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即Integrated Drive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接口,现在PC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电缆将它们与主板或接口卡连起来就可以了。
IDE接口是由Western Digital与COMPAQComputer两家公司所共同发展出来的接口。因为技术不断改进,新一代EnhancedIDE(加强型IDE,简称为EIDE)最高传输速度可高达100MB/秒(Ultra ATA/100)。
IDE接口有两大优点:易于使用与价格低廉,问世后成为最为普及的磁盘接口。但是随着CPU速度的增快以及应用软件与环境的日趋复杂,IDE的缺点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EnhancedIDE就是Western Digital公司针对传统IDE接口的缺点加以改进之后所推出的新接口。EnhancedIDE使用扩充CHS(Cylinder-Head-Sector)或LBA(Logical BlockAddressing)寻址的方式,突破528MB的容量限制,可以顺利地使使用容量达到数十GB等级的IDE硬盘。
在PC中,I/O设备,如硬盘驱动,不是直接与系统中央总线连接的(AT总线在AT系统,或PCI总线在之后的系统)。而I/O设备与接口芯片相连,而接口芯片与系统总线连接。
接口芯片组成了I/O设备与系统总线的桥,在系统总线协议(PCI或AT)与I/O设备协议(如IDE或SCSI)之间进行翻译。这使I/O设备可以独立于系统总线协议。
下图展示了PC工作站的基本系统结构,展示了IDE设备与系统余下部分的关系。
1.2 IDE传输模式
IDE硬盘接口的几种传输模式有明显区别。IDE接口硬盘的传输模式,经历过三个不同的技术变化,由PIO(ProgrammedI/O)模式,DMA(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直至现今的UltraDMA模式(简称UDMA)。
PIO(ProgrammedI/O)模式的最大弊端是耗用极大量的中央处理器资源,在以前还未有DMA模式光驱的时候,光驱都是以PIO模式运行。大家可能还记得,当时用光驱播放VCD光盘,再配以软件解压,就算使用Pentium166,其流畅度也不理想,这就是处理器被长期大量占用的缘故。以PIO模式运行的IDE接口,数据传输率达3.3MB/秒(PIO mode0)至16.MB/秒(PIO mode 4)不等。后来随着FastATA/DMA模式的出现,IDE接口及装置都开始有了DMA的支持,DMA模式分为Single-Word DMA及Multi -WordDMA两种,跟PIO模式的最大区别是:DMA模式并不用过分依赖CPU的指令而运行,可达到节省处理器运行资源的效果。不过,后来由于UltraDMA模式的出现和决速普及。这两个模式也只会是昙花一现,不久即被UDMA所取代。Single-WordDMA模式的最高传输率达8.33MB/秒,Multi-Word DMA(DoubleWord)则可达16.66MB/秒。
由于Ultra DMA模式(Ultra ATA制式下所引用的一个标准)的普及,UDMA模式就全以16-bit Multi-WordDMA模式作为基准。UDMA其中一个优点是它除已拥有DMA模式的优点外,更应用了CRC(Cyclic RedundancyCheck)技术,加强了资料在传送过程中侦错及除错方面的效能。在最初UATA/33规格制定时,为了保留IDE系统的最高兼容性,所以在硬件的设计上并没做出太大的修改,不仅能完全向下兼容旧式ATA装置,也无需硬件生产商改变接头及讯号联接的设计。自UltraATA标准推行以来,其接口便应用了DDR(Double Data Rate 技术将传输的速度提升了一倍,目前已发展到UltraATA/100了,其传输速度高达100MB/秒。
Ultra DMA/66/100专用的硬盘连接线和一般的40芯连接线有所不同。Quantum在制定UltraATA/66的同时,在旧有IDE排线的规格上略作修改。除沿用40芯的IDE接头外,排线更换成80芯,在原有40芯排线的每条线芯之间,都多加一条线来相隔,并将这40条新线跟原先40芯排线之中原有的7条地线相连,把构成Crosstalk现象的电磁波滤走而增加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在高速的电子讯号传输时,当一大堆带着高频讯号的电线互相靠近一起的时候,讯号线上发出的电磁波便会互相干扰,这就是所谓的“Crosstalk”现象)。UltraATA/66/100排线的基本规格是徘线全长不超过18英寸。也就是说要真正发挥UltraDMA/66的高速传输是需硬盘、排线的配合的,当然如果搭配一般的40芯排线,UltraDMA/66接口的硬盘依然能够以向下兼容的方式工作,只不过无法使用UltraDMA/66罢了。
硬盘的传输模式进入UltraATA/100的时代。目前,硬盘的传输模式已由最早的PIO Mode 4(传输速率为16.6MB/秒)进入UltraATA/100的时代。提醒DIY朋友注意,所选购的硬盘不仅要本身支持Ultra
ATA/100,而所选购的主板的芯片组也要支持UltraATA/100,这样才能真正达到100MB/秒的传输速度。如果你现在使用的主板不支持UltraATA/1OO,只要购买一块i815E的主板或支持Ultra ATA/100的硬盘控制卡就行了。
Serial ATA:(即串行ATA),是英特尔公司在2000年IDF(Intel DeveloperForum,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发布的将于下一代外设产品中采用的接口类型,就如其名所示,它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资料,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1位数据传输,此做法能减小接口的针脚数目,用四个针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第1针发出、2针接收、3针供电、4针地线)。这样做法能降低电力消耗,减小发热量。目前市面也有了部份支持此接口的硬盘,如希捷公司推出的新款硬盘就支持串行ATA,不过非常少见。
1.3小结
ATA接口优点:
<> 价格低廉
<> 兼容性非常好
ATA接口缺点:
<> 速度慢
<>只能内置使用
<> 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
AHCI,全称为Serial ATA Advanced Host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AHCI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主要包括Intel、AMD、戴尔、Marvell、迈拓、微软、RedHat、希捷和StorageGear等著名企业)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AHCI描述了一种PCI类设备,主要是在系统内存和串行ATA设备之间扮演一种接口的角色,而且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中是通用的。
V: ^) O( }
( }:S& ]1 E2 E$ |
.cn$ _3 F; k4 O9 X3 X: t0e
关于硬盘模式,除上面说的IDE和SATA之外,还有很多专有名词,令人眼花缭乱,如: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PATA(parallel ATA,并行ATA)等等,太乱了,呵呵。其实理清脉络,让它们各自归位,再来看就清晰多了。
ATA是AT Attachment的缩写,意思是AT计算机上的附加设备。ATA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在PC机上连接硬盘。ATA标准从1994年至今共经历了7代标准,现在简述如下:三维|cad|机械|汽车|技术|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0i+ e8 ]) X& Q/ q" x4 d* I7 E8O
三维网技术论坛3 t8 c6 R1 {# Z1 l
技术论坛# t2 \5 ?1 e8 I) N8 m
看仔细了啊,这些东西是“接口标准”。接口,就是叫硬盘和主板的接口。无论主板还是硬盘,都需要遵照这些标准才行。3dportal.cn7 d*n1 a/ H8 D- h( d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 G5 H, F% j5 {& Z(s
$ `7 M8 A) X% F6 e" x1 W! Q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