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is, 一个对Coding有着独特追求的人△
这是Hollis的第 279 篇原创分享
作者 l 孤桐
来源 l Hollis(ID:hollischuang)
2020年5月,在经历了疫情的浪潮后,深圳华强北依旧如往常那样人潮攒动。
身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品交易市场,华强北处于珠三角甚至全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产业链前端。
43家各类卖场复工率100%,553家“四上”企业复工率100%,持牌金融机构复工率100%,44家总部企业复工率100%。
从数据上看来,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似乎在一夜之间卷土重来。
但事实是,相比较于的鼎盛时期,现在的华强北风光早已不再,许多人提起它,也是一阵唏嘘。
当年的华强北模式已经淹没在当今时代的水底,短短二十几年,华强北到底发生了什么?
拔地而起
华强北的前身是建于1982年的上步工业区,而那时候电子业正在台湾,香港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发展,上步工业区便把电子工业定为了自己的第一产业。
不得不说,目光长远才是成功最重要的一步。
仅仅短短的几年,爱华,京华,华发等不少大厦便应势而生,直到许多年后,还依然屹立不倒的站在深圳的土地上。
到了1985年,上步工业区就基本建成了。
随着后来经济的不断发展,1986年深圳电子集团公司成立了,两年后,深圳电子集团改名为赛格电子集团,并设立了赛格电子市场的前身(赛格电子配套市场)。
碰巧的是,就是这个面积只有900平方米,43 户商家,条件又十分简陋的市场正好迎上了改革开放发展的需求,多达100多家的企业入驻其中。
这一年,深圳市和福田区政府也共同投资了4500万元对华强北进行改造,这无疑从另一个方面鼓舞了商家的信心,纷纷进行改造,环境的改善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而另一头,与赛格仅一街之隔的华强北电子市场也正式开业。
毫不客气的说,在当时,华强北电子市场和赛格称的上是华强北强北电子市的双雄,华强北强北也逐渐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及零售中心。
1998年底,在华强北注册的商家已经超过了500家。
南北930米长的大街,有着700多家的商场,专业市场23个,专业市场面积更是超过了全市总量的五分之一。
有人说,外地人到深圳一定要看三个地方:世界之窗,罗湖口岸的东门服装市场,华强北。
逆境翻盘
华强北最辉煌的时期,莫过于那几年成千上万的人操着各地方言在华强北电子市场交易着。
“一米柜台“,是组成电子市场中的重要支架,而华强北的商场里,就横列着数千个这样的柜台。
“前台后产”在华强北可算是再普通不过的经营模式,可是再细究这些些柜台的背面,却远不止我们看见的那样简单。
各式各样的电子零件背后隐藏的是无数个成熟的电子产业链,技术研发机构,更甚还有60多家知名的研发机构。
正是这样,才为华强北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从华强北市场的楼上买上第一台配件,到了楼下,你就可以装配一台手机了。”
从这一句话,你就可以想象到那时华强北电子市场的繁华强北程度了。
2000年,电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华强北的电子交易市场上,通常一个周末,一个经销商就能卖出上千台电脑。
没错,只是一个经销商。
在华强北市场做生意,通常三尺柜台,一部电话,一台计算器,这是所有站在柜台后的年轻人的全部了。
时代的发展让各种数码产品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站在华强北的路口,踌躇不定。
一部分年轻人当机立断,抓住了风口,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另一部分的年轻人还等在原地,犹犹豫豫。
神舟电脑的掌舵人吴海军曾经也是电子市场里的一员,1995年抓住了风向标,买断了全中国的电脑硬盘,前后一转,赚了两千万,就是这两千万成了他创业的契机。
在1999年,以马化腾为首的五个年轻人的账户上仅剩下一万多元,谁也不会想到当年的腾讯只用了二十多年开创了一个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企鹅帝国。
直到今天,华强北的土地上依然保留着当年的腾讯。
2007年的10月12日,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向全球发布,就是这一举动,成功的让华强北的电子市场成为了全中国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有句话形容得再贴切不过,华强北电子市场打个喷嚏,全国的电子市场都得感冒。
电子规模巨大,又是商品的集散地,所以2008年,中国电子商会组织评选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以绝对的优势拿下冠军。
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得深圳成为了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华强北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亚洲手机交易中心。
“一米柜台”的售价也曾经随着华强北的水涨船高也达到了30万元。
那时,华强北的势头正盛,人人都想在华强北里赚上几番,可是没有人预料到华强北历史上一场最大的危机即将到来。
一场新的风暴将以华强北为中心,向全世界,席卷开来。
这还要说回2003年底,台湾的一家公司把手机的接收和发射功能,简单化,芯片化,简便之处就是厂商只要加个外壳和电池就能生产手机。
“山寨机”就这么混入市场,鱼目混珠,每天都有一部新手机诞生,这给国内外市场都造成了不小的巨浪,还间接养活了不少中小型企业。
山寨机的横行曾一度使华强北名声大躁,还流传着“一米柜台走出五十个亿万富翁”的传说。
不过,这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2007年底,政府加大了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的力度,而消费者们也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
在价格上,在售后上,在品质上,山寨机已经完全丧失了优势。
在这场风暴之后,华强北虽然顶着“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头衔,但繁华已不复从前,它需要寻找新的拓展。
在这时候,万佳的“超市+百货”模式脱颖而出,彻底激活了华强北的商业价值,并开始从单一的电子市场向超级商圈的转型之路。
从工业区到商业街,华强北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多年就完成了这一巨大的转变。
可在部分实体经营都可被电子商务完全替代的今天,作为电子行业风向标的华强北似乎也不能免于冲击。
历史舞台终谢幕
2008年的初始,马云在浙江的黄龙体育中心对着8900名员工说,他准备带领阿里巴巴B2B业务在港股加速上市,准备过冬。
刘强东在为资金到处奔波,如果拿不到投资,就只能看着物流亏损,资金短缺,年底没钱发工资,京东也许就倒闭了,多少心血就会付诸东流。
优衣库想要在中国复制日本的成功,但它没有在中国大量的实体店作为基础,于是接受了马云的提议,以线上模式开启了优衣库进军中国的关键一步。
也是这一年,华强北受到了华尔街经济风暴的严重影响,经济开始一步步衰退,很多人不信,他们以为这是短暂的,但事实是,这只是一个开头。
电商的一步步兴起,使很多人的购买习惯已经从线上转到了线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放不愿意到实体店学习传统的运营经验,他们看到了淘宝,微商更多的可能性。
走出华强北,正是他们踏出的第一步。
光是2011这一年多的时间,就有3500名商户离开了,再加上有些没注册的商户,离开的人数应该已经大于10%了。
而当年让人疯狂不已的山寨机也开始不断的在走下坡路了。品牌笔记本已经开始为了冲销量而没有利润可言了,以至于山寨手机的销售量寥寥无几,多数人得不到利润,就直接放弃了。
华强北走到这一步,再依赖传统的线下实体店来赢得当年的繁华,到底是不可能了。
那时深圳早已经出现了科通芯,猎芯网,云汉芯城等多个电商网站,让产品变的越来越透明化,但是情况依然不太乐观。
在2013年2月,为了配合城市功能的升级,华强北的主街要围合三年,这对本来就有一点衰落的华强北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了。
三年后,华强北重现开街,地铁7号线和2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空间也同时开通了。
即使华强北在不断的试图追赶时代,但无论如何,这时的华强北再不能跟当初鼎盛一时的同日而语了,在它落寞的那几年里,阿里和京东已经完成了在美国上市的艰难旅程,并稳稳的停留在电商行业老大和老二的位置上。
提及现在的华强北,没去过深圳的人可能想到的只是山寨机,然后再哀叹一下华强北当年的“捞金时代”,自己没能去分上一杯羹。
时代是不可复制的,谁也不能断言华强北以后的形势,但我们能从华强北这短短二十几年的变迁里明白,紧跟时代才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之举。
参考资料:
腾讯视频《解码华强北》
深圳晚报《华强北商圈渐回暖》
往期推荐
arthas用的好好的,写个lambda表达式就跪了?该咋解决?
我就想加个索引,怎么就这么难?
如何让程序员变得没朋友
直面Java第320期:如何判断一个Java对象能否被回收?
深入并发第013期:拓展synchronized——锁优化
如果你喜欢本文,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Hollis.
转发至朋友圈,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点个 在看
喜欢是一种感觉
在看是一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