨石多久撞击地球一次吗?快来一探究竟~
科普:小行星与陨石的关系
简单说来,小行星就是太阳系内像行星一样围绕着太阳公转,但体积和重量都比行星要小得多的天体。有些小行星会脱离轨道,一旦它们的运动轨迹与地球轨道交叉,并被地球磁场捕获,就会坠落到地球上。在坠落的过程中,它们与大气层磨擦燃烧,这就是流星。如果没有燃烧干净落到地面上,就是陨石。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
陨石在重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在本篇 Viz 的主要界面上搭建了气泡图,着重介绍 1920-2020 这一个世纪中陨石的详细信息。
● 每一个气泡代表一块陨石,其中,橘色气泡代表石质陨石;绿色气泡代表铁质陨石;蓝色气泡代表石铁混合陨石。点击气泡可查看包括陨石名称、重量,坠落地点和坠落年份的详细信息。
● 气泡的大小按照陨石的重量大小而设定,气泡越大代表陨石的重量最大,按照陨石重量的大小由外向内依次连续排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对比不同年度陨石数量的多少和大小,在同一年份中,作者选择优先将气泡排列至外层圆周,因此横向对比来看,同一半径圆周上的陨石重量的大小可能并不处于相同水平。
● 气泡图的原点为一个地球图形,它与圆周上的气泡形成了一个数据联动:点击任一气泡,可在地球上的世界地图中查看该陨石坠落的大概位置。
● 不同气泡按照坠落年份顺时针绕地球排列,0 点钟位置为起始年份 1920 年,12 点钟位置为终止年份 2020 年。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大部分的坠地陨石为石质陨石,只有少部分为铁质陨石和石铁混合陨石。他们重量不一,最大的陨石可达几吨以上,最小的却不及 0.1 Kg。根据作者的统计,在 1920-2020 年坠落地球的 600 多枚陨石中,有 96% 的陨石为石质陨石,且有一半以上(54%)的陨石重量小于 3 Kg。
虽然铁质陨石和石铁混合陨石的数量不多,但是这两类陨石的重量一般较大,多处于 3 kg 以上的水平。本篇 Viz 统计的 600 多枚陨石中,重量最大的陨石为 1947 年坠落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铁质陨石,被命名为 Sikhote-Alin,它重达 23,000.0 Kg。
重量排名第二位的陨石为一颗于 1976 年坠落在中国吉林地区,被命名为 Jilin 的石质陨石。它重达 4,000.0 Kg,正好是第三大陨石 ALLENDE(石质陨石,1969 年坠落于墨西哥)的两倍重。
密密麻麻的地球陨石地图
作者在气泡图的右上方设置了一副符号世界地图,用以从整体上介绍 1920-2020 年间陨石的分布情况。图中每个圆点符号代表一枚陨石,点击可查看该陨石的名称、坠地时间等详细信息。
从地图上整体来看,在 1920-2020 年这段时期内,世界上各个大洲都普遍存在陨石的身影。只不过这种普遍存在也是有差异的,有些国家和地区,陨石坠落的密集程度较高,有些国家却很少。比如说加拿大和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在广阔的国土面积上,仅记录了几枚陨石。(这里小编需要提醒大家,虽然直观上看,在个别地区的陨石较少,但也仅仅能够说明陨石的记录较少,因为从理论上说,陨石在地球表面降落分布的概率大致上是平均的,并不存在地区差异。)
陨石与地球的“亲密接触”从未间断
在气泡图的下方,作者放置了一副填充折线图,用来介绍各年间陨石的数量变化。折线图横坐标为 1920 到 2020 年的时间轴,纵坐标为陨石的数量。整体来看,折线图呈波纹状变化,陨石数量有升有降,可以说陨石对地球的光顾从未间断。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 1920-1940 年和 2000-2020 年这两个时期的陨石数量较多。
陨石坠落最多的一年是 1933 年,共有 17 枚陨石;最少的一年是 1987 年,仅有 1 枚陨石。
结语
虽然地球上并不缺陨石,但就某一地区来说,陨石降落仍然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因此天降陨石总是极为少见和让人欣喜的事情。本篇 Viz 的作者用气泡图搭配符号地图和填充折线图对近一个世纪的陨石降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选图、构图、数据逻辑方面都展现了较高的水平。
在选图方面,气泡图的选用有两点妙处:一是圆形的图形形式非常贴合“太空”“宇宙”相关的主题,搭配圆点上的地球图形,极具视觉感地描绘了“陨石坠落于地球”的画面。二是,将陨石坠落年份按顺时针绕地球排列,读者可以方便地读取“年份”这一数据维度,比起横向或竖向排列符号的圆点图,更加直观。
在构图方面,用较小篇幅的符号地图和填充折线图做气泡图的数据补充,既重点突出了气泡图的视觉效果,又保证了数据分析在逻辑上的完整性,非常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