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防冻液定义
商用车防冻液是一种专门为商用车辆设计的防冻液,旨在保护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常是由乙二醇和水混合而成,以防止发动机在低温下结冰或在高温下过热。 商用车防冻液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冷却系统中的水在低温下结冰并引起发动机损坏。它还可以防止在高温下发动机过热,并减少金属部件的腐蚀和氧化。此外,它还可以提高冷却系统的沸点,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商用车防冻液通常需要定期更换,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在更换防冻液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车辆和环境的产品,并按照生产商的建议进行更换。
商用车防冻液分类
按照不同类型,商用车防冻液主要可以分为浓缩型和即用型
浓缩防冻液中乙二醇浓度较高,长期使用和储存其特性不变,具有防锈性、防垢性的特效,不含酸质、不损害铝、铜及其合金等金属部件。不会发生腐蚀。
即用型防冻液是防冻液母液、水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稀释溶液,可以做到即开即用。
商用车防冻液发展因素分析
商用车防冻液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大型国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国外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民营企业竞争激烈。 行业内公司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可能存在被跨国企业、国有大型石化企业挤压市场空间,被其他民营企业蚕食市场份额的情况。
防冻液主要原材料是基础油和乙二醇等石油衍生品,石油作为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标的,受多方因素影响价格有较大波动,一旦上涨,将使得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政策,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国据此先后制定的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对防冻液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受能源枯竭、全球变暖、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等因素影响,汽车工业不断提升或改变发动机技术水平和性能,例如发动机 GDI 技术、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EGR 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SCR 技术等,其对防冻液的品质、功能、性能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对车用防冻液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后市场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出台相关汽车后市场的规范措施,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打破汽车整车制造企业、4S 店等对零配件、售后服务的垄断,为其他汽车后市场参与者带来更多市场机会。
商用车防冻液市场情况分析
中国市场商用车防冻液收入及增长率(2018-2029)&(百万元)
据阿谱尔统计及预测,2022年中国商用车防冻液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35.98亿元,预计2029年可以达到到56.4亿元,2023-2029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75%。
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福斯油品、BP、道达尔、壳牌、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按收入计,2022年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51.16%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即用型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29年份额将达到60.91%。同时就应用来看,轻型商用车在2022年份额大约是77.03%,未来几年(2024-2029)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大约为6.5%。
从应用来看,轻型商用车占据75%以上份额,重型卡车保持最快的增速,未来几年还将持续。
《2023-2029全球与中国商用车防冻液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商用车防冻液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主要厂商包括:
中石化
中石油
BP
福斯油品
道达尔
壳牌
雪佛龙
埃克森美孚
巴斯夫
胜牌
Old World Industries
辛克莱石油公司
卢克石油
Motul
KOST USA
Prestone
Fleetguard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浓缩型
即用型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轻型商用车
重型卡车
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中国
日本
本文正文共10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及主要的下游市场,行业背景、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等
第2章:全球总体规模(产能、产量、销量、需求量、销售收入等数据,2018-2029年)
第3章:全球范围内商用车防冻液主要厂商竞争分析,主要包括商用车防冻液产能、产量、销量、收入、市场份额、价格、产地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4章:全球商用车防冻液主要地区分析,包括销量、销售收入等
第5章:全球商用车防冻液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商用车防冻液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商用车防冻液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商用车防冻液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产业链、上下游分析、销售渠道分析等
第9章:行业动态、增长驱动因素、发展机遇、有利因素、不利及阻碍因素、行业政策等
第10章:报告结论